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综合招商经营战略的转变_企业经济论文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综合招商经营战略的转变_企业经济论文

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综合商社经营战略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社论文,日本论文,经营战略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合商社作为日本独特的贸易组织,在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在有利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迅速发展壮大为规模巨大、功能多样、经营综合化、国际化的贸易集团,在日本的国内外贸易中建立了统治地位。然而,7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综合商社的经营陷入困境,因此各综合商社不断探索向新的经营战略转变。本文试图对此加以阐述。

一、经营战略转变的背景

战后,综合商社的发展壮大是在有利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取得的。从50年代中期开始直到70年代前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繁荣,国际需求旺盛,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稳定。广大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大量出口初级产品,且价格低廉,这对于以从事国际贸易为主的综合商社来说是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日本经济此期间也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高速成长对于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的日本来说,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和市场至关重要,但从事制造业的厂商当时还不具备强大的国际经营能力,综合商社正是适应日本经济的需要积极从事重化工业原料及制成品的国内外销售,从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然而,70年代中期以来,综合商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综合商社陷入了经营困境,不得不向新的经营战略转变。

(一)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变。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崩溃,国际货币汇率由固定制转为浮动制;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使西方国家经济受到冲击,并导致了1974—1975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国际贸易减少;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产品开始冲击综合商社的传统市场,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民族经济利益对日本的经济扩张越来越不满;进入80年代以日本为中心的国际贸易摩擦不断深化,以欧美国家为中心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一切变化对从事国际化经营的综合商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日本经济形势的变化动摇了综合商社的经营基础。石油危机之后,日本经济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高速增长时期结束了。随着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以重化工业为主的重、大、长、厚型的传统工业逐渐衰退,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以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而综合商社传统的业务领域是与日益衰落的产业密切相关的,面对产业结构的调整,综合商社没能及时向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领域发展,因此陷入了经营困境。

综合商社传统的业务领域主要是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学品、机械、能源、纤维及食品等部门。日本经济转入低增长后,这些重化工业失去了经济中心的地位。随重化工业由成熟走向衰退,与这些产业相关的贸易需求减少了,而综合商社没有及时向脱离重化工业的新领域转变,致使企业利润不断下降。例如,综合商社的销售总利润率由1973年度的2.39%下降到1981年度的1.54%,扣除销售经费的营业利润率1982年度九大商社平均只有0.4%,与1973~1975年相比,各商社约下降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①]。

另外,综合商社主要与这些重化工业部门的企业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石油危机后,这些产业部门的企业大量倒闭或经营不善,使综合商社的许多债权无法收回,成为坏帐。例如,1973.7至1979.6,九大商社不能及时收回的所谓“坏债权”额增加了4.4倍,而同期的销售额只增加了0.3倍[②]。由于综合商社的资金绝大多数是从各种金融机构借来的,虽然这些本应用于商品流通的大量流动资金被长期搁置,却仍然需向金融机构支付利息,这成了综合商社的一大负担。

(三)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实力的增长,厂商对综合商社的依赖减弱了。过去,由于产业资本不足,生产厂家缺乏对外经营能力,多委托综合商社代理进出口业务。在高速增长时期,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急需进口大量资源及销售制成品,同时需要大量资金,综合商社通过为生产厂家代理贸易业务、筹集资金及提供情报,成为日本企业的贸易窗口。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出现了厂家“脱离商社”的倾向。石油危机之后,以大公司为主的许多生产厂家出现了大量剩余人员和资金,开始在国内外建立自己的销售公司。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重化工业部门开始向海外转移。大批制造厂商把生产转移到海外,并带走了许多关连的中小企业到海外建立生产据点,这对于本来拥有大批中小企业客户,以金融、信息服务及进出口代理业务为重要事业内容的综合商社来说是很不利的。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日本与欧美各国贸易摩擦不断加深,日元不断升值,日本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缓和贸易摩擦,逐渐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到海外进行当地化生产和销售。日本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使“脱离商社”的倾向越来越强,综合商社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制定新的经营战略,以求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四)综合商社固有功能的弱化也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70年代中期以后,综合商社的各项功能都变弱,其中最突出的是金融功能的衰弱。

战后很长一段时期,日本国内资金处于不足的状态,尤其在高增长时期,综合商社凭借其在大企业集团中的核心地位,在大银行的支持下,充分发挥了金融功能,以提供企业间信用、贷款等方式控制了大批中小企业。但随着低成长时代的到来,日本进入了资金剩余时代,许多厂家开始自行积累资金,而且一般企业也能得到银行的直接贷款,综合商社的金融功能相对变弱了。另外,石油危机后,由于大商社大搞金融、房地产投机,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1974年国会通过立法,限制大银行对综合商社的贷款数额,这也大大削弱了综合商社的金融力量。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石油危机之后,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结束了,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进入了全面调整时期。这样,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同步发展的综合商社也开始了经营战略的调整和改革。

二、经营战略的转变

70年代中期以后,各综合商社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开始不断调整经营战略,但在80年代以前多数综合商社并未制定出完整的适应低增长期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还没有脱离重化工业。直到80年代以后,各综合商社经过不断调整制定出了新的较为完整的长期经营战略。其主要特点是:否定以往的销售额竞争,追求收益率的提高;强调经营领域的慎重选择和商社功能的高附加值化;注重在全球范围的战略实施,以求在世界经济中生存和发展,最终成为多国籍企业。

(一)拓展新的事业领域,积极开展多样化经营。在高速期,综合商社的综合化经营主要是围绕着重化工业展开的,事业内容偏重于重化工业原料燃料及产品的购销,交易对象集中在重化工业领域。进入低速期,随着为些部门的停滞、衰退,综合商社开始不断探索新的事业领域。

1.高新技术领域。综合商社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主要目标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通信、电子计算机等。其中,以通信业最为突出。例如,伊藤忠商社取得了美国最大的卫星制造商休斯公司生产的商用卫星在日本的销售代理权,并且和三井物产、休斯公司合资成立了日本通讯卫星公司,与丰田汽车合资成立了国际数字通信公司。三菱商事与三井物产、东京电力合资经营东京通信网络,提供能够高速处理大容量数据的通信服务。

2.服务业。80年代以来,日本综合国力迅猛提高,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市场需求向多样化发展,综合商社瞄准开发了以最终消费者为目标的服务行业,包括餐饮、娱乐、旅游、房地产开发与经纪、邮电、珠宝首饰、家庭用品等。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综合商社一致看好这一市场,纷纷设立子公司,而且地域由国内扩展到国外。例如,在饮食业,三菱商事占领了国内快餐业中的“肯德鸡炸鸡”市场。丸红在全国建立了咖啡店及酒店。另外,伊藤忠收购了意大利著名的以生产高级女服及领带为主的时装厂商“米兰时装”公司。

其次,随着日本企业海外投资的扩大,综合商社积极开展支援国外现地企业的国际金融、保险及房地产等服务业。例如,三菱商事自1984年以来分别在英、美、荷及香港等地设立了七个金融性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在海外为三菱集团厂商的销售活动服务。日棉实业也与伦敦的KB公司合资,并在荷兰开设“日棉海外贸易和投资服务公司”。在保险业方面,三菱商事成立了三菱承兑公司,专门负责三菱集团海外企业的保险业务。

除了上述领域的开发,90年代以来综合商社还开始重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业,各综合商社纷纷设立了专职机构参与开发有关业务。例如丸红于1991年设立地球环境室,并在马来西亚采用橡树废木片生产纤维板,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开发废木再生利用项目。

(二)国际化经营的扩大与深化。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综合商社的国际化经营是以国内经济为中心进行的,进入低速期,国内需求下降,针对国内的业务不断减少,而且日本经济国际化程度也不断加深,因此综合商社确立了全方位国际化发展的长期规划,加强国际营销网络、扩大三国间贸易,同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增大对外直接投资,以世界经济为中心向多国籍企业发展。

1.加强海外营销能力。综合商社一直把成为国际流通企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十分重视提高海外营销能力。在高速增长时期,综合商社适应国内生产企业的进出口需要,已经建立了大量海外商业网点,但主要分布在欧美国家。7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来,随日本经济国际化的全面展开,综合商社海外营销机构的设立也向全球化和规模化发展,在地区分布上明显突出了全球相对均衡化的格局特点。据90年代初统计,九大商社在海外设立的包括当地法人企业、海外分店和商业据点在内的海外营业据点已经遍布世界五大洲,其中,三菱商事拥有271家,包括亚洲80家、欧洲56家、中南美洲36家、非洲34家、中东33家、北美22家[③];伊藤忠商事拥有424家,包括北美121家、中南美88家,欧洲和非洲99家,中近东2家、太平洋地区33家、亚洲81家[④]。其他几家综合商社也在五大洲设有数量不等的海外营业据点。各综合商社的海外商业网络不仅以先进的通讯手段纵向连接,在母公司的指挥下准确、有效地开发和占领当地市场,而且还横向相互连接形成海外销售群体,开展三国间的贸易。

2.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海外直接投资有着密切关系,因而综合商社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与其贸易业务相关的。

70年代,综合商社的对外直接投资除了商业领域,还有以燃料、重化工业原料为主的海外资源开发,和以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制造业领域。这些对外投资带动了综合商社的进出口贸易,但是,综合商社以重化工业为基点的对外直接投资到70年代末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尤其在制造业领域,综合商社参与的“三人四脚型”海外合资企业从1973年的150家减少到1978年的4家[⑤]。80年代以后,日本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贸易摩擦深化使日元大幅度升值,同时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趋势加强,一些主要出口产业的企业纷纷到海外直接投资,实行现地化生产。面对新的形势,综合商社也采取了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1)与国内大企业联合向海外发展,建立当地化产销联合体。由于贸易摩擦不断深化,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主要出口产业如汽车、家电及钢铁等部门的企业扩大了向海外转移资本,建立现地化海外生产企业。在钢铁领域,1984年,日新制钢、日本钢管、川崎制铁三大钢铁生产企业相继到美国投资,建立合资企业,各综合商社也同方向转移资本,在美国建立钢铁贩卖公司,或合资建立钢铁加工流通中心,协同生产企业建立海外产销联合体,例如,住友商社在美国和东南亚设立了12个钢铁加工和销售中心。在汽车领域,随着汽车厂家向海外现地化生产的推进,综合商社为了在汽车的国际流通中占有一席之地纷纷到海外市场与厂家合作建立了汽车产销网。例如,三菱商事与三菱汽车建立了包括生产和销售的全部合作关系;丸红在美国、欧洲设立了销售日产汽车的子公司,同时还出资协助日产系列的零部件厂家进入海外市场,建立零部件供应的国际网络。通过这种产销联合体的建立,综合商社强化了与厂家的合作关系,扩大了当地及三国间贸易,同时也使激化的贸易摩擦降温。

(2)与国际大企业在多种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到70年代为止,综合商社的成长是依靠日本企业成长的支持,但由于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日本企业对综合商社的依赖减少了,综合商社不得不加强海外市场的开拓。由于综合商社本身没有生产能力,要想增加海外市场的份额不能缺少海外大企业的合作。因此,80年代中期以来,综合商社加强了与国际大企业增进贸易关系的活动。例如,三井物产掀起了“伙伴关系战略”,尤其是与美国企业加强了合作关系。其中,与美国著名的飞机制造公司“迈克唐纳·道格拉斯”合资开发新型客机;与美国第三大电子计算机厂家“尤尼西斯”建立了包括出资在内的密切合作关系。

其他综合商社也同样与国外大企业在广泛领域进行合作。通过与国际性大企业资本合作,介入对方制成品销售及原材料调配,综合商社扩大了在海外市场的贸易份额,同时也朝着脱离日本,依存于世界经济的多国籍企业发展。

(3)对亚洲市场的直接投资不断增加。进入90年代,由于亚洲经济持续增长,尤其是中国的开放政策更加明确,日本企业加强了在亚洲地区的投资。93年、94年中国成为日本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94年日本对中国的投资件数是美国的5倍,加上其他亚洲各国,投资件数的四分之三在亚洲[⑥]。与此相适应,综合商社也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洲市场与当地资本及亚洲财团展开了各种合作活动。

综合商社在亚洲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物流及基础设施领域。

①物流领域。掌握物流是综合商社支配流通的重要手段。随着日本企业进入亚洲市场的急剧增加,向当地工厂供应原材料、机械以及对外销售制成品的贸易增加了,而且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大,因此,完备物流基础至关重要。例如,日商岩井在泰国建设了进口货物专用的保税仓库和集装箱集散地。住友商社在印尼、伊藤忠商社在中国上海设立了集装箱综合物流公司。丸红与中国企业合作在深圳、上海建设了石油天然气储备基地作为向内地二次配给的物流据点。

②基础设施领域。日本企业在亚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泰国、印尼、菲律宾、中国、越南以及印度等国。这些国家实行工业化较晚,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不完备的问题日益突出。综合商社为了支援日本企业进入亚洲,先行到亚洲各国进行基础设施工业的投资。除了预期的投资收益,综合商社还开发了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的供应,强化了与进入亚洲投资的企业的关系。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在发电事业方面的投资。例如,丸红1994年在香港设立了“丸红亚洲电力”,与世界各国的大成套设备厂商、电力公司等合作,在亚洲开展发电事业。住友商社与香港华人资本“奥普威尔”合作在印尼建设了亚洲最大的煤炭火电发电厂。

综合商社自80年代以来加强了对海外市场的开发,尤其是积极进入亚洲市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综合商社加深了与国内外生产厂家的贸易关系,提高了在海外市场的贸易份额。

3.三国间贸易不断增加。三国间贸易是指以综合商社为中介而进行的日本之外的两国或多国间的贸易。近年来在日本对外贸易出现了“脱离商社”现象的情况下,三国间贸易的开展为综合商社打开了一条通向“真正国际化”的成功之路。

在高速期,综合商社作为日本加工贸易体制的主要承担者,在日本进出口贸易中占有很大份额,但是,80年代以来这种份额不断下降。例如,综合商社的进口总额在日本进口总额中的比重1985年占68.5%,1994年下降到43.9%,出口额的比重由1985年的41.6%下降到1994年的29.5%[⑦]。不仅在日本贸易中的份额减少了,而且在综合商社的销售总额中,进出口贸易的比重也不断减少。例如,1984年,九大商社的进出口额在销售总额中的比重平均为43.5%[⑧],此后不断下降,到1995年这一比重仅为27.5%[⑨]。而同时,九大商社的三国间贸易比重80年代却迅猛提高。例如1979年九大商社的三国间贸易额在销售总额中的比重平均为10.6%,此后逐年上升,1990年达到27.2%[⑩],此后虽稍有下降,1995年仍占25.7%[(11)],这说明综合商社的对外贸易已转移到以世界经济为中心了。

综合商社拥有全球贸易及情报网络,同时在海外与国内外企业共同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因而三国间贸易得以迅速提高。三国间贸易的增长对缓解综合商社因进出口贸易不振带来的困扰发挥了巨大作用,综合商社开始从以日本为中心向以世界为中心的贸易模式转变,同时也走向了更高层次的国际化发展阶段。

4.实施子公司战略。80年代以来,综合商社的事业领域不断扩大,尤其是海外现地交易及三国间贸易增加,各综合商社纷纷实施了子公司化战略,即将许多营业据点改为子公司,原来由总公司经营的业务改为由分公司独立进行,以便利用中小企业的低成本来经营,提高经营效益。80年代中期后各综合商社子公司数迅速增加,到1990年伊藤忠商社有分公司692个,三井物产571个,三井商事513个,丸红461个[(12)]。

实施子公司化以后,综合商社将经营业绩好的子公司作为联结子公司列为合并会计对象,对业绩欠佳者只作为权益法适用对象而从合并会计中排除,从1986年到1990年,各综合商社财务报表中作为合并会计对象的子公司数逐年增加,如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伊藤忠和丸红的合并会计对象子公司数分别由92、83、90、69家增加到314、354、495、143家[(13)],这说明各综合商社在强化子公司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再从子公司的收益来看,1993年决算期,九大商社的子公司销售额占九大商社销售总额的20%,但其营业利益却相当于九大商社总营业利益的50%[(14)],说明子公司的收益能力及综合商社的合并收益能力不断改善。

70年代中期以来儸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综合商社失去了依存的基础,经营陷入了困境。尤其是80年以来,日本经济国际化进一步深化,对综合商社的依赖减少了。面对这些变化,综合商社不断调整传统经营方向,拓展新的事业领域,同时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和三国间贸易,日益由“日本的综合商社”向“世界的综合商社”转变。

注释:

[①]〔日〕山中丰国著《综合商社》,文真堂1989年版,第17页。

[②]〔日〕教育社编《综合商社的经营比较》,教育社1980年版,第78、110、112页有关资料算出。

[③][(12)][(13)]〔日〕逸见启等著《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大月书店1991年版,第56—57页、第101页、第100页。

[④][⑧][⑩]〔日〕佐藤久公著《商社》,日本经济新闻社1993年版,第74—83页,第194页,第194页。

[⑤]〔日〕米川伸一等著《战后日本经营史》第三卷,东洋经济新报社1991年版,第178页。转引自孙世春著《日本综合商社》,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3页。

[⑥][⑦][⑨][(11)][(14)]〔日〕山中丰国编《日本的商社》,大月书店1996年版,第160页,第151页,第95页,第17页,第65页。

标签:;  ;  ;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综合招商经营战略的转变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