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建筑修复的心得体会论文_张胜建

浅谈历史建筑修复的心得体会论文_张胜建

摘要: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无形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古建筑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古建筑也是历史载体。”鉴于此,在本文中以长乐和平街为例展开讨论分析。

关键词:建筑修复;长乐和平街;古建筑

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保护好家乡历史建筑,延续长乐的历史文脉,是当前长乐发展的重要课题。 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我区重点建设项目,得到区领导高度重视,保护和修复长乐和平街特色历史建筑,正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

一. 长乐和平街历史街区及建筑概况:

(1)和平街历史沿革

长乐和平街历史街区位于吴航镇东关,唐上元元年(760年)将位于敦素里(现古槐)的县治移至吴航头,吴航地区一直是长乐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和平街地处潭头、金峰、漳港、鹤上至县城的通津要道,是长乐当年最繁华的商业街。明弘治三年(1490年)长乐始建城池,和平街历史街区(史称东关街)处于东城门内外,仍是进出东门的要道。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兵部侍郎陈省罢官回故里,扩建旧宅,形成东关街关内成片大型建筑,史称“司马第”,陈省与兄陈瑞(官至兵部尚书)同在此地建房,此地区也被称为“司马里”,而城门外东关街则依然为商业街肆。此后,陈省家族渐渐没落,先后将现和平街北侧房屋变卖。而明海南道副使陈复升后裔,在江西经商发迹后,先后购买大片“司马里”建筑,并进行扩建、鼎新,建成清代样式的大型建筑。此时,东关内街北侧便有原明代建筑、清代新建筑以及夹杂在其间的大小店铺。直至民国26年(1937年)河下街形成新的商业街,东关街才不复当年的繁华。而“和平街”则是解放初因抗美援朝时所起的街名,与历史长河中的“东关街”相比,不时是短暂的瞬间而已。

(2)和平街古建筑修复前的概况:

司马里3号:该建筑坐北朝南,占地约565平方米,为清代建筑样式。由门厅、通廊、前天井、左右披榭、主座、后天井、左右厨房组成,主座屋架为穿斗式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屋面为双坡硬山顶,整座建筑周以夯土封火山墙。该建筑原为司马里明代建筑的一部分,后在清代进行全面翻修,而改变为清代建筑,但该建筑是和平街历史建筑群中雕刻最为精美的建筑。修复前,建筑门厅已残损严重,插屏门、护壁花窗已不复存在,隔扇下槛云头雕刻已被锯断。或侧门房及通廊被改为砌砖房间,披榭门窗缺失严重,天井积水潴留,游廊东侧卷棚坍塌,木雕刻在文革中遭破坏,主座屋架倾斜严重,后厨房已不存,山墙西侧外倾,墙帽被改为水泥抹面。

司马里5号:该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占地约740平方米,为明代建筑样式。由门廊、前天井、左右回廊、前游廊、一进主座、中天井、左右厢房、二进游廊、二进主座、后天井、左右厨房组成。主座屋架为穿斗式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屋面为双坡硬山顶,整座建筑周以夯土封火山墙。该建筑为典型明代建筑,留存部分明代斗拱、驮墩、门簪、踏垛垂带,应是与陈省故居同时建设的建筑。修复前,门头房、一进前回廊已不复存在,被改作房间,一进西披榭被改建双层砖混结构,一进明间、西厢房被拆除,二进披榭被改建,后天井厨房已不存。除天井外,地面被改为混凝土地面、围墙东南侧倒塌、其余墙帽改为水泥抹面。

和平街180号: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占地约1758平方米,为清代建筑样式。由门头、前石埕、左右厢房、一进门廊、左右披榭、前天井、一进游廊和主座、一进后左右厨房、二进前回廊、二进左右披榭、二进天井、二进游廊和主座、三进天井、三进神主厅、三进左右厢房组成。一、二进主座屋架为穿斗式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七柱,三进神主厅为抬梁穿斗式结构。屋面为双坡硬山顶,整座建筑周以夯土封火山墙。该建筑为清代建筑,是陈复升后裔购得明代建筑后,重新设计建筑的清代建筑。建筑高大敞亮,除门头保留明代样式,所有装饰雕刻均为清代风格。修复前,门头部分倾斜、后期修缮走样,门头右厢房补改为砖混结构,一进插屏门缺失、回廊木构部分糟朽,一进主座门、花窗雕刻缺失,溪水楼被改建。一进后厅隔扇缺失,后廊隔扇缺损严重,门罩移位变形。二进前回廊抬梁槽朽,回廊弓梁槽朽,二进门、窗雕刻缺失。三进神主厅前木护栏槽朽缺损,左右厢房二层走廊缺失。

和平街172号: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为明清样式并存建筑。建筑由三开间双层门店、一进门头房、天井、二进主座、三进空埕组成。其中门面为清代样式,二进主座保留明代样式,三进因火焚成为空地。该建筑原为酒库,故门面为酒店门市,二进为住宅及制酒作坊,三进原有建筑,后遭遇火焚,夷为平地,还留有制酒的水井。因门面西侧在拆除邻近违章建筑,严重残损,东侧建筑因设计不到位,无法进行修复,而暂停实施修复。

和平街166号: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542平方米,为明代建筑样式。建筑由门墙、边廊、天井、披榭,主座、后天井、东厨房、后座以及别院组成。主座屋架为穿斗式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屋面为双坡硬山顶,屋脊东西两侧有明显升起,整座建筑周以夯土封火山墙。明间大厅木地面略高于前廊地面,具有明代建筑特色,此建筑为和平街保存明代中期建筑特征较多的建筑。尽间地板下柱础为典型明代覆盆形柱础。修复前,门墙墙帽残损严重,大门门框缺失,一进边廊、披榭已不存,主座次间、尽间木地板无存,后天井条石地面残缺,厨房、后座残损严重,别院建筑几近坍塌。

和平街156号: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占地面积约994平方米。建筑由门墙、前院、厢房、一进前回廊、一进前天井、一进主座、一进厨房、二进前回廊、二进左右披榭、二进前天井、二进主座、二进后天井、二进厨房、后部梯形台地、后厢房组成。一、二进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屋架为穿斗式结构,屋面为双坡硬山顶,整座建筑周以夯土封火山墙。该建筑为清、明建筑样式并存的建筑,民国期间曾开设长乐第一家照相馆。该建筑大门门罩为清代样式,前院厢房同为清代建筑,一进主座为明代建筑,斗拱、驮墩均为明代装饰样式,后厅下槛为断开式,出头有卷云状雕刻。二进主座为清代建筑,建筑高大,采光度好,门窗装饰均为清代样式。二进后墙外即为后山,为防止山体滑坡,自后墙至天井采取三层减坡做法,形成三级梯形台地,地面、陡板均以条石铺面和花岗石砌筑。修复前,门墙、门罩均有残损,前院厢房无存。一进前回廊已坍塌,一进主座游廊、西侧次间已坍塌过半,梁枋槽朽严重,前后厅隔断无存,厨房无存。二进前回廊过梁移位变形,左右披榭隔断、门扇严重缺失,二座主座窗户雕刻缺失,地面木地板被改为水泥铺设。后天井三级梯形台地石板膨鼓变形,厨房、厢房严重残损。

(3)和平街历史建筑修复成果:

经过近八个月修复施工,和平街历史建筑已经达到恢复历史原貌的效果。

司马里3号:修复后,司马里3号外墙白灰粉面,墙帽为鲎页形,筒瓦压顶。进入西侧大门,迎面是插屏门,从两侧绕过插屏,入口两侧为护壁,下为堵板,上为直棂窗,入口不设门槛,两侧下槛出头雕刻云头。进入即见条石铺设的天井,天井南侧为通廊,通廊上方有卷棚,通廊外侧有水井一口。天井东侧为三开间披榭,西侧有两开间披榭,披榭走廊上有卷棚。沿天井三级台阶而上为主座,前部有游廊,廊柱上有雕花雀替、垂钟,游廊上为卷幔顶,椽板上有阴纹刻花。游廊月梁上刻有精美的人物雕刻,丁头拱、替木均有雕刻。主座为五开间,明间灯杠设于中柱之后,漆有朱红油漆,上绘有描金蝙蝠。大厅后部为太师壁,上楣与连机之间有人物雕刻,中央镶有御封“诰命”牌。左右尽间开门于游廊两侧。明间后有后厅,后厅与后天井有木隔扇,开门于两侧。

司马里5号:修复后,司马里5号为白灰粉面的外墙,大门上方有灰塑横匾。入门为回廊,回廊中央有插屏门,门后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左右回廊。天井通主座有三级台阶,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主座前有游廊,游廊横梁枋上外为覆盆形驮墩,内为翘莲状驮墩。明间与游廊间设有六扇门扇,上楣有四眼门簪,明间内有灯杠,屋架为穿斗式结构,扇架步束交搭通过方斗上下交互支撑,此为明代建筑特征之一。一进后厅之后为二进天井,天井地面为条石铺设。天井两侧有双开间左右披榭,披榭屋面为单撇水,天井通二进主座有五级台阶,台阶两侧有垂带,为官宦府邸象征。二进主座前有游廊,明间前部有六扇门扇,上楣有两眼门簪。后厅向后天井无隔扇,后厅扇架为抬梁式结构。主座之后有后天井。

和平街180号:修复后,建筑外墙为乌烟灰抹面,正面门墙下部砌筑花岗石勒脚,大门口有三级台阶,大门前有门廊,设四扇实榻门,颇有明代遗风。进门为前院,地面为条石铺设,两侧为厢房,前院与一进有隔墙,隔墙下有石框堵为勒脚,二门为石门框,上方有灰塑横匾,下有三级石台阶,台阶基础有如意形土衬石。进二门为二进前回廊,中央有插屏门,插屏后为一进天井,天井地面为条石铺设,天井内设有石花架,天井两侧为左右披榭,披榭门、窗均有雕花装饰,后有木衬板。天井通主座有五级石台阶,主座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前部有游廊,游廊顶部为卷幔顶,地面为条石地面,檐柱有五挑插拱支撑屋檐。明间屋架为穿斗式结构,灯杠设中柱之后,明间后部为太师壁,太师壁下方门坎中部采用可拆卸式,太师壁与护壁间有通道通后厅。后厅顶部为假转水,上有卷幔顶。后部设隔扇,开六扇门。次间前面两侧开门一为固定门,一为常开门,门为五抹头雕花门,中间下为堵板,上为板窗,窗上有镂空雕花中刻“福”字。尽间开一门,上楣上方有团寿镂空雕花,门旁边隔扇下为平光堵,上开四扇花窗。后厅之后为后天井,后廊左右两侧设隔扇,将天井分为三个部分,隔扇下部为木堵板,上部为直棂格栅。左右小天井,与第二进隔墙的砌石勒脚雕刻有吉祥图样。隔墙中央开一门,通往第二进,门上方有灰塑匾额,匾额内存有清代古壁画。匾额上方为木制门罩。进入第二进,为前回廊,回廊后为第二进天井,天井为条石幔铺地面,天井两侧是左右披榭,披榭为双开间,正面为四扇五抹头花门。天井至第二进主座有五级石台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进主座形制类似第一进主座,左右次间、尽间朝走廊各开一门,隔扇上各有一对向外开启的四抹头花窗,窗臼刻有莲虽造型。明间前后间太师壁为一字式隔扇,两侧开门通后厅。二进后廊两侧各设一门与明间作为分隔,后廊后为第三进天井,天井两侧各有四级台阶通第三进主座,第三进主座明间为神主厅,屋架采取减柱造方法,通过抬梁减去厅内立柱,成为敞厅,厅前台明沿设木栏杆。两侧次间、尽间为双层木构,二层前部有挑廊,并围以栏杆。底层开一楼梯口,通过靠梯上楼。一进回廊、游廊、二、三进前廊均有边门通外部。一、二进封火墙均有墀头造型。

和平街166号:修复后,建筑夯土外墙以白灰粉面,正面山墙呈凹形,左侧开大门,大门以花岗石为门框,入门即为门廊通主座台明,主座前为前天井,天井以花岗石块石铺幔,天井西侧有厢房,门廊、厢房屋面为单撇水。正座面阔五间,进深五柱,蓬架为穿斗式结构,梁架简捷而朴实无华,檐口略显低矮,此为明代早中期建筑特征之一。明间地面为木地板,平面高度略高于前廊地面,此为明代建筑另一种特征之一。明间后部与后厅之间的隔扇,开门于两侧,中间下部为堵板,上部为镂空雕花窗,后衬套板。左右尽间柱础为覆盆形青石柱础,此为明代建筑又一基本特征。主座后廊之后有后天井,天井东侧有厨房,天井北侧为后座,后座为三开间,厨房、后座屋面均为单倒水。与后天井隔一堵夯土墙为别院,别院前有小天井,主座为双开间木构建筑,建筑为清代样式,屋面为单倒水。

和平街156号:建筑门墙为白灰抹面的夯土墙,墙帽造型为从高到低两叠券弧形。大门上有门罩,为清代样式。进门为前院,地面以条石铺设,院东侧为厢房,双开间清代建筑样式,屋面为单倒水。入二门为第一进,进门即为前回廊,中间设插屏门,插屏后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左右回廊。回廊地面为条石幔铺。天井有三级石阶通主座,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前有游廊,游廊横梁枋上斗、驮墩均为明代样式。明间灯杠设于中柱之后,大厅后部有太师壁,太师壁与护壁之间左右各设一门,以通后厅。后厅与后天井间有隔扇,中空,两侧各有护壁,护壁下部为堵板,上为双扇直棂窗,下槛出头处刻云头纹样。后厅之后为后天井,天井中间设石甬道,以通第二进,天井两侧有厨房,屋面为单倒水。一进与二进间有隔墙,中开大门,门为石框,上方有灰塑匾额,隔墙下部有石框堵为勒脚。入三门为第二进前回廊,回廊上驮墩、月梁、丁头拱、替木雕刻精美。回廊之后 为第二进前天井,天井为条石铺设,天井两侧为左右披榭,披榭为双开间,各开间设四扇五抹头花门。从天井中间沿五级台阶而上为第二进主座,主座为清代建筑样式,主座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屋架为穿斗式结构。明间中柱之后设朱漆描金灯杠,左右次间开门于明间廊柱之后。明间后部有太师壁,立柱上端有插霸,太师壁两侧开边门通后厅。次间、尽间朝游廊各开一门,为“六离门”样式,旁边为隔扇,隔扇下部为平光堵,上为直棂窗,背衬套板。后厅与后天井间有隔扇,隔扇两各开一对双开门,中间下部为堵板,上为灰板壁。天井两侧为厨房,边廊有台阶,过一门洞通后厢房,天井最北侧为后墙,两边各开一门通后山,厢房与后门间设过雨廊,后墙与天井间有上下三级梯形台地,以摆设花盆、盆景。

二. 和平街历史建筑修复中采取的有效措施

(1)施工前期的准备措施:由于和平街是长乐首次大规模的古建筑修复,建筑指挥部聘请了福州市熟悉古建筑修复专家担任项目技术人员,加强对修复施工的指导,加强对修复工程的管理,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施工初期组织对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进行古建筑修复的专业技术培训,在施工过程中,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市有关部门对修复施工的专业培训。施工前期,要求施工单位原原建筑进行全面测绘,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及时掌握施工资金的运用。

(2)认真做好古建筑构件的保护,做好成品的保护:大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木柱、柱础、台明、条石地面、灰塑、艺术构件的保护,对易磕碰的柱子下端、柱础、台明进行包裹或遮盖。对已经制作完成的门坎加钉保护层。

(3)注意及时采集施工信息

为了保存施工信息,要求施工单位施工前对原建筑进行拍照、摄像,施工中对更换部位进行拍照,对拆卸构件进行拍照、编号,对采取的关键工艺进行拍照,最后,完成修复对整座建筑再进行拍照、摄像,以便编新旧对比相集。

(4)建筑档案收集工作计划

 做到一栋一档案规范化管理。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通过电话访问、上门拜访及史料查勘的方式,分批次收集建档;对有价值的线索和来源采取专项性发掘,邀请专家和学者进行论证编排;整理收集到的重要资料,邀请相关单位进行编排收录。

三. 和平街历史建筑修复中古建筑修复原则的运用及基本要求的把握

古建筑修复有其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古建筑修复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按照原规制、使用原材料、运用原工艺进行修复。修复中应很好地把握最少干预原建筑、使用保护材料应是可逆性、新旧工艺交集应具有可识别性的基本要求。

(1)坚持按原规制修复:已经修复的5座建筑,全部按原面积、原高度修复,也没有改变各座建筑的建筑风格、样式。如司马里3号过廊、门厅均按历史原貌恢复;司马里5号明代风格的门簪、驮墩都是参照原照片或原槽朽的构件进行恢复;和平街180号的门廊、门窗装饰、第三进二层挑廊也是恢复历史原样;和平街166号的明间木地板按明代风格来恢复,屋脊按原样升起;和平街156号保持门罩、前院厢房、二进建筑清代风格,一进建筑明代风格并存。

(2)坚持使用原材料:此次和平街历史建筑修复,力争使用传统材料,抹外墙、制墙帽使用乌烟灰,制安灰板壁使用竹编,条石铺幔使用花岗石,钉望板使用竹钉,钉灯杠托使用船钉。

(3)坚持运用原工艺:和平街历史建筑修复,制作灰板壁按法,布“目鱼骨”、竹编,草泥浆打底、麻筋灰抹面。条石面打二遍凿,藤条箍柱头,绞紧、钉铜钉。

(4)对建筑采取修复实行最少干预:和平街历史建筑修复,坚持最少干预的原则,司马里3号大量人物雕刻在文革中遭到破坏,在修复中不对残缺的人物头部进行修补,以免造成二次破坏。和平街180号许多清代彩画存在残损,在未具备修复彩画资质的情况下,不进行修补。和平街166号尽间覆盆形柱础修复前是被地板覆盖,施工时曾想将其显露出来,后考虑对原状改变太大,取消了显露的方案。

(5)坚持保护支撑的可逆性:此次修复中,不使用水泥砂浆,不使用高分子材料填充槽朽木柱,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状态。

(6)坚持修复的可识别性:此次修复作旧,采取靠色作旧,不要求百分百相同。灰板壁修复,也是采取靠色修复,以显示是后做的,利于识别。

(7)修复中把握尺度,达到外观协调,安全可靠:和平街180号前院外墙修复前墙帽呈严重不水平状态,但改为水平状态,则出现屋面上沿倾斜,经现场认真考察,发现前院不是长方形的,而呈簸箕形,前小后大,如屋面改后沿改水平,将造成后部屋面小于1比1.2的坡度,引起排水滞留、漏雨。经研究,屋面斜度不变,将墙帽改为一叠券弧,这样就满足了二级墙帽顶均呈水平,屋面排水通畅,有效地延长古建筑寿命。

四. 和平街历史建筑修复的经验教训和反思:

通过和平街历史建筑修复,使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修复后效果与我们的预期和有关部门要求还有所差距,施工工艺远未达到尽善尽美。客观地分析有如下原因:

(1)勘察设计未到位:因工期紧,住户未搬离,勘察、设计均未到位,图纸存在测绘遗漏、平立剖设计不齐全,严重影响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编制,甚至制约了修复施工的正常进行。

(2)拆除新旧建筑对修复带来负面影响:由于拆除追求进度,采取机械暴力拆除,造成相邻建筑不同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毁。局部建筑物被砸,破坏比较严重造成较大损失。幸好,后来在新旧建筑物交界处采取人工拆卸,不仅交界处拆除的比较完整,周边建筑物才挽回了大部分损失。

(3)施工班组修复古建筑经验不足:参与本次历史建筑修复的施工班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从未做过文物建筑修复,存在民间房屋修缮的观念,虽然技术人员反复强调,但个别工匠依然我行我素,如望板不刨斜面、封檐板不按法拼接、安装斗拱使用铁钉、柱子墩接用平接、门轴拼接不斜接等等,这些都拉低了施工工艺水平。

(4)和平街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建筑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在原居民交房后,现场存在大量有价值的古物无人看管。经过指挥部出台政策街区范围内已交房的建筑简单清理后,进行密封处理。

经过反思,对今后修复历史建筑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总结起来是:

(1)今后修复历史建筑,要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勘察设计,避免遗漏。设计后要认真通过审核,及时弥补不足之处。认真组织图纸会审,把好设计最后一道关。

(2)做好工程量清单编制:中介单位编制清单后,财政部门审核前,要请有经验的造价技术人员进行预审 ,不合理的单价要求中介单位立即纠正。以免造成修复资金不足,各个专业子项目修复受制约。

(3)拆除历史建筑邻近违章建筑,应对历史建筑采取保护措施,拆卸历史建筑本体,要用人工拆卸,以免对原构件造成损毁。

(4)科学掌握修复时间,勘察、设计、拆卸、施工都不能赶时间,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安排时间。

(5)精心挑选有资质、有经验的施工班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尽量避免返工现象,在合理安排资金的前提下,尽心尽责、精益求精地修复好历史建筑。

参考文献:

[1]杨昌鸣,张帆. 近代历史建筑清水砖墙修复初探[J]. 建筑学报,2010(S1):51-54.

[2]侯夏娜,郑力鹏. 还原的本意——历史建筑修复的真实性表达[J]. 华中建筑,2015,33(11):31-35.

[3]常青. 历史建筑修复的“真实性”批判[J]. 时代建筑,2009(03):118-121.

论文作者:张胜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  ;  ;  ;  ;  ;  ;  ;  

浅谈历史建筑修复的心得体会论文_张胜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