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_环境保护论文

“九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_环境保护论文

“九五”期间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举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举措论文,环境保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九个五年计划是中国迈入21世纪最后一个五年计划,中国的经济仍将以比较高的速度发展,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将以一个什么姿态进入21世纪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中国“九五”期间和2010年的环境保护目标,即到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质量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中国将以一个环境与经济更为协调发展的崭新姿态进入21世纪。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相对紧缺,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前提下进行的。不改变发展模式,不改变资源利用不合理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发展将难以为继。因此,在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中国政府率先制定并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宣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九五”期间,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行动计划中,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指导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是中国“九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重要指导方针;在“九五”期间中国经济体制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资源更合理地配置,用较低的消耗,产生较高的效益;把生态问题列为未来15年必须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解决的、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提出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提出了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大规模环境整治的工程的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治理“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控制区和so[,2]控制区)”的任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体制改革和环境保护的具体行动计划之中;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九五”环境保护目标,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将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纳入各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之中,加以实施。

(二)加强控制,依法管理环境

到1995年底,中国相继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等6部专门的环境法律和8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法律,制定了近30项国家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600多项地方环境法规,基本形成了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九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管理环境,保障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九五”期间将制定《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有毒化学品管理法》等法律;近两年对《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正,进一步完善环境标准,制定和颁布了近400项环境标准,以适应对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限期治理、排污许可证、城市环境管理整治定量考核、领导目标责任管理、集中控制、落后技术淘汰等管理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将惩治“破坏环境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法律条文中,对严重破坏环境的违法者施以刑法惩治。

近年来,中国在完善环境法制建设的同时,通过各级环境等执法部门、监察部门的执法大检查,处置了违反环保法的各种行为,加大了执法力度。在1996年6月30日之前在淮河流域四省关闭了1100多家5000吨以下小造纸厂;1996年底之前,全国取缔、关闭了60000多家十五种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小企业。这一行动在世界环境保护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九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执法的监督机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保证在重大决策中综合考虑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具体做法有:(1)开展重大计划和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建设项目的环评已形成制度并开展了多年,对避免建设项目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挥了重要作用。“九五”期间要进一步对国家、部门和地方的与环境问题关系密切的重大计划和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宏观上,评价重大计划和政策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2)提高环境保护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在进行与环境问题关系密切的经济决策时,要听取环境保护的意见,在进行项目建设前要经过环境保护部门的批准,实行“环保一票否决”。也就是说,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能批准建设,银行不给予贷款,市场管理部门不发放营业执照。(3)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列入行政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环保工作,定期听取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情况报告和研究环境保护问题,及时协调建设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四)改变增长方式,发展经济,保护环境

“九五”期间,中国将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无废、少废工艺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在企业中逐步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有益于环境的产品颁发环境标志,使企业自觉地承担保护环境的神圣职责;对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又治理无望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工艺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走环境与经济协调之路。

二、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遏制污染发展趋势

中国的环境污染已十分严重,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本来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了遏止污染发展的趋势,到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中国政府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在实行排放标准控制的基础上,又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主要的措施有:

(1)制定全国“九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对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计划规定了2000年12种主要污染物全国排放总量的限额,要求到2000年,废水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和工业废物排放量要低于“八五”期末的水平,废水中COD排放总量、废气中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总量要控制在“八五”期末水平,酸雨和so[,2]控制区内废气中so[,2]排放量力争控制“八五”期末水平。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状况,对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分别提出了12种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要求。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一步对市、区、县乃至企业提出相应的排放控制要求。要求到2000年各地方这12种污染物排放量必须控制在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总量以内。

(2)“三河、三湖”流域(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治理提出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求。对“三河、三湖”流域,根据环境容量制定达到环境质量目标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计划,重点治理“三河、三湖”流域的环境污染,实现到2000年水体变清或水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的目标。

(3)对所有老污染源实行限期治理。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这是造成中国环境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国务院要求到2000年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都要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有效削减老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给新建项目的投产留出污染物排放的余地。

(4)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污染物的排放。“九五”期间,中国经济仍将以8%的速度增长,将有一大批新项目建成投产,必然要排放污染物。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新建项目高起点、高标准,尽量采用清洁生产,有效治理污染,控制污染物排放。新建项目要力争做到“以新带老、总量减少”,在建设新项目时,项目本身要达标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有的地方已试行“排污交易”政策,以带动地区、流域老污染源的治理,实现地区、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平衡或总量减少。

三、实施绿色工程规划,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宣战

为了实现“九五”环境保护目标,使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以下简称“绿色工程规划”),针对中国重大环境问题及其重点地区和流域以及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集中财力物力,实施一系列工程措施,突出重点,打几个大战役,带动全局,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宣战。

(一)《绿色工程规划》的组成

《绿色工程规划》分三期滚动实施,第一期(1996~2000年)共有约1600个项目,大约需资金1800多亿。

水环境污染是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规划包括淮河、辽河、海河、松花江、黄河、珠江和长江七大流域的污染控制项目,滇池、巢湖和太湖三大湖泊的污染控制项目以及16个重点沿海城市及其近岸海域水污染控制项目。重点放在三河和三湖的污染治理。

大气环境污染,特别是酸雨危害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规划包括我国酸雨区(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so[,2]控制项目和30个重点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项目,重点放在酸雨控制区和so[,2]控制区。

固体废物污染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不断增大。规划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以及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控制项目。

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紧迫的任务。规划包括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

工业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业污染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规划包括我国产生污染的主要行业(电力、冶金、有色、建材、化工、石油、轻工、医药等)的污染治理、废物综合利用和节能、节水等清洁生产项目;还包括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行业,如农业林业等部门的项目。

履行国际公约,保护全球环境是中国的一贯立场。规划包括臭氧层保护、温室气体控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提高国家环境监督管理能力是我国环保系统面临的迫切任务。能力建设包括国家级环境监测网络、环境信息网络、自然保护区网络、放射性环境管理监测网络、环境应急响应网络和环境宣传教育网络等能力建设项目。

(二)资金筹集

实施《绿色工程规划》所需资金的筹集坚持“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者负担”的原则。企业负责解决自己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不允许转嫁给社会。地方政府负责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设施运行费用应由污染排放者合理负担。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使排污收费标准高于污染治理成本,排污费优先用于相应工业项目,使用银行贷款的工业项目必须有排污收费配套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地方、企业为主,民间集资,中央政府在贷款、利用外资和经济政策给予支持。

1996年已有25个项目开始实施,涉及投资340亿元,约占规划估计总投资的18%。规划拟利用外资40亿美元,目前纳入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外国政府贷款计划的项目已基本落实外资30亿美元。国家、地方、企业正在进一步积极筹集资金,以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三)《绿色工程规划》的目标

通过规划的实施,淮河、辽河、海河和太湖、巢湖、滇池的水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酸雨和so[,2]控制区的酸雨和so[,2]污染发展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其它一些水系,例如,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水系的重要城市河段及支流的水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一些重点城市大气质量将达到功能区的要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将有较大的提高,一些重点地区生态破坏将得到控制和一定程度的恢复,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要求得到落实,环境管理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这些重点工程项目,带动全国污染治理和生态整治,实现“到2000年,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九五”环保目标。

标签:;  ;  ;  ;  ;  ;  ;  ;  

“九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_环境保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