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阈下墨学文化的对外传播对策论文

“一带一路”视阈下墨学文化的对外传播对策论文

“一带一路”视阈下墨学文化的对外传播对策

张玲玲

(枣庄学院,山东 枣庄)

摘 要: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文化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墨学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墨学文化的天下共命运的理念、兼爱非攻的路径、平等共治的态度、和而不同的原则、互利共赢的模式契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精神。“一带一路”战略为墨学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有力契机,同时,沿线国家传播墨学文化也将有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行稳致远,两者之间相互耦合,相互促进。为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持久发展,墨学文化对外传播需要加强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完善传播人才培养机制、关注文化差异,尽力消除认知隔阂、创造墨学文化传播的优质有形物质载体、搭建宣传墨学文化的平台等。

关键词: 一带一路;墨学文化; 传播对策

一 墨学文化与“一带一路”的重要关系

(一) “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需要文化墨学助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向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但不可否认,“一带一路”建设仍然面临着很多障碍和困难。这些困难可能造成地区间不同程度的误解。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单单依靠经济科技发展的“硬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采取文化交流的“软支撑”力量。通过文化交流,使各国人民产生共同语言、增强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到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要在“深化人文交流、繁荣民族文化的事业中相互借鉴”。墨学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兼爱、非攻、平等、包容、开放等核心思想恰好与“一带一路”的丝路精神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相契合,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精神价值支撑,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促情、以文建信的作用,减少或消除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和抵触,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民意相通[1]

搁浅分为操纵性搁浅和漂移性搁浅两类。操纵性搁浅是由于人为错误或者船员缺乏警惕性造成的(第I类);漂移性搁浅是由于操作或者推进装置失效,船舶失去自航能力造成的(第II类)。水域内的预计搁浅事件或与固定物体碰撞的预计次数的模型见图3。

(二) 墨学文化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墨学文化经过两千多年历史长河的洗礼,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当今的“一带一路”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天下共命运的理念。墨子说:“俱处于室,合同也”。“天始生人,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意思就是,虽然每个人所处的国家不同,但事实上都处于“天地之间”这个大“室”之中,这就是墨学文化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看出,墨学文化伊始就有广阔的世界视野,认为天下所有的国家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会成为孤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正是着眼于欧亚非地区乃至全球治理和发展。

兼爱非攻的路径。墨学的兼爱非攻思想是针对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害、国与国之间的相互攻伐导致的社会大乱问题而提出的治理方案。他认为,如果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能够做到兼爱非攻的话,那么天下就会“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从而达到天下和平、安定、发展。概括的说,墨子主张以“兼相爱,交相利”路径和方式达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目标。“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挑战和困难层出不穷,不安全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墨学的兼爱非攻思想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实践路径[2]

浅旋秸秆还田共调查12块田,水旱轮作,其中撒播田块占75%,条播田块占25%。苗期杂草种类有猪殃殃、看麦娘、繁缕、硬草、藜、荠菜等6种,拔节前期有猪殃殃、硬草、繁缕、看麦娘、藜、荠菜、通泉草、婆婆纳等8种,分属6科8属,其中禾本科2种、玄参科2种,其他科均为1种。在苗期和拔节前期形成以硬草+荠菜+繁缕+猪殃殃+看麦娘为优势的杂草群落。表3列出了株数发生量最大的6种主要杂草在同一类型田块中的平均株数、平均密度、平均盖度、平均频度及总频度。调查发现条播和撒播2种不同的播种方式对杂草的发生没有影响。

在“一带一路”的视阈下推动墨学文化对外传播需要宏观层面的深层思考和实践方面的合理操作。

第一,注重文化对外传播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倡议是应对国际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加强区域合作而提出的。在共同应对过程中,即需要经济科技的力量,也需要文化交流的力量。文化交流首先需要政府发挥引领统筹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将文化与外交、经贸密切结合,形成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长效合作机制。

和而不同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倡导和而不同,允许各国寻找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之策”。“一带一路”建设和持久发展离不开沿线各国家的努力,这是各国发展的必然担当。当然,国家情况各异,“一带一路”的倡议,并不是要消灭这些原本差异,而是更好的尊重和维护差异,主张将“和”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使之能够在自由平等基础上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墨学主张“尚同”,“同”,异而俱于一也”。“有其异也,为其同也,为其同也异”。所以,尊重不同地区和国家、民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使之保持各自特色,并得到充分发展,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尚同”。

二 “一带一路”视阈下推动墨学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

互利共赢的模式。墨学从其兼爱思想出发,主张非攻,反对侵略战争。他认为爱人运行时,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运行时,人亦从而利之。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国与国、家与家之间,只要相互兼爱,不发动侵略战争,就可以共同取利。反之,则使大家共同取害。因此,墨子“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主张 “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以兴“天下之利”。如何实现互利共赢呢?墨学认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当然这是一种跨越国界的爱。不过,这并不是说要舍弃国家利益,而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能够兼顾他人的利益,也就是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和互助、互利、互谅、互让的发展模式,倡议各国合力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带一路”战略不仅造福中国人民,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同时,欢迎各方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3]

昨天,我们进行了一年一度的队委竞选。开始,我的心里并不紧张,因为我并没有交自荐表,所以估计不能参加竞选。可进行到中间,看到同学们都积极发言的时候,我开始想竞选了,想到自己没有资格参加,我很失落……

第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墨学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人才的推动。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64 个国家使用的语言大约2400 多种,官方语言多达54种,语系非常复杂。然而,中国一直以汉语为主,非通用语人才的缺乏使得墨学文化的对外传播面临诸多困难。目前来看,墨学文化的对外传播缺乏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墨学文化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的,使用外语对文言文进行直接翻译难度很大,无论是直译和意译都很难原汁原味的表达其内涵。所以,导致墨学文化的说服力薄弱和影响力大打折扣,在沿线国家难以形成共鸣,使得外国人了解和学习的热情难以持续发酵。

第三,关注文化差异,尽力消除认知隔阂。由于各国文化传统和主流价值观的不同,外域文化与墨学文化价值观内核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墨学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价值错位,即中国意图传播的文化价值与外域接收或反馈的文化价值存在错位。因此,墨学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难免造成信息损耗与冗余,导致认知隔阂[4]

针对墨学文化传播过程出现的认知隔阂问题,一要研究和尊重沿线各国本土文化,挖掘与墨学文化有共性的民族文化。“一带一路”是一个涵盖欧亚非、不同民族、语言、宗教、文化的宏伟战略,其实施必然要求寻求各国的“共性文化”。二要采用中外融通的表达方式,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文化习俗、接受习惯,尽可能克服墨学文化传播中内容损耗与冗余,避免价值错位误解,尽可能消除歧见。三要对内容丰富、复杂的墨学文化进行高度凝练和总结概括,提炼出能够体现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又能够契合“一带一路”精神的核心内容,使墨学文化易懂、易记,易行。

(3)鄱阳湖丰水期悬浮颗粒物粒径空间分布规律较为复杂,主要是受到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与五河来水的冲淤、水动力条件、风浪和采砂作业有紧密联系。人为的采砂作业及沙山分布是使北部湖区星子段以及中部湖区的松门山附近水域产生大粒径悬浮颗粒物的主要原因。南部湖区的水动力条件较弱,粗悬浮颗粒物易沉积,细颗粒物悬浮为主。

第四,创造墨学文化传播的优质的有形物质载体。墨学文化持久传播必须依靠强大的有形物质载体,即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由于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且这种属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影响国家的整体价值取向。所以,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是国家文化和价值观向外发展的一种很好的展现方式和途径。文化产品大多都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所以,文化产品可以通过创作故事情节展现墨学核心理念。一个故事胜过一沓道理。发生在墨家学派身上的故事多如牛毛,可以根据各国文化特点和风俗创作文化故事,把墨学的历史、理念等融入到具体生动、通俗故事情节中,通过有温度、接地气的故事传播墨学理念、以情动人,达成文化共识[5]

三 结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莫旻荧.“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实现路径探究[J].社会科学家,2018(06):156-160.

[2] 王东.“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特色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2):222-223+248.

[3] 杨萍.“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的文化交流困境及出路[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1):37-40.

[4] 张博.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交流的实现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4):6+14.

[5] 朱传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墨家学说精华——墨子军事思想及其意义探微[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7,30(02):100-103.

本文引用格式: 张玲玲.“一带一路”视阈下墨学文化的对外传播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76):279-280.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 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视阈下墨学文化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8CZCJ05)、2019 年度枣庄市社科联应用研究课题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墨学文化“走出去”研究》(项目编号:LX20191410)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张玲玲(1980-),女,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6.133

标签:;  ;  ;  ;  

“一带一路”视阈下墨学文化的对外传播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