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
客家乡村社会的休闲状况与教育干预机制初探
卢宝蕊,徐初佐
(龙岩学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 休闲生活方式是个体能动性和社会结构双重建构的结果。在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沿用“休闲认知——休闲行为——休闲限制”的分析框架,分析当前乡村休闲生活方式的现实状况及其限制性因素,提出开展休闲教育的设想,以期提升个体的休闲质量和获得感,培育良好的乡风,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关键词: 客家乡村社会;休闲;生活方式;休闲教育;干预机制
休闲选择通常反映个人的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休闲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和文化形态,同时也是社会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休闲、深度休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满足个体精神方面的追求,提升个体的精神风貌,进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然而,当前乡村社会的休闲生活方式并未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应,滞后性凸显。
一、研究述评与研究理论框架
(一)理论回顾
休闲具有社会性,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社会各界感兴趣的议题。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欢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1]。自由选择是休闲选择的基本内核,随着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休闲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休闲将不断地演变为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2]。个体的休闲态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以Ragheb和Beard制定的“休闲态度量表”最具有影响力[3]。休闲选择既是个体选择的结果,同时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个体在选择休闲方式时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休闲制约是指致力于“调查限制休闲偏好的形成或阻碍人们参与并享受休闲的因素,这些因素往往通过研究者假定或通过个人感知体验得出”[4]。该理论把制约分成三类:个人内部制约、人际制约和结构性制约。休闲是后天习得的,休闲教育不是“一种摆脱工作伦理束缚的努力”[5]4,而是“一门必修课,而且几乎是终身教育”[6]。
国内对休闲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惠娣和于光远。休闲是“守护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归依”[7]。当代社会,个体对体闲与工作的关系认识也发生很大改变,“强调休闲是生活的主要乐趣,取代了统治休闲认知领域长达数百年的观点——工作和劳动是生活的中心”[8]。关于休闲的调查研究也越来越多,有倾向于特定群体的调查研究,如对农民工的休闲状况的调查[9]、中产阶层的休闲生活的调查,也有涉及全国范围的调查[10]。国内对于乡村社会的休闲研究较少,主要代表作是田翠琴和齐心所著的《农民闲暇》一书。在研究的内容上,逐渐形成用具体的指标体系。“闲暇活动结构、闲暇活动内容、闲暇时间利用率”[11]被纳入衡量闲暇生活的主要指标。对于我国来说,休闲教育目前更多还是个学术话语,没有纳入到正规国民教育体系中去,休闲教育滞后性凸显,这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创造的大量自由时间形成了不对称。
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城市居民的研究,而忽视乡村休闲生活方式的研究。在乡村振兴浪潮下,考察休闲方式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休闲不仅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志,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12]休闲方式折射了社区文明的内涵和社区休闲资源禀赋,对于乡村休闲的研究不可忽视。
从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出,使用测深施肥技术处理的产量均高于常规施用肥料的处理,虽然肥料成本略高于常规肥料,但在节约人工和增产效果上表现比较明显,所以亩净增效益可观,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表现最佳的为中化(21∶15∶16)的处理亩净增效益达到622.6元,较常规施肥高出204.9元/亩。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休闲认知对个体的休闲行为起着调节作用。在人口流动与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大背景下,个体自身的社会经历、受教育程度和主观需求的异质性逐渐增强,客家乡村村民们的休闲理念呈多元化、差异化态势。主要表现为:
1.研究方法
在方法上本研究更倾向于对研究对象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休闲实践进行研究,选择农闲时、节假日时期到现场去进行实地考察,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法获取相关资料。访谈内容主要从村民的休闲认知、休闲行为、休闲限制三个角度展开,涉及项目主要有“您是如何看待休闲的?您每天的空闲时间有多少?您平时有空时主要是做什么?您有空时最想做什么?您选择的休闲活动主要依据是什么?您身边的人平时的休闲活动有哪些?您会参与其中吗?”等方面。
3.文化因素
语篇的结尾部分“In short,we are seeing cyber flexing and,cyber exercises,in some cases,but not cyber war.”是对“网络战争说”的总结和评价,是从整个语篇中浓缩出来的宏观新信息,与该语篇的题目、宏观主位“Cyber war,this is not”及“要闻”遥相呼应,它们属同一语义关联层级,用不同的语言反复强调着该语篇的中心思想。
本研究以闽西客家人居住地甲、乙两村为调研区域,这两个村庄位于集镇附近,受到集镇生活与农村生活方式的双重影响,对于探究客家乡村社会休闲生活方式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受人口流动大潮的影响,当地乡村社会的人口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外出务工人员、农村留守人口、返乡创业的青年(包括返乡创业的新农人)、留在乡村的中坚力量(在乡村从事种养业的青壮年农民,年龄在30—55岁之间)。为更好地比较和分析乡村社会村民的休闲状况,在调查过程中,主要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式选择被调查对象,样本覆盖到上述的四种类型的人员,且注重男女两性的配额分布,主要选取年龄18—65岁的村民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共采访了85位被访者(43男,42女)。
二、客家乡村社会的休闲生活方式
乡村社会是具有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是村民们活动的主要空间。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双重裹挟下,客家乡村的社会结构面临着重构,村民间的社会关系也处于解构与重塑的过程,生活方式也逐渐被异化和解构,休闲认知多元化并存,休闲行为差异化凸显。
赵敏本不叫赵敏,她是敏敏特穆尔,汝阳王家的宝贝女儿,绍敏郡主。若不论历史的最终走向,单看她的身份,自是无须奋斗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她眼中从来看着更高的那片天空。
(一)客家乡村村民的休闲认知多元化
休闲生活方式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风向标,休闲选择能让个体表明个性,表达自我,同时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心态、获得感。从此意义上讲,休闲不仅是一种个体的选择,更是影响社会风气重要维度的变量,本研究采用“休闲认知——休闲行为——休闲限制”的分析框架,分析当前乡村休闲生活方式的现实状况,并提出开展休闲教育的一些设想。
1.休闲是一种虚无的状态。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留守在村里的中老年人。这部分群体的观念比较保守,对休闲的理解存在许多误读和曲解。他们常说“闲着没事是在浪费生命”;“闲着搞些没用的是没有出路的”。在实地访谈中,接触到的留守人员年纪一般在40岁以上,他们的休闲意识比较淡薄。“平时除了到田里干活,也没有刻意去培养什么兴趣爱好;只是知道有空时就把忙时没空处理的事情给处理了,这个时候做起这些事比较不那么紧张,悠悠的处理。”(HT,男,48岁,留守乡村的务农人员)“虽然现在没有很多的田,但是家里也有一堆的事情,闲着不干活会被认为是个没用的人。所以有空的时候会选择把家里家外一系列的事给处理了。”(YM,女,40,留守妇女)这部分群体属于以劳动为中心,没有闲暇意识,缺少对闲暇时间的认知,休闲理念淡薄,忽视休闲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2.休闲是一种常态。持这种观点的是有外出经历的人,他们认为“及时行乐”才是人生意义的体现。随着城乡人口的流动,乡村社会涌现了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他们徘徊于“城市——乡村”之间,过着两栖式生活。这部分群体经历了城市与乡村社会生活的差异化体验与冲击,对于休闲有自己认识和理解。“在我打工的地方,人们一到周末就三五成群,或邀上朋友,或带上家人,要么自助游,要么就报团旅行。我觉得很多农村人观念太落后了,总想着省钱。”(M,男,35岁,外出务工10年)长时间的外出务工经历,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观念,也为乡村社会注入了新的休闲理念。
3.休闲是一种奢侈品。处于中、青年阶段,承受着事业、家庭双重负担的女性认为休闲对于她们而言是一种奢侈品。“我也想要有自己的休闲活动,但没办法,时间不允许。除了要发展自己的事业,还得照看两个娃。可是没有参与休闲活动,我的日子也照样过得好好的,没有太大的区别。”(AY,女,42岁,自主创业人员)尽管她们知道休闲能让自己释放压力,但没有时间和经济条件做支撑,其实也属于不太清楚休闲内涵及平时休闲理念的运用。
4.休闲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主动参与休闲活动”“有明确的休闲概念”的状态主要体现在返乡创业青年群体中。这部分群体拥有一定的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休闲方式的选择上也有更清晰的认知。“休闲不一定是物质上的享受,做自己喜欢的事,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充电,有一种能量爆棚的感觉。”(NL,男,38岁,返乡创业青年)尽管这部分群体在当前乡村社会占有比重不高,但却能在休闲领域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二)客家乡村村民休闲行为的群际差异
休闲认知、休闲理念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影响着村民们的休闲行为。在深度访谈中,当问及“您空闲的时候主要参加什么活动呢?”,从受访者回答的情况来看,乡村村民的休闲活动存在群际差异性。主要表现为:
1.没有明确的休闲偏好,休闲活动单一。留守老人、妇女是当前乡村社会中的主力军,这部分群体的休闲方式对于乡风文明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被问及“有空时最想做什么?主要参加什么活动?”时,“不知道玩什么”“不知道怎么玩”是最主要的状态;缺乏有计划的休闲活动参与和安排,多表现在“看电视、睡觉”“吃饭、聊天”“打麻将”等最基本的消遣型休闲活动上,这一类型的休闲偏好在乡村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2.参与群体性休闲活动少。对自由的感知是个体参与休闲活动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与户外休闲活动相比,村民们更喜欢户内休闲活动。“过年过节回家,不喜欢四处瞎玩,有外出的话就是去走走亲戚、邻居家串串门”。(AU,男,38岁,外出务工人员)对于外出务工人员而言,他们长期在城市生活,乡村社会里的人和事对于他们而言都变得陌生了,在这一群体中,走亲戚成为他们返乡后休闲选择的重要取向。另一方面,参与集体性的休闲活动较少。在访谈中,了解到由于休闲主体的不在场,及村落传统文化的淡化,使得村民们可参与的集体性的休闲活动项目少。“大家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很多传统的习俗也就慢慢地简化了,没有什么村部的集体活动。”(MP,女,45岁,留守妇女)一些重要的节日,也因为假期时间比较短,没法组织起来而不了了之。“今年元宵节,我牵头在村里组织花灯队,因为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村民们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但因为假期时间比较少,有的在外地上班的人赶着回去单位上班,所以参加的人主要是以在家的村民为主。其他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之类的,就更难组织得起来,多年没有集体活动了。”(XCQ,男,40岁,留在乡村的青年)休闲主体的缺位与共同兴趣点的缺少影响了乡村社会群体性休闲活动的参与。
在具体的休闲实践中,由于所感兴趣的休闲项目没有志趣相投的人共同参与,或者参与会让家庭成员和周边的人无法接受,身份、角色的多元化和冲突影响休闲主体人际关系的发展,从而影响其休闲参与的积极性。部分的村民们外出打工,他们回到农村后,变得不适应,害怕别人对自己的休闲行为进行评论。
乡村村民的休闲活动既是一种个体的选择,也嵌入于社会环境(如家庭、社区、社会等)、自然环境中,与乡土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休戚相关。它们与个体的休闲实践有密切的关系,最终往往形成一种选择考虑和操作处理。
4.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技能。“学习也是一种休闲”在返乡创业青年群体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他们处于成年初期阶段,经历了城市、乡村的学习、生活经历,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一定规划和设想,也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在这一群体中提及频率最高的是“看些与创业有关的书”“与同龄群体探讨未来发展”“利用电脑或手机在网络上与人交流”等。这部分群体在村民中占有的比例较低。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有明确休闲偏好”的群体不多。休闲活动单一,缺乏相应的休闲技能,传统文化融入程度低,是当前乡村社会休闲方式的集中体现。
开放的控制系统环境为病毒、木马提供了更多机会。病毒、木马通过互联网可入侵到控制系统中,在工控主机之间迅速传播。非针对性的病毒,如2017年5月12日爆发的“永恒之蓝”勒索病毒,只要开机上网,就能利用计算机的漏洞自动植入,远程控制木马等恶意程序,加密文件,甚至让电脑无法启动。有针对性的攻击工业控制系统设备的病毒,如“震网”病毒,任何1台主机只要与染毒主机相连,就会被感染,并且在不易被察觉的情况下取得一些工控主机电脑软件的控制权,并“发号施令”,造成生产失控。无论病毒、木马是否具有针对性或破坏力,其在网络中大规模的传播、复制,会消耗网络资源,造成网络堵塞或网络风暴。
三、客家乡村社会休闲生活方式选择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客家乡村社会的休闲生活方式表现为休闲认知的多元化与休闲行为的差异化,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没有明确的休闲偏好、群体性休闲活动参与少”。为更深入地了解其休闲选择的动因,在访谈中设置了“您选择的休闲活动主要依据是什么?”这一问题,通过深度访谈与现场观察,提取影响客家乡村社会休闲生活方式选择的限制性因素。
姜大爹还叫人把他的楠木棺材抬了来。那宝屋他藏了十几年,一年一漆,他说要给二丫困。“这个女儿啊太可怜了,生冇享到福,临了再不能亏了她啊。那东洋人冇把她当人,我们可不能这样,不把她当人啊……”
(一)个体自身的因素
个体的主观意识是限制其参与休闲活动的内在动因。首先,休闲意识淡薄。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留守在乡村社会的村民们没有全面认识休闲的益处,休闲理念并未跟随时代变化而相应地进行调整,没有真正的休闲理念,这种情况不在于少数。在被访者中提及频率最高的词语是“没有做得完的事”“想做的话事情都很多”“什么时候都有事情”。诸如此类的观念制约着其参与休闲活动。其次,缺少相应的休闲技能。休闲技能是参与休闲活动的前提条件。而在客家乡村社会中,传统的“说”“唱”技能也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淡出了村民们的视野,与此同时,这些村民们并未学习新的技能,以提升自己的休闲生活质量。在访谈中了解到“我爷爷这一辈的人,他们空闲时间会唱唱山歌,到我这一辈基本都不会了,我们有空的时候主要是玩玩手机,离开了手机也不知道能干些啥”, (PL,38岁,男,外出务工人员)“空闲时,大家见面寒暄一下,然后,就拿起了手机各玩各的没有啥特别的兴趣爱好”。休闲技能的缺乏,使得个体与个体间互动的频率下降,客家乡村社会村民间的群体性休闲活动参与率低。
(二)人际因素
骆马湖局开展采砂管理工作以来,河湖采砂从曾经的混乱无序到如今的逐步规范有序,采砂管理从高压严打到寻求源头管理的标本兼治,从流域与区域当初的“一事一议”到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这一切,都归功于不断推进的流域性河湖采砂联合管理机制。但是,这种联合管理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完善,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喜欢跳广场舞,但那是在我外出打工的时候,闲来无事我会到广场上跟大家一起跳。现在回老家了,虽然自己也买了播放音乐的工具,也录了很多音乐。但我老公反对我去跳,他觉得丢人,在那么多人面前扭来扭去,有伤体面。村里太少人跳舞了。所以回来没事,就和邻居聊聊天,看看电视。”(CZ,女,59岁,外出务工人员)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各种新科学、新技术层出不穷,各个行业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电力行业也是如此,它们抓住机遇,不断引进新技术,加之自己的创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力的有效供应。电力企业如何做好输电线路管理工作,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结构性因素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下,乡村社会的经济形态、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与转型,也逐渐改变乡村村民的生活方式和休闲实践。了解客家乡村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是理解当前客家乡村休闲社会生活方式的基础。
1.经济条件的制约
个体的经济能力限制着休闲技能的习得。在访谈中了解到,外出务工的人其休闲意识较强,但其参与的休闲活动并未因此而多样化。“虽然我们也意识到休闲的重要性,但我们与当地人不一样,我们没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作为后盾,所以必须要不断地干活、加班挣钱。我们的根是在乡村,没办法像城里人那样潇洒,到处旅游或聚会,也没有去培养兴趣爱好。周末没回老家的话,就窝在租的房子里玩手机,看看电视。”(HE,男,45岁,外出务工人员)休闲活动的参与是需要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的。对于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而言,这两个成本的储备量是不足的,这一群体的休闲活动更倾向于“偶尔到公园走走、散散步”。回到乡村社会后,其休闲方式并没有作出太大的改变。
2.社会结构因素
吴耕老练地捡来被风雪弄断的粗大松枝,五六根合在一起,夹上干燥的松脂,用林间的枯藤条扎成三尺余长的火把,一共四支,又取怀中火石打火点着,分发诸人。在他们的正前方,明月松影里,山岭张开的小口,幽光隐隐,引领着他们的棋盘“飞毯”升空的玉玦,落在洞口的积雪上,如同一枚凝固的火苗,明亮而温暖,静静地躺在那里,妥妥为他们指路。
“技术发展对现代人实现了单向的延伸,但是,与单向延展相伴的却是具有综合思维能力的大脑的萎缩,拼音文字、印刷物、电视屏幕延展了人的视觉功能,却剥夺了人深度思考的能力。”[13]由于接触的媒介和获取资源的便利性,个体对于工作以外的技能的培养意识就淡化了,这也使得休闲活动方式单一化。
“社会发展太快了,也很便利,以前想要吃点什么、用点什么都得自己做,现在直接买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过年过节时需要的粄(年糕)也可以买得到,根本不用学,也就体会不到过去传统年假日集体一起动手做粄(年糕)那种氛围。”(SH,女,37岁,外出务工人员)资源获取的便利性与技能的习得在这里成了矛盾的两个方面。技能习得较少,参与个体积极休闲和群体性休闲活动的可能性随之下降。
2.研究地点与研究对象的选择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社会关系被建构、被形塑的方式,但也是体验、理解和阐释这些关系形态的途径。”[14]文化维系着社会生活方式。但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口的快速流动,一方面促进了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改变甚至淡化了村落文化的维系作用。“以前过节的时候,不管什么节,都很有感觉,你来我往,很热闹。我们也会把这种节日活动及习俗沿袭下来。现在不一样,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小孩子也随父母外出上学,传统习俗他们很多人不懂也不参与。呆在农村的很多人也认为传统活动没啥意思,不如看电视、玩手机有趣。只剩我们老一辈的在搞这些活动。”(QY,女,58岁,留守妇女)乡村文化也开始热衷于快餐化和消费主义,使乡村文化失去赖以依存的乡土底蕴,都市文化的介入并不能满足村民真实的文化需求,更不能从内心产生共鸣,被动接受城市文化的嫁接,不仅使乡村村民们无所适从,而且改变着整个乡村社会的休闲生活方式,具有特色的休闲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世界。
4.公共休闲资源不足且匹配度不高
农村里可供休闲的资源不多,最具有普遍性的是一些常见的健身器材,但这些器材基本上都成了小孩子的玩具,保存度不高,很多都是缺胳膊断腿。在甲、乙两个调查样本村中,老年活动中心是近两年新建的,从外观上看,整体配套设施比较完善,有电视、电脑、象棋、锣鼓等可供娱乐体闲的设备。但很多情况下利用率不高,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电脑是不会用的,所以基本上是闲置资源。象棋也只有部分老人会玩,因而,老年活动中心的最大效用在于为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提供一个实体的活动空间。其它的资源配置存在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现象,整体的公共休闲资源缺乏,没有挖掘和调动传统文化如说书、讲故事、唱山歌、农技表演等在公共休闲空间的运用,也没有促进群体性休闲活动的发展。
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不知从哪儿听过一句话:当你第一次杀掉一个人时,你可能会害怕、紧张、哭泣,但是当你杀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因为人的本性,就是杀戮。
3.做自己善长的工艺活。“我是一个木工,原来是在工厂上班,现在60多岁了,按规定就算退休了。没事我就把家里的旧家具,多余的木材拿来改造成新的家具或者是工具,自己用或送给别人。也算是消磨时间吧!”(LA,男,63岁,退休人员)“闲来没事,唱唱山歌吧,挺舒服的。”(QA,男,55岁,留守人员)类似于此类型的休闲选择主要以有一技之长的个体为主导,他们主要利用闲暇时间“编竹筐”“唱山歌”“参与一些剧团的活动”等发展型的休闲活动。此类型的休闲主体在乡村中只占少数。
四、乡土文化振兴背景下客家乡村社会休闲教育的干预机制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受个体因素、社会结构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客家乡村村民的休闲意识呈多元化,休闲行为单一,并未发挥休闲应有的功能和社会效应。因而,有必要对其休闲行为进行引导。休闲行为是辩证的,会随着人与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需要通过教育和引导对个体的休闲行为进行干预。休闲教育是“帮助人们认识和确定自己的闲暇价值观念、闲暇态度和闲暇目标的一个过程”[5]3。将休闲教育引入到日常生活是克服休闲障碍的重要渠道。
休闲行为影响个体“自我”边界的界定,从而对已有的社会秩序和文化价值产生影响,更是对日常生活中各种关系模式的能动性处理和应对过程。“面子”“村民的看法”影响了村民间的互动往来,也是当地村民休闲取向的制约因素。在访谈中了解到,外出务工人员的休闲意识较强,他们经历着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生活体验,回到乡村社会后,他们会选择当地人所认可的休闲方式,而放弃自己的休闲偏好。
以Td1为界限,Td0~Td1段的斜率k1要小于Td1~Tdmax段的斜率k2,则有折线形特性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一)提倡学习型的休闲认知
休闲需要时间、金钱、学识,更需要心境。要提高村民们的休闲意识,必须对休闲在社会生活整体系统中的地位有正确认识。因而,乡村休闲教育的开展应以改变村民休闲意识、确立积极休闲意识为着眼点。改变“休闲就是无所事事”“休闲就是吃喝玩乐”的错误观点,通过全生命历程的休闲教育,对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村民进行休闲引导,“用健康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来塑造人、培养人,最终给人的生命赋予意义”[15]。采用“言传”“身教”并重的方式,不仅要对其进行理念宣传,还要将其置身于实际的休闲意境中。发挥乡村社会中返乡青年的示范效应,让村民切身体会不同休闲生活方式对自身的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休闲教育将积极的休闲理念内化,使个体在放松、娱乐、自由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形成休闲学习活动的多元化和社会化。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对幼儿未来的成长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幼儿外向、热情、活泼可爱;反之,幼儿则内向、孤独、缺乏活力。
(二)重塑休闲活动的文化环境及其空间载体,培养休闲技能
乡村社会作为一个社会系统,涉及村民休闲活动的情感领域,活动背景。探究乡村社会休闲教育的干预机制,应着眼于乡村社会的实际,将休闲方式嵌入到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乡村文化等系统中加以考虑,将地域文化融入到乡村社会休闲教育中。
综上所述,路基沉降问题是当前影响我国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大力度进行沉降的监测和控制,选择合适的沉降监测点,对于沉降变化的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合理预测沉降量,然后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且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以全面提升路基的强度指标,避免出现严重的沉降问题而造成公路质量无法满足要求,进而可以为我国公路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挖掘客家乡村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闽西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传统乡村社会中有着丰富的民俗风情的积淀,其文化规则及其意义的渗入为休闲行为提供了行动指南,实现个体身份建构和区域特色的区分,为我们开展休闲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丰富的素材,在这个过程中,休闲行为本身也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是推动乡土文化传承与乡风文明发展的路径之一。挖掘乡土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如地方戏曲、山歌、童谣等,将这些资源运用于休闲教育中,一方面,能让乡村社会中的村民易于接受;另一方面,能够推动群体性休闲活动的有效发展,以促进乡风文明与休闲生活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在具体实施中,要考虑到村民们休闲行为的代际差异性及代际文化传承的基本情况。首先,调动老一辈村民的积极性。这一代人,经历了传统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传承的重要性,也有对于传统文化日渐消失的担忧。挖掘和梳理老一辈村民传统技艺如说书、讲故事、唱山歌、农技表演等,使之融合现代教育观念,让后辈们学习、理解、接受和传承。其次,唤醒客家乡村社会中青年群体的本土意识及传统文化的荣誉感。通过对于乡村文化的广泛宣传,呼吁外出务工青年记住乡愁、不忘故土、重整家园,积极从自身和下一代教育中融入传统家乡文化,振兴村落文化,把传统文化融入到休闲生活中,重新继承和发扬那些已经或正在被遗忘的文化,并融入到日常的休闲行为实践中。
2.重视文化传承的空间载体,加强乡村公共休闲空间的建设力度
休闲教育的开展需借助于一定的场所或空间,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外部条件才能得以实现。农村公共休闲空间是乡村村民参与文化生活的场所和载体,也是培养群体性的休闲活动的重要依托,是衡量休闲活动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结合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加强乡村公共休闲化空间的建设中,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盘活现有的资源。老年活动中心、房前屋后之类的以日常生活为主的公共文化空间是首要考虑之处。对此类资源的建设应考虑乡村村民需求的实际情况及其现有的能力和潜力,而不是盲目地提供一些所谓的现代化设备。
其次,规范以“传统文化活动”为主的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传统文化活动是维系村民价值信仰、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乡村社会传承发展的重要资源。规范此类空间的建设能够提高村民的接受度,发挥一些传统节日的作用,让客家乡村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如地方戏曲、提线木偶的传承既有人的依托,也有空间依托。
乌龙矶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为拦河坝上游实施贴面混凝土,防渗效果较好,主体工程加固措施本身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另外在主体工程区设计了完善的施工导流方案,选用了合理的建筑材料、规划了明确的施工总布置,这些措施均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保证了在施工结束后也不会对当地水土产生不利的影响。
最后,逐步推进乡村图书室的建设。以当地的小学为依托,举办乡村图书角,主要是放置一些与农村发展、农业种植有关的书籍,有选择性地提供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类的书籍,为农民参与休闲活动提供便利的场所,同时能有效地提高村民的休闲技能。
(三)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桥梁作用,营造积极休闲理念有效传播的社会语境
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体行为有引导的作用,是连接休闲主体与休闲内容的重要桥梁。媒介传播需要四个变量:“接触、媒介类型、传播内容、受众态度或心理预存立场”[16]。有效发挥媒介的作用需将这四个变量有机融合,融合乡村社会的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了解当地群体关注或常用的媒体类型,要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 电视、网络、媒体等) ,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选择。重点强调休闲的意义、深度休闲的价值,传播积极的休闲理念。开拓乡村村民的视野。此外,还可以创设一定的社会语境,依托于传统的习俗或特定的节日,由媒体主办一些活动项目鼓励村民们积极参与。发挥乡贤的积极示范效应,用农村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陶冶村民的情操。与些同时,注重现代休闲元素的传播,将剪纸、插花等技术传播开来,培养村民们的休闲技能。
多元化的休闲意识并存,休闲行为的群际差异构成了当前客家乡村社会休闲生活方式的新图景。寻求适合乡村社会发展的休闲方式,推进乡村休闲教育,既要考虑休闲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与地域特色,将地域文化有机的融合于其中,也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以更好地推动乡土文化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田松,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4.
[2]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张春波,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2.
[3]Ragheb M, Beard J.Measuring Leisure Attitude[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82,14(2):155-167.
[4]李东娟.穆斯林流动人口休闲阻碍模型研究——文化制约的视角[J].民族论坛,2019(1):44.
[5]J·曼蒂,L·奥杜姆,叶京.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6]柳伯力.休闲视角中的体育旅游[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3.
[7]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77-78.
[8]叶文.城市休闲旅游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5.
[9]张永红.农民工休闲消费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消费经济,2011(4):44-46.
[10]宋瑞,沈向友.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休闲态度的实证分析[C].2013年中国(杭州)休闲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学术手册:118—132.
[11]吴焕文.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83.
[12]杨秀丽,李淼焱,毛惠媛.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与西方休闲价值观[J].沈阳大学学报,2004(3):67-69.
[13]麦克卢汉,马歇尔.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0.
[14]斯图尔特·霍尔,托尼·杰斐逊.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M].孟登迎,胡疆峰,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79.
[15]叶文.城市休闲旅游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69.
[16](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50.
Leisure Situationsin Hakka Villagesand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in a Perspective of Local Culture Revitalization
LU Baorui,XU Chuzuo
(Longyan University, Longyan, Fujian 364000, China)
Abstract : Leisure lifestyle is the result of the dual 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 initiative and social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survey, this paper has used the "cognitive, leisure behavior, recreational restrictions" analysis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reality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rural leisure lifestyle and restrictive factors, and had put forward ideas of leisure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eisure and the sense of acquisition, thus fostering good local custom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Key words :Hakka villages;leisure; lifestyle; leisure education;interven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 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4629(2019)04-0098-07
收稿日期: 2019-04-03
Doi: 10.16813/j.cnki.cn35-1286/g4.2019.04.016
作者简介: 卢宝蕊,女,福建龙海人,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徐初佐,男,福建永定人,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客家文化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 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2018年规划课题(LK201809);共青团龙岩市委“青春·奔跑·追梦”系列调研活动课题。
〔责任编辑:张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