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理念的演变与回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念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是西方世界中仅次于基督教堂的第二古老机构,而高等教育又一直在发展。在大学的古老与年轻之间、守正与创新之中,回归大学理念一再成为热门话题。2015年3月21日,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以“大学理念”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有相关记录1316条,始见于1987年,其后12年间只有12篇论文;2000年达到18篇后快速增加,在2007年达到峰值158篇后又呈下降趋势,2014年有71篇。国内研究大学理念的文献不少,但存在认识泛化和简单化倾向,特别是关于回归大学理念的呼声很高,但对要回归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却含糊不清、莫衷一是,出现了一些人云亦云、似是而非的观点,因此,有必要进行梳理和厘清。 一、基本概念与意义 “理念”对应的英文单词是:①idea/concept;②belief/conviction。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的英译,就是“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而在英文中,“the idea”的含义是“the aim or the purpose”(目标和目的)。有文献认为,理念是一个哲学范畴,是同类事物最完美最完全的本质,是事物的共性,是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持的大学教育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是一所大学的办学思想、信仰追求和灵魂支柱的高度浓缩。为易于理解,也可认为大学理念就是大学的目标和目的的凝练和陈述。美国教育学会将大学的使命责任用传统的方式表述为三个基本目标:传递、扩展和应用知识。在此基础上,有文献又加上了保存、更新和评价知识。 关于大学理念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国内已有不少文献结合大学精神、学术自由、大学文化、人才培养、创新、大学制度、一流大学、大学自治等进行过讨论。国外也有研究认为,一所高效率的大学应有明确而又重大的使命;一些大学制定使命的过程产生了积极的结果,对于坚信使命的教师、职员、学生和董事会成员等产生了激励作用,对于规划和决策校园生活也是有用的。美国8个地区性高等教育认证机构在认证具体项目的选择上略有差异,但一般都是从高校的使命开始,检视高校的使命陈述、发展方向和目标等。 但是,大学理念并非一种唯一性、普遍性的和真理性的认识,往往伴随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个体诉求,一些文献把传统的大学理念描绘得很完美,但这些文字更多的是使命的表述,是奋斗的目标,而并非现实。在美国,多数大学的使命看起来都很相似,一些学校的使命制定例行公事,就是为了应付大学设置认证机构或州政府的要求,而不是为了实施,似乎没有什么人能够记住学校的使命。卡内基基金会也认为,有的大学没有明确的目标声明;而有的大学曾有过六、七个目标声明,但都很快销声匿迹;有的大学的目标声明只是空泛地引用了“有用的技能”“扩大知识”和“提高生活质量”等词句;有的教师认为,学校的目标对于师生没有什么意义。 尽管目前还难以简洁而又准确地给出大学理念的定义,在实践中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大学理念的意义。大学理念“不是把它自身作为空洞的概念或仅仅是对现实的理性化解释,而是作为充满活力的因素”。 二、早期的演变与局限 一方面,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理念一直影响至今,所形成的内在精神构成了大学教育传统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大学理念并非一成不变,也正是由于大学理念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特征,使得人们对大学的实质和内涵产生不同的看法,引发了对于大学理念的争论。此外,大学理念的每一次变迁和功能扩展都带来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 1.中世纪的大学理念。早期的中世纪大学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行会,生存十分艰难。进入13世纪后,大学相继归顺罗马教廷,受到教会的严格控制,以神学和古典学科为主要内容的经院哲学成为大学教学的基本内容。由于抵制科学研究和创新,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中世纪大学逐渐衰落,有的早已不复存在。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大学理念。15世纪后半期,在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把人文和自然科学纳入教学内容的主张逐占上风,带动了大学的变革,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的繁荣,催生了近代科学。16世纪初,宗教改革运动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新教教派创办了一些新型教育机构(包括新教大学);反对宗教改革、维护天主教统治的耶稣会教团也创办了一些高等学校,为扩大受教育范围和建立近代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但是,当时的人文主义教育只是资产阶级教育的开端,并未真正改革大学。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传统系科组织和学术管理体系都没有什么重大变化,经院哲学方式依然存在,教学内容也没有彻底摆脱宗教的影响。 3.英国绅士教育的大学理念。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宣扬自由、公平、理性、自律和智慧的大学理念,尽管从字面上看很美,但所代表的是英国绅士教育传统,主张大学以传授知识而不是以创造知识为主,试图维护“博雅(或译为文理、自由等)”教育。纽曼理想中的大学是他当年毕业的牛津大学,是只为极少数人服务的高等教育,对社会的贡献十分有限。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对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甚微。 当纽曼《大学的理想》一书出版时,德国大学正在成为新的主流模式。纽曼的大学理念未能挽救英式传统大学的命运。因此,尽管纽曼的大学理念是“现代大学形成中最具影响力的理念”,但就连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后来也未能坚守不变。今天,似乎更没有多少大学愿意回归只关注培养绅士的“经院”。 4.德国近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德国经历了三次大学改革运动,使其基本完成了传统大学的改造任务,并首创了近代大学模式。 第一次大学改革运动,使得大学教学内容更新,宗教神学和古典主义的性质削弱;教学方法调整,拉丁语在大学讲课中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可以使用德语授课;学院设置变化,哲学院成为相对独立的学院,取得了与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基本平等的地位。 第二次大学改革运动,政府及大学以外的教育改革家、知识分子主张加强政府在大学管理中的作用,并向大学提供财力上的支持,增加教授的工资,但要限制大学教授和大学教学的自由。 在前两次改革的基础上,政府成立了教育部。1807年,洪堡出任教育部长,明确提出大学的任务是既要向学生传授各科知识,又要发展科学,强调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1810年,按照新的教育理念建立的柏林大学正式开学,很快成为当时德国乃至欧美大学效仿的榜样,并促进多所大学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成为知识的创造者,推动德国取代英、法等国成为世界科学研究的中心。 洪堡的办学理念突破了大学教学的一元化模式,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内在职能,建立了研究生教育和博士学位制度,使大学成为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但是,洪堡倡导的科研是对知识、真理的无功利性的追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严重脱节,他反对大学开展具体的专业职业性知识教育。而现在,没有一位大学校长会认为大学科研的巨大潜力与经济无关,似乎也没有太多的大学愿意重新禁锢在“象牙塔”之中,重新置身于社会的边缘。 三、美国的传承与发展 与欧洲一些国家相比,美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殖民地时期的办学模式主要移植于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但是,美国致力于将教育普及理念和国内实际相结合,创新了大学理念,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后来居上。 1.文理传统影响。北美殖民地最初创办的大学均受到欧洲宗主国的影响,就是培养新教教士和社会绅士。哈佛大学将阅读古典拉丁文作为入学的要求,而毕业要求则是能够用拉丁语诵读《旧约》和《新约》。当时的大学主要关注教学使命,课程基于学习修辞学、语法、数学和古典语言。卡内基基金会认为,当时的大学就像是令人窒息的铁板一块。对此,一批学者和教师认真反思欧洲特别是英格兰高等教育模式的弊端和教训。1722年,年仅16岁的富兰克林就公开发表对哈佛学院教育的激烈批判。 2.引入科学研究。19世纪,大批美国学生前往欧洲接受研究生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百年间,留学德国的美国学子高达万名,仅柏林大学就接纳了五千多名美国学生。当他们学成回国后,会同德国移民学者,致力于引进德国学术研究的观念和扩展德国学术自由的理念,但由于哈佛大学与耶鲁大学等传统大学一时难以改造,便创建了一批新大学。创建于1876年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把科学研究放在首位,努力培养献身科学的青年学者,被称为美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不仅给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等大学提供了模式,也促使老牌精英大学投身改革。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传统大学相继聘任留德归国的学者担任校长,开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到1910年,以研究为导向的美国现代大学的基本结构得以确立。 3.服务社会。建国后,一批开国元勋感到有责任创设一种全新的、美国式的“有用的教育”。为此,他们不断为各种教育机构编织种种计划与方案。杰斐逊创办的弗吉尼亚大学,打破了传统学院的课程设置,注重实用学科,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成为美国州立大学的典范;而赠地学院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带动了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创新了大学理念。 由政府通过赠地支持办教育,在美国建国初期就有所体现。伴随“赠地”学院的兴起,威斯康星教育思想形成,美国高等教育从单一教学使命发展为更加复杂的使命,推进美国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国家需要和服务社会。同时,赠地学院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也使得大学课程从文理向专业拓展,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人才、技术和工艺等实用知识得以在大学讲授和学习。 4.理论争论与实践发展。大学要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中进行选择。在理论上,不少学者从传统大学理念入手,引经据典反对和批评大学理念的创新。赠地学院在初办时曾被讥讽为“牛仔学院”,受到崇拜英才教育的人们的反对。耶鲁的教师坚决反对“允许每个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口味的、最适合自己特定才能的、与自己将来想从事的专业最密切相关的那些分支学科”的主张,认为这是异端邪说。直到20世纪中期,仍然有人号召大学教师“关上我们的大门,”成为“自己围墙的主人”,依然要重返“象牙塔”。 舒尔茨在描述教育研究的冲突、竞争和各种观点时指出,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在他所处的时代,雅典的人们对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无法达成一致。尽管理论争论一直十分激烈,但在实践层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在培养‘绅士’方面有着历史渊源的传统大学未能阻挡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其自身也不得不顺应社会需要而进行改革。耶鲁大学设立了专业教授席位。哈佛大学则“走向与康乃尔大学——一所用拨赠土地新建的大学大致相同的发展道路,……彻底地献身于不登大雅之堂的技术工作。” 赠地学院、州立大学的发展演变,均是高等教育创新的成果,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推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这种办学理念已成为各国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如华威大学坚持用自身的知识优势服务地方,在短短三四十年的时间内跃居英国大学前列。 需要注意的是,进入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理念没有太多新的变化,其高等教育的基本组织结构也没有变化,特别是随着教育问责的扩大,抵制创新和停止变革的倾向有所加强。 四、回归的盲目与思考 大学的理念是不断演变的,不仅受制于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受限于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的理论水平,还决定于当时教育发展状况和水平。同时,与中世纪欧洲大学仅由学生和教师组成不同,当代大学包含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董事乃至社会人士。大学对于不同的人们来说含义不同,而不同的视角和观点所生成的大学理念又会有所差异,不能只从表面文字和自我需要去解读传统大学理念。面对现代大学多元利益的冲突,增加了回归大学理念的复杂性。 1.历史的局限性。大学理念尽管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但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异也十分显著。一些文献不顾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历史,简单地以传统大学理念对当今大学进行批判,这种“厚古薄今”的态度不可取。大学理念是历史的选择,任何一种大学理念均具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和特殊价值,都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当时的某些基本需求而存在,脱离历史背景的泛泛而谈,往往是没有意义的,也难以对今天的大学有真正的启迪作用。对于大学理念中已经扬弃的内容,简单地回归是没有出路的,大学不能走回头路。 大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式,伴随高等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顺应外界对大学的要求不断变化和更新,大学理念还将不断发展、不断调整、不断充实。对于历史上的各种大学理念,既不可一概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既要在传统理念中寻找合理成分予以继承、学习和借鉴,又必须坚持创新,使“经典”与“现代”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要系统地研究各种大学理念的内涵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真研究和不断完善大学社会责任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原则。 2.开放办学的重要性。现代大学是一个开放系统,无法独立于外部环境而存在。一些文献将纽曼的“僧侣居住的村庄”描述成“圣地”般庄重典雅,将洪堡的“象牙塔”描述为“桃花源”般纯洁宁静,既与事实不符,也不具指导意义。大学理念付诸办学实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动态变化的影响。高等教育早已不再是社会上少数精英才能享有的特权,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说,不能忽视应用科学技术的教学和研究,不能放弃专门技术人才和劳动者的培养。因此,大学不仅要走出象牙塔,还要超越象牙塔。 但是,大学在庆幸和欢呼突破了传统高等教育理念的束缚后,却发现自身新的角色定位并不清晰,对于社会各方的多元诉求感到有些无所适从;在面对来自社会各方激烈的批评以及内部的反对声中,有些大学遭遇新的迷茫和困惑,在遇到校内难题和外部环境的挑战时,有些准备不足和应对不力。对此,就有人怀念过去的“好时光”,把问题归结于大学理念的缺失和偏失,并试图通过回归历史上的大学理念来回避矛盾和绕开问题,以此远离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而特立独行。 要充分肯定纽曼和洪堡对大学理念和发展作出的贡献,但也正是对于纽曼大学理念的批判,科教融合成为一种经受挑战仍然延续下来的大学理念,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正是对洪堡大学理念的批判,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加快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步伐。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还能回归只关注培养贵族、社会统治者、上层管理者的大学理念吗?在现代社会中,大学还能远离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大舞台、脱离世界发展大环境吗? 3.分层定位的多样性。每一所大学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其他大学不可替代的地位。一些文献不加区分地泛谈回归大学理念,有可能导致千校一面的办学主张。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高校分层定位尤为重要,而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的大学理念有所不同。重视科研和社会服务在研究型大学体现得非常充分,而高等教育的普及任务,社区学院承担的更多。另外,美国4634所高校中,有98所文理学院(Arts & sciences focus,no graduate coexistence),校均学生1500多人,主要传授人文和科学知识,较少关注专业教育,没有研究生教育,保留了一些博雅教育的传统。 在我国,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理念也会有所差异。即使都是争创一流的“985工程”高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也会有所不同,必须坚持内涵和特色发展。对于我国两千多所高校来说,确立建设世界一流目标的大学可能只有百分之几,而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却是所有高校的最大公约数。 4.中国特色的必然性。宗教改革后,教育的领导权逐渐转到各国教会手中,大学就开始具有明显的民族特性。20世纪以来,伴随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对抗,各国都把为国家服务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强调教育在促进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方面的功能,倡导民族主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赶超世界高等教育先进水平,要少走弯路,不走歪路。我们既要善于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又要向全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教育文化传统,着力发掘和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思想,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破除学术话语权长期被西方垄断的局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评价标准和研究话语体系。这既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我国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必然要求。大学理念的演变与回归_大学论文
大学理念的演变与回归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