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庆忠 广东省连州市北山中学 513400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懂得灵活“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在备课时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重组和整合,对教材进行深加工,才能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设计出活生生的课堂。课堂教学围绕教学目标有层次地推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组织教学时注重训练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要实现这个目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具体谈谈:
一、认真研究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
教师要注意把教材中平淡的文本信息丰富起来,挖掘好教材以及生活中有效的教学资源。首先得了解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本单元以及数学知识结构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然后认真研究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整理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进行有效教学。
二、依据学生认知基础,设计好问题,引入新课
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使用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创造性地设计问题引入课堂教学。“问题引入”应遵循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原则。
设计这样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使学生容易理解,教师容易引导,数据处理也简单。这为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教材的第一个较难的最值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基础。所以教师得根据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好每一节课的问题引入,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三、创造性地对例题进行变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式”原为心理学上的名词,其含义是变换材料的出现形式。在数学教学中的所谓变式,即是指对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以及问题背景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化,使其面目不一,而本质特征不变。
例题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载体,通过对例题进行创造性地变式,能轻而易举地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因为这样的变式都是在原来数据和原来例题框架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学生不必重新审题、重新改变数据换算。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学生思考和解题的时间,学生既易于接受,又易于深入解决问题。这样的变式教学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造性运用课后习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数学教材每章节的内容都有不少的课后习题(常说的课后作业),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课后去全部完成,所以教师得创造性灵活运用这些练习题,最好能通过做一两个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充分锻炼,达到有效巩固的效果。
例如:如下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OB、OD的中点,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说明:这个课后习题是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判定来证明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考查的内容较为单一,若对此题还能进行适当整合,追加问题,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综合巩固效果。
下面列出两种可供参考的变式:
变式1:若将上题中的已知条件E、F分别是OB、OD的中点改为BE=DF,其它条件不变,结论成立吗?为什么?
变式2:如下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H、G、E、F分别为线段BO、DO、AO、CO的中点,问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由于这些整合、变式题难易程度分明,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分层布置这些变式层次题,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专家多次强调教材编制的目的不是为教师提供“法定”的文件,不是让教师屈从于教材,而是把教材定位在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教师提供精心打造的、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显然,教材是需要教师加工和创造性使用的,是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更改和补充的。只有教师学会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去剖析教材,用动态的眼光“破译”教材,教材才能发挥出课程资源的作用,教学内容才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易于学生理解、更促进学生发展,学生才能真正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关文信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论文作者:成庆忠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教材论文; 学生论文; 创造性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课后论文; 例题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