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二中学 256800
摘 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为高中生和老师知识交流的重要平台,担负着重要的知识学习和传授的功能。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能实现高中生有秩序的知识学习,达成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共同发展。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的效果和高中生学习的实际状态,如何有效地开展好课堂教学,促进高中生的有效学习,是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策略 方法 知识 习惯 思维 主体
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这就需要教师要克服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方法习惯培养,促进高中生的自主化探究,发挥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高中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成长。
一、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所谓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函数和三角函数这一类的知识点采取数形结合、讲练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要根据立体几何的立体空间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立体图形的方式开展教学;要根据集合、命题、概率等内容采取透析概念、侧重语言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例如,在讲“集合”时,教师要注意加强对集合、元素、子集、集合的特征等概念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补集、并集)的概念区分。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对集合内元素的互异性这一具体运用以及具体的教学例子的讲解,帮助学生获得提升和发展。通过这样一种细化不同知识点的方式,将有效地提升学生对集合内各个概念的理解,也将更好地提升整个教学的效率,从而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二、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数学试题越来越灵活、新颖,很多教师和学生把精力都用在难题、怪题上,认为只要加强难题训练就能提高能力,而那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却忽视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往往直接告诉学生数学公式和定理,或者简单地讲解一道例题就开始搞题海战术。实际上,数学公式和定理的推证过程包含了很多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但是教师不去挖掘内在的规律,而是希望学生通过练习自己去悟出这些道理。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很多学生“悟”不出方法,不会灵活运用,只会照葫芦画瓢,甚至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肤浅,在考试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有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试题量太大,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这些任务,而解题的速度和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落实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培养。
三、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并非自己不努力,课堂中也较为积极,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也很仔细,可成绩依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不当,从而导致学习事倍功半。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学习策略不同,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过程中,要注重预习习惯的培养。这可通过课前目标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预习任务。如,“不等式的解法”常见的方法有哪些?要注重对典型例题的分析,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对于这些问题,可列出相应的要求,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完成课前练习等预习任务。在方法上,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练习。
四、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散思维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更加灵活自如地应用知识。这也是新时代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在讲解数学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能固定学生的思维,同一道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思考角度想出新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五、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
在新课程的前提下,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角色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相对于以往以老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为主的新型模式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转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帮助学生学习。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不能把学生作为客体化的对象加以控制和支配,二者同为主体。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这种关系,教师就不能推行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而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提供空间。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少讲,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学习的机会,教师只需要伺机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总之,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数学教师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要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利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领悟数学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峰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班级分层教学[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6)。
[2]何金红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材分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钱珮玲 邵光华 数学思想方法与中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
论文作者:宋维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方法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数学论文; 基础知识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