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召开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和经济报刊编辑工作的通知_银行论文

关于召开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和经济报刊编辑工作的通知_银行论文

召开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及经济类报刊编辑工作研讨会的通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讨会论文,热点问题论文,报刊论文,经济类论文,编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使经济类期刊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加强经济类报刊同行及各界新老朋友的联系、交流、合作,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决定举办“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及经济类报刊编辑工作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1.特邀国内著名经济学家、高层政府官员做专场报告并与到会人员对话。具体安排是,

报告人:米建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

当前经济形势与有关政策

报告人:王子先(外经贸部发展司副司长)

WTO与中国经济

报告人:朱小平(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主任)

会计学的改革与发展动向

报告人:安体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

支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报告人:钱晟(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加入WTO后的税收政策

2.特邀单位、个人、读者参会,评议各经济类报刊。

3.对如何提高经济类报刊的编辑质量组织对话交流。

4.协商作者稿酬问题并与各编辑部洽谈合作意向。

二、时间安排:

2000年5月16日—20日

三、会议地点:杭州

四、费用:参会者食宿往返车票自理,收取会议资料费500元。

五、参会者可撰写提交有关经济问题或编辑工作的论文,届时将组织专家评选优秀论文,并负责推荐给相关刊物发表或编印成册出版。

六、报名参会者请填写回执寄回我中心,有关参会事宜欢迎来电来函询问。

联系电话:(010)6403945913910678416

传真:(010)64015080联系人:郭义云小姐

回执

参会单位、地址 邮编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是否有论文 返程机、车票

国有银行支持科技发展面临障碍

一,国有银行长期以来背负着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自上而下在经营思想上愈来愈趋向于稳重有余,开拓不足。根据国际经验,高科技产品的市场成功率一般在20%左右。尽管有成功者高回报的巨大诱惑,但国有银行“赚得起亏不起”,贷款发放不出情有可原,放出去收不回来,谁也担不起责任。经验和本能都促使国有银行在新兴的高新产业面前裹足不前,处于无所适从的被动状态。

二,国有银行的国有性质,决定了其主要职能就是支持国有企业,这就决定了国有银行即使要支持高科技项目,也只能支持国有企业的项目,对科技型的民营企业往往爱莫能助。而当今世界上最具有追逐高科技利润冲动同时也最具有承受高科技风险能力的恰恰是民营企业。

网络技术来临,传统银行将消失?

银行是低效率市场的产物,伴随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崛起,人们的消费习惯,储蓄方式,投资偏好和企业的经营理念受到深刻影响,因此对传统银行将造成强烈的冲击。比尔、盖茨曾预言,“传统商业银行将是要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网络技术必将对传统银行业产生以下影响:

一 实体银行将被虚拟银行取代。

虚拟银行是指E-Bank(Eleetric Bank)直译为电子银行,又称网上银行,即是在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银行柜台。银行客户是不出户就可以办妥几乎所有银行业务。传统的大银行网户多等优势将不复存在,所有银行不论大小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随着高新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现在的银行将逐渐被网上银行所替代,传统的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

二,银行的竞争将以信息竞争为主。

鉴于网上信息传递的全面性、迅速性和方便性,E-Bank最重要的不是资产概念,而是客户概念。未来的银行谁掌握了客户,谁就掌握了市场与未来。由于网络银行没有营业场所和工作人员,银行客户进入银行所见到的只是银行的主页。因此,银行能否吸引客户将取决于公众对银行网址的知悉程度。

三,银行的业务领域和空间大大拓展,真正实现24小时营业。

E-Bank不仅可以提供实时的二十四小时实时服务,而且在业务空间上,实现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在线支付和便捷地开拓新的服务领域。这种服务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为顾客服务。

四,网上银行亦将使“分业经营”受到严峻考验。

网上银行即能办理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业务又能提供包括证券,保险,理财顾问等多种业务服务。因而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亦是大势所趋。

总之,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E-Bank的建设既是大势所趋,又是必然结果,加入WTO后,外国银行在E-Bank上的强大优势。必将给我国银行业造成巨大挑战,以往人们认为的营业网点多的服务优势变成了巨大包袱。如何应对E-Bank是国内银行应该优先考虑的紧迫问题。

我们的银行透明吗?国有银行利润质疑

近期,国内多家银行纷纷公布了九九年的经营业绩,有的大大方方,有的遮遮掩掩。经营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银行,全年共实现利润114.82亿元;近年来势头正猛的中国建设银行,实现利润73亿元人民币。中国工商银行实现利润39.4亿元;交通银行利润也达到了25亿元。而中国农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则只公布了当年的存贷款余额,没有发现利润指标。

在放缓的经济发展中,加速清偿愈期贷款及利息是不可能的,每一家银行都没有就利润来源作具体解释。人们不禁要问,银行何时才能将自己真实的资产负债情况公诸天下?银行到底能有多少实实在在的利润?这不仅涉及到大小诸户选择哪家银行理财,更关系到整个社会对金融运行是否稳健的判断。尽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银行敢于公开自己的一些经营状况,但与公众对金融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人们希望银行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透明度,这样与银行打交道才会放心。

中国的大多数银行还不是上市公司,没有受到公开披露信息的强制性管制,目前还不能将公开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但是,金融业是一种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它经营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命脉和公众的利益,因而有义务向人们披露真实的信息,这对于防范金融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银行的坏帐据说有12000亿元,千方百计盘活不良资产已成为中国金融界的头等大事。坏帐的形成即有过去的“体制”因素也有“人祸”因素,银行是负债经营,居民都是债权人,如果企业都逃债、废债,导致银行出现大量坏帐,银行的自有资金绝对负担不起。自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不断要求各国银行要增加透明度,向公众公开自己的资产负债情况,以便得到公众的监督,降低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我国的银行从会计制度到经营管理,都未纳入透明和符合国际标准的范畴。面临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银行进行深入切实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金融高层大换班,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开始

2月20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举行,专家咨询会议。会议一开始,央行行长戴相龙向大家宣布了中央关于金融人事大调整的决定。周小川由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升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延焕由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调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调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明康由光大集团董事长兼任中国银行行长;尚福林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调任中国农业银行行长;王雪冰由中国银行行长调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何林祥由中国农业银行行长调任农业发展银行行长;谢旭人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调任中国金融工委副书记;姜建清由中国工商银行常务副行长升任行长;陈玉杰由吉林省委副书记调任中央金融工委副书记,王成铬由中央金融纪工委书记调任中央金融工委副书记。这是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高层人事变动,目的何在?

一,以大力推进不良资产处置为核心的金融整顿拉开序幕。

从金融业整体上看,国有商业银行虽经多年的改革,但距离真正的商业银行相差甚远。在管理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冗员严重,机构重复建设,不良贷款比例盘升,赢利水平下降,业务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已到了不改就难以前行的地步了。将金融高层进行大调整,无疑有利于金融改革的推进。

二,加入世贸前夕的战略部署。

随着中欧入世谈判接近完成,中国入世已成定局。根据中国政府的承诺,在入世的五年内,将逐渐开放外国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市场、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这些已足以使中国的金融系统难以应付。在这种背景下,中央审时度势调整干部以期提高金融系统的竞争能力。

标签:;  ;  ;  ;  ;  

关于召开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和经济报刊编辑工作的通知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