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华西善建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四川省 成都市 610081;
2.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四川省 成都市 610081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越来越多。由于综合管廊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省钱和刺激经济发展,也可以提高城市的外观和安全性。因此,加强地下综合管道走廊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很多问题,比如提前开发和不考虑投资支出,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政府必须详细分析形势、不盲目投资、优化施工技术、有效建设和利用综合管廊,促进城市健康稳定发展。为此,在本文,将围绕城市地下综合管道走廊建设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研究。
关键词:管廊建设;问题;措施
引言
随着全国地下综合管道走廊建设的大力推进,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是保证地下综合管道走廊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优化中国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城市地下一体化管廊的布局是集中的,即城市中的各类管道集中布置在道路的下部,各管道之间有一定的空间,便于维护和检查。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城市地下一体化管廊的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确保施工水平。
1地下综合管廊概述
地下综合管廊是将城市中的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等市政管线集中敷设在同一个地下设施内,并配备管理和检测系统的共同管道。地下综合管廊最早起源于1833年的法国巴黎,当时人们为了解决地下管线的铺设问题,建设了地下管线共同沟,随后欧洲各国纷纷效仿。1861年伦敦修建了12m×7.6m的半圆形截面共同沟,收容了给排水、煤气、电信电力等管线,1893年汉堡市修建了德国第一条包含取暖、给水、电信电力和煤气线路的管线共同沟,这些地下管线共同沟便是综合管廊的雏形。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研究综合管廊,从技术难度和城市发展等角度论证了综合管廊建设的必要性。日本于1926年建设了国内第一条综合管廊,经过20世纪后半叶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管廊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经过近两百年的探索和实践,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有效利用了现代城市的地下空间。我国的综合管廊建设起步较晚,北京市于1958年在天安门广场下建造了国内第一条综合管廊,随后国内综合管廊的发展进入了漫长的“休眠期”。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部分城市陆续开展了地下综合管廊的试点建设,截止2017年底我国综合管廊开工长度已达4700km,综合管廊建设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如何建设经济高效的地下综合管廊是摆在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2综合管廊存在的问题
2.1既有地下管线现状不清
地下管道属于不同的建设和管理单位。数据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单位和部门。管道所有权单位对数据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同,有些管道建设过去的历史数据不完整,缺乏地下管线的状况。另外,一些管道建设项目不严格按照审批设计路径和方案实施,建设单位经常随意改变批准的施工方案,并没有严格执行管道工程完工测量系统,导致准确性不足。
2.2既有地下管线身份与管线强制入廊存在矛盾
如果在地下综合管廊外建新管道,规划部门不批准许可证,建设部门不批准施工许可证,市政道路部门不批准开挖许可证。现有管道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有序地移至地下。综合管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下综合管道走廊也有一些规范性文件,但只提出了新管道入口的要求。对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将现有管道迁移到地下综合管道走廊没有具体规定。由于现有管道的特殊性,它更多地依赖于关于重新安置或管道访问问题的磋商,而且很难通过行政手段强制要求获取。
2.3对环境造成破坏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裸露表面容易产生扬尘,较大的开挖深度易产生地下水资源污染。将多种管线集中铺设也增加了综合管廊的运营和检修难度,需要配备完善的安全附属设施。这些问题对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措施和建议
3.1落实制度
我国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应主动借鉴发达国家在管廊设计和建设等领域的经验,参照《共同沟实施法》等国外法律法规,在现有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基础上制定系统完善的地下综合管廊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同时针对地下综合管廊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建立综合管廊项目投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维护等多尺度、多信息源的项目评估和实施方法,运用模型进行分析,严格控制项目风险。
3.2合理确定综合管廊建设计划
与各区建设部门沟通,合理确定综合管廊近期建设计划及建设内容,使综合管廊规划更具可实施性。在完成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制定综合管廊滚动建设计划,坚持“轴向敷设、环状布局、网状服务”的布局原则,采用成网成片建设模式,建成一片,使用一片,服务一片,切实发挥地下综合管廊效益。
3.3开展评估,合理计算入廊费用
鉴于现有管道搬迁和入口工作的问题是“拆迁一回”的原则,主要矛盾在于如何处理现有管道。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如果现有管道被视为每条管道所有权单位的固定资产,则固定资产的折旧将根据设计寿命每年不可避免地发生。
3.4采用先进环保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综合管廊主体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五种,分别为明挖现浇法、明挖预制拼装法、顶管法、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目前国内的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多采用明挖现浇法。明挖现浇法利用支护结构在地表进行基坑开挖,并在基坑内建造内部结构,特点是施工简单、造价低。虽然该方法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在城市建设初期经济效益明显,但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且对环境影响较大。采用明挖预制拼装法、盾构法或浅埋暗挖法能够降低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对地表的影响,明挖预制拼装法是在地表开挖基坑,基坑内采用预制管廊进行拼装,建设速度快、质量易于保证,且预制的管廊主体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较少;盾构法是通过刀盘开挖土体、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撑围岩的施工方法,不影响地面设施交通,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同时避免了露天基坑的扬尘污染;浅埋暗挖法结合了明挖法和盾构法的技术特点,在距离地表较近的位置上进行暗挖,对复杂环境灵活多变。当施工过程中遇到了铁路、河流或建筑物等障碍物时,可采用顶管法利用传力顶铁和导向轨道暗挖施工。
3.5开展评估,合理计算入廊费用
鉴于现有管道搬迁和入口工作的问题是“拆迁一回”的原则,主要矛盾在于如何处理现有管道。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如果现有管道被视为每条管道所有权单位的固定资产,则固定资产的折旧将根据设计寿命每年不可避免地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综合管廊作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公益性、政府导向性等特点,前期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且项目的资金回收周期较长,一旦出现问题,解决的难度和成本很高,因此需要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进行充分的项目论证,将地下综合管廊的阶段性、复杂性风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杨新云.老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探讨[J].通讯世界,2017(16):299-300.
[2]安卫华,周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建设问题与对策[J].智能建筑,2017(6):18-20.
[3]刘杨.珠海市横琴新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管理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2):166-169.
[4]王靖.新形势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关键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3):30-31.
论文作者:杨坚1,周芳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1
标签:地下论文; 管道论文; 城市论文; 管线论文; 盾构论文; 基坑论文; 走廊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