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效果论文_李旭枚

澧县中医医院 湖南常德 415200

【摘 要】目的:探究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选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分析外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外科患者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结论:我院采用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极大的消除了外科护理安全隐患,为外科患者健康恢复提供了保障,因此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护理干预效果

外科是临床中最大综合性科室,收治病患病症复杂,肝脏、弹道、胃肠、肛肠、肿瘤都属于外科治疗范围,因此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易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引发医患纠纷。为更好的提升我院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我院对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外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应对护理干预措施,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调查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随机选取240例外科患者作为临床调查资料,其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120例,患者年龄区间为15~79岁,平均年龄为39±2.2岁,参与本次临床调查的外科患者基础资料有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本次临床资料调查过程中,我院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随机抽选的 240例外科患者作为调查研究资料,并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调查,主要的调查项目包括病情监测不及时、坠床、跌倒、烫伤、意外拔管、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患者运转中途出现意外等,而通过分析总结,我院认为管理体制不健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医患沟通存在障碍是引发外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主要因素。为此我院提出了以下护理干预措施。

第一健全护理管理体系,遵照“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实施精细化管理,采用一医一患一诊室的护理模式,力求外科护理做到专业化、系统化,保障患者隐私,明确收费制度,为患者打造人性化护理科室病房,优化护理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同时医护人员每个护理步骤都要做到具体明确,避免随意操作,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通过问卷调查、沟通座谈等方式,强化外科护理督导检查,从而确外科护理保规范管理[1]。此外还要强化科学排班,将新入职的护理人员与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科学搭配起来,从而科学的调配人手,更好的提升护理工作应急能力。

第二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建设,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若是想要更好的消除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就必须要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建设,为此我院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加大投入,强化培训,提高外科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培训,确保外科护理人员强化常规技能掌握,熟练使用各种仪器操作及应急药品使用方法,同时着重强化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培训,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强化医护人员证据意识培养,要求外科护理人员,必须要做好护理记录,规范记录护理项目,确保能够做到对患者病情、用药处置、急救抢救等详细记录,从而更好的防范医疗风险。

第三强化医患沟通,我院要求每个外科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有效的医患沟通技巧,在护理过程中,可以做到用爱心与耐心与患者沟通交流,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向患者介绍科室住院环境及检查、治疗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消除入院紧张感、陌生感,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通过消极情绪干预疏导,与患者之间建立互信关系,这样可以使患者治疗护理中更加主动配合,从而为患者健康恢复提供保障。

1.3 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为:240例护理干预前后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外科是临床中最大的综合性科室,疾病涉及范围交广,护理工作量大,因此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较多,时常会出现病情监测不及时、坠床、跌倒、烫伤、意外拔管、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患者运转中途出现意外等问题,护理工作质量很难保障,而这极大的增加了外科室医患矛盾纠纷,引发不良社会影响,因此能够针对外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针对性的改进干预十分重要[2]。在本次临床调查研究中,我院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外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展开调查,认为引发外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原因,主要与管理体制不健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医患沟通存在障碍有关。

首先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影响外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并体现在多个方面,如人事管理、监督管理、人力资源配置、培训管理等,由于外科护理管理体制不健全,因此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多头管理问题,并导致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无章可循,护理工作计划得不到有效的落实,严重浪费人力物力,影响外科护理工作质量,从而引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其次是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护理人员是外科科室护理的核心,并且是护理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但是很显然现下外科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能力偏低,对此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护理技术水平偏低,医学发展迅速,外科护理中需运用各种先进的护理技术和护理设备,而显然现下很多外科护理人员,护理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实际护理工作中应变能力不足,容易在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从而引发护理安全问题[3]。二是缺乏护理责任心,主动服务意识差,无法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经常出现值班时间擅离职守等问题,从而引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最后是医患沟通存在障碍,这也是引发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由于护理人员语言使用不当、专业术语过多、缺乏沟通技巧,导致医患沟通出现障碍,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出现误解,难以信任院方,从而不配合护理工作,对科室护理产生不利影响,引发外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

为此我院从“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出发,制定了相关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改进措施,包括健全护理管理体制、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建设,强化医患沟通,通过上述研究数据表明,外科患者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这表示我院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极大的消除了外科护理安全隐患,提高了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外科病患疾病复杂,护理工作量大,安全隐患因素多,护理工作质量很难保障,易引发隐患矛盾纠纷,而我院采用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极大的消除了外科护理安全隐患,为外科患者健康恢复提供了保障,因此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郝占静.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6,14(23):118-119.

[2]刘锐娟.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90):254-255.

[3]鄢文智.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干预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6(14):338-339.

论文作者:李旭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4

标签:;  ;  ;  ;  ;  ;  ;  ;  

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效果论文_李旭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