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两岸产业合作发展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新形势下论文,两岸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27(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3)08-0143-05
2008年以来,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为标志,两岸产业合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显现的背景下,两岸对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审慎梳理,借“危机”为“转机”,相继提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两岸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产业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目前,大陆“十二五”规划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台湾方面提出“黄金十年”发展规划也两年有余。两岸产业合作能否把握机遇,克服困难,深化合作,打破“台湾接单、大陆生产、海外销售”的传统模式,共同开发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已经成为当前两岸需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两岸产业合作的历史演进
在两岸关系复杂、特殊的背景下,两岸产业合作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进程。随着大陆改革开放,两岸产业合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日益兴盛,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1年两岸同时加入WTO后形成相当规模。在此期间,两岸产业合作由单向投资逐步转型为双向往来,合作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功能分工不断深化的趋势。
1.两岸产业合作开始起步(20世纪80年代)
两岸产业合作以两岸经贸合作为基础,时间上稍晚于两岸经贸合作。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后,两岸经贸合作开始恢复,但由于台湾当局对人员、机构、资金的严格限制,两岸产业合作并没有展开,两岸经济交往主要是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主,而且数量和规模都极为有限。1987年,台湾当局解除戒严令、放开外汇管制并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为台商赴大陆投资创造了条件。1988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明确提出对台商投资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并给予台商诸多的优惠和便利条件。在祖国大陆政策的鼓励下,广大台商利用返乡探亲的机会,开始对大陆进行考察,并进行试探性的投资,两岸产业合作开始起步。到80年代末,台商投资大陆累计近1000项,合同金额超过10亿美元。
2.两岸产业合作逐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为契机,台商在“求发展、逐利润”的强烈驱动下,掀起了直接投资大陆的高潮。两岸产业合作开始以垂直分工、“前店后厂”模式进行。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产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第二产业结构比重超过47%,并且与第三产业比重基本持平。与此同时,岛内劳动力成本压力加大,土地资源使用紧张,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调整,高技术产业开始萌芽,原有大量制造业谋求向岛外转移的机会。大陆持续稳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大量富余劳动力资源以及较低的土地使用成本都是吸引台商投资大陆的关键要素。1989年台商投资大陆项目539个,实际投资金额1.6亿美元,1993年投资项目数达到了高点,约11000个,实际投资金额314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0%。这一时期,台商投资大陆主要以加工贸易型为主,而且“两头在外”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完全按照“台湾接单、大陆生产、欧美销售”的“前店后厂”模式进行产业合作,在产业链上也处于两岸垂直分工阶段,主要是使用大陆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但对管理人才、资金、市场的利用较少。同时,投资的主要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行业,以食品加工、纺织加工、橡胶品加工和塑料制品加工等为主,以上几类初级制品加工占到当年投资总额的30%左右。
3.两岸产业合作形成相当规模(21世纪)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跨国企业利用电子商务采取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加速台湾厂商对大陆产业链的延伸。尤其是在两岸相继加入WTO后,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进入快速增长期,不仅数量大幅增加,集聚规模也不断扩大,投资动机也从最初的“跑、带”战略,转变为“生根”战略。2000—2007年,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累计31630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18.2亿美元。[1]很多台商陆续在大陆设立营运总部和区域管理核心机构,开始在大陆独立接单,弱化“台湾接单”模式。与此同时,在地化采购的比重也随之增加,使两岸产业由之前的产业垂直分工合作,逐渐向产业内水平分工合作并进发展。台资企业逐渐以中间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同时将投资重点转向产业链更长、配套更多的以电子信息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2007年,台商对计算机、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制造业、电子零组件两类行业的投资集中度已经超过30%。
二、两岸产业合作的宏观环境分析
两岸产业合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互利、双赢的格局,对于推动两岸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台湾当局的种种限制,特别是“台独”势力的阻碍,2008年之前的两岸产业合作存在着投资单向性、结合不紧密等诸多问题,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极大地限制了两岸产业的共同发展。2008年以来,在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反对“台独”的基础上,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在此背景下,ECFA的顺利签署、两岸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对接等积极因素为深入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1.ECFA开启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
ECFA是两岸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根据两岸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及特点,按照平等互惠原则所签署的区域经济合作协议,是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机制化与自由化的主要平台。[2]产业合作是两岸经济合作的生命线。根据ECFA规定,在执行“早期收获计划”中,货物贸易方面,大陆降低539种台湾商品的关税,台湾降低267种大陆商品的关税,在三年内分期分步实现“早收清单”产品零关税。服务贸易方面,大陆向台湾开放银行业、会计、飞机维修、保险和医院等11个服务业;台湾向大陆开放设计、展览、视听、银行业等9个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开放,突破了以往两岸以货物贸易为主的传统模式,对于建立完整意义的两岸产业链,促进两岸产业合作由简单的结合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断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为了推动两岸产业合作“落地”,两岸产业“搭桥专案”随之启动。2009年至今,双方共同举办两岸“产业搭桥”专题研讨会20多场,参会人员超过1万人次,广泛涉及中草药、新能源、通讯、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等10多个产业领域,在广度、深度上创历史新高。双方选择LED半导体照明、无线城市、冷链物流三个项目进行试点,并在广州、厦门、宁波、成都、天津等城市落地,目前正在取得实质性成果。根据ECFA相关规定,2011年1月,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产业合作小组成立后,进一步推动面板、电动汽车两个新项目,继续保持、延伸和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的良好势头。[3]在此基础上,2011年10月,第七次“陈江会”通过《关于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的共同意见》,对于探讨两岸产业合作新模式,完善两岸产业布局,促进两岸产业和双向投资的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形成政策对接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显现,世界经济面临下行的严峻挑战。为了摆脱主权债务危机、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等经济困境,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并出现了向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回笼的发展趋势。这对长期处于出口导向、以代工为主的两岸产业而言,产生了巨大的制约力,并呈现持续拉大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两岸正处在宏观经济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共同面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艰巨任务。对此,大陆“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和核心,按照“调结构、转内需、保民生、靠创新、建设两型社会”的政策思路,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并以此为支撑,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台湾方面则提出“黄金十年”规划,重点发展云端运算、智慧电动车、智慧绿建筑、发明专利四项新型智能型产业和生物科技、观光旅游、绿色能源、医疗照护、精致农业、文化创意六大关键新兴产业,推动台湾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形成新的竞争力,并促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体现了两岸产业结构调整的正确方向,并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大陆“七大”中的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与台湾“六大”的绿色能源产业有相当高的重叠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又与台湾“四项”形成对接。另外,“十二五”对家庭服务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在台湾“六大”中也有对应项目。虽然两岸产业发展存在阶段性差异,大陆产业发展的定位在于提升“二产”,向服务业逐步推进,台湾则较多偏向于“三产”,但两岸在产业规划的发展方向上一致性较强,具体产业发展有错位,政策上的互补性也由此显现。
3.两岸产业结构演化蕴含合作契机
从大陆的情况来看,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4]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计算,大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按照规划,2015年这个比例将达到47%。
从台湾发展的情况看,2011年台湾服务业增加值已经占到GDP的69%,而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到2%(见图1)。大陆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大约是台湾在1980年代初的水平。尽管两岸在基础、人口、自然资源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值得借鉴。同时,台湾在发展服务业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公认,在发展连锁业、品牌建设、研发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和优势。笔者认为,基于大陆产业结构调整,台湾在既有优势上发展六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为两岸产业合作的升级提供了契机。
图1:大陆与台湾产业结构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台湾“主计处”有关数据整理。
三、当前两岸产业合作的基本特点
1.两岸产业合作以制造业为主,但集中度过高
当前,两岸产业合作仍然处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明显的双重发展趋势。一是行业集中度逐渐增加。自1991年以来,台湾对大陆的投资集中度越来越高。1991-1995年,前十大行业投资比重占全行业投资总额的62.4%;1996-2000年,前十大行业的集中度就超过了70%;2005-2010年,前十大行业的集中度达到了75.6%的峰值,①产业合作的单一性不断凸显。二是从低层次传统加工制造业逐步向现代加工制造业演进。从表3可以看出,台湾对大陆的投资依然以加工制造业为主。1995年之前,主要是以食品、塑料制品、纺织品制造等为主,行业分布广、散,尚未形成主流的产业合作目标。自1996年起,计算机、电子产品及光学制造品和电子零组件制造品的投资比重迅速提高,仅这两个行业的投资比重就占据全行业投资总量的四分之一强。2006-2010年,仅电子零组件制造业一个行业的投资额就超过了全行业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
这种发展趋势充分暴露出产业模式单一、产业集中度过高以及合作层次较低等问题。台商在大陆投资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并且制造业又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行业,形成了产业高度集中模式。与此同时,加工制造业又普遍呈现代工模式,即为欧美品牌进行加工,缺乏自有品牌和行销通路,获取较低的利润。以苹果平板电脑为例,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韩国代表部举行的“OECD政策发布会”介绍,美国苹果公司每销售一台iPad可获利150美元,相当于售价的30%,韩国作为iPad主要零部件的供应产地所得到的收益是34美元,占6.8%,而中国工人仅能从中获得8美元的收入,只相当于售价的1.6%。[5]由此可见,两岸合作仍停留在“以量取胜”的阶段,急需向“以质取胜”或“以品牌、标准取胜”的阶段转型。
2.两岸产业合作逐渐延伸到服务业,但行业分布不均
大陆台商在服务业的投资比重逐步增加,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金融服务等行业,但在科技服务、艺术娱乐等方面的投资还相当不足。2001-2005年,大陆台商对批发和零售业的投资进入到了前十大投资行业。2006-2010年,对该行业的投资进一步增加,排在了投资比重的第四位。从2012年前4个月的数据看,金融保险、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不动产三个行业的投资比重进一步增加,占到全行业投资的22%。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大陆与台湾市场的成熟度不同,台湾金融、证券行业的体量小,但产品丰富、服务到位,而大陆同行体量大,但产品相对单一、服务还不够完善,随着大陆对外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逐步开放,台湾金融行业进入大陆,以服务台商为突破口,将台商的制造业优势与金融服务保障系统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两岸在产业合作上的深化。
3.两岸产业合作培育出众多实力雄厚的大陆台商,但与大陆企业合作深度不足
依靠大陆人口红利、土地资源,通过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已经培育出多个国际级大型的大陆台商。据台湾《工商时报》统计,自2004年以来,大陆排名前1000名的台商营业收入已经占到大陆GDP约5%的比重(见图2)。据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已有7家台资企业进入500强行列,这7家企业在大陆东、中、西部均设立了多家工厂。由此可见,大陆台商已经处于发展的稳定期。在此过程中,大陆台商之间的圈层合作明显,优势在于对国际市场的熟悉,代工产业链的分工合作精细,而劣势在于难以接受外来创新和外部信息,不利于新市场的开拓。由于大陆台商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得四角贸易所架构的经营模式占两岸产业合作在投资、贸易活动中的主体地位。[6]但在大陆企业快迅发展、大陆台商传统优势弱化以及大陆内需市场潜力突显的背景下,台商之间的合作无疑是一个短板。同时,大陆台商与大陆企业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尚未建立,很多合作还停留在产业合作的外围,例如产品的后勤服务、包装、物流配套、基本原材料供应等非关键环节。在研发合作、相互参股、共建渠道、共创品牌等重要环节,大陆台商与大陆企业的合作尚不密切。对于大陆“扩内需”的利好政策,做惯国际市场的台商面临通路难以打通,不熟悉或不适应内销渠道收付款模式,甚至对内需市场的细分市场需求也难以把握等诸多问题。据调研数据显示,两岸企业在股权、研发方面的合作水平远远低于与外资合作的水平。因此,两岸企业如何打破界限,在股权合作、管理合作、研发合作中进行深入合作,共同创立品牌,分享内需市场,走向世界市场,达到合作的“双赢”目标,是两岸产业合作需要再次创新的重大问题。
图2:大陆台商1000大企业营业收入与大陆GDP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台湾《工商时报》:《2011年大陆台商1000大》相关数据资料整理。
四、新形势下两岸产业合作模式创新
两岸产业合作模式创新应以建立互信为基础,在此前提下进行资金、人才、技术、研发、管理、渠道、品牌、标准等全方位的合作,逐步弱化代工模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及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1.坚持政府引导,拓展合作空间
继续以ECFA为平台,加快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保障、争端解决等后续协商,进一步推动两岸产业合作的制度化、机制化和正常化进程。在此过程中,要强化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产业合作小组组织协调服务功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城市落地的运行方式,优先在双方重点发展产业中选择合作试点项目,并指导后续产业合作项目的推动工作。同时,坚持台资与陆资配套合作的理念,以大陆市场为试点,逐步将领先产品和技术扩展到国际市场,为合作内容、合作范围开辟更大空间。
2.利用两岸产业比较优势,创造国际竞争优势
探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与产业技术合作模式,继续利用大陆优势资源,提升产品品质,弱化进口替代。仅从原材料来看,目前很多产业关键原材料依然依靠进口,尤其是高端化工原料、高端金属材料、复合型材料以及新型环保材料。从大陆的资源分布看,基础性材料丰富,但应用型原料相对不足。两岸可利用台湾产业生产经验、大陆科研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企业参与基础性研发工作,从产业链上游减少对国外的依靠,积极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力求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建立优势、把握主动。
3.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产业合作的重要目标是提高产业层次,增加利润空间,共同将产业链延伸到“微笑曲线”的两端,也就是附加值较高的部分分别位于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即前期的研发、专利、关键技术等环节,后期的通路、品牌、售后服务等环节(参见图3)。“微笑曲线”的内在含义,就是要增加企业的盈利,绝不是持续在组装、制造位置,而是往左端或右端位置迈进。[7]这也正是两岸产业合作的目的所在。以往,台资企业专注外销,“一条腿走路”的惯性思维在遇到大陆内销市场蓬勃发展的时候显现出弊端。在通路、消费习惯、交易模式等方面都不熟悉的情况下,与大陆企业的合作无疑是一条捷径,也是一种较优的选择。同时,在大陆企业资金量日渐丰厚的情况下,陆资参股台资企业,为企业在基础研发、新产品开发方面提供资金保障,为企业开辟新产品市场创造可能。
图3:制造业微笑曲线模型[8]
4.加强金融服务,深化合作层次。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资本市场和金融产品的支持。大陆台资企业数量多,企业类型分布广,但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对大陆金融市场的利用率并不高。对此,应探讨三板和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开放的可能性,为岛内资金投资大陆增加通道,同时也为大陆资金进入台资产业提供更多渠道,继续推进人民币与新台币汇兑业务,减少产业中因双向美元兑换损失的汇率差价。[9]通过金融服务合作,搭建两岸人才交流平台,进一步畅通融资途径。
注释:
①根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对外投资、对大陆间接投资统计报告》数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