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经济发展论文,人力资源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有机会两度去台湾考察访问,接触了台湾社会的各个层面。回来后,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台湾为什么能取得经济发展的成功,从50年代的人均国民收入几十美元增长到现在的人均1.2万美元?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回答就能说得清楚。不过,就我直接的观感而言,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台湾的富裕归根到底是台湾人民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从小学课本上知道台湾是祖国的一块“宝岛”,有点记忆的是“台湾盛产甘蔗,制糖业发达”。其他还有什么,已没有多少印象。台湾岛上真正可以对经济发展产生战略性影响的自然资源十分缺乏。台湾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实际就是人力资源:勤劳的人民。
没有文化、未受教育的人口只是质量低下的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很小。台湾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台湾人很早就觉悟到“教育是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进行了持续的人力资源投资。60年代达到小学的充分就学,现在小学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6.8所;80 年代就达到小学毕业生可以全部升学,高中、高职(职业高中)教育普及到80%的15~17岁的青年;1988年,台湾大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已超过英国。
经济学家李诚教授说,现有资料显示出台湾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动力是来自人民对教育的需求。我在台湾对此深有感触。那里不仅有比较发达的公立和私立的正规学校,还有许许多多补习班、辅导班、学分班、成人教育班。每天晚上十点钟,公共汽车又一次进入乘客高峰时间,那是因为夜校下课。我曾被邀请在一些学校作演讲,不少听众是成人班的学员,大多数是各公司的老板或高级主管。有一次,在一个大学的企业管理培训中心演讲,休息期间与学员交谈,才知道学员大都是高级官员,有不少还是“次长”(即副部长)级的。按台湾的规定,他们不可以来大陆,为了业务需要就用业余时间来上这个“大陆事务班”。令我感慨的是,无论是腰缠万贯的企业老板还是职等很高的官员,都表现出对于知识的热切渴望和对教授的由衷尊重。台湾人用他们的行动表现出对“知识就是力量”和“人力投资”的深切理解。
据台湾学者研究,台湾人之所以倾注如此大的财力和心血进行人力资源投资,除了因为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之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台湾的人力市场体制保证了教育投资有较高的报酬率。1988年,公立大学的报酬率是12.7%,私立大学的报酬率是10.5%。通俗地说就是,花更多的精力、时间和金钱去受教育,可以得到更多的经济收入,即高教育程度可以带来高生产力,进而获得高薪资。有一位年轻学者,在台湾获得博士学位后,为了能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夫妇两人都放弃不错的薪资,偕两个孩子到北京和美国进修,近两年时间差不多花尽了家里全部的积蓄。回台湾后,在一所大学的研究所谋得一个副教授的职位。他说,作这样的“投资”还是很划得来的。在台湾,教授是很令人羡慕的职业,不仅是收入不低,更重要的是社会地位很高。据一份关于职业声望的调查显示,大学教授的社会地位高居全社会第二。
我所接触到的大多数的台湾人工作都很努力,也十分注重工作效率。不少男士都是早出晚归,晚十点钟之前往他们家里打电话很难得找到。妇女们大都承担着大部分的家务和教养孩子的工作,若是职业妇女,即使家里雇有帮工,每日工作生活都更加辛劳,给人的感觉是人人都十分忙碌。
和台湾人见面一般都需要事先预约,因为他们的活动日程通常排得很满。我联系访问的各个单位和学者、企业家等,差不多都以“请吃饭”的方式接待我,一方面当然是他们热情好客的表示,另一方面是因为吃饭时间也许是他们仅有的机动时间了。一位公司的董事长幽默地说:“我经常用请下属吃饭的办法‘剥削’他们,因为,我们公司规定,上班时间管理人员应各就各位,不召开会议,所以,我只好经常利用吃饭时间来召开部门主管会议”。
有一次,非常著名的台湾资讯产业策进会的技术处正、副处长邀我们去访问,时间定于下午五点半。因为途中塞车,到达时已差不多六点钟了。下班时间过了,但办公室里仍然工作繁忙。有的工作人员就近买来“便当”(即盒饭),吃完后继续工作。我问处长:“他们都经常这样加班工作吗?”他告诉我,差不多天天如此,没有人要他们加班,也没有加班费。他们自己作为处的主管,下班总是更晚,每天晚九点以后才回家,“以身作则嘛!”那天因为接待我们,共进晚餐后一直谈到晚十点半,再开车送我们回住处,自己回到家恐怕要十二点了,只能在途中用移动电话跟正准备上床的孩子道个晚安。他们说这是经常的事。他们告诉我,资讯产业策进会实际还是个“旱涝保收”的公办单位,真正私营单位的工作更加紧张。因为,台湾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竞争:美国有雄厚的资金投入研究和开发,日本人的工作强度和严格的纪律性非一般国家的劳动者所能及,一些后发国家又在急起直追,台湾不加倍努力就会被激烈无情的国际竞争的淘汰。资策会技术处是台湾最重要的软件研究开发机构,肩负着让台湾的资讯产业不被外国公司击败的责任,强烈的危机感和“在我们这样的年龄应做出些成就”的事业心促使他们必须这样努力奋斗。在台湾呆久了会发现,这样具有强烈敬业精神的人为数颇多。
我想,千千万万用心血和汗水为台湾也为他们自己没日没夜地辛苦工作的人,大概是完全可以被称作“台湾经济的脊梁”的。所以,台湾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奇迹”,而是台湾人几十年的辛苦业绩。
近年来,台湾的有识之士开始对一些人的价值观和工作精神提出批评,他们指出:台湾第一代的工商业者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第二代则急功近利,重视享受,有不少还迷恋金钱游戏,成为炒股票、炒地皮的“高手”。如果台湾人失去了勤劳美德和刻苦努力的敬业精神,台湾的经济也就完了。这确实是至理之言。
经济效率的原则是: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但是,这一原则如果被普遍地错用为:想用尽可能少的努力或尽可能不费力气的办法来获得尽可能多的金钱和享受。那么,这个社会大概就没有什么希望了,经济也该衰落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幸运就在于台湾人将中国传统中勤奋好学、刻苦耐劳、顽强苦斗的精神投入了劳动致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
标签:经济论文; 台湾论文; 台海时事论文; 台湾人发现大陆很发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