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长春市高校为例论文_张伟伦 黄慧彬 李文博

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长春市高校为例论文_张伟伦 黄慧彬 李文博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项目基金:2018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本科生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研究——以吉林省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1810200110302)

摘要:公共意识是公民在公共领域中的一种意识层面的态度和观念,它以公共道德为准绳,以公共参与和公共环境意识为行为表征,最终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旨归。新时代进行大学生公共意识研究尤为重要。然而综合当前国内研究现状,对公共精神理论层面的剖析与解读较多,以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为目的的研究成果较为缺乏,尤其缺少结合新时代培育目标的公共意识研究;虽然长春市大学生有着较高的公共意识,但也存在着个人利益优先化、公共参与功利化、爱护环境口头化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大学生依旧因为过分强调利己而导致公共视野局限,公共关怀不足。新时代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育离不开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重视与努力。

关键词:公共意识;长春市;大学生;新时代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纵深发展,中国也随之步入了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复杂深刻的变化使得人们的交往形式与内容等日趋多元化,而这不仅带来了物理意义上公共空间的拓展,网络虚拟公共领域也在日益扩大。在社会转型期,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必然地以青年的奋进为前提。大学生是青年中极富冲劲、干劲的高素质人群,而不论在物理意义上的公共空间还是在网络虚拟公共领域,作为时代新人的青年大学生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参与群体,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形塑该群体在公共生活和领域的恰当地行为的自觉认识——公共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十九大以来,党和人民对新时代青年提出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殷切期盼,以培育大学生群体的公共意识为角度,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心系社会、国家、民族的担当意识,才能将理想付诸实干,让本领造福人民,让新时代青年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斗争中。同时,进行新时代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研究也有利于创新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实践意义。

然而,综合当前国内研究现状,对公共精神理论层面的剖析与解读较多。而研究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研究成果较为缺乏,尤其缺少结合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要求为培育目标的公共意识研究。本课题将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研究的问题同新时代培育青年人的“三有”目标有机结合,在长春市抽取了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这6所高校进行问卷发放、对个别学生、高校中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相关学者等进行访谈,对长春市大学生公共意识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现状并探索提升路径。

一、“公共意识”的概念内涵

通过对CNKI中国知网文献的分类整理可以发现,公共意识的研究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意识的概念辨析;二是公共意识的生长;三是培育公共意识的途径。

就公共意识的概念辨析而言,多数成果侧重于从社会公德的角度来研究公共意识的。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陈弱水从具体的历史现实出发,探讨中国社会中或自发、或是受外力引发的有关“公共”和“社会”的一些现象,从而编著了《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一书,主要探讨了中国文化中有关“公共”和“社会”的意识方面的问题,涉及公德观念的性质与历史渊源、公民伦理与中国民间伦理的关系、中国历史上的“公”观念、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义”和社会观等方面内容。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主编的《论公共伦理与公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主要从社会公德的概念与理论辨析、社会现实问题、社会公德建设、公德教育及资源、构建和谐社会等五个主题来论述,是对以往公德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厘清,凸显了现代公德问题最前沿的成果。由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秦树理教授、王东唬教授和陈垠亭教授主编的《公民意识读本》(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中,认为“公共意识是公民对公共事务的认识态度。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公益意识、公共责任意识、公共道德意识、公共参与意识等。”胡鸣将公共意识理解为人们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在公共场合能遵循场所特点的行为规范、规则。 杨礼银、朱松峰具体考察了现代公共意识的含义、内容和特征,指出现代公共意识是建立在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以现代公共伦理为准绳,体现在现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社会意识。 中山大学陈付龙博士亦撰文从形而上的层面指出公共意识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公共领域内的准则、规范等的主观认可和客观遵守,是孕育于公共领域之中一种关心公共事物,改善公共生活,建构公共秩序,塑造以民众利益和社会需求为依归的伦理规范、政治价值和社会制度的深层意识。 简而言之,公共意识即是公民在公共领域中的一种意识层面的态度和观念,它以公共道德为准绳,以公共参与和公共环境意识为行为表征,最终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旨归。本课题组将公共意识划分为公共道德意识、公共参与意识、公共环境意识三个维度进行测量。

二、长春市大学生公共意识现状与成因——基于长春市部分高校的分析

(1)长春市大学生公共意识现状

总体来看,长春市大学生有着较高的公共意识,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关心他人、思想进步的风貌,但是在实践层次上、在具体的生活中,很多受访大学生却不能够真正的将公共意识转化为公共行动,换言之,执行力不足,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根源讲,还是大学生缺乏牢固的公共意识,因此还需要积极培育大学生的公共意识,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慢慢引导他们践行公共意识。

公共道德意识是公共意识的重要准绳。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素养群体,总体也有着较高的文明素养,总体得分高达3.98分,但是当具体到各方面的道德领域时,还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例如,有些大学生在图书馆里面肆无忌惮的大声讲话,影响他人学习;当不小心把公共物品弄坏之后有些大学生选择悄悄离开现场,而不采取任何补救措施;还有些大学生坦言自己存在插队的行为并认为自己当时有急事,丝毫没有愧疚之心。这些现象都体现出了部分大学生过度地以个人利益为优先,如果任由其发展,后果将令人担忧。

参与意识作为公共意识的重要表征,是指公民在公共领域内开展的一种以维护和发展公共利益为目标的公共行动,公共参与的使用范围比政治参与更大。从数据看,受访大学生公共参与意识部分的测评分数仅为3.61分,由此可以看出长春大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是比较淡漠的。当代大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主要方式包括科研调研、志愿活动、参加校级组织、参与当地人大的选举活动。然而有些大学生总是以功利的心态来看待这些活动,使得公共参与功利化,例如对自己没有利益或者需要自己出力的就不愿意参加,不仅不认真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进行选举投票活动,甚至还奚落认真投票的同学,这不得不让人进行反思。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句标语我们耳熟能详,但是真正内化于心,外见于行的人却不多,这使得爱护环境仅仅成为了部分大学生的“口头语”。受访大学生的公共环境意识平均得分为3.78分,这说明他们都有着基本的公共环境知识,但是深层次的公共环境意识仍需要进行进一步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大多为“90”后,甚至是“00”后,这一时期环境问题因为得到了大力度的关注而得到控制,环境问题稍有缓解,这也使得当代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态度有些放松。

(2)长春市大学生公共意识现状的成因

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发现:长春市大学生公共意识在总体向好的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概而括之,也即个人利益优先化、公共参与功利化、爱护环境口头化。虽然部分现象并非普遍现象,但非普遍现象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依旧需要深思。部分大学生依旧因为过分强调利己而导致公共视野局限,公共关怀不足。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的社会性公共存在的历史,人们在公共领域中由自发向自觉形成了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与社会全体成员相关,涉及的是“公共领域”而非“私人领域”的问题。公共意识扎根于公共领域中的公共生活中,体现为维护公共利益的利他主义。然而,因为公共利益的模糊性以及理性人假设下个人的利己主义行为取向,人们往往难以正确认识自身和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高素质群体,多年的教育能够使其在概念层面上区分这些关系,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公共意识旁落而引发的问题依旧存在,也即“不能外化于行”。就外部环境而言,社会利益结构复杂化以及思潮多元化带来的不良价值导向极大地破坏了大学生公共意识生长的土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个人主义被极度放大甚至异化。即使是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中,依旧存在例如“我有急事,所以我插队”这样的情况。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公共道德就会被选择性忽视。

就个体层面而言,原生家庭“公共意识”教育的阙如以及学校德育的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原生家庭是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首要场所,也是公共意识习得的主要渠道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人班杜拉将人的行为的习得分为直接、间接两种。后者侧重于通过观察他者的行为进行模仿学习,也即所谓的“示范效应”,也指他人教育,强调互动。在幼儿社会化过程中,原生家庭扮演了其社会互动以及学习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决定了其能否在习得相应的公共生活规范基础上融入社会关系网络。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为独生子女,因而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过分溺爱导致其产生个人中心的倾向,进而有可能发展为“公共意识”阙如。纵容孩子不分公共场合或者私人领域任性而为会模糊其心中对于“公共生活”“私人生活”的分野。例如部分学生坦言,随时扔垃圾等行为在家就是如此。再者,学习教育成效不见得显著。首先,考试重于德育。中小学教育往往侧重于对分数的提高,选择性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其次是形式重于实际效果。教育过程中高度强调社会公德、公共参与、保护环境等等内容,但是大部分都局限于口头说教,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少有社会实践。中小学缺乏公共参与的活动以至于学生难以在实践中真正培育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说理,不接地气以至于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为许多的概念的习得早已在之前的学习生涯中有了了解,而大学也如中小学一般进行填鸭式教育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种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甚至使得部分大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清楚公共利益和公共意识的概念,但是在付诸于实践中倘若妨碍到个人利益的实现则对其选择性忽视。有意识而无行动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三、公共意识的提升路径

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针对青年公共意识的现状,培育公共意识首先要从个人方面着手。青年公共意识欠缺主要体现在观念的公私不分和缺乏执行力两方面。其一,就个人而言,决定其执行力大小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个人能力和个人态度。在公共意识方面,青年落实思想的能力往往并不欠缺,影响公共意识发展的主要是态度问题。“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青年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观念,形成“知道做、愿意做、积极做”的良好态度。其二,公私不分主要体现在青年对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混淆和误解。青年不应对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盲目追求,应着眼全局,为公共利益作出应有的贡献。总而言之,青年应加强以“执行力”和“道德价值”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执行文化的建设,应牢记“实干兴邦”,将公共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其次,对公共意识培育的忽视还缘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到位。对此,应针对不同的教育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家庭中,公共意识教育的阙失主要源于家长的溺爱以及重智力、轻品格的教育观念。因此,家长亟需转变培养孩子的教育观念,贯彻“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重视对孩子的自制自律训练,使孩子能在家长相对完善的教育引导下全面发展。在学校中,应试教育的理念、偏重于抽象道德概念的灌输而轻于实践的实效性不强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难以在学校得到系统的关于公共意识的培育。因此,学校应加大重视,建立起健全的高校公共意识培养体系。 具体而言,要整合学科专业和公共意识的课程设置,改变大学生“单向度教育”的不良状态,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公共意识提高两手抓;要根据大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不能老调重弹, 仍固守旧有的培育中小学生公共意识的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以通过老师为大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也加强公共意识培育的可信度;最后还要设置具有实效性的考核制度,以衡量和进一步改善高校对于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育水平,以使大学生公共意识的提高有实质性保障。

并且,当今社会利益复杂化、思潮多元化带来的一些不良的价值导向,致使大学生公共意识没有一个良好的生长土壤,对此,应通过舆论的监督引导等方式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公共意识提高的社会风气,在此风气之下践行公共精神。在当今信息爆炸、各种传播媒介让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使大学生处于纷繁复杂的社会氛围当中,这时,结合公共意识生长的现代语境,加强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开展舆论监督,对于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培育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社会舆论应是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调的百花齐放,使当代大学生能在良好的价值观引导之下将公共精神内化于心;另一方面,通过良好的舆论引导、监督减弱日益膨胀的个人主义风气,避免大学生的“公私不分”(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极端个人主义,使其能在公共领域当中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践行公共精神,将公共精神外化于行。

综上所述,新时代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育离不开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重视与努力。

参考文献

[1]胡鸣.日本学校的公共意识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08,(05):63-66.

[2]杨礼银,朱松峰.论现代公共意识及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J].江淮论坛,2008

[3]陈付龙.论我国公共意识的当前生态及应然指向[D].南昌工程学院,2000.

[4]陈诗怡,曲彦.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下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问题探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04):152-156.

[5]马汝伟.新时期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塑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4):100-102.

[6]刘喜山.从历史视角谈“公共意识”的培养[J].江苏教育研究,2015(02):33-35.

作者简介:张伟伦(1998.5-)男,福建省福州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

黄慧彬(1999.12-)女,广东省东莞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

李文博(1999.2-)女,黑龙江省汤原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

论文作者:张伟伦 黄慧彬 李文博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长春市高校为例论文_张伟伦 黄慧彬 李文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