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江苏连云港 222002)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标记导航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6月,行人工标记导航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28~71岁,平均46岁。左侧14例,右侧10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9例,嗜铬细胞瘤2例,囊肿2例,髓质脂肪瘤1例。肿瘤直径1.2~5.8cm,平均3.1cm。结果:24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平均43(24~6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1(5~120)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第1d均下床活动。术后1~4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6天,平均4天。术后24例获随访3~13个月,经B超、CT等复查,无复发及其它并发症。结论:人工标记导航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相对于常规后腹腔镜手术,可更直接到达目标器官,个性化设计后腹腔操作术野,减少到达目标器官过程中对后腹腔内组织的分离操作,可以减少对其损伤及并发症。
【关键词】肾上腺;腹膜后腔;腹腔镜手术;导航
【中图分类号】R6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016-02
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已广泛应用,经后腹途径因对腹腔干扰较少,在泌尿外科成为首选方式。其手术过程中需根据后腹腔内的固有标记,层层分离至肾上腺[1,2]。这一过程中,因需要分离正常组织找到固有标记,形成的操作空间较大,虽然方便操作,也会增加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为了减少显露肾上腺过程中的分离损伤,2017年2月—2018年6月,我们根据后腹腔的特点,行人工标记导航后腹腔镜的方法,完成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2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28~71岁,平均46岁。左侧14例,右侧10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9例(原发性醛固酮症15例,皮质醇症2例,无功能腺瘤2例),嗜铬细胞瘤2例,囊肿2例,髓质脂肪瘤1例。肿瘤直径1.2~5.8cm,平均3.1cm。术前血压及心率异常者常规准备至平稳后再安排手术。
1.2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健侧卧位,略抬高腰桥。消毒铺手术单后,在十二肋下腋后线处横行切开皮肤1.2cm(A点),用超声扫描肾上腺肿瘤与肾上极的情况,发现肾上腺肿瘤后,用18G 穿刺针向肾上腺肿瘤方向进针,至肾上腺肿瘤包膜处。如果探查肾上腺肿瘤困难,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至肾上极后方的软组织间隙。沿穿刺针拔出针蕊,边退针边注射美蓝溶液(浓度稀释至0.1mg/ml,每退出1cm,注入美蓝溶液0.5ml),退至腹壁后停止注射,退出穿刺针。采用直接穿刺法[3]建立腹膜后腔。参考侧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方法[3]直视下于腋中线处肋缘下置入11mm Trocar,将腹腔镜换至腋中线套管,用镜体向前分离半于腋前线肋缘下置入一个5套管,完成腹膜后腔的建立。
置入操作器械,看到美蓝标记后,配合超声刀,沿之将脂肪组织向两边分离,尽量少分离后腹腔内脂肪组织,分开的程度不影响腹腔镜观察即可,这样便形成一“通道”,快速到达肾上腺处;或至肾上极后方,继续在其上方脂肪组织中分离找到肾上腺。沿肾上腺(或肿瘤)表面分离,切除肿瘤;或者分离肾上腺的内下方,找到肾上腺中央静脉,上三重夹后切断之,继续沿肾上腺包膜分离至完全游离肾上腺。如术中发现“通道”较狭窄,影响操作,可根据操作需要,适当扩大“通道”。将标本放入自制标本袋内取出。放置1根切口引流管后退出各套管。缝合切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43(24~6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1(5~120)ml。未见术中并发症。术后第1d均下床活动。术后1~4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6天,平均4.0天。24例术后获随访3~13个月,平均6.2月,高血压及电解质异常等症状均缓解。经B超、CT等复查,无复发及其它并发症。
3.讨论
随着对后腹腔解剖的理解,手术经验的积累,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步骤也已基本程序化[4,5,6]。首先是建立一个足够的人工后腹腔间隙,再根据后腹腔内固有的标志,层层分离,甚至需要清理部分后腹腔内脂肪组织,形成足够的术野,才能完成手术。由于肾上腺位置较深,腹腔镜下后腹腔内寻找肾上腺的路径较长。这种由后腹壁至肾上腺的分离过程,必然造成对后腹腔内正常组织的损伤,分离的越多,空间制作得越大,造成的损伤也就会越大,甚至出现并发症,并且需要较多的时间及精力。
为了更直接地到达肾上腺,减少术中组织的分离损伤,我们利用人工标记导航,先快速分离出一个“通道”到达肾上腺,再根据分离切除肾上腺的需要扩大空间,这样可更准确地到达肾上腺,并可个性化地分离形成术野,有效减少分离的损伤及并发症发生,并可节省手术时间。经过初步的应用,我们总结经验,如下:(1)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到肾上腺这一步骤中,如果难以找到肾上腺及肿瘤,则可穿刺至肾上极的后方,再向上略作分离便可找到目标。(2)穿刺注入的美蓝溶液时,并尽量少地应用,以减少颜色对手术野干扰,我们将其稀释10倍(浓度稀释至0.1mg/ml),每退出1cm,只注入美蓝溶液0.5ml,就能较好地完成标记。(3)跟随人工标记向深部推进时,不需要层层充分打开,分离开的空间能向前进镜即可。快速分离到达肾上腺后,再根据分离切除肾上腺的个性化需要适当扩大空间,可明显减少后腹腔内组织分离损伤。
我们根据人工腹膜后间隙的特点,设计人工标记导引法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相对于常规后腹腔镜手术,可更直接到达目标器官,根据分离切除肾上腺的需要分离形成个性化后腹腔间隙,这样可减少分离损伤及并发症。我们应用该术式时间较短,病例较少,有待进一步临床实践的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 Zhang X, Fu B, Lang B, et al. Technique of anatomical retroperitoneoscopic adrenalectomy with report of 800 cases. J Urol,2007,177(4):1254-1257.
[2] Chai YJ, Woo JW, Kwon H, et al. Comparative outcomes of lateral transperitoneal adrenalectomy versus posterior retroperitoneoscopic adrenalectomy in consecutive patients: a single surgeon’s experience. Asian J Surg. 2016 39:74-80.
[3]孙方浒,张文刚,朱汝健,等.直接穿刺法建立腹膜后腔的技术改进及临床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10):901-902.
[4]孙方浒,傅斌,柯莽,等.半侧卧位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体会[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1,32(8):409-511.
[5] Bhat H S, Tiyadath B N. Management of Adrenal Masses. Indian, J Surg Oncol 2017, 8(1):67-73.
[6] Bakkar S, Materazzi G, Fregoli L, et al. Posterior retroperitonoscopic adrenalectomy; a back door access with an unusually rapid learning curve. Updates in Surgery,2017,69(2):235-239.
论文作者:张鹏程,吉振帅,谢程,蔡成宽,支运来,薛鹏,张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肾上腺论文; 腹腔论文; 手术论文; 平均论文; 标记论文; 肿瘤论文; 并发症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