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理论是教育认识的重大思想解放--第一届教育产业理论专家研讨会的总结_教育论文

教育产业理论是教育认识的重大思想解放--第一届教育产业理论专家研讨会的总结_教育论文

教育产业论是对教育认识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教育产业论》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发言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首发式论文,座谈会论文,摘要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吴紫彦(广州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原广州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教育产业论》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的召开目的在于推出一种创新观念,推出一种改革的精神,以推动我省的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教学研究的迅速发展。

“教育产业与教育市场研究”于1992年立项,是作为重点课题确认的。随后得到广州市教育委员会、市教育基金会和广州市社会科学基金会的认定和资助,还得到广州市常务副市长伍亮的关心支持。该研究并于1997年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中立项,这一理论及其课题的实证研究,在实践操作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对此研究非常重视,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出版了这一成果,可以看到《教育产业论》的价值就在于它向社会推出的首先是一种创新的先导性观念,即教育产业观、教育投资消费观、教育经营观和建立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的构想,正如著名学者张磊肯定的,教育产业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显著突破”;“是广东这一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沿火热实践的产物,是宣传广东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内容之一”,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也称“该理论是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教育的大发展的可贵探索”;而建立起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从理论上说,具有开拓性,使适应于中国现阶段的教育投入体制的研究有新的突破”,可以说,教育产业论的社会效益将是积极而深刻的。

教育产业论是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生命在于实践,理论不能总是灰色的,社会科学理论也是生产力,我们就有力地推动这一生产力的转化或形成,今天的活动有这么多的主管部门领导参加,本身就充分说明了,密切关注改革现实的有创新的社会科学研究,在广东是有着广阔前景的。

张磊(研究员 广东省社科院院长 广东省社科联主席):首先要说明的是,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子彪同志原本是要来讲话的,因中宣部来人需他陪同赴中山市,所以委托我在此代他向作者致贺并转达他的意见。我与李子彪副部长一致认为,首先,《教育产业论》是一部当前急需的好书。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产业,这在理论上,在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已得到反映,如科教兴国等。但整个教育改革情况并不理想,教育发展需更多的经费,即占4%GDP比例的质为什么达不到?可见,教育经费问题是个极大的老大难问题。教育如何改革发展,路怎么走,确实是应认真加强探讨的。《教育产业论》有着极丰富的内涵,它在教育产业研究的开拓上,在增加教育经费投入问题上,确实提出了一个很高明的办法。也正是在这意义上,我俩认为,它是一本能指导我国教育改革的好书。而它之所以是一项具有开拓性、先导性的研究成果,与它的两个特点是分不开的:一是从十分严格的现实、最大的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的,作者处处考虑到我们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承受力,整部书从它的一系列概念到展开的论述,无不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精神;二是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而且还具有操作应用性;一部书能够兼有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功能特性,是特别难能可贵的。

其次,我们都认为,作者能够历十年艰辛,以极大的毅力和坚定信心,甘坐冷板凳,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贡献青春的精神,令人十分佩服,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今年3月至9月间,江泽民同志连续三次分别为上海社科联、社科院和中社科院研究生院题词,说明了党对社会科学的极其重视。江主席说过,正确的理论一旦掌握在群众手中,就会变成认识与改革世界的巨大力量。他还说:如果没有理论和社会科学的指导,作为一个大党、大国要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不可能的。因此,理论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是值得我们贡献青春的崇高事业。教育同样是崇高的事业。所以,我与李子彪副部长都认为,张铁明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希望他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也希望有关部门创造更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条件,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王善迈(北京师大经济系教授、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会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如何遵循党的15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改革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出大批人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需要的教育体制,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经济学会成立于1984年,会员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广东的同行也作了不少贡献。其中,我学会理事张铁明就是突出的一位。《教育产业论》是他长期探索取得的最新成果。该书从新的视角去探讨了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着重提出并论证了应把教育当作一个产业来对待,并从教育产业观出发,探讨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在市场经济中如何获得与有效使用教育资源;该书既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有典型案例研究,对继续深入研究教育属性作用,以及教育与经济关系,特别是对探讨市场经济中教育体制应如何改革,确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素勤(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教育产业论》作者紧紧围绕我国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着眼于对实际工作的理性思考,着眼于推动新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这是完全符合党对理论研究的方向的。我们党很早就提出,要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学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究竟提高劳动者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教育自身又如何适应这一发展方式的转变?教育产业论这一命题从教育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为切入口,研究教育产业和教育市场相关问题,如教育产业与教育消费、教育投入与教育开发、教育集团经营等,都是广州对外开放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改革所面临的现实难点。改革开放之初,广州人的求知欲就特别强烈,不同的年龄层次,就有不同的教育消费需要,其中有在职进修消费占相当比重。如何去发展和培育教育消费市场、培育教育消费新品种和教育集团经营发展方式,是很值得去探讨的。同时,也正如张磊院长说的,在人人都有些耐不住坐冷板凳,显得有些浮躁,功利思想加重的情况下,作者求真务实,锲而不舍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确实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华同旭(博士 教授 广州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产业论》是作者多年心血的结晶,这一理论观点从1993年受到一面倒的被“批判”,到今天受到这么多人的重视、支持,反映了社会和学术界对此越来越多的认同,这本身就很能说明这一成果的价值。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把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对待了。作为国家的脸面的北京大学,每年国家才给9000多万元,但维持却要三个亿;西北某省十年教育基建总投入才400多万元,有的大学十年没建一间房。可以说,我国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状况还没大的改变。对此,最根本上的改革就是要先转变观念。先进的观念也是生产力,正如作者说的,教育真的没有必要端着金饭碗要饭吃。但是,是不是经济发展了,就能办好教育呢?广州在全国17个大城市中算是较好的了,但同样教育经费欠缺。所以解决问题,还是必须从根本上,即思想观念和体制去考虑,希望早日有所突破。《教育产业论》的先导性意义也正在于此。

染琼芳(教授 原广东教育学院院长):《教育产业论》是作者付出艰辛劳动、有改革精神、很有创意和开拓性意义的成果。一是具有理论上和舆论的呼唤作用,理论出发点很好,即在穷国办大教育、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去谋求一个良性循环的教育发展道路,这方向是正确的。广东或全国都有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地位的需要,如何改变教育经费紧缺状况,如何遵循价值规律进行教育运作,使教育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过程,使科教兴国国策真正到位。毫无疑问,此书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二是这本书在学术上可以起到探索的促进作用。教育产业论围绕这一主题提出了很多有关的新概念。这一命题的确立,实际上反映了现代经济与教育现象关系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深化了。著作在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对教育的影响方面,敢于接触并提出了很多现实问题,敢于揭示和抨击一些陈旧的观念,为后人或同行的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三是对教育决策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作者研究有一个很好的特点,就是很重视社会调查和实证考察,有很丰富的统计数据和典型个案分析。这种研究来自实践又为实践改革服务,教育产业理论不是纯演绎性的,而是在充分的事实依据上有综合的能够引起人们思考的成果。在这基础上的应用操作性研究,对决策者来说很有启发。四是对推动人们的旧观念改革有促进作用。著作中对教育福利观、教育与经济绝对对立认识、绝对的教育平等观、教育经营观,以及现代经济社会的商品观、市场观在教育道德观念上的混淆或片面认识等等,都作了较深刻的解剖或辨析。它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确实是很值得一读和作进一步思考的。

这一研究领域面很广,联系很复杂,边缘关系很多,给作者带来的研究难度也很大,因而不成熟是自然的。如下有几个问题,值得作者及其他研究者去进一步探讨:(一)教师价值或教育价值与教育劳动价值的概念应是不同的,它们是以教师的贡献率来衡量,还是以工资来衡量?(二)提建立多元化教育体系非常好,特别是对于吸收社会游资、扩大投入意义重大。但这有待于体制上的大动作。而在建立此体系的前提下,建立教育产业集团,实行垄断的思路还是与多元化相矛盾的。垄断很容易与官僚拉上手,不要走回旧计划体制的老路上去。(三)内容还缺了一个很重要部分,即教育决策者如何根据这一理论方向来改造教育行政管理,如立法、审计、督导、监督。管理机构建立与指导思想上,都应有一个根本的变化,这也是教育产业论确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外围条件。(四)教育产业论的逻辑起点还有待再研究,是不是教育选择产生了教育市场,因此教育产业性质确立?产业分工是由于社会分工和社会集团利益不同引起的。起码这一逻辑起点不是全部,而“论”的覆盖面还应更大,逻辑结构还应再探求完善。

黄家驹(教授 原广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教育产业论》是一部力作、精品。该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大量的现实问题作了回答,这就很有生命力,这一研究整个立足点很好,是开拓性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为整个教育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思路。以前讲教育改革,主要是讲政治规律,再就是讲教育教学规律。而《教育产业论》的全新性就在于,把教育纳入市场经济体系,也就提出了理论的新概念、新框架。由于一系列旧教育观念的改变,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大大改变了。如过去教育投入全靠国家,现在就不一定,“多元化”的确认就可以有新的体制。只要有了全新框架,很多头痛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二是理论新。有了新的理论就可对教育发展上的矛盾,在方针政策上提出新的可操作性办法。如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就可通过大力发展民办学校、教育营利返投,以及教育银行、教育储蓄、教育股票等渠道途径大量吸纳资金,以使整体教育投入增加而补足到占GDP6%。又如对择校生、高收费学校,从经济学研究角度看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只要有重点学校在的地段,它周围的房地产就都升价了。碧桂园的房地产就是在建学校后起到了很大的促销作用的。取消择校,就近上学就成了靠运气。又如,过去教师劳动分配是属公务员类的社会再分配,这弊病很大。教育产业论,确认了教育劳动的经济贡献,教师也就不应属公务员系列;教育产业论从理论上为全体教师、为学校、为教育说了话,肯定很受每个教师的欢迎。三是它提出了许多让我们可进一步探讨的理论问题,扩大了教育理论领域。如教育如何进入市场,进入到什么程度,依据什么?一呼噜全进入市场,也是不得了的;又特殊产业“特殊”在什么地方,教育服务产品的特性也还没揭示出特殊在哪,现在还没说清,看来也不容易说清。还有国家教育投入是什么性质,与国家投入到企业有何不同?现在对国有企业的投入是不断减少,但对教育的投入却需不断增长。国家教育能不能营利,不是福利蛋糕,又是什么?民办教育是不是越多越好,政府办学是不是比例越小越好?还有,国家是教育的最大的买主,最大的卖主是谁,能否说国家既是买主又是卖主?卖主不是学校,国家与学校的关系如何?国家购买学校的产品,是否按数量多少来定价?应承认教育是商品,但并不等同于商品。再就是,办教育要讲成本,能否盈利?当然可以改《教育法》,但能否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行,又如何限制比例;盈利是不是全部作为教育发展基金,是,那么企业家又有没有积极性?这样要求企业家都是慈善家,那么《教育产业论》作者希望中国出现“几万个企业家”来投资办教育的目标就会落实了。校长是经理?国有学校都设董事会?总之,一窝峰起来都进入市场,又会冲掉原有很多的成果。这里仅是提出问题。最后还是一句话,全国象《教育产业论》这样的书太少了;很有价值,难能可贵。

梁渭雄(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专职副主席):《教育产业论》是我省以至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的产物,是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果,它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启迪的重要意义。教育产业问题是教育经济学的新课题,也是关系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学界和教育学界于八九十年代间提出了这个问题,并进行了初步探索。《教育产业论》的可贵之处在于:1.它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地、系统地研究和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产业论新体系;2.为教育产业论提出和形成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3.为教育产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崭新立论基点,并作出了有理有据的论证,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我国现阶段教育投入体制的新思路。因此,《教育产业论》完全可以堪称为教育科学、社会科学方面具有创新性的科学论著。它的出版使人们对教育产业问题有一个系统的、丰满的认识和提高。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教育产业论》的研究表明,作者是掌握了这一点的。对本书的一些章节体系安排,还可作适当调整,对一些问题的立论基础还可以高一些、深些(如根据马克思的三种生产理论)。还有教育产业与知识经济的关系密切而重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产业又有其新的特点和规律,更需要加强和深化教育产业的研究。

黄崴(教授 华南师大教育系副主任):《教育产业论》对我们研究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和教育管理启发很大。确实,我国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但由于没有经济学的观念,所以配置浪费很大,象个无底洞,只管要钱,不讲效率。而运用市场机制有效地去使用教育资源,不仅是在我国,在世界范围都是一个迫切需要正视的问题。从书中也引起不少思考:如教育是否应更多地属于公共(公益)产品资源,可公益、可私有,比例怎样?无论怎样,教育是人类自身发展完善的不可缺少的需要,就是没有钱,不投入钱,教育也还是存在的。对如社会公正问题,即会不会把钱作为选择教育的最主要衡量标准?由此是否违背了国际人权的准则,将来发展到普及高等义务教育时,其产业性还存在吗?再如,开发经营如何更有利于人的发展等。

张人杰(教授 广州师院教科所所长):今天就要对《教育产业论》这一宏论作出比较科学的评价,是很难的。怎样看待这本专著?难道仅仅是解决教育缺钱问题?50年后解决了教育投入问题,这理论就没有价值了?或说这理论到香港、美国就没有意义了?如果是这样看,我认为就浅了点,是不能科学去评价这一理论的。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新视角”,当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且案例大多集中在广东。但它首先涉及到的是一个教育基本理论问题,正因为这样,它就具有普遍的意义。针对性并不排斥普遍性,过分强调广东特色事实上是限制了它的广泛的适用意义。作者最重要贡献就在于把教育产业理论研究开发了,系统化了。

王屏山(广东省教育促进会会长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原广东省副省长):《教育产业论》确实是一本好书。我在主持广东省教育工作时,就老想这么一个问题:广东先搞改革开放,那么广东教育实践改革方面能否成为我国的排头兵?过去广东教育排在22位前后,现在过去20年了,教育实践改革在全国的位置怎么样?教育理论又怎么样了?应该说,这本书在全国教育理论上是一个建树,为广东开了一个大的好头。我不是说此前广东没有教育理论书,而是要充分肯定的是,教育产业论确实是对教育认识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刚才有专家说了,教育产业论在国外早就有了。但就中国来说,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因为这方面的阻力太大了,作者以前被“围攻”,但现在,这观念在广东容易被接受,在全国其它地方是否能被接受还是个大问题。所以,我说作者在教育改革理论方面,作了很好的贡献。广东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教育改革理论方面,能否在全国率先一步?不一定刻意追索“过长江,过黄河”,只要能为广东教育作贡献,是好东西就行。如果广东出一批象作者那样的理论上有创新,思想解放,观念领先的专家,广东教育改革就有希望了。

我非常同意作者认为的“教育经营是教育发展方式的一次革命”的观念。教育产业论就强调了经营,这是很正确的。我认为,教育经营决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代名词,并不是谋利。提倡教育经营起码包括着如下几层含义:一是无论是国有教育还是民办教育的投资者,都必须十分重视教育的成本核算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无责任地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只讲投入不讲效益,决不是办社会主义教育的作风;二是要实现国家教育的目标,必须十分重视教育效益,而这就必须苦心经营;三是教育是有巨大经济价值的,由此通过苦心经营,也是可以产生利润的,我是主张有利润的。而教育利润及其效益的存在,必将扭转我国教育只消耗无产出的状况,由此就可确立整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新的理论基点,即通过合理的途径和方法,吸引更多的国民手中的货币流向教育的投资与消费,而彻底改革政府包办穷办教育的窘迫发展态势,所以,我非常赞成作者提出的“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分担”的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思路;四是经营包括科学管理,要苦心经营有成效,不能没有自主权,不能不改革相应的教育管理体制,看来,要能使每一位校长和教育行政长官真正具有经营意识,就必须有一次教育观念的大转变。但这是要有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体制来作保证的。

王越安(东莞东方明珠学校董事长 深圳威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在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这本书的出版的确是我国教育理论发展史上极有意义的一件事。一方面,该研究是紧紧抓住了关系到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普遍指导意义的突破性理论观念;另一方面,该研究系统概括总结了广东改革开放20年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很多好的改革思路和好的理论萌芽。教育产业论是在广东这片沃土上产生的,但不能以广东这一局部地域来看这本书。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这一理论一改广东以往只重视操作不很重视理论研究与升华的状况,是广东教育界对中国教育理论的丰富发展和重大贡献。

我认为,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既是事业也是产业。但最后究竟如何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对整个教育改革开放有着重要的思想观念上的指导意义。过去人们总认为,教育就只是要关注教育,而不需要重视其经济属性;从事教育不需要研究经济问题。“教育产业论”就是对这一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和冲击,它促使人们更新观念,并全方位,多层面,多视角地呼唤人们去思考知识与经济、教育与经济的密切关系,促使人们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对整个中国教育改革的宏观微观问题作深刻探索。如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应如何根据教育产业观去管理教育,办教育者自身又如何去完善,要不要学习经营,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与经营方法?过去,校长一谈经济、经营就如谈虎色变,或说与自己没有关系。人为地去排斥这些很现实的问题,只能使自己进入一个理论误区或认识、行为上的“盲区”,而在事实上,这只会大大地迟缓教育带来的发展,大大降低教育的社会效益。视野狭隘,必然是不能使教育效益和效能大大地跨上一个新台阶的。

标签:;  ;  

教育产业理论是教育认识的重大思想解放--第一届教育产业理论专家研讨会的总结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