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工业的现状、问题及其调整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煤炭工业论文,现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煤炭工业是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均占2/3以上。我国具备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提供者的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煤炭工业总量扩张很快,但散、乱、小的状况仍然大量存在。煤炭工业要重点解决组织结构松散、产品结构单一、安全管理缺失、规模竞争力不强、科技进步缓慢的问题。应当以科技为先导,重组为手段,安全保障为依靠,管理进步为目标,向规模化、多元化、机械化发展,通过资本整合达到资源整合。同时借助先进技术,加快对煤炭企业的改造步伐,提高装备水平,确保安全生产。通过提高煤炭工业自我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由于煤炭生产的高速发展,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年限将大大缩短,甚至在30年之内煤炭资源将消耗殆尽,煤炭价格未来将进一步上升,煤变油项目应审慎而行。对于煤炭出口,国家应当从法律、税收、环境等方面加以限制,避免无煤可采的局面发生。应加大对煤炭资源科技进步的投入,重点解决煤炭工业的矿用设备、煤层气开发利用、煤炭液化、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加工利用所涉及的重大技术难题。对于由于煤炭资源整合而导致的再就业问题,应当通过煤炭产业链条的延伸加以解决。
1 当前我国煤炭工业结构现状
1.1 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主体
据有关资料,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三,可采储量为1145.0亿t,占世界已探明可采储量的12.1%。2007年,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69.5%以上。从1978年到2002年,由于能源需求的加大,交通运输业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有所降低,近年来,由于国际油价的不断上升,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开始有所提高,煤炭仍为我国能源产业的主体。
1995年全部工业企业原煤、洗煤的产量分别为13.6亿、2.0亿t,洗采比为1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洗煤的产量为8.1亿、1.6亿t,洗采比为19.8%,比全部工业高5.1个百分点,原煤、洗煤规模以上工业的代表性分别为59.7%和80.1%,原煤的代表性较差,洗煤的代表性较好。2008年1~7月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洗煤的产量分别为14.8亿、3.9亿t,洗采比为26.4%,比1995年有所提高,这是在总量不断扩张的情况下的上升。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洗煤产量分别比1995年增长1.8、2.9倍,年均分别增长9.0%和12.0%,洗煤的增长率高于原煤,说明我国煤炭生产的结构有所好转,能量转换水平有所提高。
2007年全部工业原煤的产量为25.3亿t。1996~1998年全部工业原煤产量主要根据4个原则进行数据调整:一是2个全部工业数据点1995、2004年,历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二是数据相临调整优先原则;三是全部工业与规模以上工业基本趋势一致原则;四是根据1995、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例。1999~2003年原煤产量采用2005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修正后数据。当然这里的推算只是笔者的个人认识,是否合理,还有待观察。
从1949~2007年我国原煤生产和消费的走势看,1949~1957年为稳步上升时期,1957~1960年为第一个快速上升期,1961年由于国民经济的调整,煤炭工业也随之步入第一个下降时期,这一趋势直到1969年才结束;1969~1996年开始了长达27年的波浪式上升时期;1997~2001年煤炭生产步入了近5年的又一个调整时期,2002年才开始摆脱低谷,开始了快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原煤进出口状况来看,改革开放后的1979~2001年原煤出口比例不断提高,从1979年的0.7%提高到2001年的7.8%,增长了9.5倍;2001~2007年煤炭出口比重不断降低,2007年仅占2.1%,比2001年降低了67.7%。2007年共出口原煤5317万t,进口5102万t,净出口215万t。除了1985年到1988年,2002年以前我国进口原煤基本稳定在100万~300万t左右,但2002年以后,开始快速增长,并一直持续到2007年,进口煤炭的比例占全部原煤表观消费量的2.0%左右。
1.2 火力发电是我国煤炭消费的主体
1995~2007年,从我国主要国民经济行业门类来看,工业的煤炭消费始终占居第一,比例从1995年的85.4%提高到2005年的94.8%,提高了9.4个百分点,生活消费由1995年的9.8%下降到2007年的3.1%,减少了6.7个百分点,仍居于第二位,农林牧渔水利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及其他行业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4.8%下降到2007年的2.1%。
从工业的分行业大类的煤炭消费比例来看,1995~2007年,采掘业煤炭消费比重从7.2%下降到6.8%,减少了0.4个百分点,制造业比重从45.8%降低到36.4%,减少了9.4个百分点,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煤炭消费比重从1995年的32.3%上升到51.6%,增加了19.3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煤炭消费主要分布在电力煤气及永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两大工业门类。我国近一半的煤炭消费在火力发电行业。 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表现为煤炭消费比重增加的趋势。
1.3 煤炭工业地区结构
1995~2008年1~7月,原煤的生产企业数量在增加。山西共有1194家原煤企业,企业数量位于375~635家的地区有陕西、贵州、河南、湖南、四川,117~281家的地区包括湖北、吉林、山东、黑龙江、福建、辽宁、江西、内蒙、云南。50~100家的地区包括甘肃、安徽、河北、新疆,其余地区低于20家。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超过1亿t的地区包括山西、内蒙、河南、陕西、山东、贵州、四川,七省产量占全国的71.9%,其中山西占全国的1/4左右,与1995年相比,2008年1~7月原煤占全国比重提高的地区包括福建、甘肃、新疆、青海、云南、贵州、陕西、内蒙古,其中内蒙古提高的幅度最大,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其余地区的比例有所降低或持平。
1995~2008年1~7月,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地区排名提高幅度最快的是陕西、贵州、云南、内蒙古,分别由1 995年的第11、15、18、6位跃居到第4、8、13、2位,降低幅度最多的是江苏、黑龙江、广西,分别由1995年的第10、4、20位降低到第18、10、24位。山西一直保持全国排名第一的位置。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洗煤产量超过3500万t的地区包括山西、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六省产量占全国的78.1%,其中山西占全国的48.8%。
2 我国煤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企业数量多、平均规模低,制约规模化生产
2008年1~7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分别有原煤、洗煤生产企业6319、1535家,分别比1995年增加了1.1、2.4倍。
从原煤企业数量变化情况看,可分为2个阶段,1995~2002年为减少阶段,2002~2008年1~7月为增加阶段,2005年企业数量增加得最快。2003~2006年,洗煤生产厂家表现出比较快速的增加,占全部原煤生产企业的数量比从1995年的14.7%,提高到22.7%,提高了8个百分点。原煤、洗煤企业数量基本上在2002年或2003年以后才表现出增长趋势。
洗煤企业数量指数及企业数量
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洗煤的平均生产规模,分别从1995年的26.4万、35.6万t提高到2007年的40.0万、44.1万t,比1995年分别提高了51.5%、23.9%。1995~2003年原煤和洗煤的平均生产规模处于上升阶段,但2004年开始下降并延续到2006年。洗煤平均生产规模要高于原煤。
2007年,5886家原煤生产企业中,生产规模在10万t以下的企业数量和产量分别占56.3%、7.3%,10万~100万t的企业分别占39.1%、24.7%,100万~300万t的企业占2.8%、11.4%,300万t以上的企业各占1.8%、56.6%;3000万t以上的企业共有11家,1000万~3000万t的企业有31家。
与1995年相比,从原煤生产企业的企业数量的变化情况来看,发展最快的是2000万t以上的企业,增加了17倍,其次是100万~300万t企业,增加了1.9倍,500万~1000万t的企业增加了1.2倍,10万~100万t的企业增加了1.5倍,这些规模水平的企业数量发展指数高于原煤的总体企业数量发展指数(为91.5%)。
从原煤规模水平产量增长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与1995年相比,2007年原煤总量增长了1.8倍,2000万t以上产量增加了19.2倍,其次是100万~300万t 产量增加了1.8倍,500万~1000万t产量增加了1.1倍,10万~100万t的企业产量增加了1.6倍,300万~500万t产量增加了50.5%,10万t以下的产量增加了1.1倍。
2007年,1415家洗煤企业中,生产规模在10万t以下的企业数量和产量分别占46.4%、5.2%,10万~100万t的企业分别占47.9%、29.7%,100万~300万t的企业占3.0%、11.7%,300万t以上的企业各占2.7%、53.4%;1000万t以上的企业共有9家,产量占27.8%,300万~500万t企业为11家,产量占7.0%,500万~1000万t企业有17家,产量占18.8%。
从洗煤企业数量变化来看,2007年与1995年相比,发展最快的是500万t以上的企业,由6家增加到20家,增加了2.3倍,其次是10万~100万t的企业,增加了4.6倍,这些规模水平的企业数量发展指数高于洗煤的总体企业数量发展指数(为213%)。300万~500万t的企业数量由10家增加到到11家;100万~300万t的企业增加了1.3倍,10万t以下的企业增加了1.2倍。
2007年,从不同规模水平产量增长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与1995年相比,500万t以上的洗煤产量增加了6.2倍,其次是10万~100万t企业,产量增加了4.4倍,300万~500万t产量增加了12.6%,500万~1000万t产量增加了1.9倍,100万~300万t产量增加了102.0%。
2.2 地区规模差异悬殊,产煤大省规模优势缺位
我国煤炭工业各地区平均规模水平差异很大,有些地区尽管总量居前,但由于生产企业数量过多,导致平均规模效应降低。
2007年全国原煤开采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为40.0万t。从各地区原煤的平均开采规模来看,江苏以248.0万t的平均开采规模名列第一,其次是宁夏和内蒙,平均规模分别为233.1万、128.3万t,而总量第一的山西以47.5万t的开采规模位居第10位,只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5万t。生产规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江苏、宁夏、内蒙古、安徽、河北、山东、黑龙江、甘肃、新疆、山西、青海、陕西。
2007年,全国洗煤开采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为44.1万t。从各地洗煤的平均生产规模来看,甘肃以284.6万t的平均规模名列第一,其次是江苏和安徽,平均规模分别为155.0万和89.7万t,而总量第一的山西以71.3万t的生产规模位居第4名,只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7.2万t。企业平均生产规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甘肃、江苏、安徽、山西、辽宁、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
2007年,原煤企业规模进入3000万t以上的地区有山西、陕西、内蒙、安徽、山东、宁夏、河北,分别占各地区占全部原煤产量的39.0%、32.8%、11.3%、39.9%、24.1%、90.3%、36.6%,其中山西有5家企业规模超过3000万t;进入2000万~3000万t水平的有内蒙、山西、河南、安徽、辽宁,产量分别占各地产量的14.5%、7.7%、15.1%、27.1%、33.5%;企业规模在1000万~2000万t的地区有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南、贵州、山西、甘肃、江苏、河北、新疆、云南、安徽、陕西,产量比重分别为67.6%、13.6%、28.0%、20.9%、23.9%、4.3%、38.4%、53.6%、15.3%、27.7%、29.0%、11.4%、5.6%。
2.3 总体集中度过低,优势企业依然缺乏
根据有关资料,美国前四位煤炭企业的年产量超过了4亿t,市场份额为43%,澳大利亚1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21%,俄罗斯1家大公司产量2.43亿t,占全国产量的95%;印度1家大公司产量2.37亿t,占全国产量的77%。而我国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前4位煤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9.9%,产量仅为2.26亿t,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由于煤炭工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偏小,造成市场秩序混乱,供求失衡,大量宝贵资源被浪费,生产效率降低,环境和生态被破坏。煤炭工业应当朝着企业规模扩大,厂家数量减少,资源开采利用率提高的方向发展。通过行政、市场、金融、税收等多种手段,关闭一批,重组一批,提高一批,通过技术提升,设置产业进入和退出门槛,提高我国煤炭工业的竞争力和安全水准。对于因为关闭小煤炭企业带来的产能减少,可以通过进口和节能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
煤炭企业数量较多,1995~2008年1~7月原煤前4位集中率基本稳定在10%左右,前8、20、50、100位企业集中率从2001年开始逐步降低,前N位优势规模扩张幅度均略低于总量增长幅度。
洗煤前4、8位集中率在2001年、2002年达到25.6%和37.2%的高点之后,开始逐步降低到17.9%、26.0%。
1995~2006年洗煤前1、4位优势规模扩张幅度高于总量增长幅度,尤其是首位企业曾大幅超过总量增长速度,呈现与原煤生产截然不同的态势,而2006年以后则低于总量增长速度,而8位以后企业增长幅度则低于总量扩张幅度。这说明洗煤企业初步具备了向规模优势企业积聚的能力,而原煤生产的规模凝聚力还有很大差距,这主要是因为前1位企业规模扩张幅度大大低于总量扩张幅度,拉低了首位、前4位企业集中率,在2004年以后开始体现出优势企业扩张的欠缺,而在2000~2003年则优势企业扩张幅度快于总体扩张幅度(首位企业除外)。
原煤H指数近10年来一直为极端分散型(H<100),洗煤则由分散竞争型(200≤H<500)退化为高度分散型(100≤H<200),洗煤的集中度略高于原煤,这是由于原煤厂家数量大大高于洗煤,尽管千万吨原煤企业产量有所增长,但小型企业依然占据很大市场份额。1995~2008年1~7月原煤的H指数一直围绕80上下波动,没有很大变化;洗煤的H指数则从2002年开始逐步下滑。
2.4 地区集中度仍呈分散态势
这里只使用前1、4位企业规模来评估地区之间优势企业的差距。
2008年1~7月,从各地区原煤第一位企业竞争力来看,山西、陕西、安徽名列三甲,前四位企业竞争力排序为山西、内蒙、安徽;洗煤第一、四位企业竞争力排序为山西、山东、河北,洗煤第一、四位企业竞争力排序为河北、山西、内蒙。
2008年1~7月,原煤H指数集中度水平整体上处于极端分散状态,但仍有部分地区集中度指数比1995年有所上升。宁夏、安徽、山西、陕西、河北地区的集中度水平高于全国,其中宁夏、安徽为分散竞争型(200≤H<500),山西、陕西为高度分散型(100≤H<200),河北尽管略高于全国水平,但和其他地区一样,均为极端分散型(H<100)。宁夏、安徽H指数近年处于上升态势,山西、陕西、河北则开始不断降低。
2008年1~7月,洗煤H指数集中度水平整体上为高度分散型(100≤H<200)。只有山西地区的集中度水平高于全国, 为分散竞争型(200≤H<500),其余地区均为极端分散型(H<100),与全国处于同一水平。
从原煤、洗煤H指数的变化差异来看,原煤十余年来没有什么变化,洗煤则处于上升到下降的趋势当中。
3 关于加快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3.1 总体上看,煤炭生产企业平均规模过低,企业数量过剩,竞争主体多、乱、散,导致产业集中度很低,削弱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山西、河南、贵州、湖南等地区煤炭企业大量增加,是造成我国煤炭企业数量大增的主要原因。在调整煤炭工业生产结构时,有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大执法力度,实行地区问责制度,切实从源头上杜绝小煤矿滋生的土壤。国家应当继续加大对小煤矿的治理工作,对于不能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浪费资源、造成环境污染的小企业依法关闭,对于具备生产条件同时与具备规模优势煤炭企业同处共生煤炭资源储量的小企业通过重组和并购,形成新的具备经济规模水平的资源生产主体,提高煤炭的回收开采能力,降低对资源的破坏水平,改进资源的环境状况,使煤炭资源开发逐步步入正常有序、有节的增长轨道。建议本着企业自愿、优势互补的原则,分别以陕西、安徽、山西、河南、贵州为龙头,整合内蒙、山东、河北的煤炭生产能力,建立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集团。
要把煤炭企业从地区所有、条块分割的状况中解放出来,通过充分市场竞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集中,改变目前的煤炭行业管理体制,扭转我国煤炭工业散、乱、差状况。
我国煤炭工业很久以来根据矿区资源大小建立企业,以资源量确定企业规模,按行政隶属关系作为管理企业的基础,束缚了煤炭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规模化发展的自我发展动力。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兼并、联合、重组已成为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前提,建立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煤炭工业的必然选择和发展方向。
3.2 产业政策制定缺乏科学依据,前瞻性、可持续性、规模性考虑不够,造成小煤矿无序发展
小型、微型企业不断增加的原因包括: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能源供给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有关部门提出了煤炭产业“有水快流”的政策,当时中央、地方、个人纷纷介入到煤炭开采行业,导致投资规模性缺失,为现在整顿小煤矿造成很大困难;重产值轻环境保护和综合社会效益, 由于我国煤炭生产的市场规模准入水平低,环保标准执行不严,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小煤矿得以进入市场;小煤炭企业进入壁垒低,安全投入低,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与负担较重的大型企业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地方保护、地区分割、行业分割, 导致煤炭集约化生产困难重重。
由于煤炭生产过于分散,造成企业之间过度竞争,资源开采浪费严重;偏小的企业规模,导致规模效益严重缺失,制约了矿用设备和先进煤炭技术的应用,为规模效应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造成很大困难,影响了煤炭工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企业规模小,企业难以筹措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必然导致安全生产水平降低,机械化生产进展缓慢,从而影响产品结构调整, 降低煤炭工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应当加大煤炭企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力度,提高资源回收水平。
3.3 国家应当从法律、税收,环境等方面限制煤炭出口,避免将来出现无煤可采的局面发生,煤变油项目投资应审慎而行
尽管2001~2007年煤炭出口比重不断降低,2007年仍出口原煤5317万t,如果减少这部分出口,除了我国的外汇收入有所降低外,对于调整煤炭产业结构,减少小煤炭的比例,提高产业集中度会有所促进。必须树立煤炭资源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等同的战略观念,否则将来煤炭必然如同石油一样面临短缺的问题。同时应通过扩大进口,弥补东部地区煤炭供应的不足,减少对铁路运输的压力。在可预见的将来,煤炭必然如石油一样,成为国家能源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国家有关宏观决策和管理部门应当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做好资源储备,提高我国高耗煤工业的抗风险能力。
从我国煤炭生产的3个主要阶段来看,目前为快速发展的第三阶段,按目前的趋势来看,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年限将大大缩短,甚至在50年内消耗殆尽,煤炭价格将来会进一步上升。为了保证我国煤炭资源的稳定供应,应当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提高煤炭资源储量的远景保障水平。同时由于煤炭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火电、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企业发展的结果,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火电在电力工业中的比重,已成为推动能源工业发展刻不容缓的必然要求。
由于我国原油对进口的依赖不断加大,国际石油市场石油价格不断走高,虽然近期有所回落,但价格仍居高位。国内很多企业试图介入高风险、高投资、高耗水的煤变油项目,对于其中蕴藏的巨大风险普遍考虑不足。首先,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导致投资风险被放大,实验室里的项目和产业化的项目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在实验室里由于资源约束条件的制约难以显示,很多环境问题只能在大量投产后才能显现;其二,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其试图利用能源转换技术投入巨资开发早晚要在地球上消失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不如将有关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到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中,从而形成可不断发展的再生能源产业链;其三,煤变油项目依赖的低煤价前提是很难成立的,煤炭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由于我国煤炭生产的资源浪费严重,开采方法落后,生产规模偏低,全国平均煤炭资源回收率仅为30%,而小型矿井不足15%。煤炭产量超过20亿t,煤炭资源实际消耗就超过了60亿t。煤炭资源可利用年限有限。
3.4 国家应当加大对洗煤企业的投资力度,逐步提高洗采比,提高煤炭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1995~2008年1~7月年全国原煤的洗采比有所提高, 从19.8%提高到26.4%。从各地区的洗采比来看,水平高于全国的地区包括河北、黑龙江、山西、山东、宁夏、江苏、河南、四川、辽宁,其余地区都低于全国水平,尤其是在全国原煤比重排名比较靠前的内蒙、陕西、贵州、安徽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这些地区在扩大原煤生产的同时,应当加大对洗煤企业的投资力度,使得洗采比能够逐步提高,从而提高煤炭的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洗采比最高的地区是河北、黑龙江和山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0%以上。
我国煤炭工业经过1 0余年的发展,洗煤产量有所提高,全国原煤的洗采比有所提高,但比例仍然过低,煤炭的能源利用效率仍然不高。煤炭生产后来居上的地区,能否尽快扩大洗煤生产规模,扭转洗采比不断下降的趋势,是我国煤炭工业洗采比能否提高的关键,也是能源利用水平提升的重要指标。
3.5 国家应加大对煤炭资源科技进步的投入,重点解决煤炭工业的矿用设备、煤层气开发利用、煤炭液化、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加工利用所涉及的重大技术难题
通过产业多元化,建立煤炭企业自我发展机制,通过开采、加工,提高煤层气利用回收水平,形成完整的煤炭工业产业链。
通过对煤炭等初级产品的深加工,减少初级产品进入市场的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将产业资源优势转化成企业竞争优势,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盈利水平和发展水平。
通过资金、信贷、税收、科技推广、技术转让等多种鼓励措施, 降低企业技术开发的风险。成立国家级煤炭资源技术开发中心,通过股份制形式,通过国家科技开发资金注入,吸收企业资金入股的方式,尽快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同时,按照煤炭工业自身特点,通过滚动技术开发,提高煤炭工业的综合生产效率,形成煤炭工业的自我造血机制,为我国煤炭工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3.6 对于由于煤炭资源整合而导致的再就业问题,应当通过煤炭产业链条的延伸加以解决
由于技术进步,必将导致煤炭工业一部分劳动力从煤炭生产中剥离出来,国家、地方、企业多个层次,在组建煤炭企业集团时应加以吸收,通过再就业培训,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再利用和延伸,避免失业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附1:本文分析的数据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独立核算法人企业的月度统计的历年年末统计数据。本报告时间跨度为1995到2008年1~7月(不包括1996、1997、1998三年,没有相关企业数据)。1999年的数据由于是根据2000年在国家统计局试行分企业数据汇总时的同期数,所以有些产品可能存在一定的估计误差,同时2000年数据也为国家统计局试行分企业数据汇总的上报数据,与公布数据可能有一定差距。此外,由于1995年重庆尚未从四川分离,为了数据的可比,1999~2007年四川、重庆的数据统一合并为四川。没有使用综合数据的原因是研究企业规模、数量、集中度的需要,以便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总体一致性。电力行业消费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08。
附2:关于集中度指数的估计方法
根据中国学者魏后凯对1995年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521个行业)的划分结果,采用H指数,将市场结构分为6种基本类型,同时结合对大量产品的计算结果,这里将产业结构划分为7种类型,包括高度垄断型(H≥5000)、中度寡占型(2000≤H<5000)、低度寡占型(1000≤H<2000)、低集中竞争型(500≤H<1000)、分散竞争型(200≤H<500)、高度分散型(100≤H<200)和极端分散型(H<100)。
赫芬达尔指数按下列公式定义:
本文根据本文作者在另一篇有关集中度指数的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分层集中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合理加权后,用于评估地区或行业集中度的差异,与总体可以进行比较。
具体含义这里不做介绍。
标签:煤炭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论文; 煤炭能源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山西经济论文; 企业规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