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暂估价是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在工程建设领域中不断的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参建的多个单位对于暂估价的定义认识不充分或者是工程合同中未对暂估价项目的管理方法进行明确,因此而致使参建多单位对于此类问题发生纠纷,本文就暂估价项目在工程建设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暂估价;工程造价;管理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管理也实现了精细化和市场化,引入了市场竞争,稳步提升工程建设的社会生产效率,进一步推动建设管理的改革,有效的避免了参建各方发生计价纷争,我国相关部门就出台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按照此规定,我国当前的各类工程建设都必须要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而在此过程中,参建各单位都需要注意对暂估价项目的管理。
1设置暂估价项目的实际意义
在工程建设项目的采购环节,通常都会发生以下情况:
(1)在招标的时候还未确定使用材料的质量标准,或是对建筑的外观产生影响的材料需要随着设计的深化而逐渐明确,而这些材料的质量和规格都将对造价形成较大的影响;
(2)存在一些设备需要随着工作的推进而确定其型号及规格,然而等工作深化之后再进行采购又会延误工期,倘若是不进行仔细考察就贸然进行采购还会影响承包人报价;
(3)存在一些原本就在招标项目范围中或是招标项目实施有紧密联系的专业项目的具体要求及工作内容未能明确,比如承包人直接报价会造成较大的报价差,倘若不纳入招标清单中,又会让招标项目的内容不全面,另行招标采购将会增大采购工作的力度和不同承包人的协调工作[1]。
为了精确的把控项目投资和保障合同价格的完整性,还要有效的避免承包人不平衡报价,亦或者从材料及设备上选择来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非常有必要在合同中设置暂估价项目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2设置暂估价的重要作用
设置暂估价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些在招标阶段中无法明确确定价格的材料和专业工程分包的问题,能有效的平衡发包人和承包人二者之间的合法权益,能促使工程实际造价的合同价格更加的科学合理[2]。
通常来讲,为了合同管理和计价的便利,有必要纳入分部分项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中的暂估价做好是使用材料的费用,这样有利于投标人进行组价;而以“项”为单位给出的工程暂估价通常是综合性暂估价,其中包含管理费及利润等。
3暂估价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暂估价开始在建筑市场流行,所以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经验不足及执行不规范等情况。
3.1未能充分预估暂估价项目的采购周期,致使项目进度受到影响
暂估价项目的采购定价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监理和发包人的管理时间,因此导致了采购定价的时间过长,由此导致承包人出现预判失误而导致项目进度受到延误。
3.2暂估价项目的采购过程繁琐,效率低下
暂估价项目中的材料和设备都必须对材料的品质和规格进行多次考察和市场筛选,最后才能确定下来,而这个过程中将会涉及到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发包管理员及承包人采购员,和技术人员等诸多工作人员,涉及人员范围广,人力资源投入非常巨大[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协调工作量大
暂估价项目在定价的过程中牵涉到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发包人,承包人及供应商等多方面的沟通和协调。设计单位要确定材料的品质,发包人则从成本控制考虑认为其不可行;发包人和供应商已经订好了价格,而承包人因为收益问题,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要求更换供应商;监理人员和承包人员为了图施工方便,还会要求设计人员对所用材料进行替换等,参建多方的利益都需要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进行协调。
3.4直接把暂估价按结算价进行处理
存在一部分项目管理人员由于暂估价的确定过于繁琐,为了方便,直接和承包人进行私下协商直接将暂估价金额按照结算价进行处理,让承包人自己进行暂估价的确定,对承包人的采购不进行有效的监督。此种管理方式违背了暂估价项目的设置目的,为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都埋下了隐患。
4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对暂估价管理的一些建议
为了能够使暂估价项目的优势得到全面发挥,获取较好的效果,有效避免暂估价管理的风险及相关的问题,最大程度的提升建设项目的施工周期,质量及投资管控水平,与实际建设工程相结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降低暂估价项目的设置数量
在编制项目建设工程量清单的过程当中,暂估价项目的数量并不是越多就越好,多了反而会导致优势衰减。需要降低暂估价项目的设置数量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招标投标的竞争优势和资源化配置的功能,对于施工图纸中对于所用材料有明确表述的项目则不需要纳入到暂估价中,以免由于暂估价项目数量太多而导致在竣工结算时由于材料价格变化而导致整个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出现变化,致使发包人的投资出现预期规模。
4.2对暂估价项目的内容进行明确
虽然要减少设置暂估价项目但是也必须保留一部分暂估价项目。要结合项目的特点,对于建设工程质量和投资影响比较大的项目需要科学合理的设置暂估价,这样有利于引导承包人进行合理的报价,也能促使其在选择质量合格产品时发挥重要作用。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必须要对暂估价项目的内容进行明确,比如:材料价格中是否包括采购保管费及保管费的费率如何确定等都必须要有明确的约定,以此来避免竣工结算时因为暂估价项目中具体内容不清楚而造成结算纠纷,对于暂估价项目的价款支付方式和结算价款的调整办法都要进行明确。
4.3明确暂估价项目的价格确定形式
对无须对外招标的建设项目,必须要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共同的确认材料的相关参数和品牌,建设单位需要组成一个暂估价材料采购小组,对材料的价格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于材料的价格变化及质量情况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以免因为对材料市场把控不准而导致采购材料出现次品。对需经过招标确认的暂估价项目必须要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组成招标领导小组,对暂估价材料价格的确定进行全程监督。
4.4严格暂估价项目的完工验收程序
暂估价项目通常都具备专业性极强或质量要求非常特别或是投资力度大等主要特点。因此,对于暂估价项目的竣工验收不能草草了之,必须要重点检查一些影响质量的施工工艺及影响投资的工程量等主要项目。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当中对于暂估价项目的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而又繁琐的工作,不论是施工单位还是建设单位都需要尽力做好暂估价项目的管理工作,建设单位在编制项目招标工程量清单时,需要尽可能的降低暂估价项目的设置,对于设置的暂估价项目要明确暂估价项目管理的约定和具体内容,避免出现因为参建各方对于暂估价项目的管理上的理解存在偏差而导致产生经济纠纷。
参考文献
[1]周靖东.浅析对建设工程暂估价的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5,(9):289-289.
[2]陈星丞.浅谈建设合同暂估价项目的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6):2108.
[3]李小东.浅谈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暂估价项目的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5):598-598.
论文作者:王永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项目论文; 承包人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采购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