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的新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进展论文,心理辅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心理辅导是八十年代从西方引入我国的一门心理学应用学科与服务工作。辅导的英文是counseling,我国内地译作咨询,台湾译为咨商,香港译为辅导。笔者经过多年揣摩和实践,觉得香港的译法更好。
心理辅导在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苗头。在此仅就个人阅历所及,择其要者做一概括介绍。因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关系十分密切,本文所列各项进展同样适用于心理治疗。
1 方法兼容,打破学派分立的局面
在心理学短短百余年的历史中,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对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各有建树。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分析学派、行为学派、人本学派等,每种学派又衍生出多种辅导理论和方法技术。五十年代还只有三十多种,到八十年代已达四百多种(Norcross & Grencavage,1989)。在发展初期,各派互相排斥、门户甚深。但由于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在实践中学者们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和方法能在所有情境下解决所有人的所有心理问题(Corey,1991),其效果或各有所长,或无显著差异。于是,人们逐渐抛弃门户之见,打破学派分立的局面,彼此借鉴、取长补短、不拘一格,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不同学派的方法。
在美国,持上述立场的临床心理学家已于八十年代成立了一个专业组织——整合心理治疗学会(The Society for the Exploration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SEPI),并创办了一种专业刊物——整合与兼容心理治疗杂志(Journal of Integrative and Eclectic Psychotherapy)。需要说明的是,eclectic在英汉词典以及中国内地和港台多译为折衷。汉语中的“折衷”一词通常理解为在两个极端观点之间取其中,如在心理辅导的历史上有所谓“指导派”(Directive)、“非指导派”(Nondirective)、“折衷派”(Eclectic)之争。在六十年代前,折衷主义还是个不大受欢迎的字眼,而到了八十年代却有越来越多的心理辅导与治疗工作者宣称自己奉行Eclecticism。牛津英语词典对eclectic的解释是:selecting ideas of beliefs from various sources,故将其译为兼收并蓄或兼容更为确切。八十年代中期,笔者在美作访问学者,曾听一位教授说过:“如果你只有一把锤子,你就会把所有的问题都看成钉子。”他认为所有好的心理辅导或治疗师都是方法兼容的。有人对美国自1974年起15年间的临床心理学研究作了回顾总结,发现近50%是兼容取向的(Norcross & Grencavage,1989)。还有人对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所作的调查更发现,有68%的人认为自己属于兼容学派(Jensen,Bergin & Greave,1990)。
方法上的兼容必然导致理论上的整合(integrative)。所谓整合是指将不同的理论作更高层次的统整和综合。从兼容到整合的过渡,是寻找各种理论与方法的共同要素(common factors)。兼容模式的代表人物为Lazarus和Beutle,整合模式的代表人物是Beitman和Patterson。虽然方法兼容目前已相当普及,但理论整合却并不十分成功。正如Lazarus(1989)所言,对理论的统整并非今人的能力所及。而对共同因素的寻找已有所收获,几乎所有学派都强调“治疗关系”的重要(Patterson,1986),甚至认为“治疗关系”可以作为整合辅导理论的基础。但他同时又指出,只有对治疗的哲学与理论有一致的看法,才能对治疗的实务有一致的看法(Patterson,1989)。
可喜的是,近年来在理论上的整合已初露端倪,下面2、3、4节所述便是在哲学与理论上取得多数学者共识的三个方面。
2 强调内外因互动的行为生态观
生态心理学(Ecological Psychology)认为,人类行为乃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的函数:B=f(P,E)。行为的生态观(Ecological Theory)强调内外因的互动与平衡。生态心理学的创立者Baker及其同事根据Lewin在三十年代提出的场理论(Field Theory)发展出行为情境论(Behavior Setting Theory)。所谓行为情境指的是引发行为的小生态系统,不同的情境引发出不同的行为。人患心理障碍或疾病乃表示个体行为与环境配合不良,是生态系统失衡(discordance)的结果(Baker,1978)。
在心理辅导与治疗领域,历来有内因论与外因论两大对立派别。分析学派(或称心理动力学派)强调驱力(drives)、需求(needs)与动机(motivation)等内在因素的作用;行为学派则强调外在因素,主张通过控制外界刺激或奖惩强化作用来改变个人行为。而行为的生态观则包容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强调二者相互作用,而不苛求分辨孰为因孰为果。近年来广为流行的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家庭治疗便是应用此理论的典范。
行为的生态观提示我们,在心理辅导与治疗工作中,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长远稳定的效果。譬如,只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不改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不改变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环境,是很难奏效的。
3 向常模挑战的多元文化主义
二十世纪末,世界进入所谓后现代社会,通过全球性的文化反思,产生了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eralism),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思想之后影响心理学的第四股思潮(Pederson,1991)。各种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论都不得不面对这种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而不断修正和发展。本文开头提到的方法兼收并蓄、打破学派分立的格局,便是多元文化的产物。
重视来访者的文化背景及文化结构是多元文化主义对辅导理论的直接影响。世界是复杂的,人们的生活经验是多样的,多元文化辅导主张承认差异,尊重多元,摆脱所谓“常态”或“常模”的束缚,改变个人与文化分离的现实,以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审视当事人的问题,采用有弹性的、多样化的方法,使求助者有更大选择余地。这就使心理辅导与治疗从传统的以问题或疾病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了以文化为中心(culture-centered)(Castillo,1997)。
多元文化辅导强调情境导向,参照当事人的文化背景解释其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并依据文化差异调整辅导和治疗的方法技巧。重视性别、年龄、教育、职业、宗教、种族等社会文化变量的影响,是以多元文化主义为旗帜的心理辅导第四大势力的共同特征。如Ivey在八十年代曾反省自己创立的精微辅导技术(micro counseling skills),没有考虑到文化的差异,因而是空洞的。至九十年代,他特别强调个人、家庭及社会文化情境的重要性,主张在适当的文化参照系中为各种生活情境中的当事人提供帮助(Ivey,1994)。
在多元文化旗帜下的专业人员所走的路线并不完全相同。一些人努力摆脱欧美所谓主流文化的桎梏,探索适合本民族、本地区的所谓本土化(indigenous)的辅导理论与方法,这是以特殊文化为核心的多元路线;另一些人则尝试建构可广泛统整人类文化差异的辅导理论与方法,这是以整合文化为核心的多元路线。自八十年代以来,两条路线均取得了一定进展。
4 将人看成自组织系统的混沌理论
混沌(chaos)原指杂乱无章的现象。混沌理论起源自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是20世纪继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彻底瓦解了牛顿力学的机械式因果观与决定论宇宙观。
对混沌现象的研究表明,混沌不只是杂乱无章,而是乱中有序。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有序与无序、简单与复杂、必然性与偶然性共生共存,充满不可逆性与不确定性的世界(沈小峰,1987)。混沌理论的基本思想如今已渗透到医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个学科,在看似无关的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混沌理论认为,所有的自然系统包括人类,皆为自组织系统(self-organazation),是开放的、自发的、主动吸收外界物质与信息并消耗能量的系统。所谓自组织是指外界只提供一定条件而不进行干预,由系统自发形成结构(沈小峰,1987)。对混沌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的翔实阐述已超出本文范围和作者能力所及,这里只将此种理论对心理辅导工作的启发和影响作一简单归纳。
由于开放系统的自组织特性,每个机体都是主动决定是否接受外在信息,从而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功能,因此,忽视个体主观能动性,忽视与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的所谓辅导治疗是难如人意的。
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人与环境的非线性关系提示我们,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做控制和预测时必须十分慎重,切不可盲目乐观和过于简单化,或许混沌理论能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混沌理论认为,越是复杂的系统(如人类)越需要与环境有更多的交换与互动,因而越不稳定,甚至一个变量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剧变(例如在临界状态下),因而影响心理发展的多种变量之间并非加减关系,而是复杂的交互作用。只有对此有充分认识,在心理辅导与治疗工作中才能保持清醒头脑(Brack & Zucker,1995)。
5 短期辅导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
早期的辅导和治疗方法大多费时较长,有些甚至要持续数年之久。然而,许多来访者由于经济或其它原因往往只能来一、二次或几次,使其效果大受影响。于是短期辅导(brief counseling)的理论和方法便逐渐发展起来。
最初,人们大多以辅导的时间或次数来划分长期和短期,如有人以10次为界,有人以30次为界,还有人以更多或更少的次数作为分界标准。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短期辅导不只是晤谈次数较少或时间较短而已,最重要的是辅导员需要具备时间敏感性(time-sensitive),并使辅导具有时效性(time-effective)。其中尽早确认出当事人的问题焦点及心理状态,是辅导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成目标的关键(Budman & Gurman,1988)。
以精神分析为代表的早期治疗方法之所以耗时过长,是由于要搞清楚致病的原因。短期辅导理论认为,心理问题往往十分复杂,有些问题影响因素过多,短时很难理清;有些问题可能互为因果,一味探究原因便可能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矛盾之中。与其花费大量时间讨论问题的原因,不如尽快寻找解决之道。
短期辅导谈话是目标导向而非问题导向,主要是引导来访者考虑此时此地做些什么可以让问题不再继续下去,而不是向后看去纠缠问题的原因。由于此种辅导主要专注于解决问题,所以称作聚焦于解决的短期疗法(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辅导员的工作是引导来访者自己设定改变的目标,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去做那些容易做到的事,以小的改变带出大的改变(Walter & Peller,1992)。
6 电脑网络开辟了心理辅导的新途径
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网民的骤增,利用电脑网络扩大服务范围,成为心理辅导的新趋势。例如,美国的Shrink-Link网站有六位心理学家和一位精神科医师,对电子邮件通常可在24小时之内回复,至多不会超过72小时,每封回函收费20美元,仅1995年2月份的付费来访者便达450人,以后上网求助的人数更是不断增加(Shapiro & Schulman,1996)。
新的服务行业产生了新的专业用语,人们通常将此种心理学服务称作网络辅导(web counseling)或线上治疗(online therapy),其具体服务方式有电子布告(BBS)、网上测验(web test)、电子邮件(E-mail)、个别或团体线上即时文字交谈(Talk或Chat)、网络电话(I-phone)、即时视听(Real time video)等。
网络辅导的显著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实施方便、经济、易于记录和保存、有利于督导和研究。但网络服务也有其局限,例如,电子布告和网上测验无法针对个人问题进行辅导治疗;电子邮件、线上交谈和网络电话只能算是信函辅导或电话辅导,其效果比面对面(face to face)地深入交谈要差得多。在上述几种方式中,只有即时视听与传统个别辅导治疗效果接近,但由于技术及经济的原因,短期内恐难普及。目前的多数心理网站只能进行以提供知识、信息和建议为主的咨询服务,还无法实施严格意义上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所以将这种服务称作网络咨询(web consultation)才名实相符。
网络心理学服务兴起不久,各个专业组织便对其伦理问题给予了密切关注。例如,美国注册辅导师全国委员会(National Board for Certified Counselor,NBCC)在1995年成立专门小组,研究网络辅导的发展及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并于三年后公布了网络辅导伦理守则(Standards for the ethical practice of web counseling),其中包括保密、伤害、收费等问题共13条,尽管备受争议,但毕竟为促进网络辅导的健康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