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对接首都经济_清华大学论文

清华大学对接首都经济_清华大学论文

清华大学对接首都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华大学论文,首都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清华园 高新技术产业的航空母舰

水木清华,人杰地灵。说起清华园,人们的第一个概念往往是最高学府,集结着中国最优秀的理工科教育科研人才。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发展巳见端倪,“科教兴国”成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略、新一届政府的最大任务和庄严承诺,中国高校就应该驶出几艘高新技术产业航空母舰,对国家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清华大学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这个新的历史使命,已经开始启航了,请看——

目前,清华园每两天半便有一项科研成果问世,4天左右就获得一项专利。近年完成的3800余项科技开发和服务项目合同金额达6.5亿元,其中年创效益在百万元以上的占了208项,向社会转让的科技成果则近400项,转让金额5710万元。全校5000名科研人员每年承接科研项目1500个左右,科研经费年增长率超过20%,去年已逾3.5亿元。清华大学自己创建了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从事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产品涉及电子信息、人工环境、新材料和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核技术应用、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等诸多领域,各项经济指标以每年45%以上的速度递增,1998年实现经营总收入21亿元,利润达2.1亿元。集团中的清华紫光、清华同方均被列入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20强企业,在广州商品贸易交易会上连创出口记录。有关方面预测,按照清华大学企业集团目前的发展规划和态势,到2000年,这一所大学实现的销售收入至少将达100亿元,完成利税会到10亿元,成为中国高校扬帆远航名符其实的“高新技术产业航空母舰”。

清华大学宛如一座金矿,引来国内外诸多企业为之折腰。然而又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地主的北京似乎一直没有积极上山开采。1987年,记者去清华大学采访一批率先将科研成果推广到经济领域的“推广教授”,发现他们所推广的产生了很大经济效益的项目竟没有一项是在北京地区落地,本报当时在头版头条刊发“清华大学有一批推广教授”的通讯时,特意配发了编者按,提示北京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去清华园看一看”。

到1997年,北京市与清华大学的科技经济合作确是明显增多了:从北京市来看,与清华大学的技术合作项目总经费超过了任何一所大学;从清华大学来看,全校总合同中有1/3是北京市的,但是,合同金额却只占1/4,尚小于全国的平均经费额,多是一些小规模、低附加值的项目。清华大学一些非常有开发远景的项目却纷纷被外省市“抢购”,广东省投资近千万元在清华设立了“创业基金”;香港一家企业先期支出1亿港元,支持清华的在研项目以获得优先开发权。创汇大户清华紫光一家就有扫描仪、笔记本电脑、生物制药等7个现代高科技产品的生产线建在了外地。而清华的第一个上市企业清华同方1997年11月兼并的第一个国有大型企业,也是外地的。在采编这则消息时,记者忍不住问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总裁荣泳霖教授:清华为什么舍近求远去外地收购企业?北京市该做哪些工作呢?

荣泳霖总裁专门约记者回答了这个问题,上述数据便是他当时统计的。他说:贾庆林同志在刚刚召开的北京市党代会上首次提出了发展“首都经济”这个新概念,首都经济的核心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其实质是知识经济。清华大学的一些教授马上就找校领导,要求投身首都经济建设,王大中校长正在规划整个学校与北京的全面合作。清华同方这个企业要先走一步:它目前最看好的人工环境制冷项目急需扩大生产,我们拿出来在京招标厂房。——本报率先发出了这个信息,一时间,清华同方门庭若市。

清华大学与北京经济的大规模“对接”是在1998年2月,在贾庆林市长的支持下,一项前所未有的“双百双向”交流活动在京举行了:副市长林文漪率领北京市百余名区县局领导访问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二百余名教授报名考察北京市48家企业和部分区县经济。迄今,北京市向清华大学提出了74项合作项目,签署了“清华与市科委合作开发北京科技信息网”、“北京住宅小区设计科研合作”、“汽车GPS定位系统”、“全数字智能化整流”等大型合作协议书。清华大学科技工业园落户在密云,清华同方的新厂房马上就要投产了。

尤为令人欣喜的是,首都经济建设中的一些大难题,突出的如环境污染的治理,清华的教授们拿出了一项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前来破解,环境系有燃煤脱硫,电机系有改造电厂、热电厂排污,汽车系有尾气净化装置、电动汽车示范线,热能系有太阳能技术用于汽车……清华园知识的海洋藏龙卧蛟,为首都发展知识经济增添了无限的力量。

观念创新 大学科研服务地区经济义不容辞 知识经济时代含量最重的是知识份额

清华大学与首都经济对接成功最显效的是“清华密云高科技工业园”的建成。清华大学企业集团中的四个大型骨干企业——清华同方股份公司、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清华阳光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和清华显示技术开发公司一举进入密云这个工业园,预计3年内清华将为此投入3亿元资金,仅目前设立的7个生产项目新型制冷设备、大型集装箱核技术检测系统、电子扫描仪、环保新产品、液晶显示器、北京名牌太阳能集热管及软件数据工程,3年内工业总产值预计就可达15亿元;而整个园区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以上。

由于清华·密云工业园效应,京城的其它科研院所也随之进驻密云,中科院产业凌志集团把软件城搬到了密云水库边,北京化工大学也在此建了万米环保厂房。还有一家美国企业听说清华在密云有工业基地了,最近也申请随之落户。

这样大规模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约引进,使密云从盘山小道一步跃上了知识经济的坦途。仅清华同方进入这里的一个软件数据企业,今后5年就将招收5000名当地软件录入人员——要知道,这意味着密云山区库区的农家子弟真正在家乡就可以进入“白领”工作领域了,他们将不必再像父辈们那样,以建筑业打工为主谋生,而是也如城里人一般,在宽敞明亮四季如春的计算机房里从事现代信息产业工作了。密云新一代青年未来从业性质变了,密云的基础教育必定会有更新更大的原始动力,最终,密云人的素质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大大提高。

密云从此有了新形象,工业经济的内涵也注入了新的概念,乡镇企业的发展开始了新变迁。清华紫光的出口创汇产品紫光计算机扫描仪本是在外埠生产,密云为此“送给”了紫光一个干干净净的厂——包括12000平方米厂房及附属库房、宿舍、变电站等,原是外商与乡镇企业合资,外商卖设备赚了大钱便不闻不问了,密云县为紫光把它买了下来。而紫光不仅带来了扫描仪生产线,把今后数码相机的生产也放在了这里。密云非常明确:清华大学的产业都是环保型的,能够保护住密云水库“这盆清水”,又能提升密云工业的科技含量,一定要引进来!

密云本是北京发展经济最困难的山区县,80%以上的山地和库区不能随意开发,但密云“穷则思变”,变则变在观念上。1998年7月在与清华紫光签署合作协议时,密云县县长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接来清华大学,就是接来了知识经济。是的,知识经济时代含量最重的应是知识,无论是合股经营还是资产重组,都必须改变物重于人的传统观念,在怎样看待知识经济的主体问题上,密云县的眼光具有穿透力。

其实,密云比其它各区县离清华大学都远。记者了解到,清华同方等企业找厂房也是最先找周边区县,而地价房价太贵实在令清华却步。去密云百公里虽要花费一小时,但公路发达了就不成问题。清华的这一选择也令人重新审视地皮地段和其它固定资产在知识经济和现代社会中所占有的分量。老北京的传统经济运作就是“吃瓦片子最保险”——老舍先生这位京生京长的京味作家在作品里早早就描绘了北京人的经营模式:有房产地产,租出去坐吃租金了事。在今天的经济转型和资产重组中,还有多少企事业单位乃至地方官,仍是执北京老地主这样的心态和方式生存呢?或是热衷于做有房子非卖个大钱、有地皮非炒出天价的一锤子买卖呢?

当着社会把知识当金来捧奉时,清华大学怎样看待自己的作用和位置呢?记者在采访中的突出感受是,大学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新观念为越来越多的清华教授所拥有,他们把支持首都经济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往常见到的两种心态淡化了。一种是传统知识分子清高傲世,将总是强调社会不理解自己的科研价值,憧憬“三顾茅庐”和“千金买马骨”,变为主动了解地区需求,以需定研和向社会推荐自己的成果。“双百双向”交流原定邀请一百名清华教授参加,结果一次报名就超过两百人。据市科委统计,1998年1月至7月清华大学与北京地区的横向科技合作项目达205项,全年合作金额约为4700万元,涉及内容几乎涵盖了清华的各个学科,这不能不说是清华教授们的主动出击所为。第二种是商品交换中常见的待价而沽,把总是强调自己的科研价值连城或未来效益甚高,转换成理解发展地方经济的艰辛,双方责任利益共担,互为服务。在与密云县洽谈中,清华大学校领导就明确指示:密云人民为了净化首都的饮水做出了不少牺牲,县领导提出与清华合作“不要彩礼,还要再送嫁妆”,清华也要考虑不能苦了密云百姓。据了解,清华这半年在密云购地、建厂等投资已逾亿元。而清华人极为高兴的是,日前清华在密云拥有的土地总量已达2300亩,相当半个清华园的面积!

江总书记最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清华大学和密云县观念创新,创新思路转换成了生产力,走在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前沿。

机制创新 北京清华工业研究院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新模式

清华大学对接首都经济的又一创造是1998年8月22日建立了北京清华工业研究院。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研机构,而是在贾庆林同志倡议下,北京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同组建的事业法人单位。它参考国际上研究院科技成果孵化器的成功经验,采用市场运作方式,以清华大学科技力量、科研基地、科技成果为基础,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支撑,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科技源头和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重要培训基地。

谈起这个新型工业研究院,北京市科委工业处杨伟光处长告诉记者,“双百双向”活动后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凡是纳入清华产业集团的洽谈项目,合作都进入了实质实施阶段。而一些系里、院的“个体户”式成果则难以落实,这与以往教授成果推广难是一样的。北京清华工业研究院成立后,就把这些“个体户”组织了起来,变以往粗放式的个体行为为集约化的整体合作,“清华兵团”真正形成了战斗力,而北京的企业收益更大——最新技术项目北京企业确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如清华电机系与北京开关厂已开始智能开关系统的合作;而清华对乡镇企业已不再只是项目转让,而是综合渗透技术管理等,使乡镇企业从低层次产品生产提升到高水平现代企业;高校合作进入国企,如清华同方兼并北京第二纺机厂,不仅仅是救了一个厂有活干,而是促进国有企业的全面创新。

北京清华工业研究院的创新机制给人新的启示。对清华大学的无限潜力,参加“双百双向”交流的区县局领导没有不想开掘的,可实际操作起来怎么样呢?一个区的领导极其热情,带着清华的一个年产值已达2亿的项目,去找地皮建厂房,乡里一张口就是一亩地16万元,区里同意了;清华再一细谈,乡里又提出再加1/3,清华一看“惹不起”乡里,便告退了。另一个县工业局的厂房清华去了9次,这家企业非要搭着给清华一些员工,合作最终告吹。密云县则是新事新机制办,凡是清华要的土地、厂房,均由县里收购,再给清华;施工中有矛盾,也是县长出面解决。这样同一层面的合作才得以成功。看来,贾庆林市长在北京清华工业研究院成立大会上的一段讲话还有必要在这里引用一下:“北京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在技术创新、发展知识经济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要真正发挥这种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必须打破计划经济形成的部门分割、地区分割、所有制分割的旧体制,建立起能够聚合各方面智力资源并进行合理配置的新体制。”

清华大学对接首都经济初见成效。首都需要的不仅是一个清华,而是整个社会的知识力量。

标签:;  ;  ;  ;  ;  ;  

清华大学对接首都经济_清华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