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崔彩香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崔彩香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710065

摘要:建筑工程中桩基础作为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息息相关。桩基础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正确使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才能有效增强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抗震性,保证桩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更好地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做好地基勘察,谨慎选择桩基方案,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力求方案科学完善、严谨合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 桩基础 技术要点

前言

当前,建筑工程基础的桩基施工工艺技术不断发展提高,正向着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桩的种类和桩基形式、施工工艺和设备以及桩基理论和设计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发展。

一、简述

桩基础是通过承台把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动、静荷载的一种深基础,而桩是设置于土中的竖直或倾斜的基础构件,其作用在于穿越软弱的高压缩性土层或水,将桩所承受的荷载传递到更硬、更密实或压缩性较小的地基持力层上。

桩基础是一种承载能力高、适用范围广、历史久远的基础形式。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桩基的类型、工艺、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应用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港口、桥梁等工程中

二、桩基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1、施工顺序要合理

合理的施工顺序,能减少施工难度,所以,在施工方案中要认真统筹,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在可能的条件下,先浅后深。因为,一般情况下,桩孔愈深,难度愈大,较浅的桩孔施工后,既可以加固上部土层的稳定性,也减少了深孔施工时的压力。如果是在含水层或有动水压力的土层中施工,应先施工外围(或迎水部位)的桩孔,这部分桩孔混凝土护壁完成后,可保留少量桩孔先不浇筑桩身混凝土,而做为排水井,以方便其它孔位的施工。从而保证了桩孔的施工速度和成孔质量。

2、桩基施工的技术细节

(1)施工时如果桩身内部的混凝土强度与预先设计的强度相符时,应该将桩静置而且经过蒸汽的养护之后方可施工;在进行沉桩的施工时,利用经纬仪严格的测量,使桩应该保持垂直,误差不超过0、5%,因为偏差较大时,会导致桩身容易开裂。

(2)进行接桩的操作施工时,接桩通常采用钢端板焊接的方式,在桩身离地面一米的距离时即可进行焊接、接桩,接桩时要时刻观察两节桩身的衔接情况,保证圆角和直角相互正对,在桩顶清理干净之后要进行定位板固定,接着再将上段的桩吊放在下段桩的端板上,利用定位板将上下段的桩接直,如果在两段桩的衔接处有空隙,要利用锲形的铁片加以焊接固定。接头处坡口槽电焊应分三层对称进行,焊接时应减小焊接变形,焊缝连续饱满;焊后清除焊渣,检查焊缝饱满程度。焊接完成后应等接头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差在100℃以内才能沉桩,一般情况下静压桩等候6分钟、锤击桩等候8分钟为宜,不得用水淋等方式快速冷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对于空心桩一般不进行截桩的操作,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必须要截桩时,应该采用机械分割的方法将无需截掉的那部分桩身加以固定,然后再沿着钢箍的上边缘进行切割,钢箍绝对不可以利用人力进行强行的截除,可以利用气割法进行切割。

3、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1)沉管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可采用锤击振动、振动冲击等方法沉管开孔。锤击沉管灌注桩的常用直径(指制桩尖的直径)为300mm-500mm,桩长常在20m以内,可打至硬粘土或中、粗砂层。对直径340mm和480mm的桩,当锤的质量各为1t和2t或3和5t时,单桩轴向承载力分别约为250KN-350KN和500KN-700KN。这种施工设备简单,打桩进度快,成本低,但很容易产生缩颈(桩身截面局部缩小)断桩、局部夹长、混凝土离析和强度不足等质量事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缩颈常发生在软硬土层交界处,或软弱土层处。因此,拔管的速度应该放慢,例如为0.8m/min;管内混凝土量应充足,应达到1.10-1.15。

(2)钻(冲、磨)孔灌注桩

各种钻孔桩在施工时都要把桩孔位置的土排出地面,然后清孔底残渣,要放钢筋笼,最后浇灌混凝土。直径为600mm或650mm钻孔桩,常用回转机具开孔,桩长为l0m-30m,单桩承载力为1MN-2MN。目前,国内的钻(冲)孔灌注桩在钻进时下钢套筒,而是利用泥浆保护孔壁,以防现孔,常用桩径为800mm、1000mm、1200mm等,采用的承载力达3MN-9MN。

(3)挖孔桩

挖孔桩可以采用人工或机械挖掘开孔。人工挖土时,要挖深0.9m-1.0m时就浇灌或喷射的圈混凝土护壁,上下圈之间插筋连接。达到所需深度时,再进行扩孔。最后在护壁内安装钢筋笼和浇灌混凝土。挖孔桩的直径不宜小于1m,深度为15m者,桩径应在1.2m-1.4m以上,桩身长度宜限制在30m内。

建筑工程的建筑场地,如果浅层的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下部坚实层或岩层作为特力层的深基础方案了。深基础主要有桩基础、沉进和地下连续墙等几种类型,但其中还是以历史悠久、广泛选用的桩基应用最为广泛。

三、桩基施工的质量管理

桩基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桩基工程施工工序多,工艺要求高。常见质量问题有: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值,桩倾斜过大、断桩、桩接头断离、桩位偏差过大等,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如下:

1、补沉法。主要用于预制桩人土深度不足时,或打人桩因土体隆起将桩上抬时。

2、补桩法。此法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承台或地下室结构承受静压桩的施工反力,设施简单,操作方便,保证工期。

3、纠偏法。桩身倾斜,但未断裂,且桩长较短,或因基坑开挖造成桩身倾斜,而未断裂,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位法处理。

4、扩大承台法。由于原有的桩基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构造要求或基础承载力的要求,而需要扩大桩基承台的面积;桩位偏差大。原设计的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当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扩大承台并考虑桩与天然地荃共同分担上部结构荷载。桩基质量管理除了上述方法以有很多,例如、底板架空、复合地基法、上部结构卸荷、结构验算等,每一种方法都要因地因时制宜,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中,采取桩基础,既节省了施工工期,又保证了工程质量,并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桩基质量取决于勘察、设计、施工等许多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当桩基发生事故后,若处理不及时,结果给工程留下隐患。因此,做好地基勘察,谨慎选择方案,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力求方案科学完善、严谨合理。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的探讨

[2]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3]浅谈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要点

[4]浅谈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5]桩基施工技术分析

论文作者:崔彩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崔彩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