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信息化技术在煤炭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极大推动了煤炭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家不断增强对煤企的监测,对许多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企业做出了处罚。所以,把信息技术引入到该产业中,既能够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率,又可以提高企业的实力。鉴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该新技术在煤企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煤企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煤炭企业;信息化技术;安全
一、信息化煤矿安全管理及信息融合概述
信息化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将信息化与煤矿安全管理理念进行有效密切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煤矿安全监测优化升级,提高煤矿安全监测信息的获取、融合、分析和共享能力,提升煤矿安全监测的现代化水平。信息化煤矿安全监测是以高速大数据的以太环网为传输路线,实现煤矿安全管理信息获取的实时性,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监测信息共享,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及安全管理系统升级和维护的智能化。
信息融合技术的实质是利用一定的数据融合算法,对数据进行感知和综合,以此达到数据表现形式统一、无效数据剔除、按照监测类型分类、数据有效融合的目的,为进一步的安全评价和决策分析提供有效数据。数据融合的方法主要有加权法、人工智能法、参数法和识别法等,为了达到有效的数据融合效果,在煤矿安全监测数据融合方面一般采用两种或者多种方法的集成。众所周知,矿井生产环境复杂,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众多,必须在矿井内多条巷道设置多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以便获取充分的安全监测信息。而传感器本身存在精度下降、环境噪声、系统损毁等问题,单一的传感器信息不能说明对应时间的巷道安全情况,所以,必须对同一监测因素的传感器信息进行融合,以便获取完整的监测信息。
二、煤矿信息化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1、信息化功能的监测系统。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意外就是瓦斯爆炸。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瓦斯爆炸出现的人员伤亡,对其监测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是根据施工过程中,地形的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或者是有关岩石层结构不稳定的地方,要架设检测设备,以便于在施工过程中,要让全体工作人员对于施工的具体流程的了解以及数据的考量有一个保障。并且为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并且保证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要让公司的高层人员理解到建设开发技术的重要性,不断的引进新型的施工技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也有利于相关的施工企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对于煤矿开采施工方面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并且对于一些基础设施的完备也是有了新的改善方案。只需要所有的工作人员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熟练的掌握施工技术就可以了。
2、信息化系统操作的方式。信息化监控系统具有报警人定位等功能,还可以在发生意外时预测意外发生点,有效的回馈给领导部门,可以让领导部门及时的下达命令来进行救助。另外该监测系统所传输的信号可以利用矿井环网输出平台来进行输出,携带非常方便,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工作状态和工作人员的位置进行记录,能够全面的反映工作人员的信息,这种工作方式也是非常方便的。当工作过程出现了意外时,井下人员只需要按救助的按钮就可以让救助部门及时获得信息,从而可以让外界人员及时了解到被困的情况,以便展开相关的救助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救助工作的进行中,定位系统还可以给工作人员及时提供数据使救助人员及时讨论出救援的相关策略,因此被困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外界人员的帮助,该系统还可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更高效率地开展工作,能够全面地开展监测,既保证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生命安全问题,还能够保障矿井开采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
三、推动煤炭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信息数据共享的建设。一般情况下,安全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控制、检测与管理部分。到现在为止,国家仍然没有认识到以上几方面的重要性,这样就影响到系统的效果。因此,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就不能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数据的作用。所以,在煤企中构建有效的信息化数据共享,有助于以上功能的实现,在进一步改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共享各子系统的信息以后,能够有效避免数据的重复收集,在统一管理各项数据的同时,还能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进一步提高效益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重点配置瓦斯浓度检测预警系统。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及难点就是对井下瓦斯浓度的监测、预警和应对,因此需要将现代新兴技术的高精度监测设备与安全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对接,建设一条由井下探头监测到信息数据生成再到后续数据分析管理的预警体系。特别是通过成熟的瓦斯浓度变化数据进行安全评估预警的方法至关重要。
3、建立人员作业规范管理系统。而纵观国内外的煤矿安全事故当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人员的管理疏忽以及作业不规范造成的。那么可以通过在信息化改革当中引进人员管理系统来进行应对,配置包括进出门禁系统、人员操作规范监控系统等。特别是在下井交通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更是显得尤其重要,它是管理井下交通秩序以及安全规范的有效系统,同时也可以通过更高级的智能化识别系统来进行人员管理。
4、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当前,有部分煤企尽管非常注重信息化技术,在相关系统建设过程中投入许多经费与精力,然而,却并未有效应用于实践中,今后,煤企应当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切实强化管理,使管理效能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作为管理者,必须强化对设备的养护,进一步提高工人的责任感以及安全意识。
5、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煤矿安全管理当代最大的桎梏就是专业人才和科学管理意识的缺失,那么在煤矿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信息化安全管理结合方面引进相关的高水平人才。同时在内部以科学的模式对所有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特别是在引入全新的信息监管体系之后,应当组织所有人员掌握系统的规范化应用方法。在引进相关信息化安全管理人才之后还需要做到各个阶段的人员技术意识革新,这样才能够保证煤矿产业当中的安全管理系统保持先进性和不断完善化。
结语
综上,现在煤炭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各种信息化技术开始应用到煤矿生产中,既为井下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今后的经营运作中,煤炭企业应当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大力推进信息数据共享建设,不断完善自身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为煤矿生产以及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艳.煤矿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3):149-151.
[2]赵光明.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9(7):220.
[3]吴化新,邵纪峰.加强煤矿信息化建设保障煤矿安全生产[J].山东煤炭科技,2019(3):221-222.
[4]刘诗源.信息融合在煤矿安全监测的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论文作者:耿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数据论文; 煤矿论文; 信息论文; 人员论文; 煤矿安全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