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表达论文_郝怡,韩淑芬,唐晓蕾,时磊,李瑶

(大庆龙南医院 口腔内科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 研究IL-17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记录牙周临床指标,采用 Real-time PCR 方法定量检测 IL-17mRNA 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同期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结果比较。结果 慢性牙周炎组 IL-17m RNA 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牙龈组(P<0.05)。结论 Th17 相关细胞因子 IL-17 可能在慢性牙周炎发病机制中发挥致炎作用。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IL-17;Th17;RT-PCR

前言

慢性牙周炎是牙周致病菌引起的炎症反应,在临床上表现为活动期与静止期交替出现的特点;当其处于活动期时,表现出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加重[1]。目前认为,机体过度或失衡的免疫反应是牙周炎发展过程中局部组织破坏的主要原因[1]。曾有学者用 Th1/Th2 理论来解释牙周炎的各发展阶段的免疫病理学机制,但后来发现许多由 T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并不能完全用 Th1/Th2 模型来解释,Th17 和 Tregs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 T 辅助细胞亚群,两者在分化和功能上具有相互拮抗关系,Th17 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中性粒细胞的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有关,而 Tregs 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则与炎症抑制、免疫自稳及损伤修复有关[2]。本次采用实时定量 PCR 方法,检测Th17 细胞代表性细胞因子 IL-17 在牙周组织中的含量,初步探讨 IL-17在慢性牙周炎中的免疫学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牙龈样本取自 2016 年 1月~2016 年12 月大庆龙南口腔科就诊需要拔牙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纳入标准:慢性牙周炎组(CP 组)参照 1999 年牙周病分类国际研讨会制定的标准选择需要拔除磨牙的中重度牙周炎病例,要求探诊出血阳性,PD≥5 mm,CAL≥3 mm,X 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大于根长 1/2。健康对照组(N 组)要求口腔卫生情况良好,牙龈无红肿,龈沟深度≤2 mm,牙齿无松动,X 线片显示牙槽骨无吸收。排除标准:①全身有系统性疾病;②3个月内服用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阿司匹林,布洛芬等);③近 6 个月行牙周治疗者;④妊娠妇女。慢性牙周炎组男 15 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5岁另选取同期健康患者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 44.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采集均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患者依从性良好,并报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试剂与仪器

RNA 保存液(北京索莱宝);TRIzol 总RNA提取试剂(北京天根生化);人 IL-17 ELISA 试剂盒(RD,美国);分光光度计( NANODROP 2000)(Therno Scientific,德国);荧光定量 PCR仪(ABI7500)(Applied Biosystems,美国);电子天平(FA1204B)(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全波长酶标仪( Power wave XS2)(Biotek,美国);基因引物(北京Invitrogen)。

1.3 标本采集与实验方法

病变组牙龈组织来源于慢性牙周炎患者记录牙周临床指标后需要拔除的未治疗的磨牙,采用内斜切口切取;对照组健康牙龈来自阻生牙拔除时切下的牙龈组织。所采集的新鲜组织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后,小部分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用于组织病理学观察;剩余部分立即置于 RNAlater 保存液中-20 ℃备用。RT-PCR法检测两组 IL-17mRNA 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引物设计、总RNA提取,cDNA合成以及荧光定量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P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炎症及健康牙龈组织标本组织学 HE 切片镜下观察,CP 组均符合活动期(进展期)慢性牙周炎组织病理表现,健康组符合正常牙龈组织病理表现。所有炎症样本及健康牙龈样本均有 IL-17 基因表达,慢性牙周炎组 IL-17m RNA 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牙龈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局部表现为免疫炎症反应,造成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最终导致牙齿脱落,严重损害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慢性牙周炎在临床上呈现活动期和静止期的交替出现的特点,活动期牙周支持组织破坏加剧,而静止期牙周组织破坏减少甚至出现牙周组织的修复现象,目前有关慢性牙周炎活动期和静止期反复交替出现的免疫病理学机制还不清楚,同时临床上活动期和静止期的诊断也缺少准确、可靠又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 [2]。

Th17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了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牙周病患者的牙龈组织切片和龈沟液中都有 IL-17 的存在。Cardoso 等[3]利用免疫荧光共焦显微镜定位 CD4 和 IL-17,从而证实 Th17 细胞存在于牙周炎患者的牙龈组织中。Zhao 等[4]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来检测 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 Th17 \Th1 \Th2 细胞因子(IL-17,IL-21 \IFN \IL-4)的含量,使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来检测外周血中它们各自特异性转录因子(RORC,T-bet 和 GA-TA-3)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来监测 Th17 细胞和 CD4 阳性 T 细胞的水平。结果显示 Th17 细胞在慢性牙周炎的免疫平衡方面起到破坏性的作用,慢性牙周病患者牙周治疗后 IL-17 的水平明显降低,同时 Th17 细胞主要特异性转录因子 RORC 的水平也明显降低。我们的实验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有炎症及健康牙龈组织标本组织学 HE 切片镜下观察,CP 组均符合活动期(进展期)慢性牙周炎组织病理表现,健康组符合正常牙龈组织病理表现。所有炎症样本及健康牙龈样本均有 IL-17 基因表达,慢性牙周炎组 IL-17m RNA 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牙龈组,提示Th17 相关细胞因子 IL-17 可能在慢性牙周炎发病机制中发挥致炎作用,可以作为慢性牙周炎诊断和预后的靶向因子。

参考文献

[1]许丽华,陈瑞雪,许尧生,等. IL-23/IL-17 炎症轴在慢性牙周炎活动期和静止期的表达[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26(10):694-596

[2]许丽华,武明轩,陈瑞雪,等. 慢性牙周炎活动期和静止期牙周组织中IL-17和IL-10 m RNA含量测定[J]. 现代口腔医学,2016,30(6):321-324

[3]Cardoso CR,Garlet GP,Crippa GE,et al. Evidence of the presence of T helper type 17 cells in chronic lesions of human periodontal disease[J]. Oral Microbiol Immunol,2009,24(1):1-6

[4]Zhao L,Zhou Y,Xu Y,et al.Effect of non-surgical periodontal therapy on the levels of Th17/Th1/Th2 cytokines and their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Chinese chronic periodontitis patients[J]. J Clin Period-ontol,2011,38:509-51

论文作者:郝怡,韩淑芬,唐晓蕾,时磊,李瑶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  ;  ;  ;  ;  ;  ;  ;  

IL-17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表达论文_郝怡,韩淑芬,唐晓蕾,时磊,李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