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
徐州市规划设计院 江苏 徐州 221002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实现城市建设达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主题。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生态化建设就是在顺应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文主要从生态城市规划基本概念出发,总结了现阶段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规划设计;分析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城乡壁垒逐步打破,城市化进程也在飞速发展。然而不得不说,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们巨大便利,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给人们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这不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弊端,而是大自然向人们发出的警醒。倘若一味的盲目发展城市化而不顾生态环境的变化,这不仅会导致环境更加恶化,也不利于我们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将生态规划加入到城市规划设计中是非常必要的。
1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的设计原则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规模不断地扩大,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了主要的趋势,因为生态环保已经指明了城市后续的发展道路,对于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应该积极地进行解决并总结经验,尤其是在进行生态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应当兼顾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从而将生态环境保护原则纳入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在保证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额基础上,要切实地减少传统污染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从而保证生态城市真正地服务于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生态城市设计人员应该积极地将自然融入到设计当中,避免对已有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应该积极地融入环境保护的理念,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曾将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重点,却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使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着很多漏洞,这种形式的经济建设本质上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一代价十分严重。近些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愈发严重,诸如雾霾问题、土地污染问题与水资源污染问题等都极为常见,已经对人们的基本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人们的基本生存。因此,我国政府逐渐加大了对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加大环保工作的执行力度,以期能够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同步发展。
3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
3.1科学规划和构筑生态型城市的发展
1)分析了城市发展的区域,了解了城市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问题和生态趋势,了解了城市环境的生态潜力和制约因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城市的资源利用与分布、经济条件的调查研究与城市的变化和发展密切相关。2)要注重经济效益、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严格限制重污染、大运量、高耗能的工业项目,主要通过调整城市的布局和用地结构,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3.2兼顾好绿色容积率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开始尝试着将绿色植物加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认可度。人们对于绿色景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筑中加入绿色植物,一方面是给冰冷的建筑外观以一种生机;另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季,绿色植物还可以为建筑物降温,降低城市闷热的热岛效应。且有很多植物都可以吸收空气中的废气和颗粒物,若能有效利用绿色植物,将其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不仅够改善人们居住环境还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绿化率逐渐成为了考核一个城市生态和规划质量的指标,其中,绿色容积率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和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师的重视。就现有的资源和设施技术而言,确定生态城市规划中绿色容积率有三种依据:第一,依据城市规划设计师对未来绿地面积的期待来规划;第二,依据当地现有的绿地面积来规划;第三,依据整体城市规划需要的生态绿地面积规划。若想兼顾好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绿地面积,就必须根据上述三种依据,合理地增加绿地覆盖率,将绿色植物与城市规划建设充分融合起来。
3.3生态交通规划设计
在城市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城市交通系统大多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交通压力极大,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威胁着人们的出行安全。为此,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工作人员还应从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入手,致力于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交通系统,确保交通系统的设计与建设能够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城市发展需求,能够满足生态城市建设要求。这要求工作人员应充分重视对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善构建,打造一个多层次的交通系统,更全面地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同时还能够实现对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合理控制。为此,工作人员应针对公共交通运输网点进行关联性设计,并及时与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加大对公共出行方式的推广与宣传力度,鼓励人们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充分发挥公共交通资源的服务功能,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
3.4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
众所周知,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包含较多的方面,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表明,当地的小气候也可以被湿地生态系统所有效调节,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几率得到大大降低。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就需要积极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以便促使城市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当地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现象也可以有效缓解,提升城市整体的绿色性和生态性。此外,要积极升级改造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对原有的自然景观、生态景观积极保护,同时将现代化技术运用过来,不断升级和改造,积极使用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将城市气息、人文气息保留下来的基础上,还可以将现代的都市气息体现出来。
3.5加强乡土植物的保护,保障生物的多样性
21世纪的生态建设主题就是对区域内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护,其中包含原本的生物居住环境保护以及创造建设新的生物居住环境。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城市之中那些地带特征群落进行保护,并且要加强乡土树种的保护,加强区域稳定植物群落保护,引种保证节制性。乡土树种属于地方自然景观组成要素,而且能有效反映出区域的自然生态特点。
3.6优化经济发展模式
针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时,工作人员还应注重对当前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调整,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鉴于部分城市经济建设都是遵循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初衷相背离,不利于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从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入手,针对现有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推动城市经济的节约化发展,降低城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帮助城市企业发展模式的优化与改革,并将一些污染危害较大的工业企业搬离聚集着大量人口的城市中心地带,降低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威胁。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城市规划时,只有切实地遵循绿色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并积极地提高城市绿化面积,才能够保证生态城市规划工作有效地展开,针对生态城市设计中遇到的难题,要及时的集思广益,时现实存在的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不断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来推动城市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柴伟中.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 (10):68.
[2]张亚娴.论生态城市建设视角下的规划法变革[D].河北地质大学,2016.
[3]刘亚进.生态城市指标在规划设计中的转换与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13.
论文作者:刘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绿色植物论文; 交通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