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学校德育改革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学校德育改革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学校德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学校德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4)04-0061-04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长期追求的社会理想。早在两千多年前,《诗经》中就有“民劳亦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好过了。这是仅从体力能得到休息的低层次的小康追求。到西汉时期,《礼记·礼运》中不仅提出“礼义以为纪”、“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的小康社会形态,还提出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外户而不闭”的“大同社会”理想,比之“民劳亦止”的小康要求前进了一大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们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和实践努力,但由于历史的局限,都未能实现。

20世纪70年代,伟大的改革家邓小平赋予了“小康”这一概念新的时代内涵。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太平正芳时,他第一次用“中国式的现代化”来描述“小康”。他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只是一个小康国家”。他提出的小康目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一个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当时对小康目标的追求是低水平的,还停留在扭转贫困实现温饱上,注重的仅仅是经济发展目标。

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建设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思想道德更加高尚、科教文化更加进步、社会生态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一全新目标不仅仅包含有经济目标,还囊括了政治、民主、法制、思想道德、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生态环境等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目标。在这些目标中,政治、民主、法制、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是其核心内容。把对小康社会的追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六大报告强调,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小学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备军,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康建设的成败。中小学是培养公民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阵地,加强中小学的德育改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学校德育工作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德育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五爱”的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四有”公民。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它有效地扼制了不良思想对学生的侵蚀。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学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其一,小康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格局和雇佣关系的多样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变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平均主义转变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等,这些变化势必引起学生原有道德观念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善恶判断自然会出现困惑,会感到无所适从。其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也必然会趁隙而入,东西文化的碰撞使学生倍感迷惘,给学生道德观念的确立和价值取向的选择带来更大困难。其三,由于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阵营日益缩小,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和“分化”,使部分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发生动摇。其四,由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暴力、色情、垃圾邮件等不良网络文化对学生的毒害日益严重。其五,由于社会上贪污腐败盛行,道德滑坡,诚信丧失,邪气横行,正气难张,严峻的社会道德现实与学生在学校里被灌输的道德信条相去甚远,不良的社会风气严重污染了学生心灵。这些影响青少年学生正确道德观念形成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学校德育必须正视这些社会现实,绝不能掉以轻心。越是社会变革时期,越要警惕各种错误的、落后的思想道德观念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为了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各种负面影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侵蚀,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学校德育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社会经济体制、经济结构、所有制形式、雇佣关系、分配方式等都会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会导致道德和价值观念体系的重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也会导致权钱交易、金钱至上、见利忘义等现象发生,这些都会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带来消极影响。由于社会转型在一些问题上与原有道德观念发生冲突,使学生对现有道德信念产生困惑和动摇,直接冲击学校德育工作。

首先,由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改弦易辙,少数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产生怀疑,对小康社会的实现缺乏信心。过去,我们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性质和优越性的教育时过于强调“公有制”、“均贫富”、“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现在实行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甚至出现下岗和失业,这本来是改革过程中、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但是当学生用老眼光来审视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错误地认为这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搞资本主义,从而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感到困惑和迷茫,对小康社会的实现缺乏信心。

其次,家庭、社会、学校中不诚信的现象长期作用于学生,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做人到底要不要诚实、要不要讲道德的疑问。比如说,品德教育是从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开始的,但是家长当着学生的面撒谎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特别可怕的是,有些教师不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而是带头讲假话,弄虚作假,如果不诚实、不道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学生的生活视野之中,他们怎么能不对做人一定要诚信的道德信念产生疑问呢?

第三,教师缺乏“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知识分子风骨,崇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德风范的教师越来越少,“走穴”、开辟“地下课堂”补课捞取外快的越来越多,学生感觉到教师自己讲的和自己做的完全不一样,因而对教师的教育持怀疑态度。如一些教师组织本班学生补课怕处罚,就与外校教师交换学生补课,学校教室不准补课就在校外偷偷租房子补课,更有少数教师重要内容在课堂里不讲,留到补课时才讲,教师热衷补课赚钱严重影响了师德形象,一些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补课赚钱十分反感,认为“这不是补课,这是变着法儿掏家长的腰包”。家长送子女上学,已经交了学杂费,教师应该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师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那就是失职,这时组织学生补课不但没有理由收费,还应该赔偿学生的时间损失。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自己都成了补课赚钱的拜金主义者,学生怎能信服你的道德说教呢?

第四,社会中讲道德的人吃亏,不讲道德的人不但不受惩罚反而得利的现象随处可见,也使学生感到疑惑。比如在一些单位的利益分配中,那些蛮横霸道、心狠手辣、胡搅蛮缠的人,领导见了怕他,群众不敢惹他,这种人总是处处占便宜,事事得好处;而那些循规蹈矩、为人厚道、谦虚礼让的讲道德之人则往往吃亏。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些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人反遭诬陷。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善与恶完全被颠倒的事情经常发生,那么做人要不要讲道德的疑惑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只重视理论灌输,忽视行为规范训练,养成学生虚伪的双重人格。在德育评价上,只重视德育知识的考试,甚至单纯以考分定学生的品德等次;在德育环境的刨设上,只重视学校的内部德育环境,忽视社会和家庭德育环境的创建;在德育方式上,强调宣扬成绩,禁止暴露黑暗,使学生强烈感受到学校德育的虚假;在德育方法上,一味强调学生顺从,违背了“顺从——认同——内化”的德育规律。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在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但是,对学校德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学校德育还存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封闭式、形式主义和成人化的倾向仍然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一直困扰着我们。十六大报告强调:“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学校的德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江泽民同志在谈到思想政治教育时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关键是要有吸引力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在明确宗旨和把握方向的前提下,还需要了解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同时讲究方式方法”。他还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在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也是我们进行学校德育改革,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指针。

1.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是针对性,有针对性才有实效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既给学生带来了积极影响,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学校德育应教育学生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但是,目前部分学校采用封闭式德育以期回避或阻止社会的干扰和消极影响。封闭式德育脱离社会现实,搞理想化教育,有三种具体表现:(1)只讲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不能联系现实生活,讲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国家与个人、集体与个人等关系,对个人权利、个人需要和个人利益更是避而不谈或予以否定。(2)只讲共同的规范、守则,缺少从个性的发展、个人的实际、个体的特点出发进行教育和引导。(3)只注重树立正面的典型、解释正确的规范,忽视对社会上反面事例、错误观点的剖析,只教学生“审美”,不教学生“审丑”,难以形成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这三种表现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脱离社会实际,缺乏针对性的理想化、教条化的德育倾向,很难收到实效。因此,必须加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

一是要针对社会现实。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物质利益矛盾凸现,一些人道德缺失,一切向“钱”看,崇尚金钱至上,少数人为了个人经济利益而不惜牺牲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甚至丧失人格和国格,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尽管这些是社会存在的现实,但它毕竟只是支流,正是这些人丧失道德造成的。我们应引导学生正视这些问题,加强道德修养,避免重蹈他人覆辙。

二是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德育中的主体作用。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最关键的发展时期,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德育内容的选择及德育活动的方式都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程度,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多年来,我们习惯于训导、训练,过分强调灌输、外铄,德育要求“一刀切”,忽视了不同学生个体的道德愿望和内在需要,忽视了学生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学生很难体会到德育的愉悦性和德性发挥所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功感,降低了德育的实效。学生是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能动主体,学校德育必须体现主体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德育才有实效。

三是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建立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当前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另一因素是德育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层次性不强。而缺乏层次的道德目标不能很好地区分道德要求和道德追求,使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导致虚假的德育效果。学生由于面对没有层次性的、过高的目标要求,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即学生在学校里能按要求去做,是“好”学生,出了学校则按自己的欲望去做,是个“差”学生,形成虚伪的“双重人格”。因此,学校德育的改革,一定要遵循十六大提出的“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将总体目标具体化,建立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在目标要求上分不同层次,把对全体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同对其中的优秀分子的道德追求区分开来,把广泛性与个别性区别开来,使学校德育分层次、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从低级向高级,脚踏实地地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向较高的道德追求迈进。

2.学校德育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校德育改革中,要教育学生清楚地认识我国的现实国情,即“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学校德育必须结合这一社会现实,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由此,十六大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序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公平竞争、等价交换,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彻底纠正“富人即坏人”的极左思想影响,要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剥削”概念,“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就意味着私营业主合法投资办厂、办企业所得利润的非劳动收入不能被认为是剥削,而应该得到保护。因此,学校德育必须结合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修正和更新教育内容,使学校德育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3.通过德育实践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交往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学会关心》宣言,明确提出了“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人权,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关于德育的宣言。人作为自然界生物群体中的一员,只有学会关心一切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事物,人类才会和谐发展,因此,学会关心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成的,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构成了完整的社会。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形成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学会交往是学会做人的基础,只有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处理人际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立足于社会。德育的基本问题是处理人际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人的道德是在人们的交往和实践中通过彼此之间利益关系的处理表现出来的。只有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才能判断一个人的言行是善的还是恶的,是美的还是丑的,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因此学校德育必须加强实践,脱离人的社会实践,无所谓言行一致,也表现不出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就无所谓道德。所以,学校的德育实践应从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出发,如怎样处理好与家人、朋友、他人的利益关系;怎样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怎样处理好自己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的利益关系;怎样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使学生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学会处理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

4.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

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伴随而来的首先是急剧的社会变革,人们在交往领域日趋丰富、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利益分配时常变化的社会生活中必然会频繁地重新组合,从而不断产生新的、日趋细化的社会群体。由于每个社会群体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和价值取向,因而会产生范围渐广、层次渐多、频度渐强的价值差异乃至价值冲突,这些价值差异和冲突也愈来愈不可能由某一权威机构或权威人士加以简单地“正误裁决”便可决定取舍而达成“共识”,人们不得不经常考虑外部的竞争压力和自身特点,对处于冲突之中的各种价值取向作出符合自身需要的选择。其次是伴随着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社会日趋信息化。在信息化社会里,任何一种信息都不可能长时间占据社会信息空间,并且利用大众传媒来传播信息的主体必然会愈来愈“大众化”和“个人化”,这就意味着社会价值取向传播的日趋“多源”和“多歧”,这些都要求社会控制方式日趋开放和宽容,要求真正赋予个人自由选择价值取向的权利,也要求个人必须具备选择的能力。然而,当前学校德育基本上还只是一种“教会顺从”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将一些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而且变成了“道德的容器”,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很少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从未被允许对各种道德取向进行自主的“选择”。显然,面对一个复杂多变和信息化的“选择的世界”,“教会顺从”的学校德育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德育必须由“教会顺从”转向“教会选择”,学生只有在校期间学会在选择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进入社会后才不会在各种道德冲突面前感到迷惘无主,无所适从,因为他们学会了选择,就可以通过选择,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合理的道德取向。“教会选择”的学校德育要求学校和教师更新观念,认清学校德育的基本职能究竟何在?是“训导”还是“指导”?教师在学校德育中究竟承担何种角色?是“裁判”还是“顾问”?学生在学校德育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是“道德的容器”还是“道德选择的主体”?这些都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把握。要教会学生选择,学校德育必须具有开放的精神、民主的作风和反思的意识,注重道德实践,在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在“吾日三省吾身”的反思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5.加强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的改革

学校德育目标要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内容要有开放性和时代性,方法和途径要有多样性。学校德育目标既要强调系统性,即大、中、小学德育目标构成一个整体,更要区分层次,即对各学段不同年龄段确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和教育要求,使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德育的内容要有开放性和时代性,要吸取融合古今中外的优良德育内容,特别要注意吸收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精华,赋以时代的意义,用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德育的方法和途径要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特点。在德育途径上要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学科渗透,建立以班主任为主、全员参与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社会实践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6.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改变学校德育名重实轻的状况

学校应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将德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使德育真正起到“灵魂”作用。十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就尖锐地指出:“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这是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的情况讲的。现在,由于教育法规尚不完善以及教育管理上还存在漏洞,“应试教育”在一些学校仍有市场,重智育,轻德育、弃体育和美育的现象仍较普遍。我们要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德育为核心,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各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标签:;  ;  ;  ;  ;  ;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学校德育改革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