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湖市以党建为引领,充分激发基层社会活力,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在政策扶持、组织培育、人才培养、资金投入、项目支持、服务创新等方面积极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推动更多的社会力量由“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助力者”“决定者”,有效实现了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打造出了一系列特色明显的公益服务品牌,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状况堪忧,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学生学业忙碌,竞争激烈,除了正常的课时安排外,业余时间所剩无几,大多学生很难坚持阅读,读书既没有计划也没有时间。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是很强,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的时候较少,在所剩无几的课余时间内容,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更少。
——编者
坚持党建引领 促进多元共治 平湖市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俞鑫岗
生命阳光社工服务社深入学校,开展“拒绝毒品,共创无毒家园”系列活动
浙江平湖位于东海之滨,北接上海市,南濒杭州湾,陆地面积553平方公里,下辖5镇3街道,常住人口68.4万。全市共有社区(城市社区和城镇社区41个),行政村73个,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2322家,持证社工1800多人。自2009年10月平湖市成立社会工作委员会以来,将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共同纳入“三社建设”工作体系,确立“三社”联动发展方向,并将社会组织作为承接政府转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通过党建引领、搭建平台、政策扶持、作用发挥等不断做大、做强、做实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先后被民政部列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全国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地区,被浙江省民政厅两次列为省级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创新和“三社联动”示范观察点。具体做法如下:
王祥一哆嗦,感觉天都要塌了,自己夸下海口的这批玉器要是卖不出价,就真的没脸回去见家乡父老了。他又转念一想,老道士久经江湖,说不定对钱数的认识和自己不一样。自己只要10万就满足了,说不定……想到这里,王祥马上追问老道:“道长,你觉得我这批玉器能值多少钱呢?”
一、立足党建“引”,让社会力量参与更有方向。 平湖市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完善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制、新途径,使社会组织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一是创新工作机制。针对社会组织党组织责任主体难确立、组织体系难健全的问题,平湖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并实体运行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创新建立社会组织党建“1234”工作机制,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建立“双孵化”平台,实施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同步孵化、指导和成长,明确“属地管理+行业管理+兜底管理”三元管理体制,将社会组织党建情况纳入注册登记程序、年检年审内容、等级评估和政府购买服务条件范围,把党的工作融入到社会组织运行和发展全过程,成功培养社会组织党员8名,孵化社会组织党组织5家,有效实现同步介入、应建尽建、全面覆盖。全市现有社会组织党组织39个,党员293名,党的组织覆盖率和工作覆盖率均达到100%。二是探索服务模式。注重引导社会组织以党组织为引领找准服务社会的切入点,通过“党建+”的探索,推动党员接受教育、发挥作用。突出社会组织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建立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联络员)制度,选派114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和联络员开展“一对一”服务。推行党员志愿服务项目领办制,共领办小候鸟爱心午餐项目、蓝丝带助残行动等项目170余个,同时举办“红色创投”活动,引领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骨干开展特色公益服务,有效提升了社会组织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三是强化引领保障。对社会组织党组织实行“三给予一返还”确保政策,即每个新建社会组织党组织给予一次性工作经费补助5000元,每年工作经费2000元,每名党员每年教育活动经费180元,党员党费全部返还。同时,落实“双培养”机制,注重把社会组织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并推行“党务红领”认证办法,对取得不同级别的社会组织“党务红领”分别给予每年1200-10000元的岗位津贴。其中1名“党务红领”被选为浙江省党代表。
二、立足机制“联”,强化协同共进,让社会力量参与更有活力。 平湖市明确“三治融合”与“三社联动”“双轮”驱动、联动发展、协同推进的治理路径,在“联”字上下功夫,加快培育和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形成社会工作合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一是机制联动。发挥市、镇街道两级社工委统筹协调和成员单位协同作用,将“三社”工作列入镇街道工作目标绩效考评项目,实行推进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推动建立起“议事联席、信息联通、组织联进、服务联办、活动联合”的运作机制。二是培育联动。建立市—镇街—村社三级联动、覆盖全域的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公益服务类和专业社工组织,提升其获取资源、提供服务和自我发展能力。先后有50多个社会组织顺利孵化“出壳”,在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显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工作活力。全市登记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94家,实现每个城市社区24个以上、农村社区15个以上社区社会组织。三是项目联动。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和社工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与社区协同合作,形成伙伴关系,加快推进“三社”联动发展。同时,以“幸福自治家园”为主题,开展城乡社区治理“微项目”建设,市财政给予每个项目1万元自治金,通过以居民为主体的集体行动,激发自治创意,解决社区问题,推动形成了一批体现居民自治本色的品牌服务项目,如百花社区“阳台微景观”、凤凰社区“民族一家亲”社区融入、水洞埭社区商圈圆桌汇等项目,并培育出北河溇社区小蜜蜂社工服务社、洁芳社区七彩社工服务中心等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激发了社区治理活力。
改造提升市级枢纽型平台,建成社会组织党群服务和培育发展中心
三、立足政策“扶”,加强“顶层设计”,让社会力量参与更有保障。 为保障社会组织健康有序成长、更好发挥作用,平湖市突出三项举措,规范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专业能力与水平。一是突出政策激励机制。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管理的意见》《关于规范公益性社会组织开办经费补助的实施办法》等10多个社会组织相关政策,通过开办经费补助、等级评估奖励等对社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并不断拓宽社会组织参政议政渠道,5名社会组织代表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其中1名为浙江省党代表。二是突出多元投入机制。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社会力量广泛支持的社区治理多元投入模式,确保资金保障到位。率先编制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等“三个目录”,不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现全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资金2500多万元,服务涵盖居家养老、婚姻危机干预、未成年人保护、失独家庭关爱、精准扶贫、司法矫正、信访调解等20多个领域。此外,设立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金会和公益创投基金、社区友邻基金等,吸纳社会资本广泛开展市镇街两级公益创投活动,先后投入近300万元资助121个公益“微项目”,受益人群12万余人次。三是突出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和本土社工督导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考试培训一批、社区提升一批、专业培养一批、评优激励一批的“四个一批”途径,实行“三免一奖励一积分”政策(对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的人员免费提供考试教材、考前培训和免考试费用,对取得社会工作相应资格的社会工作岗位人员给予1000—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全市持证人员实行分类积分管理,实行量化考核)。同时,加强院校合作,成立友邻发展学院,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打造特色培训课程,重点培养村社干部“精英人才”和社区社会组织及居民骨干。依托社会组织促进会和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加强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搭建机构跨界交流平台,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
作者系浙江省平湖市民政局局长
标签:多元共治论文; 党建引领论文; 社会活力论文; 浙江省平湖市论文; 公益服务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组织培育论文; 服务创新论文; 浙江省平湖市民政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