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保健型园林应运而出,保健型园林的目的是为了使园林更加符合人类居住的需要。这一概念的出现相较于国外较晚,所以现在还只是停留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但近几年来,保健型园林应用的范围也在逐渐的增加,现已逐渐出现在各种公共场所。本文对保健型园林设计的理论及其实践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实践研究;展望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当今环境的恶化,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越来越高。这一社会背景催化了保健型园林的产生,也随着保健型园林逐渐的实践,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园林的其他功能。在一些实践中也的确发现了保健型园林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了解保健型园林设计的理论研究现状,以及对其未来发展走向做出预判,定能帮助保健型园林设计,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定能促进其发展,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1. 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研究现状
1.1保健型园林设计概述
保健型园林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在欧洲,有专门机构来进行教育、培养相关的人才。在保健型园林设计之初,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病人,方法是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和园林设计从业人员共同创设适合病人疗养的环境,其服务的范围极其狭窄。而中国这一概念引入得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提出,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而经过研究得出,保健型园林是可以维护人们自我保健意识以及维护人们健康,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之后又对保健型园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逐渐开始实践。国内与国外的保健型园林其实有很大的区别,国外的保健型园林主要以病人的预防以及治疗为主,而中国的保健型园林既有提高人们保健意识,提升保健知识的责任,又可以帮助调节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保健养生的意识其实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道家,其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这种理念如今也始终影响着保健型园林设计。而保健型园林主要涉及的学科包括医学、大众行为心理特征环境心理学等学科,,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地形植物以及建筑小品来创设具有保健效果的环境。其基本特征包括,保健主题的明确性,功能的高效多样性,设计中体现的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养生保健文化强化和指导。保健型园林会变成人们进行保健行为的载体,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保健型园林的作用必然会越来越大,其发展也会越来越好,这也符合人们对居住环境更高的追求心理。
1.2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依据
保健型园林设计过程中主要的思路是增强园林的保健作用,在设计中需要遵循几个基本的原则,以帮助保健型园林更好的发挥其作用。首先是选址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在选择设计地址时,应该尽量去选择舒适安全自然的地方作为设计地址,这种环境有利于保健型园林设计发挥其功能,会使人们的情绪放松,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积极影响。其次,应该要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保健型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要尽量去应用周围环境的各种要素,积极的去利用保健资源,以此达到让保健型园林更好发挥其作用的目的。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的去进行开发,在设计之初就要具有科学性以及严谨性,制定较多的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考虑,保证保健型园林设计的设计效果。在设计完工并投入使用之后,应该根据设计被使用的情况以及一些变化的情况做出改变,可以进行增加或删减部分的设施,以使人们的使用更加舒适。相对于国内而言,国外对保健型园林的研究更加深入,在国外进行保健型园林设计的时候,用了一套成体系的理论,其以环境心理学和医学为基础,对环境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保证保健型原理作用的最大化。我还有两个经典的理论,乌尔里希的压力缓解理论,以及康普兰夫妇的注意力恢复理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外的理论依据,相对于国内极为成熟,虽然国内外保健型园林业务的范围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学习国外的保健型园林理论以及依据,促进我国保健型园林的发展。
2.保健型园林设计实践现状及展望
2.1保健型园林的实践研究
国内保健型园林的时间范围相对较小,还没有被普及开来,现在保健型园林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经济发展的地方,而主要的设计形式相对于预期来讲还比较单一,目前仅有居民小区以及植物保健园。而在进行保健型园林的实践过程中,基本上融入的因素是中医,贯彻道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目前主要方法是将景观与阴阳的五行相结合,并将其与传统的养生相对应,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园林设计。而我国目前保健型园林的实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因为起步很晚,其在理论依据上较国外相比远远落后,缺乏成体系的东西,没有科学性。其理论和依据目前远远不能指导实际的设计,所以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脱离理论以及依据。国内主要在居民小区,进行保健相应的时间,其基本上是靠设计师独自完成的,首先是设计师缺乏相应的经验,其实也没有体系的理论去参考,所以在设计完成之后,保健型园林通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就是不能提高大众的保健意识,实践和理论,无法做到结合。国外的保健型原理产生较早,其在长时间的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从体系的理论及依据,而且也进行了非常多的时间,其效果是值得国内学习的。国外保健型园林设计服务对象较为狭窄,建设的保健型原理基本上都为私人领地,比如医院的附属花园。因为国外保健型园林设计比国内进步,因此,我国在进行保健型园林设计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吸取国外的相关理论,参考国外的经验。
2.2保健型园林的发展趋势的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以及人们意识的提高,保健型园林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对保健型园林的发展产生很高的期望。首先,在我国发展保健型园林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的去进行学习,学习对象主要是西方,由于西方的体系较为完备,而且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我们在进行保健型园林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积极的去参考。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要是保健型园林的形式不断的变化,让其不是仅仅的出现在居民小区中,也出现在各种公共绿地上,出现在各种环境中,不断的扩大其范围。应该不是仅仅在北上广等发达地区进行建设,应该让其建设范围逐渐的面向所有人,让保健型园林设计真正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的设计理念,一定要始终贯彻并不断进行完善,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去设计,充分的考虑人的舒适程度。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的去应用古典医学中的养生思想,同时也应该不断提高人们的参与程度,使其参与并感受到保健型园林的魅力,这样才能提高人们的养生意识,才可以发挥保健型园林的效果。
3.结语
随着我国发展,随着社会背景的不断变化,保健型园林终有一天会进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而国内的保健型园林其实还刚刚起步,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同时也缺乏足够的理论以及指导思想,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做出改变,使保健型园林更好的发展,是保健型园林,发挥其作用。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积极的吸取国外的经验,不断的向国外学习,并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的理论依据,以此来作为国内保健型园林设计的参考。要确保保健型园林真正的发挥其作用,真正的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牛泽慧 ,徐峰.保健型园林的营造[J].农业科技与信息 (现代园林 ),2006(3):18-19.
[2] 杨欢,刘滨谊,帕特里克•A•米勒.传统中医理论在康健花园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9(7):13-18.
[3]李伟强,包志毅,刘佳妮.保健植物的类型及其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7(4):146-148
论文作者:张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园林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国外论文; 理论论文; 过程中论文; 环境论文; 国内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