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十味乳香散内服配合五味甘露外敷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雷宁波,柳永明

(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摘 要】观察藏药十味乳香散内服配合五味甘露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40例,采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口服十味乳香散配合外用五味甘露药浴外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及治疗前后血尿酸及血沉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 ,对照组为 72.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尿酸、血沉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藏药十味乳香散及五味甘露治疗痛风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痛风;十味乳香散;五味甘露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271-02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笔者采用藏药内服外敷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痛风病例均为 2011 年 3月至 2012年5月我院骨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21~ 70岁,平均(51.4±14.4) 岁;平均病程 5.3年。对照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 23~ 65岁,平均(50.5±11.7) 岁;平均病程 5.1年。两组之间年龄、性别、病程具有可比性( P>0.05) 。见表1。

1.2诊断标准

1.2.1藏医真布病的诊断标准:参照《藏医真布病的诊断标准》(2006年全国藏医药学术会议审定)。

1.2.2西医的诊断标准(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标准〈1990年〉) :①急性关节炎发作 1天以上;②1天内关节炎症达高峰;③关节发红;④单关节炎发作;⑤第一跖趾关节肿胀或疼痛;⑥单侧跗骨关节炎发作;⑦单侧第一跖趾关节炎发作;⑧高尿酸血症;⑨可疑或证实的痛风石;⑩经影像学证实的痛风石;关节炎的发作可完全缓解。符合以上 11 项中的 6 项可确诊[1]。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痛风的诊断;②藏医辩证为真布病;③年龄在18-70岁;④接受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强的松≤10mg或等量激素治疗的病人进入研究前剂量稳定至少30天并且在以后的治疗中维持不变;④入组前未使用秋水仙碱和别嘌呤醇及同类药物。

1.4排除标准:

①类风湿性关节炎;②伴有其他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③患有严重心肺功能异常者;④肝肾功能异常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无自制力的精神病患者;⑥患有肺结核等传染病的患者。

1.5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严格低嘌呤饮食,不得再服用其他费甾体类镇痛药或其他镇痛药;不得使用具有祛风化湿、温筋散寒、活血化瘀的中藏药,不得同时服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激素等。

1.5.1治疗组 采用藏药治疗;口服十味乳香散,1克,一日三次,饭后服,连续用药2周;外用五味甘露药浴配方熏洗患处2周,每日一次。

1.5.2对照组 采用西药治疗;①秋水仙碱:开始0 5mg,1h后在服用0.25mg,2次/天,1至2天,症状缓解,改为0.25至0.5mg/天,共服一周,同时口服别嘌呤醇,0.1g/次,3次/天,疗程2周。

1.6 观察项目

1.6.1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判断疗效标准》[2]。痊愈: 关节红肿热痛消失,局部无明显异常,无压痛,活动自如,血尿酸、血沉降至正常范围。好转: 关节红肿热痛减轻,血尿酸、血沉值下降,但未到正常范围。无效: 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活动受限,血尿酸、血沉值未下降。痊愈和好转视者为临床治疗有效。

1.6.2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症状积分标准,并结合临床制定,对治疗前后分别记录评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5。

3 讨论

痛风即尿酸盐沉积于滑囊、关节囊、软骨、骨质、皮下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相应的病损和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以血尿酸增高为特点。目前我国痛风发病率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痛风对人类健康的侵害日益加重。诱发因素多为饮酒、药物、创伤有关。

目前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有:1.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发作有明显作用。此药毒性较大,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持久可引起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并影响维生素B12的排泄,对肝脏、肾脏和生殖系统也可造成侵害。2.别嘌醇 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尿酸明显升高、对排尿酸药物过敏或无效、肾功能不全、血尿素氮升高者。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副感染较多,对病人发高热,一般情况很差时,在使用秋水仙碱或其他消炎镇痛药时加用,辅助改进病人全身应激能力,降低体温。

藏医学临床和学术界普遍公认为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为藏医疾病“札奈”的范畴,痛风病在藏医属热性疾病血隆病类。札奈在藏医古籍《四部医典》中论述认为人体血液紊乱,食行失当。白昼眠、坐地图逸,劳累损伤等,致使气血紊乱。综合调理机体免疫,减少痛风结石及骨质增生从而达到较稳固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改善,血尿酸及血沉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藏药十味乳香散及五味甘露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湘源.表格式临床系列丛书·风湿病分册[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20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14-215.

[3]郑 萸.中药新药临窗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9.

项目基金: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 GZK-2013-20

论文作者:雷宁波,柳永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藏药十味乳香散内服配合五味甘露外敷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雷宁波,柳永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