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充分发挥论文,货币政策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如何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这是个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就此进行探讨。
一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其内容包括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手段。
现代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货币信用经济。货币信用的活动,能够影响到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影响到国民经济运行的所有方面。因此组织和调节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就直接关系到能否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之相适应,组织、调节货币供应与货币流通的货币政策,也就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向我们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理论分析和客观实践表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有:
一是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提高产业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在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中,产业配置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有赖于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有赖于生产要素的合理和高效使用。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高效,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能否得到恰当的配置和有效使用。所以建立合理、高级的产业结构,即是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要求,又是推动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因素。而合理、高效产业结构的形成,则有赖于货币政策导向。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生产要素配置是通过资金配置来实现的,物随钱走,价值流通引导物质流通。其运行轨迹一般为:资金市场取向——生产市场导向——产品适销——产业结构协调。目前我国企业的流动资金绝大部分来之于银行贷款,据有关部门统计占85%以上,约4万亿元,流动资金的这种运行格局, 决定了流动资金贷款余额的周转与配置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与重组,制约和决定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和态势。而银行资金的周转与配置又取决我国货币政策的走向。若能既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又注重生产市场导向,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用好用活这一大块资金,就能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重新组合,产生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无疑,这能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是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提高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我国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集中表现在各种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差。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而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能从多方面促进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首先,货币政策的实施,促使信贷资金从供给制真正转为借贷制,这能有效地帮助和促进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克服“大锅饭”、“铁饭碗”、不负盈亏的弊端,强化自身约束,尽可能节约银行信贷资金的使用,力求以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其次,银行作为信贷资金配置的主体,配置行为直接影响资金利用效率。货币政策的实施,客观上要求银行等一切金融机构必须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风险管理,这样能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能向集约化经营转化,注重资金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从而强化自我约束,使其努力改善信贷资产质量,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再次,利率在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根据资金市场状况,中央银行适时调整利率水平,及时引导资金的流向流量,促使一切社会资源合理流动和最佳组合,从而全面提高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三是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创造宽松的改革环境,为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体制条件。经济体制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早在10多年前党中央就明确指出,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中心。然而多年来迟迟未有实质性进展,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经济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特别是主要靠政府配置资源,政企不分,吃“大锅饭”,争投资、争项目而又不负责任的弊端仍然存在,生产要素市场欠发育,市场体系不完善,在部门分割、地区封锁下市场机制作用难以得到合理、充分的发挥。因此,不从根本上改革经济体制、转换经济运行机制,走集约增长之路只能流于空谈。多年来的经验表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需要有一个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而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的形成,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货币政策的作用。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实施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调控好货币的供求量,在宏观上确保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把物价控制在社会和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这样各项改革措施才能顺利出台,并收到好的效果。由此可见,要深化改革,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扫除体制性障碍,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至关重要。
二
根据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状况,为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集约型增长的客观要求,有必要对现行的货币政策加以调整和完善,可供选择的取向是五个方面的转移。
1.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转换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宏观经济目标。自1984年中央银行建立到1985年我国银行法颁布之前,我国事实上一直奉行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但以往实践表明,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在多数年代并未能够同时实现,货币政策在支撑经济增长的同时,都伴随着较为严重的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现实状况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战略的指导和驱使下,我国经济外延扩张的势头一直十分强劲。当储蓄无法支持经济高速增长时,各级政府和银行往往更多考虑经济增长目标,而把稳定币值目标退居次要位置。为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央银行货币超量发行势不可免,从而引发了频繁的通货膨胀,对粗放式经营发展事实上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损害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事实证明,要走出我国经济运行扩张、紧缩、再扩张、再紧缩的怪圈,从根本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必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转换,由双重目标向稳定币值的单一目标转换。这样方可为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提供稳定的货币环境,保持正常的经济运行态势;同时又可以将央行的调控重心置于货币信贷总量的控制上,摆脱其资金分配者的角色,为市场配置资金让出空间,提供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
鉴于此,我们必须切实按照银行法的规定,牢牢把握信贷稳定币值这一货币政策目标,力求做到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大体同步,控制社会总需求过快增长,促进和发展有效供给,保持币值的基本稳定,从而在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下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实现信贷资金投入方向、重点转换
银行信贷资金投入的方向、重点,直接关系到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我国信贷资金的质量不高,各专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近年来迅速增加,银行逾期、呆帐资产约占总信贷资产的四分之一左右。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约束软化。从银行外部分析,面对众多处于饥饿状态的亏损企业,银行受到政府、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强大压力,不得不予以贷款支持,不惜高成本保企业,银行对企业约束不力。从银行内部分析,在“大锅饭”的体制下,银行缺少利益——风险机制制约,不讲求投资回报或不计较投资开发的融资成本,银行自身约束不力。
针对这种状况,为了提高信贷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整个经济的增长质量,银行必须改变投入方式,明确信贷资金的投入重点,将有限的资金投向质量好、效益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企业和产品,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具体说,信贷资金要重点投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对基础产业贷款的比重,改变我国基础产业薄弱状况,促进整个产业结构优化;二是提高对第三产业贷款比重,加速劳动力商品化进程,拓宽市场深度,为企业转机建制,减人增效创造条件;三是提高对民营经济的贷款比重,大幅度调整经济结构,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四是加大对企业技术贷款的比重,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向技术进步要效益。总之,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通过提高投入质量来推动和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真正实现集约型增长。
3.实现货币政策工具转换
长期以来,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极为单调,一般均采用控制信贷规模这种传统体制沿袭下来的数量控制方法。在目前双重体制下,这种方法对调控社会资金投入,特别是控制固定资产贷款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必须看到,随着多种金融机构的建立,中央银行资产中外汇占款份额加大,各种新的货币工具的产生和发展,使得运用这种方法的作用范围不断缩小,有效性逐渐减弱。一般来说,它只能管住国有商业银行的帐内贷款规模,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帐外经营和非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扩张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单纯运用这种方法很难实现对货币供应总量的控制目标,往往是“紧则卡死,松则失控”,造成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影响经济运行质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的确立和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必须作相应的调整,控制信贷规模这种传统方法应适时逐步用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取代。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等,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用得好,能有效地调节货币供应量,调节贷款规模、贷款结构,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九五”期间我国首先应该加大再贴现的力度和使用频率。通过运用再贴现,调控好基础货币的投量、投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效率;把分散的商业信用引导到银行信用的轨道上来,解决好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其次还应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范围和力度。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这是个比较理想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大力发展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增加发行的数量和品种,完善流通转让市场,允许商业银行进入国债市场参与活动等等,逐步使公开市场业务成为吞吐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渠道,从而充分发挥我国基础货币供应机制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
4.实现利率从管制向市场化转换
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基本手段之一。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就应研究、协调好利率政策。利率政策的作用,一是通过调节利率水平,影响整个社会资金供求状况;二是通过调节利率结构,使社会资金在合理的资金价格体系下,得到科学、合理配置。这些,显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收效总的说是明显的。但由于对我国长期形成的行政集权体制模式的改革尚需一个过程,而改革过程中又面临利益主体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这就使利率政策功能发挥在客观上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率水平不正常,利率结构不合理,利率管理体制较僵化,结果使利率既不能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也不能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由于利率水平偏低,紧缺的资金竞成了各种资源中最廉价的一种资源,资金浪费和低效使用便在所难免。从世界各国经验看,当现代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实行利率市场化,并从制度上保证利率的灵活变化和结构合理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利率的功能,才能解决资源配置、经济效益、通货膨胀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我国的利率也必须从管制向市场化转换,这是大势所趋,是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鉴于目前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作为过渡,近期可考虑在控制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的同时,赋予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一定的浮动权,强化浮动利率机制的作用。浮动的幅度由中央银行根据宏观平衡和货币政策目标的需要决定。在利率的种类和档次上也应简化,应当依据国际惯例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要求,重新设立种类和档次结构。对于有价证券、特别是政府债券与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结构,必须依据金融信誉度和流动性合理地加以确定。通过这样的调整,逐步向利率市场化过渡。
5.实现金融机构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换
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要依靠各金融机构的作用。近年来的金融改革虽已打破了一家银行经营的格局,成立了几大专业银行和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金融由国家银行垄断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观,显然不利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金融行业的集约经营。与集约型经济增长相适应,必须进一步打破国家银行垄断金融市场的状况,大力发展多种金融机构,构造充分竞争、充满活力的金融机构体系,这对减少资金浪费、实现资金合理流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无疑具有重大意义。由垄断走向竞争,这是真正实施好货币政策,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
构造竞争性的金融机构体系,除了必须加快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步伐外,还应大胆试办民营金融机构,适当引进外资银行,鼓励开办更多的区域性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多元化金融机构形成过程中,必须抓紧制定各类金融机构的管理法规和条例,在资本金、机构设立、管理人员要求和业务范围等方面都要规范化,并根据不同情况,切实加强对各类金融机制的监管,促进其平等、有序竞争,健康发展。
三
要通过货币政策的上述调整,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中必须注意构筑新的货币政策作用的基础或条件。这些基础或条件概括起来主要有:
1.确保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确保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是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应有作用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政府干预及自下而上倒迫机制的形成,使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侵蚀,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困难和阻力很大,往往导致货币供应特别是广义货币供应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需要,积累通货膨胀的压力,很难形成支持经济集约型增长的货币环境。因此,确保中央银行有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确保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关键是必须理顺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应充分尊重中央银行的货币决策权和执行权,不宜过多地干预其具体的决策及措施。政府与中央银行发生意见相左时,政府应主动与中央银行协商,共同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法。中央银行在作重大决策时,也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政府的要求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尽可能使政府与银行形成共识,在行动上保持一致性。
货币政策的实施必须有相对稳定的金融微观基础,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要强化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中央银行应依据法律、法规、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各种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使之恪守法律、法规,做到安全、可靠、稳健经营,从而保持整个金融运行稳定有序,使货币政策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加快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的改革步伐
商业银行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础。没有健全的商业银行制度,就必然影响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快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步伐,使其尽快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商业银行轨道。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涉及到诸多关系,牵扯诸多矛盾,故近年来改革进展、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改革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资产质量不高,不良贷款的包袱越来越重。这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逐步加以解决。可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提高银行补充资本金的能力;要全面推行票据贴现、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实行审贷职能分开,增强贷款透明度,形成贷款制约机制,杜绝产生新的不良贷款;对有逾期、呆滞贷款的企业,要重新签订贷款合同,一律实行财产抵押, 逐步将银行呆帐准备金比例提高到贷款总额的1%,赋予银行按实核销的自主权,销掉一部分呆帐借款。在解决不良资产包袱的同时,必须把增强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提高资金营运效率作为专业银行转变内部经营机制主要内容,切实加强经营管理,全面提高银行人员素质,这样方可加快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步伐。
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系统,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对此一是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近年来我国的货币市场除同业拆借市场外,短期债券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和大额可转让单市场都还处于初期形成阶段,市场中可供交易的工具也十分短缺。而中央银行的很多调控措施,包括货币政策的调控,都要借助于货币市场的功能才能实现,在货币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是很难操作的。因此必须加强货币市场的建设步伐,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手段提供市场基础。加强货币市场的建设,首先必须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允许持有货币资金的单位和个人直接参与货币市场的交易,以增加市场容量,同时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其次要发展多种货币市场工具,一方面扩大现有工具规模,另一方面应增加新的融资工具和融资渠道,不断进行短期金融商品创新。再次,要加快培育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放开利率管制。可先放开同业拆借利率,进而再放开存款和贷款利率,从而充分发挥利率机制调节货币供求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发展完善资本市场。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这是促进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储蓄要转化为投资,离不开资本市场。根据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情况,必须积极而有计划地发展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增加经济主体储蓄与投资的选择机会,使储蓄更有效更快地转化为投资;也为企业进入市场,面向市场融资铺设通道,创造企业转变经营方式的金融机制,从而为高质的经济增长提供更有效的资金保障。股票市场的发展,要注意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建立全国统一的交易市场体系,改善投资者的结构,同时要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债券市场的发行方式要进一步市场化,债券期限、品种要多样化,还应注意积极培育企业债券市场。
4.注意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从理论上说,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两大政策职能各异,作用不同,但它们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客观上需要有两者协调配合,才能达到各自政策的目标并提高整个政策体系调控的合力效果。因为某一政策的单方面调控,往往带有某些难以避免的局限性和不足。以治理通货膨胀而言,抑制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在于把握好货币供应量,因而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中能起决定性作用。但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仅仅依靠货币政策而没有财政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背道而驰,也很难有效地遏制通货膨胀。这从新一轮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涨幅高的变化趋势足以说明这一点。此外货币政策对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调控也显得力不从心,需要财政政策予以配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可实行双松双紧或一松一紧的政策。目前我国经济由于仍属于资源约束型,宏观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症结仍是总需求过大,宏观经济政策仍需将社会总需求压缩到社会总供给的客观界限内,因此在采用松财政的同时,必须配合以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松财政来挤下和转移部分投资和消费到国家财政,以达到调节需求结构,压缩投资和消费的目的。通过紧货币来紧缩社会总需求量,防止财政使用赤字调整需求结构而引发总量膨胀,从而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
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供选择的对策有,可将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资金,努力将税收减免范围缩小到最低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的基础上,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既有分工,又要有配合,这样组合优化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共同调控社会总需求,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标签:银行论文; 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央行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经济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货币论文; 配置效率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金融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利率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