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域下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湖南省绥宁县插柳村为例论文_周可婧

精准扶贫视域下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湖南省绥宁县插柳村为例论文_周可婧

湖南师范大学 410082

摘要:在“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有力号角下,贫困古村落却面临着内生动力缺乏、外部拉力不足的危机处境,正濒临颓败和消失。如何整合古村落自然和人文资源、将其与旅游开发有机融合,探索一条能带动古村落自我“造血”功能焕发蓬勃生机的保护与发展模式,是当下扶贫工作面临的难题。本文立足于现有旅游扶贫模式,结合古村落旅游开发五大原则,以湖南省绥宁县插柳村为例,梳理了该扶贫模式中的闪光点,为日后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经验积累和改进完善提供参考与启发。

关键词:精准扶贫;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旅游开发

一、引言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沉淀中凝练出的瑰宝,它承载着地域的历史记忆、生活生产形态和民族传统智慧,是文化、自然资源丰富、独特的村庄聚落形式。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飞速进展,藏于深林水滨的古村落逐渐落后于平均发展水平;同时,村落空心化和保护意识的淡薄,使得古村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颓败。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各项政策举措施以引起全社会对古村落的关注。2014年《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2014]61 号)首次出台,并先后公布了三批次总计 2555 个传统村落名单、投入超过 100 亿元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与此同时,中央从十八大开始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扶贫在强大的政策驱动和积极响应下进入了全面推广施行阶段。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强调“要通过产业扶持……等措施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要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依托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深人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

由于古村落的特殊性,单纯的保护或发展都无法从根本上促进村落文化与物质资源的有机延续。而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广泛受益的造血式扶贫,能有效带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复兴;同时,旅游开发对山水破坏较小、与其他产业兼容性强,利于居民自发提升对古村落遗产的重视,对于激发内生式、可持续的“造血”动力有重大意义。

二、现有旅游扶贫模式综述

二十一世纪初,国内外学者主要是在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上拓展有关消除贫困的策略结构。如,国外学者提出的有益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PPT)和消除贫困的可持续旅游(ST-EP)分别强调单纯的旅游开发对贫困人口发展机会的滞后作用[1],以及旅游的可持续性[2]。近十年来,随着贫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日益深入,出现了更多微观案例主导的开发模式梳理,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支撑,但其中以古村落为核心主体的研究仍较为缺乏。如,国内部分有学者从动力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监控系统等各方面要素系统,提出立体化旅游扶贫运行机制[3];也有学者得出了乡村旅游扶贫实践中所产生的明显的经济效益,能实现阶段性的脱贫目标的研究结论[4];有学者收集多年来的实践案例,归纳得出了政府主导型、项目带动型、景区帮扶型、公司+农户型及农户自主经营型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8]。除此之外,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也面临着多产融合的升级过程:如,文旅融合[9]是基于传统的商旅融合[5]、农旅融合[6]诞生的新型开发模式,通过自然资源开发外延型向文化资源价值挖掘的内涵型发展的转变,不但使村落具备了文化与旅游双重特征,同时能够推进乡村扶贫产生经济效应、文化效应、社会效应、引领效应和波及效应等系列效应。[12]。

三、精准扶贫视域下古村落旅游开发策略——以湖南绥宁县插柳村为例

3.1插柳村现状

插柳村属于国家贫困村,致贫因素复杂多样。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为劳动力输出,导致了村落人口外流、“空心化”现象严重;地处偏远、交通不畅,加之插柳村河床低、特大自然灾害频繁,一旦遇到大洪大灾,农作物常颗粒无收;致富手段单一,绥宁县虽为林业大县,但受木材市场萎靡的影响,插柳村村民收入普遍较低;加之村民受教育程度低、群体意识不强,经济长期难以发展。2015年4月,湖南省省委确定插柳村为湖南师范大学对口帮扶对象,该单位正充分利用人才、学术、科研和文化优势,扎实有效地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2014年人均年收入1600元,2015年达到人均年收入3300元。

3.2插柳村旅游扶贫模式分析

1、扶贫对象明确:结合插柳实际情况,以古村所有在地居民为帮扶对象,将村组作为单位锁定和瞄准贫困人口;摸清现状底细,建立统计档案,切实做好贫困户精确识别与核准。全村有480户1810人,其中贫困户127户461人,针对贫困户实行分类指导、梯次推进、集中扶持,解决扶贫资金的发放不到位、扶贫项目无法落地的问题。

2、扶贫基础稳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铺垫。扶贫单位先后投入150万元修建了长4.5公里、宽4.5米的柏油铺装村级主干道并与周边县道相衔接,一改往日泥水四溅、效率低下的村内交通条件;自来水入户工程解决了全村500多户农户健康饮水问题;建设了8个新型垃圾焚烧炉,安装路灯100盏,建设完成了光纤网络进村入户工程,显著加快了插柳村朝现代化方向奔跑的步伐。

3、扶贫产业丰富:扶贫单位坚持将提升村民内生动力和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作为扶贫重点,主动链接学校智力资源和插柳村的自然资源,科学谋划村级扶贫产业发展。为引导插柳村民俗风情、苗寨风光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促进苗乡文化、教育、旅游等产业的高度融合,“多元、包容、国际化的文化艺术综合园”正在插柳村构建。该园具备四大功能,即艺术品展销,创作工作坊,团队写生与训练,休闲观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整体上由美术馆、文化广场、艺术家工作室、艺术餐厅、艺术客栈组成,其中艺术客栈均由插柳村贫困户住房改造而来,一次性接待游客和写生学生容量超过300人。在近期规划中,预计将艺术写生创作、乡村旅游、民俗文化展示和体验切入,以教育培训、高端人群原生态农家生活体验、艺术品展示交易为扩展,通过乡村旅游以创业促就业,让生产、消费、就业同地发生,形成“文旅融合”的多元产业形态。

文化与旅游属于第三产业,对古村落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有限,因此在积极开发新型服务产业的同时,应借力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多方资源改善原有产业的现状、突破发展瓶颈。目前在经济作物方面,驻村工作队已计划组织村民建设200亩太空莲种植基地、100亩油茶种植基地。由于其观赏性较强、收益明显,村民自发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与工作队的种植指导相互配合学习;此外,建设中的60千瓦光伏发电站整体投资48万元,预期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7万元左右收益,收益期达到25年;同时,湖南师范大学携手步步高集团在插柳村设立订单式农产品直供基地,目前已扩建到600多亩,首期现已种植高山萝卜200亩。该基地带动132户村民入股,其中30多户是贫困户,初步实现了扶贫模式从单纯的资金扶持向智力扶持、技术扶持、项目扶持等方面的转变,构建了从传统到新颖、从稳定收入到高额回报的高效产业结构体系。

4、参与主体多元:

插柳村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扶贫,在积极推进旅游扶贫的过程中,有效综合了政府资源、高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充分发挥了村民和集体的力量进行配合。“文化艺术建设园”项目的落地正是对“企业+农户+集体”利益共享机制的探索。政府进行环境打造、政策组合;高校发挥人才优势、信息优势、智力优势[6];企业接近市场、发挥体系专业性;村民集体投资古民宅简单修复和公共建筑建设,与利益共享机制衔接,直接获得旅游收益。这种多元共赢的发展模式能使各方共同创收,同时整合当地文化资源,带动乡村旅游合理有序发展。在此模式下,预计村民人均年收入能有2000-3000元左右。该项目的建设证明了多方参与的重要性,为探索贫困户持续增收模式打下了实践基础。

5、文脉有机传承:旅游产业开发中十分重视场所感与认同感的营造。尤其在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以推动旅游开发和改善人居质量进行的街巷空间与建筑修缮是必不可少的。插柳村扶贫工作对组织村民对年代久远、结构完整地古宅进行房屋加固、立面修缮和内部装修,并迁入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延长古建筑留存时间的同时也能作为体验式游览的一部分,让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古村风情。除此之外,在与村落原有风貌协调的前提下,新建了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并以游步道和登山台阶串联古建筑、节点广场与古树,对主要游览路线周边山体植被进行景观处理,有效提升了游览体验的舒适度[10],村容村貌也得到显著改善。与此同时,文化旅游的发展定位使古村落的山水格局和苗寨独特文化景观受到了外界的充分关注,这对于非物质文化的流传和外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精神与物质遗产综合保护和发展原则的体现。

四、结语

在插柳村旅游扶贫模式的探索与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对象明确、基础稳固、产业丰富、主体多元、文脉延续的特点,响应了国家提出的“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的精准扶贫原则;插柳村旅游扶贫模式是对“文旅融合”式战略的深化,通过整合古村落人文与自然资源、协调自上而下外部干预和自下而上的内生驱动,使古村落在保护与发展两个轨道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研究适合古村落旅游扶贫的开发模式,不仅有利于通过旅游开发全面落实帮扶政策、打好扶贫攻坚战,更能加强保护意识和家乡情结、提升古村落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带动外出人口回乡建设、帮助贫困农户增收提效,增强古村落的自我“造血”功能、激活内生活力,进一步推进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Caroline AshIey,CharlotteBoyd,Harold Goodwin.Pro-poor Tourism:Putting Poverty at the Heart of the Tourism Agenda[R],ODI,2000.

[2]Naomi M Saville.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Pro-Poor Tourism:CaseStudy of Pro-Poor Tourism andSNV inHumla District,West Nepal[R].PPT Working Paper No.3,2001

[3]李国平.基于政策实践的广东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探析[J].旅游学刊,2004(5):56-60.

[4]张伟,张建春.国外旅游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评迷[[J].旅游学刊,

[5]李佳.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首都经济贾易大学出版社,2010:32-56.

[6]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研究_以广东林寨古村落为例_桂拉旦

[7]刘少和,桂拉旦.城乡商旅互动发展研究叨.商业研究,2006(15);

[8]桂拉旦,刘少和.“以旅助农”传导机制分析及其政策建议田.开发研究,2010(1):86-890

[9]李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53-58

[10]何峰.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与适应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

论文作者:周可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  ;  ;  ;  ;  ;  ;  ;  

精准扶贫视域下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湖南省绥宁县插柳村为例论文_周可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