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涛,王焕强[1](2021)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21)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修订背景2002年3月,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的施行,卫生部制定发布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02]第24号)[1](以下简称[24号令]),确立职业病一级诊断、两级鉴定制度。即取得职业病诊断机构资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职业病诊断权,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法律地位相同。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做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时,可向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对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出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仍有异议的,可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
董芳菲[2](2020)在《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设计与论证 ——以综合档案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专项行动以来,职业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在档案行业,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健康问题尚未引起足够关注。当前档案学界对于职业健康问题的认识尚处于一个较为零散、不成体系的状态,实践部门对档案工作者的健康现状也尚未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了尽可能掌握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状况,摸清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现状,有必要开展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工作。文章研究主题为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该方案的制定是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此外,以档案工作者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档案工作者及其所处工作环境开展研究,对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健康状况予以关注,有利于拓展档案学的研究领域。围绕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对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得出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的含义,同时梳理了行文所依据的档案管理理论、职业健康理论、统计基本原理等理论基础。该部分内容在文中第二章;第二,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方案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设计的原则与目的,方案设计遵循原则包括了客观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目的性,应达到的目标则包括了摸清现状、识别风险、宣传教育和政策建议。该部分内容在文中第三、四章;第三,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的内容和实施设计。内容设计方面,包括普查目的、对象和方式,以及普查内容和普查材料的确定,其中普查内容包括了对档案工作者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通过构建普查指标体系,编制了普查登记表及其说明。实施设计方面,分别从组织保障、技术保障、质量保障三个角度提出在普查的前期准备阶段、实际调研阶段、后续管理阶段的具体实施路径。该部分内容在文中第五、六章。第四,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的论证。选取部分综合档案馆的档案工作者作为调研对象,对普查方案进行了检验式论证,对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内容进行了修正,该部分内容在文中第七章。文章最后一章是对研究结论的总结,并指出研究不足,同时对下一步开展的研究进行展望。
卢耀勤[3](2020)在《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企业的现状调查,乌鲁木齐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获得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的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研究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建立职业病预测模型,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及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最终提出乌鲁木齐职业卫生工作对策,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方法:(1)采用普查方法,对新疆地区企业现状进行调查,重点调查乌鲁木齐地区的企业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2)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涉及重点职业病职业人群,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使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3)利用倾向性评分、多因素分析及关联规则大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及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4)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建立、筛选、验证职业病预测模型;(5)结合GIS地理信息技术,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开发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6)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了解,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结合乌鲁木齐重点职业病报告、职业病人工伤保险情况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数据分析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出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防控工作对策。结果:(1)对全疆12902个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疆14地级行政区与1个直辖县级市;(2)对乌鲁木齐的3619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乌鲁木齐七区一县;(3)对乌鲁木齐厂矿企业的34457人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高血压检出率15.32%;血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血红蛋白,异常率为25.99%;尿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尿蛋白,异常率为8.9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异常率为17.04%;接触矽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33.82%;接触煤(矽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13.06%;接触石棉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6.30%;接触化学性有害因素苯工人中性粒细胞异常率为2.85%;接触噪声的工人听力异常率为4.86%;接触布鲁菌属工人布鲁氏菌阳性率为20.30%;(4)共计发放问卷7500份,回收问卷7315份,回收率为97.5%,对问卷有效性进行排查后,最终确认有效问卷7118份,有效率为97.3%;(5)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发生率为44.21%,不同职业紧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性别、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龄、每周工作天、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发生率为86.53%,不同职业倦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噪声、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职称、工作班、月收入、每周工作天、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37.08%。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不同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婚姻、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作班、年龄、工龄、月收入、每周工作天、每天工作小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有统计学意义(P<0.05);(8)在对职业紧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16,最小置信度0.65,挖掘出14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每天工作>7小时、有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容易产生职业紧张,有1388条,置信度为65.3%,提升度为1.477;在对职业倦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9,最小置信度0.95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签订了劳动合同的、职业紧张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有2749条,置信度为90.7%,提升度为1.049;在对精神心理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最小置信度0.43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未婚,签订了劳动合同、有职业倦怠的容易产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有1957条,置信度为43.1%,提升度为1.162。(9)结合灰色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算法,建立了五个混合算法模型进行职业病预测,混合模型的结果为:GM-KNN(MAPE:26.89%,RMSE:9155.53),GM-SVM(kernel=linear,MAPE:29.16%,RMSE:8587.02),GM-SVM(kernel=polynomial,MAPE:4.45%,RMSE:1573.30),GM-SVM(kernel=radial,MAPE:14.10%,RMSE:4693.51),GM-SVM(kernel=sigmoid,MAPE:10.79%,RMSE:3422.28),GM-RF(MAPE:6.99%,RMSE:2090.13),GM-GBM(MAPE:8.45%,RMSE:2661.27),GM-ANN(MAPE:3.49%,RMSE:1076.60)。通过对模型的预测效果与精度进行验证后得出,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实现了模型MAPE和RMSE最低。(10)2019年报告确诊职业病病人26例,主要以为接触粉尘、噪声和布鲁氏菌为主。患者以男性居多,占76.92%;(11)成功开发了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与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并获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结论:(1)新疆企业行业类型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5%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32.9%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7.7%人群患有职业病;乌鲁木齐是新疆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地区;(2)乌鲁木齐企业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批发和零售业、T国际组织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8%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26.1%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10.6%人群患有职业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与米东区是乌鲁木齐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区域;(3)对乌鲁木齐地区企业34457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一般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高血压、血常规及尿常规异常检出者多集中在6069岁年龄段男性;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主要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噪声;行业不同易感人群和职业危害因素也不同,制造业、采矿业等应加强对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职业危害因素防护,建筑业与农、林、牧、副、渔业应分别加强对噪声与布鲁氏菌病的防护;(4)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的风险,男性、文化程度越高、昼夜轮班、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紧张成正相关;(5)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和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的风险,文化程度低、未签订劳动合同、低职称、轮班工作、低收入、高劳动强度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倦怠,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成正相关;(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高学历、低职称、轮班、高工龄、低收入、高强度工作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成正相关;(7)倾向性评分与关联规则可以作为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通过对比验证,倾向性评分可用于消除问卷调查类研究中存在的偏倚,关联规则可以有效挖掘出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8)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可用于职业病的预测研究;(9)乌鲁木齐职业病患病率高于新疆平均水平,职业病主要以职业性尘肺和传染病为主;乌鲁木齐职业病网络直报情况良好,但还有改进的空间,但职业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落实及时率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10)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实现了职业卫生调查数据实时、动态、可交互式可视化功能,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实现了在线职业病建模预测功能,平台可以辅助职业卫生管理与决策工作。(11)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建议有第一,统筹整合管理机构,架设顶层设计框架;第二,建立联防联控网络,落实管理体系建设;第三,完善规章制度标准,健全工作法制体系;第四,创新工作思路思维,尝试学科交叉融合;第五,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专业技能队伍;第六,引入前沿科学技术,助力职业卫生防控。
胡世杰[4](2020)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法律适用》文中提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中,法律适用是无法忽略的问题;其直接关系到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中材料的正确运用,关系到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的组织和结论的作出[1],最终也直接影响劳动者职业健康和相关权益保障。但由于学科发展历史原因,相关法律适用问题研究相对匮乏;在实践工作中,也较易被忽略。本文不揣浅陋,从法律适用的角度对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的法律应用与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探讨,希冀有助于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制度的深入研究,并为相关工作的正确开展提供方法与
聂武,孙新[5](2019)在《中国职业病防治7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病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健康中国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也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转型发展,新技
李寒[6](2019)在《尘肺病劳工权利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不断发展,尘肺病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尘肺病多发于建筑、采矿等高粉尘行业,在这些行业从事劳动的劳动者往往对工业化及城市化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因为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历史遗留原因,这些劳动者在罹患尘肺病之后,想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的难度较大,基于我国目前尘肺病问题严重的事实,加强对尘肺病劳工的保护对于解决现行尘肺病历史遗留问题,减少及消灭尘肺病新病例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分四个章节对尘肺病劳工的权益保障问题进行探讨。第一章为尘肺病界定及相关立法现状。分析尘肺病的特殊性,以及职业性尘肺病与非职业性尘肺病的区别,并梳理当前与尘肺病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后续尘肺病劳工权益保障机制的论证和讨论奠定基础。第二章为我国尘肺病劳工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尘肺病劳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包括最主要的劳动关系问题、诊断与鉴定制度中的问题、赔偿方面的问题以及尘肺病劳工权益保障中的其他问题。第三章为介绍分析国外的尘肺病劳工权益保障相关制度。单独划分一章作为国外立法及经验比较是有必要的,很多国家因工业化发展迅速,比我国更早经历尘肺病问题,现行的尘肺病劳工保护体系也更为完善,通过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更能看出他国尘肺病问题的解决思路,易于理解及借鉴。第四章为完善我国尘肺病劳工权益保障机制的建议。这一章将有针对性地对现行尘肺病劳工权益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尘肺病劳工维权难困境的对策。
刘珠明[7](2019)在《县级市职业病防治问题研究 ——以仪征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毒苹果”、“开胸验肺”、“云南水富怪病”等职业病事件的相继发生,引发全社会对职业病问题的高度关注。而县级市因其辖区内小微企业、私营单位和家庭作坊居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政府监管能力不足,全民法制意识淡薄,导致县级市职业病防治形势尤为严峻。因此,本篇论文选取县级市这个角度研究职业病防治问题,拎出县级市自身特征导致其职业病防治存在特殊性这一内在逻辑关系。以县级市仪征为案例,通过分析仪征市2010年至2018年九年职业卫生数据和典型案例,结合全国其他县市职业卫生案例,深入剖析了县级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在企业、劳动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例如企业源头防护不起作用、劳动过程防护缺失、事后救助保障欠缺,违法违规现象频现;劳动者劳动合同不签、个体防护用品不戴、依法维权者少,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政府部门职业卫生监管不到位;社会监督缺位严重等。通过研究最终找到解决对策:一是企业通过重视防护、定人定责、依法告知,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二是劳动者通过接受普法、专业培训和社会帮助,切实行使职业病防护权利和义务,;三是政府通过打非治违、集中整治关键性突出问题、提高职业病诊断机构数量质量等,持续强化监管、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四是社会充分发挥监督促进作用。通过本篇论文的研究,不仅发现和解决职业病防治最难、最重要和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更为基层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借鉴,真正实现公共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周克凡[8](2019)在《我国职业病求偿程序研究 ——以农民工群体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职业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我国职业病认定采取列举式的立法模式,定义及疾病种类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病目录与分类》明确规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我国将职业病认定为工伤的一种,但相较于传统的事故型工伤,职业病有着独特的病理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于职业病认定的实体标准有着严格的界定,仅在满足相应实体条件后,职业病患者可以通过法定的救济程序进行求偿。职业病的程序性认定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责任主体根据相关法规确定职业病患者劳动能力与生活能力受损程度,并最终确定他们的工伤保险待遇。本文选取农民工职业病患者作为职业病患者的典型群体,结合近年来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分析农民工群体特征,进而分析农民工为代表的职业病患者为何易受职业病的威胁以及对这部分群体进行救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实际案情,我国以农民工群体为代表的职业病患者求偿过程往往并不顺利,原因在于职业病求偿程序存在相应缺陷:如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中申请主体、鉴定机构存在局限性,劳动关系认定证据与鉴定申请材料的收集较为困难;工伤认定程序耗时较长;职业病患者获赔情况不尽人意;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赔偿“纠缠不清”等问题。针对上述缺陷,结合职业病本身疾病特征与农民工为代表的职业病患者特点,在我国现行职业病求偿相关法规的基础上,提出完善职业病患者求偿程序的建议:设立更为开放的职业病认定名单,包含开放性条款及定期修订;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优化劳动关系认定;改善工伤认定环节与劳动能力鉴定环节;设立职业病赔付专项基金帮助患者更快获得赔付与救济;明确赋予职业病患者获取民事赔偿的权利,以民事赔偿作为工伤保险赔偿的补充。
陈雪彬[9](2019)在《档案社会控制功能的立法语言呈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档案法律法规建设正处在从法制向法治的转变时期。档案法制体系是依法治档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治理需要对档案法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更好地借助档案社会控制功能,实现档案法治。档案的社会控制功能取决于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求,在社会主体的需求表达中,以国家政权为代表的权力主体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档案法律作为国家权力的传导工具直接承载了档案社会控制功能。而档案社会控制功能是通过立法语言呈现的,立法语言的使用影响着主体对档案社会控制功能的发挥与实现。涉及档案的立法语言发展存在着不完善之处,而由这种立法语言构建起来的法律规范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档案社会控制功能,以至于在实施过程中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档案法律规制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意识到档案立法完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力图在立法语言的框架下,探究法律范围内呈现出的档案社会控制功能意向,分析档案立法语言在呈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思考档案法律文本的优化。本文首先界定立法语言与档案社会控制功能的概念,通过对档案社会控制功能呈现问题的分析,发现通过立法语言呈现档案社会控制功能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然后对我国现行的档案法律进行梳理统计,基于法律文本对档案社会控制功能从控制意识、控制活动、控制范围、控制效力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分析,从而发现在档案社会控制功能呈现过程中,档案立法语言存在语言歧义性、词句模糊性、逻辑不严谨和表述不充足的问题,并分析出影响档案立法语言使用的因素。最后为增强档案的社会控制能力,实现档案法治现代化,提出贯穿于档案立法全过程的立法语言优化策略,以实现档案立法意图的准确概括、立法内容的正确表达和立法规范的精准传递。
张雯[10](2018)在《G市职业病防治的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重要事项,要从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职业病防治与千千万万劳动者身体息息相关,也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社会和谐有着重要联系。2002年5月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通过立法形式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广大劳动者身体。2011年12月,《职业病防治法》通过修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责之一是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2018年3月,国务院将原国家安监总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整合到国家卫生健康委。本文以G市为例,运用访谈和文献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对G市安全监督管理局、镇街分局、卫生监督所、职业卫生监测机构及用人单位等相关人员访谈,研究分析G市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治监管模式、财政投入、人员配置、政策执行情况等方面。论文第一章首先讲述了我国以职业病防治形势,加强职业病防治有着现实意义,然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主要描述了 G市目前职业病发病概况和政府各部门开展工作情况。紧接着第三章提出了当前职业卫生监管能力不足、技术服务覆盖率低、防治工作基础不牢等问题。在第四上进行了原因分析,得出监管体制改革顽疾难除、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化程度低以及职业卫生防治意识不强等原因。最后总结归纳出G市政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监管模式、强化技术服务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重视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等研究对策,以期为G市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他城市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21)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修订背景 |
2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修订的回顾 |
3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2021]第6号)[9](以下简称[6号令])的要点、基本框架与内容 |
3.1 修改原则 |
3.2 共性修改内容 |
3.3 基本框架与内容 |
4 [6号令]主要修改内容及理由 |
4.1 规定了与取消职业病诊断机构行政审批相对应的机构管理方式 |
4.2 规定了取消职业病集体诊断后的职业病诊断质量保证措施 |
4.3 规定了职业资格清理后的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管理方式 |
4.4 明确了规范管理职业病诊断工作的相关要求 |
4.5 突出了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相关责任 |
4.6 简化了劳动者诊断与鉴定的相关程序及要求 |
4.7 强化职业病诊断鉴定的事中事后监督管理 |
(2)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设计与论证 ——以综合档案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档案工作者 |
2.1.2 职业健康 |
2.1.3 普查方案 |
2.1.4 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 |
2.2 理论基础 |
2.2.1 档案管理理论 |
2.2.2 职业健康理论 |
2.2.3 统计基本原理 |
3 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1 必要性分析 |
3.1.1 宏观层面 |
3.1.2 微观层面 |
3.2 可行性分析 |
3.2.1 法律法规的保障 |
3.2.2 相关行业的借鉴 |
3.2.3 保护意识的觉醒 |
4 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
4.1 普查方案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
4.1.1 客观性原则 |
4.1.2 科学性原则 |
4.1.3 可操作性原则 |
4.1.4 目的性原则 |
4.2 普查方案设计应达到的目标 |
4.2.1 摸清现状 |
4.2.2 识别风险 |
4.2.3 宣传教育 |
4.2.4 政策建议 |
5 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的内容设计 |
5.1 普查目的、对象和方式 |
5.1.1 普查目的 |
5.1.2 普查对象 |
5.1.3 普查方式 |
5.2 普查内容和材料 |
5.2.1 普查内容 |
5.2.2 普查材料 |
6 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的实施设计 |
6.1 前期准备阶段:普查的组织保障 |
6.1.1 普查工作的宣贯 |
6.1.2 普查小组人员确定及培训 |
6.2 实际调研阶段:普查的技术保障 |
6.2.1 普查试调研 |
6.2.2 普查正式调研 |
6.3 后续管理阶段:普查的质量保障 |
6.3.1 普查数据的汇总 |
6.3.2 普查数据的分析 |
7 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的论证——以综合档案馆为例 |
7.1 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的检验 |
7.1.1 检验过程 |
7.1.2 检验结果 |
7.2 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的修正 |
7.2.1 修正过程 |
7.2.2 修正结果 |
8 结语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指标项及文献出处 |
附录2 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登记表 |
附录3 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登记表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职业病预测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4)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法律适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中法律适用重要性认识 |
2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中法律适用过程理解 |
2.1 大前提: |
2.2 小前提: |
2.2.1 证据概述 |
2.2.2 证据的证明力 |
2.2.3 证据材料的获得 |
2.3 结论作出: |
3 结 语 |
3.1 法律适用过程应以专业为基础 |
3.2 法律适用是诊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5)中国职业病防治7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职业病防治工作发展历程回顾 |
1.1 职业病防治法制化建设日趋完善 |
1.1.1 改革开放前 |
1.1.2 改革开放后 |
1.2 建立健全全国职业病防治体系 |
1.3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
1.4 建立完善重点职业病监测和报告体系 |
1.5 持续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调查(普查) |
1.6 职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稳步推进 |
2 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
3 职业健康迎接未来挑战 |
(6)尘肺病劳工权利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
第一章 职业性尘肺病界定及立法现状 |
第一节 职业性尘肺病界定及特殊保护必要性 |
一、职业性尘肺病界定及其特殊性 |
二、职业性尘肺病特殊保护之必要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性尘肺病法律规定现状 |
第二章 我国职业性尘肺病法律适用存在问题 |
第一节 劳动关系认定难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二节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未明确规定尘肺病诊断时长 |
二、用人单位惩罚力度小,相关费用规定不明晰 |
三、诊断机构级别规定缺失及专家库规定不合理 |
第三节 工伤待遇与赔偿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工伤保险制度之缺陷 |
二、现行尘肺病赔偿模式及方式仍有不足 |
第四节 尘肺病劳工权益保障的其他问题 |
一、用人单位法律意识不足 |
二、劳动者法律意识及防尘意识缺失 |
三、工会力量弱小,民间组织救助具有局限性 |
四、政府管理不到位 |
第三章 尘肺病劳工权益保护之域外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职业性尘肺病立法及其经验借鉴 |
第二节 英国职业性尘肺病立法及其经验借鉴 |
第三节 日本职业性尘肺病立法及其经验借鉴 |
第四节 德国职业性尘肺病立法及其经验借鉴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尘肺病劳工保护之若干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劳动关系确认及证明责任分配规则 |
一、剔除职业病认定中劳动关系证明 |
二、修改职业病诊断中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
第二节 完善并细化诊断与鉴定制度的相关规定 |
一、完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 |
二、在诊断与鉴定环节中加强对疑似尘肺病劳工的保护 |
第三节 完善尘肺病赔偿方面法律法规 |
一、修改工伤保险制度相关法律法规 |
二、优化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竞合的模式 |
第四节 完善尘肺病预防及尘肺病劳工权益保障配套制度 |
一、建立专门的尘肺病管理机构或尘肺病小组 |
二、完善尘肺病预防制度 |
三、建立官方尘肺病专项基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县级市职业病防治问题研究 ——以仪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职业病防治的理论阐释 |
一、基本概念的内涵解析 |
(一) 职业病的概念 |
(二) 职业病的特征 |
(三) 职业病的防治 |
二、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 |
(一) 职业病防治是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的根本途径 |
(二) 职业病防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
(三) 职业病防治是减少经济损失的客观要求 |
三、职业病防治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在本文研究中的应用 |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在本文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县级市职业病防治的特殊性 |
一、县级市企业是职业病发生的重灾区 |
(一) 企业质态差、职业病危害多 |
(二) 非公老板多、社会责任感低 |
二、县级市劳动者是职业病危害的主要人群 |
(一) 自身素质低、防护意识弱 |
(二) 属弱势群体、维权能力不济 |
三、县级市政府职业卫生监管能力偏低 |
(一) 监管力量不足 |
(二) 监管专业性不强 |
四、县级市社会职业病防治氛围不浓 |
(一) 全民法制观念不强、社会舆论宣传不够 |
(二) 土专家多、技术服务机构参差不齐 |
第三章 仪征市职业病防治的措施及成效 |
一、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刚起步 |
(一) 源头预防 |
(二) 过程防护管理 |
(三) 事后保障救助 |
二、劳动者职业病防范意识萌发 |
(一) 劳动中自我防护 |
(二) 申请诊断鉴定 |
(三) 获得救助赔偿 |
三、政府职业卫生监管有起色 |
(一) 安监部门履行预防职责 |
(二) 卫生部门行使治疗职责 |
(三) 人社部门、总工会发挥保障作用 |
四、社会普法宣传和服务逐渐展开 |
(一) 法制普及和舆论宣传 |
(二) 专家和中介机构提供技术服务 |
第四章 县级市职业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
一、企业职业卫生违法违规现象频现 |
(一) 先天不足,源头防护不起作用 |
(二) 过程缺失,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跟不上 |
(三) 保障欠缺,故意逃避救助责任 |
二、劳动者未采取自我防护问题突出 |
(一) 劳动合同不签,劳务工成防护盲点 |
(二) 个体防护用品不戴或佩戴不正确,不重视职业健康检查 |
(三) 申请诊断者居少,依法维权者更少 |
三、政府职业卫生监管不到位明显 |
(一) 安监部门检查覆盖率低,专项治理无针对性 |
(二) 卫生部门职业病诊断机构垄断,技术服务效率低 |
(三) 人社部门合同告知率低,总工会维权介入少 |
(四) 部门间联动少,职权频繁调整 |
四、社会监督缺位严重 |
(一) 社会倒逼机制尚未形成 |
(二) 专家、机构服务水平低 |
第五章 解决县级市职业病防治问题的对策 |
一、企业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
(一) 重视防护,筑牢职业病防治第一道防线 |
(二) 定人定责,让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落到实处 |
(三) 依法告知,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
二、劳动者切实行使职业卫生防护权利和义务 |
(一) 全面普法,唤醒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 |
(二) 专业培训,增强劳动者防护自救能力 |
(三) 举全社会之力,帮助劳动者依法维权 |
三、政府强化监管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 |
(一) 依法依规,加大执法检查和打非治违力度 |
(二) 破除垄断,提高职业病诊断机构数量质量 |
(三) 履职尽责,充分发挥维权、保障托底作用 |
(四) 强化研判,集中精力整治关键性突出问题 |
四、社会充分发挥监督促进作用 |
(一) 大力宣传,倒逼职业病防治水平不断提升 |
(二) 末位淘汰,严格考核专家、机构服务质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职业病求偿程序研究 ——以农民工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内容概述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路线 |
(四)论文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职业病求偿程序概述 |
(一)职业病的概念界定 |
(二)我国职业病法律救济程序组成要件 |
第二章 农民工职业病患者的群体性特征 |
(一)农民工群体特征分析 |
(二)农民工群体易患职业病的原因 |
第三章 农民工职业病患者求偿的现状及困境 |
(一)职业病认定缺陷 |
(二)职业病诊断困境 |
(三)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程序缺陷 |
(四)职业病患者顺利获赔的阻碍 |
第四章 完善农民工职业病患者求偿程序的建议 |
(一)更开放的职业病名单 |
(二)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
(三)优化劳动关系认定 |
(四)改善工伤认定环节与劳动能力鉴定环节 |
(五)设立职业病专项基金 |
(六)明确赋予职业病患者获取民事赔偿的权利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档案社会控制功能的立法语言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 |
二、立法语言与档案社会控制功能概述 |
(一)立法语言 |
1.立法语言的含义 |
2.立法语言的特性 |
3.立法语言与法律文本 |
(二)档案社会控制功能 |
1.档案社会控制功能释义 |
2.档案社会控制功能呈现 |
(三)立法语言与档案社会控制功能的关联 |
1.法律中的档案社会控制功能指向 |
2.立法语言对档案社会控制功能呈现的影响 |
三、见诸立法语言的档案社会控制功能呈现 |
(一)档案相关法律统计 |
1.明确使用“档案”的法律统计 |
2.模糊使用“档案”的法律统计 |
(二)基于法律文本的档案社会控制功能分析 |
1.控制意图 |
2.控制活动 |
3.控制范围 |
4.控制效力 |
四、档案立法语言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
(一)档案立法语言存在的问题 |
1.语言歧义性 |
2.词句模糊性 |
3.逻辑不严谨 |
4.表述不充分 |
(二)影响档案立法语言使用的因素 |
1.政治因素与立法主体的引导 |
2.立法参与者档案素养的欠缺 |
3.立法语言与档案术语的隔膜 |
4.《档案法》立法语言的缺陷 |
五、着眼于档案社会控制功能的立法语言优化策略 |
(一)前端优化 |
1.强化立法主体的档案社会控制意识 |
2.完善档案立法的复合人才储备 |
3.建立档案立法语言的语料库 |
(二)立法优化 |
1.正确处理档案立法语言的“准确”和“模糊” |
2.恰当平衡档案立法语言的“更新”和“稳定” |
3.同时具备档案立法语言的“功能”和“行为” |
(三)反馈优化 |
1.健全档案立法语言的审查纠错机制 |
2.搭建档案立法语言的释义沟通平台 |
3.构建档案社会控制功能的立法评估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10)G市职业病防治的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G市职业病防治现状 |
2.1 G市职业病发病概况 |
2.2 G市职业病发病特征分析 |
2.3 G市职业病防治开展情况 |
2.3.1 安监部门落实监管情况 |
2.3.2 卫生监督所落实监管情况 |
2.3.3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落实工作情况 |
3 G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
3.1 职业卫生监管能力不足 |
3.1.1 基本配置不充足 |
3.1.2 监管模式不明确 |
3.1.3 监督执法欠规范 |
3.2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覆盖率低 |
3.2.1 职业健康检查覆盖不全 |
3.2.2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覆盖不到半数 |
3.2.3 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及现状评价效果仍不太理想 |
3.3 职业病防治工作基础不牢 |
3.3.1 法律法规执行基础差 |
3.3.2 规章标准落实不到位 |
3.3.3 职业防护资源投入不足 |
4 G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监管体制改革顽疾难除 |
4.1.1 机构设置不合理 |
4.1.2 监管职能调整频繁 |
4.1.3 法律法规严重脱节 |
4.2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化程度低 |
4.2.1 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监测评价供需矛盾问题较严重 |
4.2.2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化矛盾问题较严重 |
4.2.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涉及行业广 |
4.3 职业卫生防治意识不强 |
4.3.1 职业卫生政策观念不强 |
4.3.2 劳动者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
4.3.3 职业卫生宣教缺少绩效监督 |
5 对策与建议 |
5.1 转变职业病防治模式 |
5.1.1 理顺职业卫生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
5.1.2 探索职业病防治监管队伍管理模式 |
5.1.3 转变职业卫生防治理念 |
5.2 强化职业卫生服务能力 |
5.2.1 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
5.2.2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
5.2.3 加强职业卫生服务文化建设 |
5.3 健全职业卫生法律体系 |
5.3.1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修订工作 |
5.3.2 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
5.3.3 加大法律处罚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21)解读[J]. 李涛,王焕强.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1(01)
- [2]档案工作者职业健康普查方案设计与论证 ——以综合档案馆为例[D]. 董芳菲. 南京大学, 2020(02)
- [3]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 卢耀勤.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4]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法律适用[J]. 胡世杰. 中国职业医学, 2020(01)
- [5]中国职业病防治70年回顾与展望[J]. 聂武,孙新. 中国职业医学, 2019(05)
- [6]尘肺病劳工权利保障研究[D]. 李寒. 深圳大学, 2019(12)
- [7]县级市职业病防治问题研究 ——以仪征市为例[D]. 刘珠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我国职业病求偿程序研究 ——以农民工群体为例[D]. 周克凡.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档案社会控制功能的立法语言呈现研究[D]. 陈雪彬. 湖北大学, 2019(05)
- [10]G市职业病防治的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雯. 暨南大学, 2018(06)
标签:尘肺病论文; 职业病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论文;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论文; 社会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