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道德论文,当代大学生论文,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8-7362(2000)01-0061-02·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我国已进入一个由封闭向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农业国向工商国转型的时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随着社会的转型而发生深刻的变革,呈现新的特点。就大学生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强调自我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的原则是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表现在大学生身上:一方面是尊重价值规律,注重实干,讲究效益;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踏实肯干,掌握更多的知识,增长更多的才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多奉献,另一方面则是讲究平等交易,“奉献与索取等价”,不赞成“无私奉献”。有些学生甚至机械地把商品经济中的价值尺度等同起来,误认为只有获取实实在在的金钱、物质,才算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明确表现出当代大学生自我实现的意识增强,服从塑造的意识减弱。
其二是讲求物质利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应地必然带来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一方面使大学生为祖国的改革开放的成就深感欣慰,进一步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自我责任的重大,激起他们勤奋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重利原则的影响,淡化了当代大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道德观念,引起了他们对物质利益的盲目追求。不少学生在生活中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时盼享受,事事讲实惠,厌恶或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即使勉强参加也要讲究报酬如何。从过去的“言不及利”变为现在的“言必及利”。更有甚者为物欲所蒙蔽,厌恶读书,想方设法经商赚钱,有时置法律于不顾使用违法手段谋取钱财,走向犯罪。
其三是强调主体意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开放繁荣和经营自主权的扩大,一方面使学生增强了自主、自立思想和参与管理的意识,他们相信自身实力,注重发展自我。这种主体意识虽有强调自我倾向,但它的觉醒和增强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是走向成熟的表现。他们大多数能正视自我对社会的权利与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另一方面又由于过分强调自我,主体意识急剧膨胀。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强调合理的利己主义。他们的全局观念淡漠、对集体利益、班级荣誉漠不关心。从而导致学生中个体意识增强,群体意识减弱。
其四是注重竞争与参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要求等价交换,优胜劣汰,因而竞争机制引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激发了人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身处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也不甘寂寞,跃跃欲试。一方面表现为敢于冲破传统束缚,敢想敢做,勇于进取。凭借自身的才智和实力,参与公平竞争,力求竞争的胜利。他们珍惜时间,讲求效益,力争成才,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不甘落后、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则表现为不思进取,甘当平庸,且自以为“知足者常乐”,平淡为真;或者是放任自由,谈情说爱、追求时尚,贪图玩乐;有的甚至平时不学习,考试靠作弊,若作弊不成,则以香烟美酒之礼,感动为师恻隐之心,换取自己满意的“成绩”。在评先选优,解决组织问题时,也要托人说情。若不达目的,就故意找别人毛病,告别人“黑状”,来个我“庸”你“平”。在毕业分配上,精心编造材料四处毛遂自荐。要么求亲托友,请客送礼,以求权贵的慈悲大发,换取不仁不义之报答。他们也讲竞争参与,但其手段和目的与社会主义的公平竞争格格不入,然而,一切不正当竞争手段在他们身上常常是尽显奇效。
其五是强调个人奋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现实,淡化了人们以往的有福同享、论资排辈、同情弱者的观念。许多大学生认为,在当代社会要取得竞争的胜利,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靠自身的拼搏奋斗。他们不相信权贵而相信自己,不甘做好人,要争做能人,他们敢于毛遂自荐,推销自我、敢为天下先的意识逐步取代了以往害怕“枪打出头鸟”的传统心理。另一方面,也有些学生过份强调个人奋斗,把自己凌驾于他人和社会之上,把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视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可见其个人奋斗的精神十足,但缺乏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其六是追求平等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平等关系促进了大学生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的增强。一方面表现在政治上要求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反对官僚主义。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和理解。在对待问题上喜欢追根问底而不盲从,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明辩是非,接受真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人人讲实惠、事事求平等,因而时下的权钱交易,按酬付劳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充分的自由,从而使一些学生误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经济、人们可以享受无限的自由,导致其学习、生活散漫自由。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对此我们应予以大力倡导和鼓励。但消极落后的一面依然存在,并影响着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当前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来看,当代大学校园已不再是独立于尘世的世外桃源,必然受到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伴随社会潮流变动而震荡。从80年代初的“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到九十年代初的“马列原著热”、“毛泽东热”,从十几年前的“勤工俭学热”、“经商热”到近年来的“股票热”,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思想认识的不断变化,同时也是新与旧、传统与现代思想道德观念的矛盾与冲突在青年人身上的体现。因此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既是以往各种热潮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又是时代特征的聚焦和反映。其次,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其他领域的变革,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使得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既表现为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务实,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又由于对利益驱动能力的误解,导致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泛滥,使一些人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只顾自己,而不顾集体。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不相适应,以及学校德育工作疲软,方法落后,针对性不强,使一些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模糊,水准下降。特别是由于当代大学生自身涉世未深,阅历所限,缺乏明辩是非、正确理解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使得大学生由思想道德的偏差导致行为上的失误。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实际,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和大学生全面成长的要求,遵循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开展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现代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知道,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要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即社会结构、社会运作模式和人们的道德观念及政府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其中社会结构和社会运作模式起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对于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规范标准、思维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对于当前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人生志向趋于务实,注重实效,关注自我,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商品意识、法制意识。这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我们应予以大力倡导,使当代大学生更具时代要求的人格素质。对于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消极落后的因素,则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他们克服和摒弃。同时,由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与政府大力倡导的主流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使政府的主流价值影响和感染力更加增强。因而,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通过典型事迹和模范人物的宣传,倡导艰苦奋斗,诚实劳动的传统美德,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从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实现完美结合和充分体现。
第二,改进德育方法,广开德育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和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全面提高。首先,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旗帜鲜明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还应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强化现代观念,如竞争、效益、开拓、服务等观念,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具备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价值观念。其次要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倡导文明、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校勤学、诚实守信、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等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团结同学等传统美德。深入持久地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诸如文明大学生,文明宿舍,文明班集体,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激励学生努力求学、求实、创新、进取。要经常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如学术讲座、文艺欣赏、体育和实用技能及科技开发竞赛,这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也有助于陶冶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操。
第三,树立共同育人观念,提高德育整体效应,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工农,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的人生奋斗目标。在信息传播,交通通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已置身于社会大系统中,其思想教育就不能仅局限于学校,更不能只靠学校政工部门单打一。要树立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观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工作,提高德育教育整体效应。要经常引导和组织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深入工农,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文化下乡、科技咨询、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通过广泛接触社会,既能使学生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人民群众开拓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又能使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和实践中认识自我,以科学理智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分析,评价并接纳社会万象,实现对社会倡导的理想道德观念的认同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