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工业发展前景探讨_畜牧业论文

青藏高原工业发展前景探讨_畜牧业论文

青藏高原产业发展前景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藏高原论文,产业发展论文,前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青藏高原不仅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屋脊”和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地域广阔,面积约225×10[4]km[2],占全国陆地面积1/4;人口仅占全国总量的0.8%,地广人稀,人口密度为全国密度的3.0%;同时,青藏高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环境敏感区[6];在地缘政治格局上,高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析高原地区的产业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无疑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1 产业发展与状况

1.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初级化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这一结论已在青藏高原的专项研究中得到明确,但高原却是世界人类早期活动与多种文化交汇的重要地区之一。历史上,高原一度因吐蕃王国的兴起,使得传统产业及整个地区经济得到较大规模的增长。只不过这种兴盛与繁荣很快在历史的延伸中淹没。可以认为,高原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与现代产业,这些产业在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近20年的增长,使高原经济进入了发展较快的历史时期,平均年增长率超过了6.5%,其成就令人瞩目。但即使在今天,如果以严格的现代产业经济观去衡量高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现状,高原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依然较低[5]。1998年,高原国内生产总值(GDP)合计为390.02×10[8]元,仅占全国总量的0.49%,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9.6%(表1);同时,高原内部地区差距十分明显,青海省的发展水平明显较高,占整个高原GDP总量的56.4%,人均GDP也是高原平均的115.0%。如果考虑到中央长期以来给予的巨大财政补贴和全国其他省区的援助与支持,西藏自治区至今仍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与产业劳动力结构看,青藏高原的工业化水平相当低。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占25.9%,从业人员比重占70.2%(表1、表2)。从产业增加值结构看,呈现为“三、二、一”结构;从就业结构看,是典型的“一、三、二”结构。可以说,目前高原的产业结构仍是一个依赖农耕业的产业结构。

表1 青藏高原三次产业结构比较(1998年)

Table 1 Comparison of industral structure of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1998

GDP(10[8]元)

地区

人均GDP(元/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全国 79395.7 14599.6 38691.8 26104.3 6404

青海

220.241.6 88.490.1 4378

西藏

91.2 31.3 20.239.6 3618

青藏高原合计 390.0101.0 133.7155.4 3816

注:数据来源于文献1、2、3、4。

表2 青藏高原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1998年)

Table 2 Structure of employees in the primary,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1998

地区 合计(10[4]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结构比

全国

69957.0 34838.0 16440.0

19679.0 49.8:23.5:28.1

青海 230.4

141.134.9 54.1 61.3:15.2:23.5

西藏 118.490.3 6.7 21.5 76.3:5.7:18.2

青藏高原合计 495.1

347.549.8 97.6 70.2:10.1:19.7

注:数据来源于文献1、2、3、4。

从空间分布上,因自然地理条件所限,高原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藏南谷地和川滇藏接壤地区4个区域。这4个区域集中了高原人口的80%以上和经济总量的90%以上,而其行政地域面积只占高原的1/3左右(如按居民主要活动面积计算,估计只有15.0%~20.0%)。在地理单元上,呈现为较典型的河谷形城镇与河谷农业及农牧交错区。

1.2 工业结构较为单一

青藏高原的工业生产水平虽然较低,但国有成分高,大多为中央、省(区)支援落后地区而形成的“嵌入式”项目。除青海省拥有规模较小的炼钢、石油天然气采选及加工、盐化工外,整个高原的工业主要集中在矿产采选业、木材采运业及水力发电业3个部门,且工业经济绩效水平低。以高原工业生产水平较高的青海省为例,1998年全省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7.51%(全国平均为90.95%),列倒数第二位(倒数第一位为西藏自治区)[1]。

1.3 农业总体生产水平较低

农业在青藏高原的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高原自古以来就是农牧业并举的地区。以青海和西藏为例,1998年,两省区的农业总产值结构中,种植业分别占51.9%和52.5%;畜牧业占46.3%和45.3%。农业和畜牧业在经济规模上较为接近。同时,高原是我国主要畜牧业区,整个高原的大牲畜头数占全国总量的10.0%左右[1、4、6]。虽然种植业和畜牧业一直是高原的传统产业,但在总体发展水平上并不高,主要与高原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受到传统习惯和传统意识的影响和作用较大。如高原的畜牧业至今仍以放牧生产方式为主,生产者的财富观念大多停留在以牲畜的数量多少来衡量,导致生产结构失衡,草场超载,进而影响到高原的生态平衡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原种植业具有多样性,水稻、小麦、玉米、青稞等各种粮食作物均能获得适宜的栽培地。尤其是在高原东部的川滇藏接壤地区,能够种植从稻谷到只适应高原生长条件的青稞,如甘孜州的泸定大渡河谷地、迪庆州的中甸金沙江谷地,是稻谷的主要种植区。但青稞仍是高原的主要粮食品种,在高原的粮食作物产量中占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7]。

由于高原耕地资源有限,且生产水平较低,导致粮食生产总量不能满足区域内部需求,每年缺口总量在80~100×10[4]t;同时,因粮食生产结构问题,带来了高原粮食生产和消费结构的不对称。如西藏自治区城镇所需消费的粮食品种和数量,在自治区及整个高原也无法得到满足,需要大量从内地调入。此外,因高原地域广阔,农牧区之间交通和信息往来不畅,致使粮食的交易渠道也不十分畅通,部分农区的青稞大量在农户家中积压。

1.4 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青藏高原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开始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才逐步形成和得到发展。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以公路、航空、铁路、管道运输和通讯为主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以水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开发已初步满足高原的需求。尤其是近20年来,以光纤、光缆和移动通讯设施建设为主体的现代通讯业获得巨大发展。但在总体发展水平上,高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城镇体系尚未形成。如高原的公路等级较低,等外级公路仍占1/3左右,铁路只开通和运营了青藏线西宁—格尔木段,航空运输只有西宁、格尔木、拉萨贡嘎、昌都邦达等航站和少数航线等等。

1.5 社会进步得到历史性的发展,但仍然有待提升

自50年代中后期的区域内民主改革以来,国家为促进青藏高原居民的观念转变与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尊重民族习惯、风俗的基础上,从人、财、物各个方面进行了持续性的投入,致力于教育、科技、民族文化、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广播电视等诸多方面的投入,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与进步。但由于历史性的落后形态、人类生存自然环境较差、深居内陆、地广人稀等因素影响,高原的社会发育程度不高,如区域文盲率平均水平仍高达30%以上,科技研发能力弱,人才资源短缺等[7]。

2 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

2.1 位置偏远,自然条件复杂,但自然资源丰富

青藏高原深居内陆,地域广袤,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因高原隆升,构成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人居自然环境较差,人口容量有限;但高原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度最高的地域,拥有丰富的土地、水能、矿产、森林、旅游资源,如高原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和可开发量均占全国1/3以上,铬、钾、镁、钠、锂、铜、铅、锌、硼、石棉、碘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水能、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各类能源资源齐全[6],且在空间上较为集中分布在河湟谷地、藏南谷地、“聚宝盆”柴达木盆地、“万宝山”祁连山、西南林区和多金属成矿带川滇藏接壤地区,组合性好,有利于大规模开发利用。此外,河湟谷地、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及川滇藏接壤地区还是高原人口的主要聚居区[7、8]。

2.2 人口稀少,以藏民族为主,人才短缺

1998年,高原总人口达到1022×10[4]人,人口密度4人/km[2],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多民族集聚区,藏族人口占近50.0%,还包括汉、蒙、珞巴、门巴、羌、回、纳西、怒、土、撒拉等民族。从人口年龄构成看,年轻化趋势较强,主要与高原少数民族人口的快速增长相关;从受教育程度看,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如整个高原文盲率仍高达30%以上(西藏超过40%);从空间分布看,乡村人口比重近80.0%;从就业结构看,高原70.0%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6、7]。总之,高原目前人口素质较低,人才短缺,依靠高原内部难以使高原走向现代化。

2.3 经济基础较弱,自我发展能力低

高原已有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基础仍较弱,经济效益差。长期以来,国家及部分发达省市区为高原发展给予了巨大的人、财、物支持。目前,仅中央每年给西藏自治区的财政补贴就达到了40×10[8]元以上(估计中央及相关省区给予整个高原的财政转移支付超过70×10[8]元,再考虑到其他省区的项目援助和支持,每年的规模在80~90×10[8]元)。加之高原自身人才缺乏,依靠高原自身实现积累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

3 产业发展前景与主要产业发展

3.1 发展前景

进入新世纪之际,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青藏高原产业规模性持续扩张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认为,新世纪的青藏高原将会加快工业化进程,经济将会获得持续较快增长。但是,高原的工业化与持续增长在空间上是有重点的,在产业上是有所选择的,如藏南谷地就不应发展具有对环境负效应大的重化工业及相关加工业。

青藏高原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应当是:继续在中央和相关省市区的支持下,立足资源优势,确立重点区域,加快基础产业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优势产业,建立和形成具有全国意义的优势资源综合开发基地,实现整个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3.2 建立大农业生产体系

高原需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分异与立体组合特性,发挥组合、光热与生物资源优势,形成不同地域的大农业生产产业体系。在空间上,重点是河谷农区和农牧交错地区。

因高原耕地资源有限,单一粮食种植业的生产潜力不大,在高原内部继续追求种植业概念的“粮食”自给目标较难实现。因此,大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必须从市场需求出发,根据各地域条件,实现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紧密结合,建立可持续的“大粮食”生产—消费结构。

“大粮食”生产—消费结构就是要改变现有单一“粮食”的概念,建立“食物源”与“食物链”的概念,发挥高原的光热和广袤草原,以及立体组合资源优势,在稳定现有耕地面积基础上,培育和开发饲料粮,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农区青稞种植,转向饲料粮和高原经济作物的发展,推动舍饲畜牧业增长。

进行制度创新,帮助农牧民转变传统的“财富”观念与畜牧业生产方式,建设商品化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全面提高牲畜出栏率和畜产品商品率,扩大畜牧生产的产业化规模,是今后高原畜牧业和大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东部川滇藏接壤地区的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一体化发展是该区域大农业产业体系的重点,育林为主的林业生产结构建立和林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用材林、核桃、板栗、生漆、花椒、香料等林木、干杂果类生产基地建设是该区大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3.3 建立各具特色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生产基地

高原能矿资源丰富,相对集中且组合性强,具有较好的可开发性。新中国建立以来,高原部分能矿资源已经得以开发利用,如柴达木盆地的油气、钾盐、铅锌矿,藏南谷地罗布莎铬铁矿等。

从我国能矿资源空间分布与生产格局分析,在新世纪前期(2030年以前),高原能矿资源开发有望形成:①川滇藏接壤地区成为以铜、铅、锌、锂、金等金属和水能资源为主的电力—金属采选—冶炼为主的原材料和水电能源生产基地;②柴达木盆地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石化加工业、盐化工工业生产基地;③河湟谷地成为以钢和钢材、有色金属冶炼、机电设备制造、建材和藏东北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高原综合工业生产基地;④藏南谷地成为全国重要的铬铁矿、湖盐采选生产基地和藏南农牧副产品加工工业生产基地。

3.4 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步伐,全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高原新的支柱产业

青藏高原以特定的地理区位,由雪峰、冰川、高山、湖泊、温泉、森林、草原、化石、野生动植物等地貌、地势、生物构筑的自然景观,以深厚民族历史与特色文化的寺庙、民居、民俗,节庆、桥梁、古文化遗址等组成的人文景观,组合成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如著名的九寨沟、黄龙寺、塔尔寺、圣城拉萨等已经得到较好开发利用,并取得显著绩效。更多的如日月山、青海湖、神奇珠峰、雅江大拐弯、阿里圣山圣湖、古格王国遗址、贡嘎大雪山、海子山风光、香格里拉风情等,仍有待全面的开发利用。从发展趋势看,旅游业有望成为高原新世纪最具增长潜力的支柱产业。

3.5 加快基础设施与中心城镇建设步伐

在国家的全力支持下,高原需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和高原城镇的发展。在21世纪前期,青藏高原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发展在以下几方面应有较大突破:①河湟谷地水电梯级开发基本完成,川滇藏接壤地区水电梯级装机容量超过1000×10[4]kW,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水电开发进入准备阶段;②青藏铁路完成格尔木至拉萨段,滇藏铁路至少完成大理至迪庆段,完成青藏线与南疆联络线(格尔木—库尔勒);③国道及省道主干线全部达到三级以上黑色等级标准,高速公路至少进入河湟谷地,公路109、318、214国道实现常年通畅;④西宁、拉萨贡嘎、昌都邦达、迪庆、格尔木机场实现全天候起降,新建康定、阿里狮泉河机场,构建青海、西藏航空公司(或分公司);⑤高原现代通讯网络形成,光缆线路、程控电话、移动通讯、互联网覆盖高原所有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地;⑥高原城镇按增长极分类标准分为3级,在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藏南谷地、川滇藏接壤地区4个重点区域基础上构建5个相对独立的一级增长极,它们分别是西宁、拉萨、格尔木、康定、中甸,其中,西宁城市人口规模为50~100×10[4]人,拉萨30~40×10[4]人,格尔木20~30×10[4]人,康定、中甸在20×10[4]人以下。

收稿日期:2000-03-20;修订日期:2000-05-24。

标签:;  ;  ;  ;  

青藏高原工业发展前景探讨_畜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