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查干花蒙古族中学 131199
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也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以饱满热情的情绪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培养学生向终身体育发展。
学校体育的中心任务是体育教学,怎样才能把课上得好些呢?我认为首先应当在备课上下功夫,努力钻研和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1.熟悉和精通课程标准和教材;2.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3.安排和设计好备课环境;4.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理解和熟悉课程标准和掌握有关教材的“三基”,然后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基础、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和思想品德设计好因地制宜、新颖和利于授课的环境,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首先熟悉和精通课程标准和教材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定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得越准,难点就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体育科学知识,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可以翻阅。
二、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
由于教师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的教学旧观念,忘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根据,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另外,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某些“三基”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后效应。
三、备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四、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在备课时要提倡“双百方针”,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允许各持己见,鼓励创新,允许试验。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另外,教师应集体进行体能训练,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这样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集体备课、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应积极参与。
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是学生对老师的敬佩与爱戴的源泉,一个好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精通现代教育理论,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习惯和人格养成。教师如果在课上唯我独尊,我自己一人说了算,那只能让学生敬而远之,教师就不能与学生之间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教师要具有亲和力,学生才会将对其朴素的爱升华为敬,才会欣赏教师的一言一行。古人云:“身教胜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因此,教师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也是上好课的关键。因老师德不够,而不喜欢老师,进而不喜欢他所教的学科现象比比皆是。而师生若成为朋友,学生是一定喜欢老师所教的课的,这对达到教学目标是很有益的。教与学的双方是在认同的基础之上来完成。师在玩中教,生在玩中学给双方带来愉悦,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教师也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学会学习,才能成为乐观向上、不断进取的人。
现在大多数中小学还在认为体育是小科,非考试科目,可上可不上,领导不重视,教师不重视,劳动占用体育课、开班会占用体育课等,再加上评职称、晋级、选先进体育教师总要往后排,繁重的工作量在待遇和权益上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操,不要把利益看得太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饱满热情的情绪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培养学生向终身体育发展。
论文作者:高宝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教材论文; 体育论文; 环境论文; 体育课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