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业的关系效应与发展路径研究&以批发零售业为例_分配系数论文

中国流通产业的关联效应与发展路径研究——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零售业论文,中国论文,路径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发展,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但总的看,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阶段,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平衡,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效率低、成本高问题突出①。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具有产业先导功能。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提供了彰显商贸流通业地位、考量商贸流通业功能、检验商贸流通业影响力的机会。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现代商贸业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蓬勃发展,但是“重生产、轻市场,重投资、轻消费”发展模式的惯性导致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当前,我国商贸业受到来自产业政策、城市空间限制等外部因素以及企业组织化程度、机制创新等内部因素的制约,形势发展不容乐观[1]。

连接生产和消费职能的流通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连接人格上的分离,也就是与商品所有权转移有关的交易流通(商流)。另一种为连接生产地与消费地的分离及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上的分离而进行的运输和保管等物资流通(即“物流”)。广义上的流通包括交易流通(商流)和物资流通(物流)两种含义。狭义上的流通指的是交易流通(商流)。物资流通经常与交易流通同时进行,但是也有不发生物资流通的交易流通,或不发生交易流通的物资流通。另外,由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独立的运输业和仓储业,并且,相应地出现了各自相关的学科,因此,现代流通论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交易流通,或称为“商业流通”[2]。近些年,对流通产业研究主要围绕以下方面进行:流通业发展与展望[3]、流通业创新[4]、流通业利用外资情况[5]、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关系[6]、流通业与制造业关系[7]、流通业促进消费[8]、流通业竞争力与效率[9]、流通业对产业结构与就业影响[10]。

本文主要分析交易流通,选择“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代表流通业。但是,研究批发和零售业的文献较少,而且主要是定性分析,主要围绕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预测[11]、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的挤入挤出效应[12]、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和生产规模效益[13]、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零售业销售总额间的数量关系[14]、批发和零售业的空间集聚和地区差异[15]、批发和零售业的产业特性和产业地位[16]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一)研究方法

1.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关联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可以深刻揭示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特征,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技术联系[17]。一般说来,产业部门间的关联有两种形式,即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本研究将流通业对其后向产业的带动效应称为后向关联效应,而把对其前向产业的推动效应称为前向关联效应。

2.产业发展路径。本文从约束路径和扩张路径两个角度观察流通业发展路径。(1)约束路径。约束路径,即流通业对某一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接近直接消耗系数,间接消耗系数较小,说明流通业对该产业间接消耗过程中所经历的产业链—网较简单或产业链—网间产业关联较弱②。这反映出流通业对该产业的消耗较直接,流通业与该产业形成的消耗关系网络较简单和单一,这种消耗关系网络的自适应、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较差。由于消耗关系网络较简单和单一,因此这一产业的波动引起流通业的波动较直接,从这一产业到流通业间形成的“投入”、“输送”关系网络运行风险较大,而且抗风险能力较弱。所以,这一产业必须发展充分,这一产业发育不足,比较容易约束流通业发展,形成流通业快速发展的约束条件。(2)扩张路径。扩张路径,即流通业对某一产业的完全分配系数远离直接分配系数,间接分配系数较大,说明流通业对该产业间接分配过程中所经历的产业链一网较复杂或产业链一网间产业关联较强③。这反映出流通业对该产业的分配较间接,流通业与该产业形成的分配关系网络较复杂,这种分配关系网络的自适应、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较强。流通业对该产业的分配关系,其实就是该产业对流通业的需求关系。

(二)模型构建

1.后向关联效应测度方法

通常采用其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测度。

2.前向关联效应测度方法

通常采用其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测度。

(2)完全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是一个从产出方向分析产业之间的直接和间接技术经济联系的指标,其经济含义是:某产业或部门每一个单位增加值通过直接和间接联系需要向另一个产业提供的分配量。完全分配系数是i部门单位总产出直接分配和全部间接分配(包括一次间接分配、二次间接分配……多次间接分配)给j部门的数量,是i部门对j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和全部间接分配系数之和。它反应i部门对j部门直接和通过别的部门间接的全部贡献程度。利用直接分配系数矩阵R计算完全分配系数矩阵D的公式为:,其中I为单位矩阵。

3.发展路径选择

为了找到促进流通业种群在产业生态系统中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本文参考张哲[18]的方法,建立流通业发展的约束路径选择模型和扩张路径选择模型。

(1)约束路径选择。在产业系统中,直接消耗系数可表示产业间单条消耗链的直接层级关系,完全消耗系数可表示产业间通过多条消耗链构成的网状结构直接和间接层级关系总和。那么约束路径选择模型为:

(2)扩张路径选择。在产业系统中,直接分配系数可表示产业间单条分配链的直接层级关系,完全分配系数可表示产业间通过多条分配链构成的网状结构直接和间接层级关系总和。那么扩张路径选择模型为:

三、实证过程及结果解释

(一)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的流通业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此产业的划分依据是投入产出表部门划分原则,具体产业的定义可参考投入产出表具体部门。在2007年表中,部门名称为“批发和零售业”,编号30。选择全国作为样本分析流通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和发展路径,是因为以全国为样本研究问题更具有综合性。

2.数据来源。本研究中,基础数据来自我国统计局公布的《199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

(二)后向关联效应分析

1.批发和零售业的产业集聚性变化

研究发现,三个年份,批发和零售业对其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为0.0820、0.0209和0.0065,对其自身的完全消耗系数分别为0.1308、0.0597和0.0248,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都一直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批发和零售业的集聚性在下降。批发和零售业集聚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商品流通环节缩短,越来越多的产品从生产商直接面向了零售商和消费者,二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原来要在国内商业体系中流转的商品,更多地从商业体系外或国外流入商业体系。

2.批发和零售业直接消耗产业分布变化

表1是1997—2007年批发与零售业对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变化情况。由表1可知,批发和零售业对各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2002年相对于1997年,18个制造业中有12个是下降的,7个服务业中有6个是上升的;2007年相对于2002年,18个制造业中15个是下降的,13个服务业中8个是上升的。10年间,总体来讲,批发和零售业对制造业直接消耗存在下降态势,对服务业直接消耗存在上升态势。

3.批发和零售业产业依赖增强特征

1997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开始出现通货紧缩苗头,2002年是通货紧缩的尾年,中国经济开始复苏,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增加,批发和零售业中流通的资源性产品、能源性产品、动力性产品增多。而且,相对于1997年,2002年批发和零售业也开始扩张规模,其对资源性产品、能源性产品、动力性产品需求也都增多,尤其是对建筑类产品。再者,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后第一年,批发和零售业开始硬件建设,对上述种类产品需求也会增多。2003年后中国经济开始走热,2007年是中国治理通货膨胀最关键一年,因此,相对于2002年,2007年批发和零售业对资源性产品、能源性产品、动力性产品和建筑类产品的需求下降,转而对其流通渠道中流通的最传统的纺织类产品的需求上升。1997年至2007年10年间,批发和零售业对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需求逐步增加,反映出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在向着深化服务化、提升科技化、密集智力化等方向发展,商业化层级显著提升。

4.批发和零售业产业依赖结构变化

1997年,批发和零售业直接消耗系数前10位的产业中有3个服务业和7个制造业,2002年有7个服务业和3个制造业,2007年有7个服务业和3个制造业。1997年,批发和零售业完全消耗系数前10位的产业中有3个服务业、5个制造业和2个基础产业,2002年有3个服务业、5个制造业和2个基础产业,2007年有3个服务业、5个制造业和2个基础产业。可以看出,批发和零售业对服务业的直接消耗有上升趋势,而且对服务业的直接依赖较强,对服务业的直接带动力较大;对资源性产业的间接消耗有上升趋势,对资源性产业的间接依赖较强,对资源性产业的间接带动力较大;对制造业的间接依赖较强,对制造业的间接带动力较大。

(三)前向关联效应分析

1.批发和零售业的内生增长力变化

研究发现,三个年份,批发和零售业对其自身的直接分配系数分别为0.0820、0.0209和0.0065,在所有产业中的位次分别为第1位、第13位和第23位,对其自身的完全分配系数分别为0.1308、0.0597和0.0248,在所有产业中的位次分别为第3位、第9位和第20位,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及其各自位次都一直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批发和零售业自身发展能力降低,自我调节功能下降。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在没有获得充分发展的情况下经历了两次大的外部冲击:一是1978年后开始的中国流通领域一系列的改革,把流通业一步步地全面地推向市场;二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尽管有三年保护期,流通业向国外开放还是很迅速的,国外流通资本蜂拥进入中国流通业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始终走在其他部门和行业企业改革的前面,起到探路、示范和积累经验的作用[19]。

2.批发和零售业直接分配产业分布变化

表2是1997—2007年批发和零售业对各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变化情况。由表2可知,批发和零售业对各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2002年相对于1997年,18个制造业中有9个是下降的,8个服务业全部是上升的;2007年相对于2002年,18个制造业中12个是下降的,14个服务业中12个是下降的。由表2知,批发和零售业对各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波动比较大,5个制造业、2个资源性产业和建筑业,2002年相对于1997年上升,而2007年相对于2002年下降;几乎所有的服务业,2002年相对于1997年上升,而2007年相对于2002年下降。

3.批发和零售业产品部门分配波动特征

2002年,中国经济开始复苏,进入新一轮重工业化,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增加,因此,能源性产业、资源性产业、现代制造业、基础设施业、建筑业等产业投资都会大幅度增加,这些产业加速投资必然引起对批发和零售业需求增加,因此批发和零售业对这些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会上升,直接分配会增多。2002年,对批发和零售业需求减少的产业部门主要是传统制造业、传统资源业和传统基础设施业,这些产业在经济复苏初期发展还相对缓慢,对批发和零售业需求还在降低,因此批发和零售业对这些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下降,直接分配也会减少。

4.批发和零售业产品分配部门结构变化

1997年,批发和零售业直接分配系数前10位的产业中有7个制造业、1个资源性产业、1个服务业和建筑业,2002年有7个制造业、1个资源性产业、1个服务业和建筑业,2007年有8个制造业、1个资源性产业和建筑业。1997年,批发和零售业完全消耗系数前10位的产业中有7个制造业、1个资源性产业、1个服务业和建筑业,2002年有7个制造业、1个资源性产业、1个服务业和建筑业,2007年有8个制造业、1个资源性产业和建筑业。可见,批发和零售业产品对建筑业和农业分配都较多,且都较稳定,对制造业中的化学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配也都较多,也都较稳定。2007年较2002年,批发和零售业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2个产业的直接分配和间接分配的增长都较显著,这说明批发和零售业对这2个产业的推动力显著增强。

(四)发展路径分析

根据2007年批发和零售业的值和值确定的批发和零售业的约束路径和扩张路径可以用图1直观地表达。由图1可知,2007年批发和零售业的约束路径主要包括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或不充分将成为批发和零售业发展的约束性路径,因此我国产业发展政策应关注服务业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用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层级;2007年批发和零售业的扩张路径主要包括资源性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这些产业快速发展容易带动批发和零售业快速发展,成为批发和零售业发展的扩张性产业,因此应关注这些对批发和零售业带动力扩张潜力大的产业发展,为批发和零售业发展创造引擎。其中房地产业既是批发和零售业发展的约束性产业又是批发和零售业发展的扩张性产业,可以看出房地产业在批发和零售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四、结论和启示

1.批发和零售业的后向关联效应

(1)批发和零售业对其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都一直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我国批发和零售业的集聚性在下降。(2)批发和零售业对制造业直接消耗存在下降态势,对服务业直接消耗存在上升态势,批发和零售业服务化水平正逐步提升。(3)批发和零售业对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需求逐步增加,在向着深化服务化、提升科技化、密集智力化等方向发展,商业化层级显著提升。(4)批发和零售业对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工业的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都较大,对这些产业依赖性较强。(5)批发与零售业对商业地产和商务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在上升,在逐步向现代化提升方向发展。(6)批发和零售业对服务业的直接消耗有上升趋势,对服务业的直接带动力较大;对资源性产业的间接消耗有上升趋势,对资源性产业的间接依赖较强,对资源性产业的间接带动力较大。

2.批发和零售业的前向关联效应

(1)批发和零售业对其自身的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及其各自位次都一直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批发和零售业自身发展能力降低,自我调节功能下降。(2)批发和零售业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直接推动力存在上升态势。(3)批发和零售业对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直接推动力存在下降态势。(4)经济复苏时期,批发和零售业对资源性产业、现代制造业、基础设施产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产业直接分配会增多;在治理通胀时期,对传统制造业、传统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产业直接分配会减少;但对现代制造业的直接分配一直呈现增多态势。(5)经济复苏初期,传统制造业、传统资源产业和传统基础设施产业对批发和零售业需求还在降低,批发和零售业对这些产业直接分配会减少。在治理通胀时期,传统制造业、传统资源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建筑业、服务业对批发和零售业需求会降低,批发和零售业对这些产业直接分配会减少。(6)建筑业、化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农林牧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批发和零售业服务分配较多和较稳定的产业。

3.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路径

(1)约束路径包括10个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教育事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扩张路径包括10个产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综合技术服务业。(3)批发和零售业的约束路径主要包括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或不充分将成为批发和零售业发展的约束性路径。批发和零售业的扩张路径主要包括资源性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这些产业快速发展容易带动批发和零售业快速发展,成为批发和零售业发展的扩张性产业。

相关启示如下:(1)关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减少房地产业波动;改造传统住宿和餐饮业,提升其现代化和特色化;规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促进其形成规模和丰富内涵;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筑高批发和零售业发展平台。(2)推动金融业经营规范化、运行现代化、服务国际化,提升金融业产业带动能力;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稳定化、外延扩大化、内涵丰富化,驾驭房地产业适度平稳增长;打造现代制造业增长高科技化、内容高服务化、市场高竞争力化,提高现代制造业国际影响能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成长系统化、生产迂回化、发展协同化,提升现代服务业高度水平。

注释:

①《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

②也有可能说明流通业的单位变化对该产业的直接消耗较多。

③也有可能说明流通业的单位变化对该产业的直接分配较少。

④间接分配关系是指i产品分配给k产品生产使用,而k产品再分配给j部门使用仅是通过一个中间环节的第一间接联系。以此类推,还有通过两个、三个乃至无限多个中间环节传递的全部间接分配关系。

标签:;  ;  ;  ;  ;  ;  ;  

中国流通业的关系效应与发展路径研究&以批发零售业为例_分配系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