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之轻如何承受石化之重——浅谈东营市化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论文_陈鹏飞

生态之轻如何承受石化之重——浅谈东营市化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论文_陈鹏飞

摘 要:化学工业在给人们提供更多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伴随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分析了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的现状,提出了三方面保护措施:化工的清洁生产、生态化工、绿色化工。

关键词:化学工业 环境保护 措施

林立的井架、采油树、丛式井组,雄伟的海上钻井平台,纵横交错的油气管道,被誉为“海上长城”的孤东围海大堤。作为环渤海城市群中的重要一子,山东省东营市的石油化工产业在国家“黄蓝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2016年9月21日下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决议,作为化工比较集中的东营,将只保留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河口蓝色经济产业园和利津滨海新区三个化工园区。东营市将形成三面围城的“化工城” ,作为一名家乡的高中生不禁要问,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该怎么保护?“生态之轻如何承受石化之重”?愿我的研究能对家乡环境保护有所帮助。

一.东营市化工污染的现状

(一)大气和水环境形势严峻。大气环境方面,2016年全年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不降反升,同比反弹2.4%。其中,2月份PM2.5、PM10同比反弹幅度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位。2016年重度以上污染天数达22天,重污染天气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方面,2016年个别河流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年均值为劣五类,为全省最多。2016年,全市河流断面COD平均浓度34.3毫克/升,氨氮平均浓度1.43毫克/升,污染物浓度较高,水环境质量居全省后列。

(二)污染防治问题突出。东营市作为依托胜利油田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重化产业比重大,结构性污染问题较重。石油化工、橡胶轮胎、金属冶炼主导产业产值占到全市工业的60%以上,火电、石油炼制、化工三大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5%以上,造纸、石化、化工行业废水排放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60%以上,环境容量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较为突出。化工产业布局不合理,污染防治难度大,环境风险较大。

(三)环境监管薄弱。东营市危险废物种类繁多、涉及行业范围广、产生量大。2015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为22万吨,其中66.5%需转移到外地进行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东营市2016年危险废物管理规范化年度考核达标率为77.5%,低于国家和省里的要求。

二.工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21世纪要求从传统的线形经济到循环经济的变革即可持续发展。

1.化工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是将预防和治理污染。它表述了原材料-生产-产品-消费使用的全过程的污染防治途径。

主要包括:

清洁的生产过程: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选用少废、无废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改善、强化生产操作和控制技术,完善生产管理,提高物料的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率;开发、采用新的催化剂和各种化学助剂,使之有利于提高物料收率、降低消耗、减少和防止污染;改进装置和设备,或采用新装置、新设备,尽量减少污染;开发和采用闭路循环技术,其核心在于将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最大限度地加以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三废数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清洁的产品:产品设计应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短缺及有毒有害的原料,改变产品品种结构,使之达到高质量、低消耗、少(或无)污染;产品在消费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产品的包装安全、合理,在使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合理。

清洁的能源:开发和利用各种节能技术,合理利用常规能源,尽量做到高效率、低消耗;开发和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和新能源,节约能源,提高其有效利用率。

清洁后处理: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排出的副产物或废弃物,使之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研究开发和利用低耗、节能、高效的三废治理技术,强化管理,使最后必须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类的危害达到许可范围或最低限度。

2.生态化工

生态工业追求的是系统内各生产过程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

主要包括:

(1)如何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实现生态工业系统内各过程间的物质集成和能量集成。生态工业的物质集成,包括反应过程的物质转化集成及净化分离过程的物质交换集成;生态工业的能量集成就是要实现对生态工业系统内能量的有效利用,不仅要包括每个生产过程内能量的有效利用,这通常是由蒸汽动力系统、热回收换热网络等组成,而且也包括各过程之间的能量交换,也即一个生产过程多余的能量作为另一过程的热源而加以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不仅节约能源,同时也意味着减少环境污染。

(2)研究和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信息管理和决策进行工业生产中产品和过程的生命周期分析,包括从原料、工艺、产品到消费、回收全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分析,要研究如何应用有限的、不确定的包括经验性的数据即可方便地做出较为客观的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

(3)开发废物资源化的新工艺,进行环境友好的工艺替代,包括原料、催化剂、产品的无害化工艺,产品可降解工艺,材料生产中的“非物质化”等。生态工业将环境问题的解决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它是一个极富有吸引力的工业生产模式,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协调发展。

3.绿色化工

绿色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是21世纪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其目的是将现有化工生产的技术路线从“先污染、后治理”改变为“从源头上根除污染”。绿色化学的理想一方面是实现反应的“原子经济”性,要求原料中的每一原子进入产品,不产生任何废物和副产品,实现废物的“零排放”,并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催化剂和溶剂 ;另一方面是生产环境友好的绿色产品,不产生环境污染。目前绿色化学与化工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关注。

绿色化工技术还包括采用无毒无害原料、催化剂和容器替代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清洗剂,减少和消除健康危害和环境污染的技术以及对环境友好的清洁产品的开发。

三.结语

化工生产建设必须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化工生产,要由传统的高污染、高物耗能耗、粗放经营状态向以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环境保护日益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出更多利于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在保证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孙增在.化学工业与环境保护

李亮.我国工业化道路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论文作者:陈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  ;  ;  ;  ;  ;  ;  ;  

生态之轻如何承受石化之重——浅谈东营市化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论文_陈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