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学习批注,在批注中提升阅读论文_方建萍

在阅读中学习批注,在批注中提升阅读论文_方建萍

浙江省开化县北门小学 324300

摘 要:批注是指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用上一些简明的符号和简洁的语言,在原文的字里行间和四周的空白处,或提出问题,或写下自己的感想,从而引起阅读的专注,实现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关键词:批注 规范 抓实

一、了解“批注”,规范“批注”

1.了解“批注”含义。“批”即批语,也指评语,对文章中修辞、叙述、说明、议论的方式进行评价或欣赏,或对思想内容、观点见解、表达方式、作者思路、遣词造句加以评论和辨析,可提出质疑,也可写出自己最独特的感受。“注”,就是注释,如对难字生词、文章背景、作者材料、人物典故、风土人情等加以解释或提示。

2.规范“批注”符号。批注符号,就是在读书时用一套大家约定俗成的符号,在文章上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或应注意的字、词、句、段加以圈、点、勾、划,做出相应的标记。圈、点、勾、划做标记的过程是读、思、记的阅读学习过程,有做标记的阅读,可以增进理解,增强记忆,便于复习,便于查检、摘录。

直线“—”画在生字或需要解释的词语下,用以批注时注音或解词。圈字码①②③用来标示自然段的序号,便于查找内容。波浪线“~~~~”画在自己欣赏或是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下面,以便加深记忆、理解。圈点“。。。。。”标在文中的重点词或优美词语下面。三角号“ΔΔΔ”标出句子的关键词。问号“?”,自己阅读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批注“?”,并写出自己的疑问。感叹号“!”,用在自己有感叹或惊奇的语句旁边,可以抒写所感。分段号“//”用来划分段落,可以附注书写段落大意。分层号“/”用来划分层次,可以附注书写层次大意

二、样式灵活,巧妙运用

1.抒情式批注。也就是将自己阅读文字材料的某些语句、某段话、某篇文章的感想、体会批注出来。这样,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锤炼了语言文字。(1)动情处,写感想。如学生在学完《触摸春天》这篇文章时写下了自己的理解:“安静,你是如此地热爱生命,我们曾担心你会偷偷地哭泣,现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你会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谢谢你,安静。”(2)共鸣处,促联想。有同学在学完《乌塔》后,这样写道:“想想自己,和她相比之下,我不禁觉得自惭形秽。在这个年龄,我们中国的孩子没有这种勇气,也没有这种胆量。我们呆在家里,虽然有图书、有电视,但是,这毕竟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

2.评价式批注。(1)赏人物,品形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习《普罗米修斯》时,教师引导:对文中主人公普罗米修斯,你想写下哪些词赞颂他?同学们纷纷写下:大义凛然、无所畏惧、不畏强暴、正义的化身、人类的英雄……(2)赏特点,理结构。《颐和园》这篇文章在文章结构上也很有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揣摩文章的结构:课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依次向我们介绍了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

3.补充式批注。就是让学生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依照作者的写作方法,遵循作者的写作风格,对文章进行扩展补充。(1)空白处,抓补白。如《鸟的天堂》一课,当讲到“一只画眉……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省略号就是一个补白式批注最佳之处。(2)篇末处,拓延伸。如《永生的眼睛》以母亲为女儿骄傲而戛然而止,留下了许多悬念:温迪后来真的做到了吗?她离开人世后,谁为她办理捐赠手续呢?此处文本拓展呈现了原文结尾,还故事以完整。

三、找准切入点,抓实着力点

1.抓关键词。我在教学《穷人》渔夫回家后桑娜与渔夫的对话描写,不仅让人担心桑娜的做法,更让人担心渔夫的想法,然而一句“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简朴话语,使人感到心里热乎乎的。我让学生抓住作者句子中的字眼来写批注,在大家讨论之后一致认为“熬”最能体现渔夫的人物品质。有的学生这样批注:一个“熬”字,撼动人心;一个“熬”字,引人遐想;一个“熬”字,凸现人品。要抓住句中字眼体会写作的精妙之处来感悟人物的品质。

2.抓标点符号。“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月牙儿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省略号写出了五彩池的形状不仅仅是作者描述的这几个,让我们对五彩池的魅力产生了更多的遐想。

3.抓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在《景阳冈》一课中,学生看了“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英雄好汉,不能回去”之后,写道:“这武松太好面子!”“武松是一个英雄好汉,虽有些犹豫,但更多的还是勇往直前的豪气。”“武松倔强、固执……”这些虽只是只言片语,却是学生真实的感受,是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4.抓文章的疑惑之处。如:“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这里红色、黄色、绿色、蓝色这几个词之间为什么不用顿号反而用逗号呢?是为了表达池水好看吗?《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

参考文献

[1]邵伟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阅读》[J].《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14,5。

[2]韩华谨 《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全国出版社,2013,(16)。

论文作者:方建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在阅读中学习批注,在批注中提升阅读论文_方建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