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浅析论文_丁慧婷

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浅析论文_丁慧婷

菏泽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现阶段,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暖通设计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而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进暖通设计绿色节能成为了当前的主要目标。本文就某文化展示中心为例,首先简述了该项目的概况,其次,提出了具体的暖通设计中运用到的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以供参考。这些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将会促进资源节约,减少能源的消耗,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这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暖通设计;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浅析

在暖通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其主要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保证一个舒适的、良好的工作氛围。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加深,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暖通设计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就要落实绿色建筑节能措施,利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对建筑设计中的工程图纸、空调安装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促进对他们的优化,增强暖通设计的科学性,以实现环保节能的目标,推动暖通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市绿色建筑的步伐。

一、某项目概况

以某文化展示中心为例,某文化展示中心(以下简称“展示中心”)位于某市五巷传统街区南面,用地总面积约60000 ㎡,地上一层办公,地下一层为展示空间;南北侧展示空间之间,地上为展示中心入口空间,地下为报告厅、设备间及库房。展示中心总建筑面积为l0518㎡,其中地下层为4178㎡,首层为4322㎡,二层为2018㎡。展示中心以低碳为目标,按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打造绿色建筑典范。

二、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

2.1利用空调冷热源系统,达到所需标准

展示中心空调冷热源系统原理,空调计算冷负荷为1356 k W,热负荷为1085k W。选用2台水冷螺杆式热泵机组,一机二用,夏季供冷,冬季供热。供冷时,提供7/12℃冷水,单机容量为700k W,耗电量125k W,制冷能效比(COP)5.6,供热时,提供45/40℃热水,单机容量为770k W,制热能效比(COP)4.8,能效等级达到国家一级。设置两台容量为90m/h闭式冷却塔,平衡放热和吸热季节波动,稳定地源侧土壤温度,避免土壤出现“热堆积”现象,实现空调冷热源系统高效和稳定运行。空调冷热水系统均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每台热泵机组搭配一台冷水泵、一台热水泵和一台冷却水泵,空调冷热水泵流量为132m³/h,扬程为280 k Pa,效率≥80%;地源侧循环水热水泵流量为100m³/h,扬程为230k Pa,效率≥80%;冷却塔侧水泵流量为80m³/h,扬程为250kPa,效率≥80% 。空调冷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为0.0164,优于“标准”中对水泵输送能效的要求。

2.2优化建筑设计结构,选择合理的材料

实现暖通设计的节能环保,最重要的就是对其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近年来,暖通的设计主要依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设备来满足用电客户的需求,然而其成本造价较高,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空气污染、环境污染以及噪音污染。因此,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在设计结构的内部对其进行优化,对于该展厅中心也是如此,应该优化其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对室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可以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对建筑物结构与材料进行改进;针对建筑物窗户的选择,为了能够使其吸收更多的太阳能以及具备良好的照明效果,就应该选择材质特殊的玻璃,在寒冷的冬季应该向其中充入双层惰性气体,提高光源的通过率,进而形成良好的温室效应。

2.3利用绿色建筑中的蓄冷技术,实现节能以及低温送风

在暖通设计中采用蓄冷技术,就是指在用电低峰时,运用能源进行制冷,并对其进行储蓄,在需要冷量时对其进行释放。其蓄冷技术的优势体现在能够避免用电高峰,降低能源的占用率,实现环保节电的目的。对冰蓄冷系统进行优化不但能够降低用电量,提高其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减少能耗,实现节能以及低温送风。其主要的技术应用方式为:①在用电低谷的夜晚对冷量进行蓄积,并在白天的用电高峰期对积蓄的冷量进行释放,用于供冷,进而降低电费的支出;②一般而言,在相同的条件下,冰的蓄冷量要远远高于水的蓄冷量,因此,设计人员应该把暖通的蓄冷池设计为较小的容量,其在热容量损失小的情况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的消耗;③当暖通空调中冷水的温度达到 3%左右时,应该使用低温送风,降低风机动力与风量,进而起到节能的效果,此外,在夜间制冷剂基本处于满负荷的状态,其设备的利用率与工作效率较高,能够达到冰蓄冷系统优化的良好效果。

2.4利用置换式通风技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标准”鼓励采用新型节能的空气调节方式,因此,展示中心设计在大空间的空调场所采用置换送风方式,将略低于室内人员活动区温度的新鲜空气以很低的速度直接送入人员活动区,在地板上形成一层空气湖,当送风遇到室内的热源时被加热,产生向上的对流气流,形成室内空气运动的主导气流。排风口设置在房间的顶部,将污浊空气排出。置换通风与传统混合式通风相比,不必考虑消除全室性余热和不洁空气,仅需要考虑人员活动区的余热和不洁空气。因此,其能耗仅为全室混合通风系统的57%~59%,与此同时,又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人员活动区的不洁空气浓度仅为传统混合式通风系统的50%。可见,采用置换通风技术,不仅节约能耗,并且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度。

2.5 加强对自然通风的有效利用,促进节能环保的实现

太阳能是现目前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同时也是取用不竭尽的再生能源,从绿色环保的角度来看,太阳能是最符合的一种能源。暖通设计中应用太阳能光电或光热等技术,可实现太阳能向热能的转换,同时在组合相关加热设备与热水箱为集热器,以及构建循环控制系统,即结合温度控制器和地板采暖,便可根据季节对室内气温进行良好的调节。合理应用太阳能,对资源的节约至关重要,更能带给各个方面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节能环保的角度来看,太阳能节能技术无疑是最佳的实现途径,其既能满足暖通设计绿色环保的要求,更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并被运用在了各个领域,为了推进暖通设计的发展,也有要运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推进建筑环保、节能的发展。为此,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优化建筑设计结构,选择合理的材料,利用置换式通风技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注重加强对自然通风的有效利用,促进节能环保的实现等等,以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实现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强.探究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1)

[2]刘东晓.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住宅及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5)

论文作者:丁慧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浅析论文_丁慧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