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档案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甘肃省论文,交流会论文,学术论文,档案论文,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1998年3月26 日召开的甘肃省档案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期间,同时以“市场经济与档案工作”为主题,开展了学术交流与学术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从1995年开始筹备,论文经过作者多次修改和所在分学会推荐,经省档案学会学术部审查通过,共提交会议交流21篇,内容涉及档案事业管理和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事业管理和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和有益的探讨。其中有多篇论文对“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档案工作以及村级建档等新领域的总结和探索,对完善和发展这方面工作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现将本次学术交流会论文综述如下:
一、档案工作宏观管理
涉及此类问题的文章共有4篇。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主要矛盾、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实现档案工作与市场经济接轨应突出抓好的几个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际指导意义。白文坤的《实现档案工作与市场经济接轨应突出抓好的几个问题》,紧密结合部队档案工作实际,提出了实现接轨应突出抓好的三个问题。即:抓认识,解决接轨的首要问题;抓人才,解决接轨的根本问题;抓服务,解决接轨的难点问题。张秀春、张邦彦的《新形势下档案工作探讨》,从理论的高度,通过对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与档案工作的论述,揭示了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基本问题,探索了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档案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的设想。陶霞的《试述档案工作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及解决矛盾的对策》,从档案工作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切入,分析了它们之间存在的四个方面的矛盾:档案工作的稳定性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档案内容的滞后性与市场经济的速效性之间的矛盾、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手段与市场经济的自主性之间的矛盾、档案工作的效益性与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之间的矛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档案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途径——必须加强档案工作的宏观管理;以创新的精神发挥好档案的作用;以改革为动力开创新局面。田培华的《适应市场经济,做好档案工作》,认真分析了当前档案工作面临的形势,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搞好档案工作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文章在具体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事业的诸多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基础上,提出了搞好档案工作的4 条途径: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强化教育,稳定档案干部队伍;坚持“两手抓”(即抓馆藏、抓检索工具),夯实档案基础工作;广辟途径,做好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张蕾的《21世纪档案工作展望》,通过对我国源远流长的档案事业史的简单回顾,粗线条式地描绘了21世纪档案工作的美好前景。作者指出:到了现代化的21世纪,我们的档案工作将真正让所有人了解、认识、重视,使档案工作与其它工作接轨,同步发展。那时的档案学将会真正成为一门体系完整、逻辑清晰的独立学科。
二、档案馆工作
此类文章的作者都是基层档案工作人员,他们从工作实际出发,侧重于地县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总结和探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冯天祥的《试探地县档案馆开展专题信息服务》指出: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档案馆单一的利用已不能满足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地县档案馆只有开展专题信息服务,才能推动信息业的普及和自身的发展,才能真正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席小琳的《开发档案信息与利用工作》,从理论上论述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的关系和现状,提出了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潜力的对策——提高社会档案意识,挖掘社会对档案信息的潜在需求;贯彻《档案法》,及时开放档案;优化馆藏结构,丰富档案信息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引进先进技术设施,改善服务条件。
三、企业档案工作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档案工作产生了强烈冲击,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该类论文对新形势下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出路和发展契机进行了探求。李存的《试论档案商品化在企业档案工作中的不可行性》认为:在企业档案工作中主张把档案工作推向市场,由市场引导档案工作的配套改革,推行档案商品化、市场化,实行有偿服务的观点,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都是站不住脚的。由这种观点引导,企业档案工作势必步入歧途。档案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确切涵义,应该是在明确为经济建设服务方向的前提下,加强基础业务建设,提高档案信息开发能力,为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迅捷、高效、可靠的信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在企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石魁先的《浅淡工业企业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和业务监督》,从业务工作的角度论述了业务指导与业务监督的相互关系、工作任务、工作方法以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胡静山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谋求军队企业档案要作的新发展》,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企业档案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设想。指出:要谋求军队企业档案工作的大发展,必须广开思路,从多角度思维,努力增加军队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使科技意识渗透到档案工作的全过程。袁培荣的《浅谈国有“三资”企业的档案工作》,分条陈述了搞好“三资”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三资”企业档案管理内容的确定原则与范围,以及搞好“三资”企业档案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康中萍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乡镇企业的档案工作》和孙奉民的《关于目前乡镇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与对策》,从不同的视角对乡镇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现状与对策进行了探讨,对强化我省档案工作中这一相对薄弱的环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部门档案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部门档案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因此,完善部门档案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臧耀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税务档案事业管理模式初探》,就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务档案管理运行机制,大力开发税务档案中的信息情报资源,建立一整套高效的税务档案约束机制,以及充分发挥税务行业优势,实现税务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强调,税务档案工作的整体建设和管理模式,必须从实际出发,彻底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力开发税务档案信息资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务体制改革服务。伯颖的《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档案工作》,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对搞好金融档案工作,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良好的档案管理意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高标准组卷,是确保案卷质量的核心;丰富室藏,是保证档案管理的物质基础;管理与利用并举,是档案工作的灵魂。
五、学校档案工作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分析、研究学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张秀春的《新形势下高校档案工作出路的探讨——建立现代化文献信息中心》,分析了高校档案、图书、情报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发展对策。杨映梅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中等专业学校档案工作》,分析、论述了搞好中等专业学校档案工作应强化档案意识、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规范化管理等问题。
六、农村档案工作
村级建档是近年来我国档案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我省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试点工作起步较早。但总结、研究和探讨这方面工作的文章尚不多见。慕新玳的《村级档案建设是富康路上的重要驿站——东门村档案建设的做法及思考》,在全面总结西峰市东门村建档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一是个别领导对农村档案工作重视不够,了解不深,档案意识薄弱,导致档案工作长期处于瘫痪状态;二是档案保管条件差,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陈地;三是管理人员素质低,缺乏业务知识,使村级档案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乡村领导要把档案工作真正列入议事日程,解决好库房等必需的条件性问题,选好兼职人员并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常抓不懈,力争使村级档案建设由点到片,由片到面,全面开花结果。这些经验及思考,对我省乃至全国的村级建档试点工作具有普遍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并为档案学理论研究工作者提供了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