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应当成为大学生的“第三工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编辑论文,大学生论文,工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虽然作为社会现象及人类基本活动之一的编辑,自古就有,而且对人类文化的积累和传播做出了不可缺少的贡献,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的传统观念影响及编辑本身的“潜隐性”,至今不少人仍对编辑有所误解:编辑不过是依靠剪刀和浆糊为他人做嫁衣的简单重复性劳动,有志者谁愿伴随着这青灯古佛式的寂寞了此一生?然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作为人类社会的里程碑——进入信息社会的人口,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犹如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空气、水分和粮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事不关。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都是对信息的感知、智化、传播和利用,简言之,即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在这个背景下,现代人的所有能力都集中体现于对信息的加工能力上。而编辑活动的实质正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编辑能力就是一种信息加工能力。现代大学生掌握了这个工具,无疑会如虎添翼,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效度,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所以,把编辑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第三工具,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较强的实际价值。
一、编辑能力就是信息加工能力
长期以来,关于编辑的概念众说纷纭,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最近的编辑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大脑中普通存在的一种编辑机制。编辑机制是指个体人的思考功能的一种本质表现。如个体人通过运用文字等符号对思想进行编码,即通过编辑机制的运行而运用语言进行思考。从内部言语活动和靠发出声音来表达思想的口头言语活动进化到进行书面言语活动的领域,从而导致编辑活动的诞生。所以“编辑活动是人脑中编辑机制运行伴之以肌体的有效操作,从而表达书面言语活动(在多种媒体上)即生产此类精神产品的实践活动”。编辑事物最原始的状态是发生、实施在个体人身上的编辑活动。编辑活动可以历史地体现出四个形态:我国古代的“巫”“史”在帝王身边记录国事和掌管文书的实践,是编辑活动的第一种形态;人们主要以广泛交流或传播为直接目的的写作实践,呈现了编辑活动的第二种形态;编辑作为一种专业的社会分工是编辑活动的第三种形态;与第三种形态并行发展着的以追求精神产品形式美为目标的技术、美术编辑实践则是编辑活动的第四种形态。以写作和著作为表现的编辑活动第一、第二形态,构成这一实践活动领域的基础层次。第三形态和第四形态的编辑则主要服务于出版的需要,可归之为上位层次编辑活动,或称狭义编辑活动。由此可见,编辑则是我们每个人大脑中的固有机能,只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它,更谈不上对它的开发和利用了。
从信息论角度看,编辑则是信息的加工活动。各种编辑类型所操作的对象也各种各样,如书报刊影音视等,但观其通质,无非是信息,确切讲是载体信息。所谓载体信息,即精神文化创造者对既有信息进行智化形成有序结晶并用一定语言符号体系外载于物体的精神创造物。编辑者按照社会要求的一定规范,使其纳入社会的传播网络。所以我们说,编辑是对载体信息的智化加工。
编辑活动的结果使人类的精神创造果实得以系统结构成为人类文化成果,只有这样,人类的精神创造果实才能得以远播,即传播的时间久远、速度快捷和空间广阔。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播,通过编辑对载体信息的智力加工,全人类不断创造的精神果实才会逐步缔结构造到社会的文化整体之中。编辑对载体信息智力加工的结果也即人类文化得以顺利缔构的主要条件,是使所编辑的精神创造果实形成优化序列即优序化。序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有序化是信息加工的重要法则。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新闻报道等都是有关精神文化创造者对信息加工使其序化的结果。编辑活动和精神创造的区别在于:编辑把经精神文化创造者序化的信息再进一步序化即优序化后,才能使其得以传播。所以,优序化是编辑对信息加工的精髓所在。这也正是编辑作为大学生第三工具的质点所在。
二、人生基本实践活动与信息加工
除了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条件外,人生的基本活动可归为学习、创造和交际。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可看作是对信息的智力加工。大学生要想尽快成为适应社会的合格人才,必须注重对自己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
学习是社会遗传的唯一手段,即继承人类已有精神文化成果,奠定保存、传播和创造发现这些成果的基础;学习是个体信息的获取和存贮,并使其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学习是指个体与外界接触及与他人交往所导致的行为变化。说到底,它也是一种信息的加工过程,即通过与外界接触及他人交往感知获取信息,并在头脑中将其进行优序化的加工,最终建立起适应未来社会所必备的信息库。知识是信息,即被人智化并外载的且被实践初步验证了的暂时固化的信息。也就是说,信息是知识形成的素材,知识是信息的有序结晶;另一方面,知识是“死”了的信息,信息是“活”着的知识。某一专门的知识单元通过感知存贮于大脑,必须经过个体大脑的序化处理,否则,只是原原本本地把其从老师那里或书本中获得的知识原封不动地“装”入大脑,就会成为一块块僵死的信息,最终也不过是一个书袋子或书呆子,而不能成为人才。只有把所获得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比原来更优的序列贮入大脑,使其组成一个结构合理且易于转换重组便于提取的信息集合,才可灵活的运用,善于发现和创造,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乌申斯基曾经指出:“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因为知识一经形成体系,就可经纬通达,运用时即可左右逢源,触类旁通。任何一个人的知识均可分为硬知识、软知识和知识的体系结构三部分,散装的无序的知识无法调用,犹如一台没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只有软硬结合且组织有序的知识,才能被灵活调用。一个人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其大脑中所装知识的总量,更取决于其中能灵活运用的知识的比率,即要在大脑中安装上“操作系统”。这就需要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的培养,使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不仅与所获知识的性质有关,还取决于学习的方法。任何一部分知识均有硬软两种成分,即前人对有关信息智化的结果和前人取得这些结果的方法。对于硬知识,如在学习中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意即可软化;对软知识,如某种设计计算的思路,如果把它化为一些例题,死记硬背或按图索骥,则其就会被硬化。所以学习的任务与其说是增加大脑中信息的积累,不如说是对所学知识的序化加工,使其永远处于一个活化的状态。
创造是对人类文化成果的应用和发展,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文化成果的应用和发展中不断得到进化;它是对信息的提取,转换和重组的过程。创造即是直接对已有信息进行重组和转化的灵活运用,即创造在于根据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快捷地从自己的大脑信息库中提取有关信息,以新的序列进行重组,使其形成新态的信息即创造成果。如牛顿综合开普勒天体运动三定律和伽利略的垂直、水平运动定律创立经典力学;狄拉克综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薛定锷方程,创造相对量子力学;孔子删诗赞易编春秋,司马迁写史记等等,其中主要的也是对有关信息的某种优序化处理。
交际是学习与创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创造得以进行的保证;它是把别人的信息和自己的成果及时吸取过来和传播出去,说到底是一种信息交换活动。交际也是对信息的序化处理过程,即交际者怀着自己的目的,针对特定的对象,依据具体的环境,对内容的选择和形成的重构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例如,交际中对观点的时机的选择就是对有关信息优序处理的结果。李斯由于情势紧迫且面对急于想统一中国的秦王嬴政,虽动机是为自己,但也确实于秦国有利,故他在《谏逐客书》中一开始便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逐客为过”的观点,然后层层论证步步紧逼,显得理直气壮而势如破竹,终于使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收回了逐客令;而面对刚刚靠篡权手段登基的晋武帝司马炎,李密在《陈情表》中如果也采用李斯的办法,必然会碰得个头破血流,甚至会招致杀身之祸,因此他委婉哀转小心翼翼,直到最后才含蓄地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请求,终于也成功地实现了交际的目的。由此看出,交际实际上也是对有关信息的序化加工。
综上所述,人们在学习、创造和交际等活动中,都要具备较强的信息优序化的能力。正是在这点上,编辑才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工具。
三、大学生以编辑为第三工具的现实意义
从社会现实看,把编辑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工具,也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
语言是人们的基本工具,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用它进行信息的接受和输出。外语是语言的属,学习外语的目的无非是扩大信息获取与传播的范围,极大地丰富所需信息。但是这极大丰富的信息量,如果没有较优的序列将其组成一个合理的体系,最终不过一个“书袋子”。计算机是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它作为人类存贮、处理信息的工具,正在全社会被广泛应用,因此,计算机也是现代人的必备工具之一,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现代人的一个基本能力。但是,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是在程序指挥下进行的。程序也即人对信息处理的优序化要求。没有高水平的程序,计算机就只能是一堆废物。所以,掌握了外语和计算机这两个工具之后,还要具备相应的信息加工能力,才能有效地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这两个工具。而编辑的精髓即在于信息的优序化,编辑能力就是对信息优序化的加工能力。鉴于信息优序化在人生基本活动中的普遍性,编辑能力应当成为现代人尤其是大学生的一个基本能力。因此,编辑也应该成为现代人尤其是大学生的一个必备工具,而且是高于外语和计算机层次之上的一个必备工具。
文化在不断缔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人生更需不断学习。然而在我们当前所处的信息中,所谓的信息爆炸信息激增现象,虽然体现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但也确实给人们的学习和创造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据报道,近20年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数量已超过人类2000年的总和,目前全球年文献增量在1亿册以上;这么多的信息却相当分散, 据美国《化学文摘》统计,化学化工类文献分散在13000种刊物之中。 同时激增的文献当中重复率又高达60%以上。这种情况给人的正常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即使一个人把全部时间都用于阅读专业文献也不能穷其十分之一!同时大量重复的文献,也直接影响了阅读效果。根据有关信息核信息壳的理论,所谓激增的信息多为信息壳部分,而信息核部分则相对稳定。解决文献激增人生有限的矛盾,在于对所构信息库进行不断调整和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效地获取信息进行创造,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优序化能力。这也正是编辑这个工具能够提供给人们的。
另一方面,知识爆炸文献激增带来了社会文化整体趋于混杂无序的状态,并从中派生出的许多问题需要从社会文化的“把关者”——编辑方面来缓解:对著作稿严格编审、优选、简化,同时对已出版的同类文献信息进行集中浓缩和重构,使之整体序化。这就需要大量扩充编辑队伍,加强编辑学理论研究,培养高质量的编辑人才。然而由于编辑业务本身所具有的横断控制性、纵贯导向性和效果潜隐性,别说众多有志者对编辑这一行不屑一顾,就是热心此行的人也难以做到既专又博的编辑行业所必需的知识结构。这一问题在自然科学的编辑部门尤其严重。目前自然科学学术编辑中存在的“编审分离”,已使得编辑部成了“收发室”,专职编辑人员成了名副其实的“勤杂工”。这势必影响整体的编辑质量,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在于向全社会普及编辑知识和编辑学研究成果,用编辑理论武装大学生,让他们掌握编辑这个工具。
工具的价值在于使用,它不仅在于其本身包含了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在于其使用者用它创造了多少价值。正如由纯粹的外语专业人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应用外语和计算机所创造的价值远远没有全社会各行各业运用外语和计算机所创造的价值大。编辑工具也是这样,仅靠专职的编辑人员或编辑专业的学生研究和运用,远远不能解决文献激增和有限传播的矛盾。只有让编辑为全社会所掌握,动员全社会有能力进行精神文化创造的人自觉运用编辑工具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加工和制作,则必将会大大提高其作品的质量,同时也可为专业的编辑部门节省大量的不必要重复劳动,以提高传播的效率。
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古代,编著合一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编辑才分化为社会的一个专业行业。否定之否定原理让我们完全有理由想象,当未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水平之后,编辑回归作者或许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就目前计算机等信息处理工具日益普及的条件下,只要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理顺出版体制,个人出书(即编著合一)不是不可能的。但是编著合一或编辑回归作者的前提条件是:作者必须较好地掌握编辑工具。所以,作为推进未来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的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编辑这个工具。
标签:信息加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