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加减;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近年来,因为饮食习惯等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慢性胃炎患者例数增加程度尤为显著,尤其对于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1]。本次研究将针对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明确具体的用药方法,以通过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的实施,促进患者的疗效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07月收治的72例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进行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方式的研究;参照组(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岁~71岁,平均年龄为(35.55±1.52)岁;病程分布范围为2年~14年,平均病程为(5.25±1.25)年;研究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6岁~72岁,平均年龄为(35.59±1.59)岁;病程分布范围为3年~14年,平均病程为(5.62±1.03)年;观察对比两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最终发现无明显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于两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在入组后,合理进行治疗方式的研究;参照组:应用常规西药完成疾病治疗;研究组:应用常规西药+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完成疾病治疗;对于参照组,选择胶体次枸橼铋进行治疗,口服频率为4次/d,剂量为120mg;选择阿莫西林(1.0g)+奥美拉唑(20mg)+甲硝唑(0.4g)展开治疗,口服频率为2次/d[2]。对于研究组,常规西药方法同参照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保持一致;此外,配合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用药处方为:黄芩、半夏、茯苓、青皮、白术以及人参各15g;厚朴、藿香、槟榔、黄连、木香以及白豆蔻各10g;干姜6g以及甘草3g。用药频率为3次/d,用药剂量为1剂/d[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用药效果。
1.4 判断标准
显效: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经过治疗后,系列胃炎症状体征均转为正常;有效: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经过治疗后,系列胃炎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无效: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经过治疗后,系列胃炎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两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结果展开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胃炎疗效)采用%形式合理展开X2检验,最终P<0.05为差异表现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同参照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用药效果(69.44%)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94.44%)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用药效果临床对比 (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n=36) 25 9 2 94.44 参照组(n=36) 15 10 11 69.44 X2 7.6037 P 0.0058 3讨论
对于半夏泻心汤,其对于药物药性可以充分利用,临床医师选择此种中药对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后,可以确保除湿清热、健脾以及理气和胃效果获得充分发挥,从而使得慢性胃炎患者疾病症状获得明显改善,疗效获得大幅度提升。
本次研究中,两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分别经过药物治疗后,研究组疗效提升幅度尤为显著,从而说明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疾病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针对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的应用,可以使得用药效果大幅度提升,最终对于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预后改善以及早期康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常虹.益气清胃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J].中医研究,2018,31(06):39-41.
[2]邵建兵,汪燕,陆军.舒胃合剂联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脾虚湿热证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04):47-50.
[3]康建华,邹红,章超.二参三草汤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中的临床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6,22(16):153-154.
论文作者:何治勇 罗仁书 刘廷杰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湿热论文; 患者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脾虚论文; 泻心汤论文; 半夏论文; 加减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