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贸易政府管理的新思路——战后对竞争优势改进的可能及途径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后论文,竞争优势论文,新思路论文,途径论文,国际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的争论,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中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争论的本质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最大化的国家经济利益。自由主义者相信竞争优势是既定的,各国只需以此为基础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将在带来世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本国所能达到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保护主义者则相信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保护得到改进,适当的政策甚至可以使竞争优势无中生有。保护将提高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获取更多的国际贸易的利益。战前自由主义者和保护主义者都已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战后国际贸易中政府的行为思想,同样,可以以这种分类方式进行归纳:
一、自由主义的国际贸易政府政策管理观
战后,现代货币主义、弗莱堡学派、哈耶克新自由主义、合理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被统称为新自由主义。它们的政策主张反映在国际贸易领域,就是主张建立一个不受限制的、多边贸易的世界。
战后的自由主义在垄断竞争的前提下,并非从根本上反对政府的干预,所反对的仅是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直接干预。他们看到了主权国家间的利益冲突,但是认为自由贸易是解决冲突的最佳途径,因为只有自由贸易才能使各国充分利用和发挥竞争优势;国家干预则反而可能加剧资源配置失调,使冲突升级。它们也关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矛盾,指出各国政府应起到协调的作用,此时,政府的干预被认为是合理的。
二、保护主义的国际贸易政府政策管理观
战后的保护主义理论不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就是从国家中某些产业部门的利益出发,论证了实行贸易保护的必要。他们相信,国家经济利益的实现并非总是与世界经济利益的实现同步,必须争取贸易利益分配的最大化。即不仅可以通过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在国际竞争中创造出并非由自然禀赋决定的竞争优势,获取原本不可能得到的贸易利益。还可以保护领先或战略性产业,进一步增强它们的国际竞争优势。
与战前的保护主义理论相比,战后的保护主义理论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再宣扬“纯粹”的保护主义。
三、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之争的实质
一是理论的出发点不同。自由主义者相信竞争优势是既定的,各国只需以此为基础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将在带来世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本国所能达到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保护主义者则相信世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并不等于国家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一国可以通过保护贸易的政策,改进其竞争优势,从而争取最大化的国家经济利益。所以,实践中广泛采用的是保护贸易政策,而非纯粹的自由贸易政策。
二是结合经济史来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在国际经济理论界,主张自由贸易是正统的思想,即便是新贸易理论家,也很少有人敢公开承认自己是保护主义者,尽管新贸易理论确实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但在实践中,在通常情况下,各国实行的都是宽松程度不等的保护贸易政策。即“自由主义”是贸易理论的常态,“保护主义”是贸易实践的常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纯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两者的性质不同。我们应该更多地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贸易理论,但经济政策的制定则复杂得多:从纯经济学的立场创立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再据此得出政策性结论,必然会带有某种缺陷。这也是关于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长期无法统一的原因,缺乏真正被理论界和实践同时接受的理论。
万晓琼摘自《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福州),2005.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