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离别”还是“走同一条路”?中美基础教育比较观察_应试教育论文

是“离别”还是“走同一条路”?中美基础教育比较观察_应试教育论文

是“分道扬镳”还是“殊途同归”?——对中美基础教育的比较观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殊途同归论文,分道扬镳论文,基础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美中小学校长交流项目是由华南师范大学、美国范德彼特大学与美国田纳西首府那什维尔市公立学校系统三方合作的。这一项目精心设计的双向、情景式、互动式学习环节和学习内容使得中美双方的中小学校长有机会同室学习、零距离接触,真正走进了中美双方的中小学校,亲身体会并共同面对真实而生动的中美双方中小学校教育。

表面看来,美国基础教育和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似乎正在分道扬镳:中国通过近10年来对“应试教育”的批判,正日益强调快乐学习和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美国通过《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教育法案的颁布和实施,规范了中小学的考试并日益强调学习的严谨和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然而,当我们深入到两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去发掘去探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就像是分别处于轨道两个相向终端的列车,正在探究中向对方驶来,他们必然在某一个地点汇合并朝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最终共同达到“没有残疾的教育”这样一个完美的境界。中美基础教育并非在分道扬镳,而是要殊途同归。下面撷取的虽然只是校长们学习体会的片段,但却有助于我们对中美基础教育的比较和认识。

能让学生每天早上都愿意来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国内关于学校优质发展的各种改革以及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动示范性高中建设的工程,让我们的校长们特别关心美国校长们对于好学校的评价标准。他们曾问一位美国的小学校长: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美国校长回答:“能让学生每天早上都愿意来的学校就是一所好学校。”

美国校长的回答让我们的校长们多少有些不解,因为在他们看来,学生愿意到学校来在中国并不是一个问题,对他们所在学校的学生尤其如此,因为这些校长基本上都是广州最好的中小学校的校长,似乎并不存在学生不愿意到学校上学的问题。表面看来,美国校长的答案非常简单,然而这其中包括的内涵却并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正是这样的一种理念决定了美国学校生活的特点。在美国,对一般的公立学校而言,学生的辍学率非常高,让所有的学生到学校上课是对校长的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让学生愿意到学校上学就必须想方设法吸引他们,比如说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总是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各种生动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室的布置也尽量多姿多彩等。这些看似随意的细节实际上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让学生“愿意”来,意味着“上学”不仅仅是出于一种理性的选择而是出于一种情感上的归属,是教育中由“他主”到“自主”最基本的体现。尽管这种标准在中国任何一种学校评价标准上都未曾出现过,但却会引导并深刻影响着学校的方方面面。试想一下,如果学校以此为标准,则学校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实施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方案,而学生如果每天早上都高高兴兴,满怀对学校的渴望和期待到学校,则必然能学得好学得有效,这样的学校即便还不是一般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优质学校”,那也一定离“优质学校”不远!

有效教学不等于游戏教学美国课堂既有轻松活泼也有严谨系统

怎么样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如何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中美校长共同关注的问题。

提到美国学校的课堂教学,人们通常津津乐道的是美国学校课堂的轻松愉快,似乎教师总是在各种游戏中轻而易举地就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各种媒体对美国这种“游戏式”课堂教学方式的渲染,着实给中国的中小学校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中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向来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课堂教学方式多数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方式被批评为在保证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的同时,牺牲了学生学习的快乐和学生探究的自主性,因而难说是一种“有效教学”。为此,中小学校长们想方设法鼓励他们的教师向美国同行学习,在教学中增加游戏,增添快乐。如果真的能够让所有的课堂都在游戏中轻轻松松地进行,学生能够快乐而有效地学习,哪一个校长会不愿意呢。问题在于,是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有必要而且都能够通过这种“游戏式教学”来实现呢?它能够切实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吗?

带着这种困惑,中方的校长和美方的校长进行了讨论并观摩了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双方的交流和观察让他们得出了更为客观的结论。

实际上,美国学校的课堂教学并不像一些媒体所渲染的那样总是以游戏教学和活动教学为主,游戏和活动只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对于某些不适宜采取游戏和活动的教学内容,严谨而系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只不过教师总是想办法用表情、语音语调以及各种身体语言让课堂尽量展现一种轻松的气氛而已。同时,在我们津津乐道、对美国的游戏式课堂教学羡慕不已时,美国的校长们对这种教学方式也不无担心。他们认为,尽管这种方式能够比较好地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学习,但是也往往会因为过分轻松和松散而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因此,游戏式课堂教学与严谨系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当我们的校长告诉一位美国学校校长“中国正在极力推崇美国式课堂教学”时,这位校长笑了,说:“我们还觉得你们的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呢,你们可不能在学习我们的同时把你们自己的优点丢掉呀!”

美国的学生并不轻松补课、长时间的作业,样样都有

提起美国的中小学生,人们普遍的认识就是轻松愉快,学生早上8点钟上学,下午3点钟就放学,课堂上随随便便、玩玩闹闹,放学后很少或几乎没有作业。这些在中国的中小学生看来,简直就是天堂。应该说,美国中小学的确有轻松愉快的一面,这和美国教育工作者奉行以学生为中心、快乐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分不开,然而,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不总是那么轻松。

一般来说,小学的课堂多数都比较轻松愉快,作业时间也相对较短,但是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则大不一样。通常情况下,初中和高中学生在放学后都有2-3个小时的作业时间,而对于质量较高相当于国内重点学校的磁石学校的学生来说作业时间更长;学生3点钟放学后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回到家以后一般都要有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作业和自修,而对于那些立志于上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来说,学习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情。另外,对于那些学习跟不上的学生,额外的学习辅导更是不可缺少。一般来说,美国的很多中小学校都有“课后辅导项目”(After School Program)或“暑期辅导项目”(Summer School Program),专门对那些在阅读或其他科目上达不到要求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这些辅导项目多数都是免费提供的,但也有一些暑期辅导项目是收费的。

对于这些课外辅导项目,中国的校长们有些哑然。国内教育管理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学校在课外补课已经是多年的政策,在这种政策下即便学校根据某些学生的需要变着法子提供一些课外辅导项目也是偷偷摸摸不敢张扬。当然,提供课外辅导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但是,不提供辅导无异于把一些学业落后的学生抛弃,相对于美国同行们光明正大同时还有政府资助支持的课外辅导项目,究竟哪一种是更实事求是的做法呢?

竞赛赛出的误区——美国的学生基础并不差,基础扎实与创新能力并不矛盾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中美基础教育的比较所做出的结论往往是“中国学生的基础好、美国学生的创新力强”,这种结论无疑会让人产生一种疑问,难道基础扎实和创新能力强真是矛盾的吗?强调基础就一定要以牺牲创造力为代价吗?创造力真的就不必要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基石吗?在走访了多所学校、了解了多所学校课堂学习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校长们对中美学生的基础问题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

由于美国的学校通常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教学内容由教师自己掌握,在一些非常普通的学校里,教学内容的确显得非常简单,尤其是数学教学,有些学校初中2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小学6年级)数学只是相当于中国小学3、4年级的内容;然而在一些好学校(如磁石学校和一些私立学校),教学内容则与一般学校大不相同。这些学校课堂教学的严谨性强,教学内容的难度也很大,如一些学术磁石学校所开设的AP数学、AP经济学课程根本就是大学程度的内容,这些课程的难度和中国重点中学的教学相比一点也不逊色。一位曾任数学教师的美国校长听过一节中国的奥数课,对于奥数教学内容她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她说她过去经常在课堂上教授类似的内容,并兴致勃勃地说很想在中国的数学课堂上小试一把。

由此可见,美国学校教授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像我们惯常所认为的那样简单,美国学校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并不差,正如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在批驳“中国学生基础好”的观点时所认为的那样:“美国最好的学生真是好得不得了……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绝对不会逊色于中国学生,相反是要强得多。”那么,人们所形成的共识又是由何而来的呢?对此,我们有必要突破一个误区。其实,人们并没有就中美两国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进行过科学的比较研究,所得出的所谓共识性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一些国际竞赛(如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成绩得出来的。的确,中国学生在很多国际大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我们不能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的参赛选手往往是在国内经过层层选拔、多年训练之后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选手的成绩并不能代表中国中小学生普遍的水平,而美国的参赛选手往往就是从普通的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其选择性远不如中国那样强,也就是说,美国参赛选手的成绩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即便大多数美国中小学生的成绩不像他们那样好,但是也不会有很大的悬殊和差距。由此说来,所谓中国学生基础比美国学生好的论点并不一定站得住脚,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如丘成桐大师所说的那样,是一种“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

也许这种严厉的批判让我们基础教育的同仁多少有点挂不住脸面:我们的创造性不如美国的学生,如果我们的基础也不如美国的学生,那么我们的基础教育岂不是一无是处了吗?对此,我们应该有更为科学、冷静和客观的态度。承认美国学生基础并不比中国学生基础差并不等于否定中国的基础教育,相反,这倒有助于帮助我们端正对于基础和创造力之间关系的认识。美国学生创造力强的同时基础也强,这正说明创造力不仅不与基础扎实相矛盾,相反,真正的创造力应该是以坚实的基础为根基的,我们在中小学教学中不能够因为要强调创造性就丢弃掉我们多年来强调基础的做法,相反,我们应该更加强调基础,在强调基础的同时增加对创造性的培养,基础与创造性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的,关键在于要以更加灵活和创新的方式方法与手段去培养能够激发创造性、为创造性提供营养和土壤的基础。

高考指挥棒在美国如何指挥、如何应对?

对中国的中小学而言,中小学孜孜以求地追求升学率尽管长期被批判,但却始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考指挥棒对中小学的影响也是人尽周知的“公开的秘密”。当问及我们中方几位名校的校长,在他们每年张榜公布高考中榜名单并向社会宣扬他们骄人的高考成绩时怕不怕被扣上“追求升学率”的帽子时,他们无奈地说:“有什么办法,这是社会认可的最直接、最硬性,甚至可以说是最根本的指标,一所学校再说好,如果高考成绩上不去,无论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都不会认可这所学校。”

当和美国校长们交流对“追求升学”这一问题的看法时,中国校长们的无奈让美国同行感到很惊讶,在他们看来,一所中学(尤其是学术性中学)关注毕业生的大学升学率是必然的选择,尽管某些学生可能会在毕业时选择不读大学,但是能够被大学录取是绝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和目标,尤其对于高质量的学术性磁石高中来说,有多少毕业生能够被美国一流大学录取是学校以及学生、学生家长毫不含糊的关注指标。美方的校长们从来都不惮于承认自己的学校是大学预备性学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被认可为一所以培养和输送学生到大学去为目标的大学预备性学校几乎是一种“荣誉”。在交谈当中,当中方的校长问到一所学术性高中的美国校长是否像综合高中一样提供一些带有职业性的综合科目时,该校长马上纠正说:“不,我们是以升大学为目标的学术性高中(college preparation academic school),只提供学术性科目,不提供职业性科目。”一个特许学校的校长在谈到自己学校的特点的时候也特别强调他们是“大学预备性而非职业性”学校,并以此来说明,他们是一所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学校。

无疑,在追求升学目标的过程中,大学对中学的影响是直接而巨大的,当我们问及美方的校长是否认同大学以及大学入学考试的“指挥棒”作用时,美方的校长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并且丝毫也不认为这种指挥棒有什么不好。比如,学术性磁石高中所开设的AP课程就是根据大学认可的课程科目所开设的,全美高中的排名也是根据高中所开设的AP课程被大学认可的情况所确定的;一些大学对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经历的要求,推动了学校对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科目的重视。另外,被大学认可的SAT和ACT考试也对中学教学产生影响,这两类考试只考数学和语文,而各个学校对数学和语文科目的格外重视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中美双方校长共同的体会中我们认识到,大学的引导和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对中小学的影响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是跨国界跨文化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如何指挥。与其言词犀利地批判中小学追随高考指挥棒,不如认真研究如何使高考指挥棒指挥得更为科学。在美国,由于SAT和ACT考试的设计非常科学,其对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为一体,学校在追随的过程中恰好实现了教育的功能。而大学对中小学的影响也是如此,大学对学生学习能力、学术准备和社会参与的要求推动中小学追求更全面地发展,同时,美国大学的多样化、大学要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中小学课程的多样化,因为即便都是要追求升入大学,但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为了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把学生送入各种不同类型、各有优势和专长的大学,学校就不能只盯着某一类型或某几所大学,而是要尽可能博采众长。在这种引导下,中学和大学、中学教学和大学入学考试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又有何不可呢?所以,当务之急不在于批判国内中小学对高考指挥棒的追逐以及追逐过程中某些不当的做法,而在于认真研究指挥者与被指挥者之间的互动规律,认真研究大学入学考试的科学性,以科学高考来引导中小学对正确教育方向的追逐。

书包重并不等于负担重 强调考试的教育并非都是应试教育

近10年来,与大张旗鼓提倡素质教育相对应,“应试教育”也遭到了大张旗鼓的批判。显然,仅仅以考试为目的、以考试训练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惟考试分数是尊、把学生浸泡在题海战术中,甚至学校成为“考试地狱”的教育是我们坚决要摒弃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强调素质教育批判“应试教育”的过程中,有些做法显然过了头。一时间,似乎只要提考试就是“应试教育”,曾经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话语体系中关键词的“考试”,一时间竟然成为不能摆上桌面的词语。同时,学生的书包的重量也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学生背负的书包重也成为“应试教育”摧残学生的罪证之一,因此,减轻学生的书包分量也成为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的表征之一。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国基础教育成为国内仰慕的素质教育的典范,在各种各样的描述中,似乎美国的中小学几乎不用考试,美国的中小学生几乎不用背负大大的书包,每天只是轻轻松松地来、轻轻松松地走。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在我们走访的学校中,无论中学小学,几乎每个学校的学生都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里面装着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书,高中生的书包几乎个个都超过10斤以上,很多学生因为书包太重直接就拉着一个拉杆箱做书包。对此,美国同行认为,课程多与少、书包重与轻并不必然说明学生负担的轻重,如果学生学得愉快,再重的课程也可以上得很愉快,再重的书包也可以背得很轻松,相反,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得沉闷、不愉快,再轻的书包、再少的课程也一样是难以忍受的负重。

至于对待考试的态度,美国校长们提出了布什总统2002年颁布的《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作为回答该问题的背景。该法案指出了美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学生数学和阅读水平不让人满意的状况,并在全美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前所未有地强调了对数学和阅读科目考试的统一要求,不仅提高了对测试水平的难度要求,而且要求各州要有统一的测试,要求各州的统一测试通过率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要求每年都有一定的年度进步指标(AYP)。这一要求就好像是给全美基础教育戴上了“紧箍咒”,各州都在这一要求下紧张应对,纷纷加强对本州学校教育教学业绩的管理和要求。很显然,这样的要求对于学校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校长们必须要时时关注自己学校的州际测试成绩,如果达不到州的测试标准要求,学校将会被贴上“不达标学校”的标签,最为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学校被“重组”的后果。

从美国同行那里我们了解到,这种关注考试的氛围正在日渐加强并日益被社会被教育界所认可。美国的校长们认为,尽管这种氛围给他们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同时也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他们认为这对于进一步提高美国基础教育的水平是迫切而必要的,通过考试来促进教学的改进是卓有成效的。当中方的校长们问美方的校长,是否担心会因对考试的关注而导致中国目前正在反对的“应试教育”时,他们坦率地回答:尽管他们并不认为强调考试就必然会导致“应试教育”,但是这种可能性并非绝对不存在,他们会努力避免;同时根据他们对中国学校教育的观察和理解,他们并不认为中国同行们对考试的强调就都是“应试教育”,相反,某些有效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是值得他们学习和参考的。

学校风纪——问题的存在并不等于没有规范和原则

由于近年来对美国中小学校园暴力的不断报道,再加上人们通常所认为的美国人对个性张扬的追求,提起美国校园风纪,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词语往往与“毒品”、“枪支”、“暴力”、“缺乏纪律”、“散漫”等有关,似乎美国的中小学是没有什么校园行为规范和原则的,或者是即便有规范和原则也往往被学生们所漠视。然而,在参观了几所学校以后,中方校长们发现,尽管每个学校的学生在肤色、服饰、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学生的精神面貌却几乎无一例外的阳光、开朗、自信、乐观、积极、热情、彬彬有礼。

在我们参观一所很普通的社区小学时,校长们发现,在其他学生都在上课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却安安静静地排着队站在教室的走廊上。校长们直接的反应是他们一定违反了课堂纪律被教师驱逐到课室外面罚站,然而,在询问过后得到的答案却是他们在排队等着上厕所。在学生午餐时校长们也发现,尽管学生们也在不停地有说有笑,但多数都压低了声音尽量不影响别人,根本没有大声的喧哗和推搡吵闹的现象。中方校长们对此很是感慨,他们认为,从这些小事上可以看出美国学生彬彬有礼、相互尊重的日常行为规范。当问及美方的校长为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和所听闻的报道有那么大的差异时,美方校长们回答说,由于青少年处于一个比较躁动的时期,再加上美国的青少年个个追求个性的张扬,学校的确存在着一些风纪问题,比如学生迟到、旷课、不按时做作业、考试抄袭等,严重时也可能发生暴力现象,但是大多数时候大多数学生都是遵守学校的风纪要求的;为了确保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的风纪要求,学校和家长之间还有常规的“家校联系手册”,学校和家长要分别就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进行沟通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行为;至于“枪支”和“毒品”问题,媒体的报道自然也是真的,但是这些严重问题的出现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严重,出现的频率也并非很高,一方面,国家有法令确保学校“远离毒品”、“远离枪支”,另一方面,社区参与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校园的安宁和清静,比如说,警察局会为每一所学校指派至少1名警察专门负责学校的安全,同时,警察也会亲自到学校的课堂中去为学生上课,引导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美方校长的介绍引起中方校长们的良久沉思。校园风纪和学生品德是中美双方校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所学校从来未出现过学生风纪问题,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学生的主流精神风貌和行为表现是怎样的。从大多数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来看,美国学生的彬彬有礼和儒雅的行为方式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而中国大多数独生子女所表现出来的自私、霸道、任性、娇气、两面性却令人担忧。因此,我们与其在惊恐于美国校园枪杀暴力的同时庆幸好在中国的孩子没有枪,不如更客观地思考一下中国学生日常行为的真实表现,并向美国同行学习,更为有效地把学生们培养成为真正文明儒雅的社会公民。

世界是平的,你的学校在哪里——美国学校教育的国际化

那什维尔市教育总监曾经自己出钱给全学区的中小学校长每人买了一本《世界是平的》(" The World Is Flat" ),要求他们通读、讨论并写出感想。这本书是近两年美国的畅销书,主要讲述20世纪以来世界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总监让校长们读这本书的意图就是,要让校长们了解他们所管理的学校处在一个怎样迅速变化以及相互依存的全球环境中,同时也让校长们了解像印度和中国这样两个发展中的国家,怎样在世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校长们思考他们的学校应该怎样去主动适应这样一个一体化的世界,怎样在这个世界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当我们谈到学校的国际化问题时,大多数中方校长都认为美国学校的国际化程度一定很高,然而美国校长对美国学校国际化水平的自我评价却令我们吃惊。他们认为,美国学校恐怕是世界上国际化水平最低的,多数学校,无论校长、教师,还是学生,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他们惯常都是以美国为中心来进行思维,美国学生对其他国家的了解程度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学生对美国的了解程度,很少美国学生会讲除英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很少美国学校主动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合作,在他们的观念中,国际化似乎就只是美国化或者充其量是欧洲化,很少关注其他国家。在世界迅速发展的今天以及未来,美国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领先,也不可能永远领先,美国必须向其他国家学习,美国的学校必须担负起推动美国国际化的责任。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篝火旁的歌声和对话

中美学校的差异究竟有多大?中美学校之间的共性又在哪里?要想真正了解美国教育的真貌并对中美教育进行比较,必须要深入多类型、多层次的美国中小学校对其进行全面的观察和了解。我们不能因为一己之长而洋洋自得,也不能因为推崇某些浮在美国中小学表面的做法而混淆、动摇我们自己的某些优良传统。对此,美国的校长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们在对中国学校短短两周的访问中,既看到了中美学校的差异,也看到了中美学校的共性,他们渴望着能对中国教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能够从中国同行身上学习更多的东西。

当中美双方的校长应邀到一个美国校长家晚宴并围聚在篝火旁欢歌畅谈时,中方校长们唱起了“同一首歌”,在向美国校长解释了歌词大意以后,有一个美国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身处同一个世界,拥有同一个梦想,为了我们的孩子们,我们要一起欢唱!我多么希望我们之间没有语言障碍!如果有更多的中国人和美国人能像我们这样一起围坐在篝火旁,那该有多么好!”

标签:;  ;  ;  ;  ;  ;  ;  ;  ;  ;  

是“离别”还是“走同一条路”?中美基础教育比较观察_应试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