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杨新新

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风湿免疫科 271000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感染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SLE并发感染患者50例(研究组)与SLE未并发感染患者5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情况,并总结SLE并发感染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结果:SLE感染以细菌为主,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研究组SLE患者住院时间过长(≥2周)、补体C3与C4下降、血沉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下降、血清降钙素原≥0.5μg/ml等方面的百分比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LE并发感染比较常见,以细菌感染为主,好发于呼吸道,可能与住院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下降、补体C3与C4下降及血清降钙素原≥0.5μg/ml等有关,需加强重视。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特点;影响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指的是累及多系统与器官且出现多种自身抗体的疾病[1],随着人们对其发病机制了解加深,相关的诊疗技术也不断发展,本病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本病患者死因主要有肾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感染等,而感染属于最为主要的原因。为了进一步探讨SLE并发感染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我院实施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入选对象100例,其中50例为SLE并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余50例为SLE未合并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选时间2012年5月-2015年5月。入选患者均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对照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16-79岁,均值36.5±2.7岁;病程6个月-22年,均值4.2±0.9年。研究组:男18例、女32例;年龄15-80岁,均值36.9±2.8岁;病程6个月-24年,均值4.9±0.8年。在前述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与实验室资料,比如年龄、性别、感染、血常规、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降钙素原等情况[2],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等确定感染情况,分析研究组感染患者感染部位、病原菌特点,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情况,总结感染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便于回顾性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感染病原菌情况

50例SLE感染患者均为1次感染,其中细菌感染最多,共有36例,包括革兰阳性菌(3例)、革兰阴性菌(5例)、革兰阳性菌兼阴性菌(6例)、结核分枝杆菌(2例)及其他(20例);其次为真菌,共有6例,包括白假丝酵母菌(3例)、曲霉菌(2例)及其他(1例);最后有2例病毒(1例疱疹病毒、1例其他)、2例细菌合并病毒、4例细菌合并真菌。

2.2 感染部分情况

50例SLE感染患者以呼吸道最多,共计34例,其次为尿路(6例)、肠道(4例)、血液循环(4例),最后胸腔、胆道各1例。

2.3 组间相关情况比较

研究组SLE患者住院时间过长(≥2周)、补体C3与C4下降、血沉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下降及血清降钙素原≥0.5μg/ml等方面的百分比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SLE属于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抗体免疫性疾病,尽管目前其生存率有所提高,但依旧有大部分患者存在严重感染,影响诊治与预后[3]。本研究针对接诊的50例SLE感染与50例SLE非感染患者进行对照,从感染者分析可知,感染病原菌主要为细菌,占了大半,其次为真菌,病毒则比较少见,也有少数为细菌合并真菌或细菌合并病毒;从感染部位来看,呼吸道最为常见,而尿路、肠道、血液循环及胆道等则比较少见。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情况可知,合并感染者在住院时间过长(≥2周)、补体C3与C4下降、血沉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下降及血清降钙素原≥0.5μg/ml等方面出现的百分比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基本相似,但在一些研究中还针对用药情况进行了研究,显示大剂量或联用激素、免疫制剂会减弱患者免疫力,从而提高感染发生率[4];同时一些研究还针对年龄≥50岁者与年轻患者进行比较,显示前者发生感染率要更高[5]。这些在本次研究中并未进行统计,是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进一步总结与探讨。此外,本次研究中显示血沉升高也是感染发生的因素,但在同类研究中一些学者指出血沉升高尽管使得感染发生率升高,但并不能作为感染高危因素对待[6],为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综上,SLE并发感染比较常见,以细菌感染为主,好发于呼吸道,可能与住院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下降、补体C3与C4下降及血清降钙素原≥0.5μg/ml等有关,需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 郭云柯,钱先,孙凌云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12,33(17):2595-2597.

[2] 孙欣,徐莉莉,邓艳红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7):828-835.

[3] 华丽,应华永.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感染菌群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105-108.

[4] 陈钦,朱芸芸,钟瑜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5):420-422.

[5] 侯成成,金欧,张曦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新医学,2015,18(11):743-747.

[6] 费允云,侍效春,甘凤英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患者感染部位和病原菌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16(5):309-312.

论文作者:杨新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杨新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