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注射剂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红花注射剂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冯五文[1]2016年在《基于化学指纹图谱与生物评价联用的红花注射液质量一致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然而其引发的不良反应阻碍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了减少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建立适合的质量控制方法是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当前以化学检测为主的质量控制手段存在着不足,一是难以从化学层面完全厘清中药注射剂的化学信息,二是难以从生物效应角度关联临床上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因此,亟需建立有效的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模式与方法,以尽量减少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从任何药品均具有化学与生物学两方面基本属性的角度出发,结合课题组在中药及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领域的相关研究,本论文从药物的化学与生物学效应一致性入手,选择临床常用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的红花注射液为模式药,在现行的中药注射剂质量评控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关联生物活性的评控方法,从化学信息、生物学信息层面综合评价中药注射剂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对接整合中药注射剂的临床效应,建立关联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的中药注射剂质量综合评控方法,以保障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建立红花注射液的化学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从化学信息层面评价红花注射液的质量一致性.在全面调查红花注射液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收集并制备不同红花注射液样品52批,其中合格样品10批,不良反应样品12批,高温处理样品10批,光照处理样品10批,暴露处理样品10批。随后,采用HPLC技术建立了含有25个特征峰的红花注射液化学指纹图谱,较为综合全面地反映了红花注射液的化学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数据分析,包括相似度分析、PCA分析、HCA分析等。结果显示,暴露处理样品、光照处理样品、以及部分不良反应样品能被有效区分。其中,被鉴定出的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样品具有明显的部分成分含量较高的特点,提示某些成分含量过高可能是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2建立红花注射液的细胞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从细胞生物学效应层面评价红花注射液的质量一致性.针对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以过敏或类过敏反应为主,结合课题组对细胞指纹图谱技术的相关研究,采用RBL-2H3细胞作为模式生物,使用RTCA xCELLigence技术平台,建立基于细胞指纹图谱法的红花注射液质量评价方法,从细胞生物效应角度保障红花注射液的质量一致性。在提取参数ΔT、AUC、I1、I2、I3的基础上,对检测结果进行PCA与HCA分析。结果显示,高温处理样品、光照处理样品、暴露处理样品能被有效区分,而不良反应样品仅仅有部分能被区分。提示红花注射液储运过程中应注意避开高温、光照等条件。同时,细胞指纹图谱技术拥有较强的样品鉴别能力,提示该技术可作为红花注射液质量控制手段的有益补充。3初步建立基于化学指纹图谱-生物评价联用的红花注射液综合质量一致性评价体系.由于上述2种方法未能有效对非正常红花注射液进行有效区分,我们考虑对上述检测结果进行更深入的数据挖掘。综合前文的检测结果,采用两种不同结果整合方式-平行整合法与顺序排除法-对2种检测结果进行整合。其中,在化学指纹图谱检测法、细胞指纹图谱检测法基础上采用顺序排除法能对大多数非正常样品进行有效区分,表明全面整合化学与生物学信息能明显提高对红花注射液的质量控制能力。最后,在整合结果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的、全面的红花注射液质量评控价模式。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红花注射液为代表,在关联课题组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不同评价方法从化学、生物学层面全面表征红花注射液质量的一致性问题,通过比较、整合不同的评控技术,构建了整合化学、生物学效应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关联药物临床药效与安全性的红花注射液质量评控体系。该研究思路也为其它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周迎春[2]2003年在《红花注射剂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共收集了22个不同产地的红花样品,经过形态学鉴定,均为正品。本研究从红花中提取制备了羟基红花黄素A对照品,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核磁共振碳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并通过HPLC归一化法测得羟基红花黄素A对照品的纯度为98.4%。应用HPLC法对不同来源的红花样品中的水溶性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采用Kromasil KR100-5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2nm,流速1.0 mL·min~(-1)。以羟基红花黄素A为参照物,建立了红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分析,不同来源的红花相似度大于0.80。 本文考察了红花中红花黄素的提取分离方法。采用水为提取溶剂,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及单因素实验方法,以羟基红花黄素A的含量为指标,优化了提取工艺。该方法简便易用,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文对提取工艺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红花黄素中的羟基红花黄素A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羟基红花黄素A在10.1~50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RSD=1.3%(n=9)。本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为提取工艺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定量分析的依据。 本文在红花药材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采用HPLC法对实验室制备的10批红花黄素中间体和10批红花注射剂进行指纹图谱分析。采用“指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分析,不同批次的的红花黄素和注射剂各自的相似度均大于0.90。为有效控制红花注射剂和中间体的质量,完善其评价标准提供依据。

初阳[3]2006年在《舒胸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舒胸片改变为注射剂,研究了方中诸药的提取纯化工艺,建立了检测内在质量的定性定量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备了舒胸冻干粉针,对其进行了初步安全性评价和指纹图谱的研究,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采用TLC方法,进行了叁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_(b1)、人参皂苷R_(g1)、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的定性鉴别。采用Vis-UV法,进行了人参总皂苷、红花黄色素的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进行了叁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_(b1)、人参皂苷R_(g1)、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以上方法可靠,重现性好,为制剂研究和质量控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为制备该复方的新剂型,研究了原处方中各药材有效部位的科学制备工艺。通过30%乙醇提取、碱性醇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从叁七中提取了叁七总皂苷,有效部位的转移率为84.0%,在固形物中的含量达到了84.1%;通过水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从红花中提取了红花黄色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转移率为90.0%,在固形物中的含量达到了26.5%;通过70%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聚酰胺振荡从川芎中提取了以阿魏酸为代表的酚酸类物质,其中阿魏酸的转移率为90.3%,在固形物中的含量达到了4.7%,纯化后的中间体经杂质检查均符合中药注射剂的技术要求。以pH、温度、光照、空气(氧气)各因素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考察指标进行了中间体稳定性考察。由于中间体水溶液稳定性较差,因此决定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舒胸冻干粉针,以6%甘露醇为支架剂,-30℃预冻5 hr,减压干燥(≤20 Pa),-15℃保温14 hr,最后于30℃保持6 hr。所得产品外形饱满,成型性、复溶性良好,可控有效成分在固形物中的含量达到了49.0%。研究制定了舒胸冻干粉针质量标准,并对自制样品进行了质量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此外以外观性状、澄明度、含量为指标,初步考察了样品的稳定性,试验结果提示,舒胸冻干粉针在密封、避光、阴凉干燥处稳定性良好。对舒胸冻干粉针的体外溶血、血管刺激性和过敏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制剂的安全性能达到注射剂的要求。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得到的LD_(50)及95%可信限为473.2(426.5~524.9)mg·kg~(-1)。建立了叁七与川芎药材、中间体和制剂的指纹图谱,由于中药成分复杂,用两张指纹图潜来表现制剂中的特征峰,结果表明,药材、中间体和制剂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其相似度均在0.9以上,说明药材、中间体和制剂制备工艺稳定,批间重现性好。

王碧松[4]2010年在《生物活性测定法用于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常用药物,其质量是否合格、是否安全有效常常攸关急重症病人的生命。但是该类药物现行的质量控制标准只能控制少数指标性成分的含量,难以完全反映药物整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基础上引入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综合评价控制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本论文在中医药学理论和生物检定统计法的双重指导下,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指标,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基于APTT的生物效价测定方法的建立以肝素钠为模型药,考察了基于APTT的生物效价测定方法与国内外药典现行的兔全血法和羊血浆法之间的差异,并对基于APTT的生物效价测定方法进行了试验系筛选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1)用基于APTT的生物效价测定方法测定肝素钠生物效价的结果,与兔全血法和羊血浆法的测定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2)新鲜兔血浆和冷冻绵羊血浆与药物的作用效果稳定,较其他血浆更适于作为肝素钠生物效价APTT测定法的试验系;(3)肝素钠在浓度0.7-3IU·ml-1范围内与对数凝血时间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65);(4)当供试品效价在标准品效价的80-120%范围内时,方法的可靠性检验合格(回归显着,P<0.01;偏离平行、二次曲线和反向二次曲线均不显着,P>0.05)、重复性良好(RSD=1.45%, n=6)、中间精密度良好(RSD=1.61%, n=6),若超出此范围,则需重新估计供试品的效价进行试验。第二部分3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生物活性测定的方法学考察以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为代表品种,考察基于APTT的生物效价测定方法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生物活性测定中的应用前景。试验结果表明,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的百分浓度与3次对数转换的凝血时间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1、0.9972和0.9964);按量反应平行线统计方法测定注射液的生物效价,可靠性检验合格,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5%)。因此,认为基于APTT的生物效价测定方法,用于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生物活性的测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第叁部分基于APTT的生物效价测定方法用于舒血宁注射液质量控制的研究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为标准参考物质,拟建立舒血宁注射液相对生物效价的测定方法。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当供试品效价在标准参考物质效价的80-120%范围内时,方法的可靠性检验通过,重复性、精密性均良好(RSD分别为4.40%和1.90%)。按照上述方法,对8个厂家的24批舒血宁注射液进行了相对生物效价的测定,同时将效价测定结果与舒血宁注射液的现行质量标准和指纹图谱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对生物效价检测结果可疑的样品,在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或安全性检查中大多存在不合格现象;相对生物效价检测结果与标准参考物质相似度好的样品中,在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和安全性检查中大多符合规定,验证率为87.5%。因此,认为舒血宁注射液相对生物效价的测定方法与现行质量标准一致性好。通过控制相对生物效价的范围,有望实现对舒血宁注射液,甚至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的质量控制。

陈晨[5]2011年在《红花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以红花注射液为研究对象,确定其生物活性测定的方法,优化试验条件,明确红花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毒性物质,确定限值剂量及质量判定标准,并研究其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方法:(1)用四个不同厂家的红花注射液,根据功能主治相关的5种药效学试验方法,筛选1~2种适宜的方法作为其生物活性测定方法。(2)对选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条件,确定红花注射液在此条件下的限值剂量和质量标准,并对不同厂家多批次红花注射液进行生物活性测定,验证其限值剂量和质量标准。(3)通过选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和总黄酮含量不同且合格的红花注射液,采用选定的方法,测定红花注射液的生物活性,确定其活性成分。(4)尾静脉注射钾离子(K~+)、HSYA含量不同的红花注射液0.5ml,观察48小时内小鼠是否有死亡,判定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5)采用腹腔注射垂体后叶(Pit)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方法,测定左心室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以及观察TTC染色心肌病理组织片,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1)小鼠体内血栓和家兔体外抗血小板聚集试验基本符合红花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要求。(2)小鼠体内血栓试验优化的试验条件为:小鼠腹腔注射红花注射液连续3天,以浓度为3.34g生药/kg的红花注射液作为其生物活性试验的限值剂量,末次红花注射液注射30min后尾静脉注射血栓诱导剂(浓度配比为胶原蛋白0.6mg/ml-肾上腺素0.02mg/ml),当形成血栓后红花注射液保护率≥50%,且经卡方检验与模型组有显着性差异,以此作为判定产品合格的标准。家兔体外抗血小板聚集试验优化的试验条件是:取家兔富血小板血浆(PRP)200μl,红花注射液浓度为5.01g生药/kg作为其生物活性试验的限值剂量,加入50μl浓度为50μg/ml的ADP,当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率≥25%,且经T检验与阴性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以此指标作为产品合格的标准,当二者均符合规定者判定为合格,对12批次红花注射液进行生物活性测定,83.3%通过此标准。(3)当总黄酮含量基本一致时,随着HSYA含量降低,抗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保护率和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也随之降低;当HSYA含量基本一致时,随着总黄酮含量下降,保护率和抑制率也随之降低;当红花注射液中HSYA和总黄酮的含量均低时,其保护率和抑制率也均低。(4)通过尾静脉注射红花注射液,观察48小时内小鼠死亡数发现,当K~+<1600μg/ml时,各厂家红花注射液HSYA和K~+变化时,小鼠均无死亡;当K~+>1600μg/ml时,HSYA在0.03mg/ml-0.82mg/ml范围内的红花注射液,小鼠均有死亡,工艺中加入除去K~+步骤后,小鼠均无死亡。(5)红花黄色素可导致SOD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呈剂量关系,且与模型组有显着性差异;经TTC染色,红花黄色素组梗死区面积少于模型组,且呈剂量关系。结论:建立红花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方法为小鼠体内血栓形成试验和家兔体外抗血小板凝聚试验。明确两种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的限值剂量:小鼠体内血栓形成试验为3.34g生药/kg;家兔体外抗血小板聚集试验的为5.01g生药/kg。确定红花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标准。明确红花注射液主要活性物质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总黄酮,主要毒性物质是K~+。初步确定红花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作用机制与抗氧化有关。

马恺悦[6]2016年在《不同浓度聚山梨酯-80对两步凝胶法检测中药注射剂中杂质蛋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中药注射剂是中国特有的中药创新剂型,已成为临床疾病治疗的独特手段,其应用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报道也明显增多,产品中存在的杂质蛋白是主要诱因之一。目前中药注射剂中蛋白质的检查主要采用磺基水杨酸比浊法,该法虽简单易行、快速直观,但灵敏度低,专属性差,常受到假阳性干扰。聚山梨酯-80 (Tween80)作为中药注射剂的常用增溶剂,会干扰杂质蛋白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因此本课题采用葡聚糖凝胶色谱法与TSK-HPLC色谱法相结合的两步凝胶法,以磺基水杨酸比浊法为参照,研究不同浓度Tween-80对两步凝胶法检测中药注射剂中杂质蛋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课题通过文献调研,综合考虑注射液组方种类(单味药、多味药或单一中药成分)以及添加剂中是否含有Tween-80的情况,最终选择市面上常见的二十种中药注射剂(共42个批次)为研究对象。其次,本课题对葡聚糖凝胶色谱法与TSK-HPLC色谱法相结合的两步凝胶法进行优化,采用完善后的方法对工作用标准品、重现性和耐受性等进行考察,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了杂质蛋白的检测。结果表明:与磺基水杨酸比浊法相比,两步凝胶法的检测限更低,稳定性良好,专属性更强,灵敏度更高,检测结果更可靠。最后,采用磺基水杨酸比浊法和两步凝胶法,考察不同浓度的Tween-80对杂质蛋白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磺基水杨酸比浊法,当溶液中所含Tween-80浓度较低(<0.5%)时,该法检测限不变;当溶液中所含Tween-80浓度在0.5~2%之间时,该法的检测限随Tween-80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当溶液中所含Tween-80浓度超过2%时,空白组均出现阳性反应,此时检测易出现假阳性结果。(2)对于两步凝胶法,Tween-80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6%)对其无显着性影响;若超过这一浓度,虽然Tween-80对杂质蛋白的保留时间无显着性影响,但其峰面积显着性减少,且检测限和定量限显着性升高。综上所述,同磺基水杨酸比浊法相比,葡聚糖凝胶色谱法与TSK-HPLC色谱法相结合的两步凝胶法在检测中药注射剂的杂质蛋白方面具有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结果可靠,且不受人员及仪器影响等优点,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硕华[7]2011年在《脑血宁注射液中栀子的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脑血宁注射液是由羚羊角、牡丹皮、栀子、石菖蒲四味中药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具有凉血止血、醒脑开窍、化瘀通络之功效,适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本论文研究了该组方中栀子的质量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叁产地栀子药材中的栀子苷含量进行比较,选出栀子苷含量最高的产地,将该产地栀子作为脑血宁注射液中栀子药材的原料药。然后按照《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脑血宁注射液中的栀子药材及其中间体建立指纹图谱,为脑血宁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本文研究分为3个部分:1.叁个不同产地栀子药材的质量对比研究本研究选取湖南邵东、江西樟树、湖北蕲春叁个产地的栀子药材进行性状鉴别,建立了栀子苷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栀子苷含量时先将栀子提取液置氧化铝中吸附,并以50%甲醇水溶液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洗脱液中栀子苷含量,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检测波长为238nm;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53.94~89.90μg(r=0.99996,n=5),平均回收率为101.56%(n=6)。2.脑血宁注射液中栀子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建立了脑血宁注射液中栀子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采用phenomenex C18 (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为238nm和440nm,柱温30℃。确定了14个共有峰,共有峰的参数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的有关规定。叁个产地栀子药材指纹图谱比较表明,不同产地栀子共有峰的峰面积相对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3.脑血宁注射液中栀子中间体的指纹图谱研究按照企业制备脑血宁注射液栀子中间体的工艺进行实验室模拟,将提取得到的栀子中间体按照栀子药材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分析,得到脑血宁注射液栀子中间体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共有峰的参数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的有关规定。4.栀子中间体重金属检查对栀子中间体做了重金属检查,铅含量小于百万分之十。

丁丽[8]2004年在《脑得生注射液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脑得生注射液为研究对象,以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葛根素和红花黄色素A为质控指标,对其制剂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建立了薄层色谱法(TLC)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用于鉴别与含量测定,建立了脑得生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同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和初步稳定性试验。 采用TLC鉴别脑得生注射液中的叁七和葛根: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水(11∶40∶28∶10)为展开剂,以硫酸乙醇溶液(1→10)为显色剂,鉴别叁七中的人参皂苷Rg_1和Rb_1;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12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紫外光灯(254nm)检视,可有效检出脑得生注射液中的葛根素。 采用RP-HPLC法测定脑得生注射液中的叁七、葛根和红花:①人参皂苷Rg_1 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水(18∶5∶77),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03nm,柱温35℃;②人参皂苷Rb_1 除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水(22∶10∶68)外,其余同人参皂苷Rg_1;③葛根素 色谱柱为Spherisorb ODS1(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枸橼酸溶液(28∶72),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50nm,柱温45℃;④红花黄色素A 色谱柱为ZORBAX SB-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溶液(20∶8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403nm,柱温45℃。人参皂苷Rg_1和Rb_1、葛根素、红花黄色素A与其他组分均分离良好,人参皂苷Rg_1在0.18~0.72mg·mL~(-1)(r=0.9995)、人参皂苷Rb_1在3.5~14μg

齐丹丹[9]2007年在《注射用丹红(粉针剂)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注射用丹红(粉针剂)是由丹参和红花两味药材经过现代制剂工艺制成的中药注射剂,用于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等症。本研究建立了注射剂有效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同时建立了药材、中间体和注射剂的HPLC色谱指纹图谱,系统地研究了注射用丹红(粉针剂)的质量评价方法。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同时测定注射用丹红(粉针剂)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法。采用Luna C_(18)柱(250mm×4.6mm,5μm),以0.05%磷酸水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1),柱温30℃。对10批注射用丹红(粉针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丹酚酸B进行同时含量测定,其线性范围分别为56.3~338μg·mL~(-1)(r=0.9997),7.92~47.2μg·mL~(-1)(r=0.9996),16.4~98.2μg·mL~(-1)(r=0.9997)和32.0~193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RSD=2.7%),99.3%(RSD=2.9%),99.2%(RSD=1.6%)和98.8%(RSD=2.8%)。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注射用丹红(粉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定量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丹参、红花药材、中间体和注射剂的色谱指纹图谱。采用Luna C_(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为:0min时A-B(100∶0),80min时A-B(67∶33),85min时A-B(60∶40),100min时A-B(60∶40),检测波长280nm。对19批丹参药材、13批红花药材、10批中间体和10批注射剂进行色谱指纹图谱分析。对丹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获得的色谱峰相对峰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将19批丹参分为2类,其中Ⅰ类为推荐品,Ⅱ类为一般品。取Ⅰ类中11批药材,建立共有模式,采用药典委员会规定的色谱指纹图谱处理软件,计算各样品与共有模式间的相似度,结果相似度在0.95以上的丹参药材为推荐药材。依据13批红花药材色谱指纹图谱建立共有模式,计算各样品与共有模式间的相似度,其相似度在0.95以上为推荐药材。通过对10批中间体指纹图谱的分析,建立中间体共有模式;并对10批注射剂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建立注射剂共有模式,计算各批注射剂指纹图谱与共有模式间的相似度,规定样品与共有模式的相似度在0.95以上的为合格品。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为注射用丹红(粉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郑晓秋[10]2013年在《中药注射剂的生物毒性评价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通过对新的in vitro和ex vivo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尤其是Microtox生物毒性测试技术及其应用进行探索研究,建立了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的发光细菌生物毒性(综合毒性)评价方法,并将此法应用于中药注射剂综合毒性检测的新方法,用于辅助其质量控制,为生物活性测定法应用于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起示范作用;同时通过对中药注射剂(红花注射液)抗原性杂质与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探索其与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为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1、发光细菌生物毒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在鱼腥草注射液、红花注射液毒性评价应用本研究建立了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的发光细菌生物综合毒性评价方法。体系最优检测时间为15min,15min最优发光强度为500-1000,最优pH值为5.0-9.0,且实验证明在此体系下,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均良好,相对偏差均<15%。采用本文所建立的发光细菌生物综合毒性评价方法,对10批甲厂鱼腥草注射液成品,3批甲厂鱼腥草注射液半成品、2批甲厂用鱼腥草注射液溶媒、10批乙厂鱼腥草注射液成品以及10批红花注射液阳性样品(即临床发生不良反应的红花注射液样品)和10批红花注射液阴性样品(即临床无不良反应的红花注射液样品)进行生物综合毒性检测,发现各厂家、各批次的鱼腥草注射液样品之间的综合毒性差异较大,红花注射液阳性样品ECso值明显低于红花注射液阴性样品,且具有显着性差异。2、红花注射液抗原活性杂质与质量控制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对10批临床出现不良反应红花注射液样品(即阳性样品)和10批临床无不良反应红花注射液样品(即阴性样品)蛋白含量测定,发现阳性样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阴性样品。在此基础上模拟红花注射液制备“水提醇沉”工艺,从红花中制备出高度不均一的红花残留蛋白混合物,为红花抗原。采用超滤等方法从红花注射液中分离出大分子抗原活性杂质和小分子抗原活性杂质。利用豚鼠主动过敏反应(ASA)模型和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模型证明,提取到的抗原活性杂质可以引发被红花注射液或红花抗原致敏的动物的速发型过敏反应。说明红花抗原活性杂质(红花残留蛋白混合物)可能是导致临床过敏反应的原因之一,建议现有检查标准对于蛋白检测项从定性检测改为定量检测。

参考文献:

[1]. 基于化学指纹图谱与生物评价联用的红花注射液质量一致性研究[D]. 冯五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

[2]. 红花注射剂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D]. 周迎春. 沈阳药科大学. 2003

[3]. 舒胸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研究[D]. 初阳. 沈阳药科大学. 2006

[4]. 生物活性测定法用于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的研究[D]. 王碧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5]. 红花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D]. 陈晨.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011

[6]. 不同浓度聚山梨酯-80对两步凝胶法检测中药注射剂中杂质蛋白的影响[D]. 马恺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7]. 脑血宁注射液中栀子的质量控制研究[D]. 王硕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8]. 脑得生注射液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D]. 丁丽. 沈阳药科大学. 2004

[9]. 注射用丹红(粉针剂)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 齐丹丹. 沈阳药科大学. 2007

[10]. 中药注射剂的生物毒性评价及质量控制研究[D]. 郑晓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红花注射剂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