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106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也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生态住宅设计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使人、住宅建筑和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为人们构建一个绿色舒适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生态住宅设计
引言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们对于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普通的住宅建筑设计相比,生态住宅设计更重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各种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应积极推广生态住宅设计,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防范,不断提高生态住宅设计水平。
一、生态住宅设计原则
1.1以人为本
人是生态住宅建筑中生活的主体,因此生态住宅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人们对于住宅建筑的需求和感受。同时,生态住宅设计应符合人们的审美,采用多样化的设计手法,美化住宅建筑,优化周围生活环境,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机制,实现良好的生态住宅设计效果。
1.2理论联系实际
生态住宅是满足人们需求和时代发展的一种新型住宅,在设计生态住宅建筑时,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住宅建筑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地质特征、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多方面内容,结合住宅建筑施工设计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坚持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
1.3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真正含义不只是重视保持自然生态环境,而是追求人类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实现大自然和人类的和谐相处,生态住宅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各种能源和资源,在保护生态住宅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住宅设计,实现自然生态环境和各种资源的最大利用率,设计符合人们生活习惯、发展需求的住宅建筑。另一方面,基于当地的地形地貌和环境特征,在设计生态住宅建筑前,全面了解该区域的地质、植被、气候、水文、土壤、空气等多方面信息,优化和改进住宅设计。最后,生态住宅设计应考虑到各种不同性质的建筑材料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尽量采用绿色节能型建筑材料,避免对水源、空气等造成破坏,节约建筑材料,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生态住宅设计要点分析
2.1循环性
生态住宅设计理念融合了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美学等多专业学科,将实现建筑工程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为根本性目的,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生态住宅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设计的循环性,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不得以提高建筑功能为目的对环境资源造成破坏,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放在相同地位,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
2.2实用性
住宅建筑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人们日常居住场所,其设计与建设是否合理,将在根本上决定了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生态住宅设计时,不仅要提高资源的应用效率,还要保证各环节设计结果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设计前需要充分对建筑拟建场地周围地质条件、自然环境等进行详细调查与综合分析,利用可再生能源来代替传统的建材,同时要提高建筑工程采光性、通风性以及交通便利性。另外,对于建筑工程室内设计,要提高室内空间合理性与健康性,尽量选择用绿色装修材料,避免材料污染室内空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2.3审美性
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住宅建筑的设计要求逐渐有传统单一的功能需求,转变为审美、结构以及空间等多元素要求,尤其是审美元素。很多住宅工程为追求功能,而忽视了居民对审美的需求,虽然提高了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最终设计效果并不得到居民认同,并不算作设计成功。因此,在对住宅建筑进行生态设计时,需要提高对审美要求的重视,在提高资源材料应用效率的同时,对其进行美化设计,为居民营造一个美观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建筑工程生态住宅设计措施分析
3.1建筑布局规划设计
(1)场地选择。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地理环境多以山地居多,在选择建筑工程建设场地时,一般为“依山傍水”不但可以提供新鲜的空气,达到减轻湿热的目的,在冬季还可以利用山体来阻挡冷风的影响,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气候。
(2)布局规划。在对住宅建筑进行整体布局规划时,需要合理确定住宅朝向与日照间距,同时要确保通风的有效性。在设计时,大多以当地风环境为设计要素,通过风玫瑰图等来确定夏季主导风向与风频率,利用相反风向频率进行叠加计算得出夏季最高风频率方位,并将计算结果与利于冬季光照正南北方向进行结合,最终来确定布局方案。
(3)布局形式。主要包括线网式、主轴式、层台式以及主从式,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确定布局形式,不同形式所适应的环境不同。例如线网式多应用于地形限制大地区,此种设计方式将各住宅单元之间保护相互独立,并利用道路将其进行串联,可以满足日日常生活中对交通的要求。
3.2住宅建筑户型设计
(1)单元拼接与组合。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来说,根据单元拼接方式不同可以变更为多种平面形式,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将各单元结构形成遮挡来增加散热面,可以利用单元拼接平面形式与体型之间凹凸关系形成丰富的阴影空间遮挡光照,常见有Y型、T型以及风车型等。其中,为提高住宅建筑通风效率,需要重点做好住宅平面设计。
(2)住宅户型优化。在对住宅建筑户型进行设计时,除了要进行基本的功能性与流线性角度设计外,同时还需要做好隔热、通风等因素的分析,提高住宅平面布局的合理性,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不但可以满足居民对基础功能的需求,还可以减少对各类能源的消耗。
3.3自然资源应用设计
在对住宅建筑进行生态住宅设计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各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如自然通风与自然光照等,通过合理的设计来降低传统建材的应用,提高资源应用的效率。其中,对自然通风的设计,可以从建筑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以及三维空间布置等角度出发,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引进自然风,来解决住宅环境湿热问题。
3.4外围防护结构设计
主要是指建筑外墙与外窗等维护结构的布置设计,在进行生态设计时,需要在传统的体形系数控制基础上,对建筑朝向与结构倾角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确定住宅朝向与围护结构倾角时,需要对工程当地主导风向进行分析,了解其对建筑结构造成的渗透影响,同时还需要最好对流换热系统的研究,针对日间与液间太阳辐射、背景辐射等因素来进行结构设计。
结束语: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是我国现代化住宅建筑发展的趋势和目标,结合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原则,结合环境学、建筑学和生态学等相关知识,合理选择建筑朝向,因地制宜,做好平面布局、外墙和阳台降噪设计,为人们设计舒适健康的住宅建筑,实现建筑、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生态住宅建筑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熙文.现代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2]桓小红.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J].职业,2011,09:104-105.
论文作者:郑长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住宅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布局论文; 自然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