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技术引进政策与中国发展战略_外汇论文

日韩技术引进政策与中国发展战略_外汇论文

日、韩技术引进政策及中国的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引进论文,中国论文,发展战略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日本经济起飞时期的技术引进政策

日本是世界上引进技术最积极的国家之一,其政策的特点是:只要对消除技术差距或保持商品技术优势有好处,就引进外国新技术,而绝不固执地一定要由本国研究。但每引进一项新技术,他们都集中比较多的科研力量进行消化、吸收、改进和提高,使之“本国化”,或者进一步达到技术输出的目的。日本技术引进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通过技术引进提高“工业投资效率”。多年来,日本走的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搞革新,提高“投资效率”的道路。他们认为,全靠自己的技术来更新设备,不仅时间长,而且花钱多。日本在技术引进上只用技术投资的25%,却完成了工业主体技术的70%。战后15年,日本工业产值的增长中32%是从引进技术中获益的。这一部分增加的产值相当于技术引进费用的10倍。同时,用引进技术生产出新产品,减少了进口,从而节约了大量外汇。

(二)兼采各国之长,充实本国的技术体系。日本主要工业部门的技术装备几乎全部依靠广泛吸收各国新技术组配而成。1955~1970年日本每年平均增产500多万吨钢,其技术基础就是国外引进的所谓“六大技术”,即:苏联的高炉高温高压技术,法国的高炉吹重油炼铁技术,奥地利的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联邦德国的熔钢脱氧技术,瑞士的连续铸钢技术,以及美国的带钢轧机。

(三)连续引进“先进技术”攻克薄弱环节。1955年日本急需大幅度发展电力,而本国火电技术很落后。他们经过技术调查后,决定从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西屋公司和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引进全套电机机组设备,并进行了仿制。随后,又从美国购进当时最新最大的22万千瓦的大电机机组设备图纸,先后用了5年时间,在1961年追上了美国,生产出32.5万千瓦的大电机机组。

(四)在引进技术基础上搞革新,发展“日本化”技术。引进技术,加以革新,使之日本化,这是日本作法的精髓。战后的日本一贯把大部分技术研究力量用在对进口技术的研究与吸收上,务求其加速“日本化”。这样的事例在各工业部门都属常见。如对奥地利1952年发明的氧气顶吹炼钢技术,日本几个大垄断企业在1956年初组成专门研究机构,几年后运用这项引进技术完成了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革新,又过了两年,1962年日本钢铁工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比平炉时期生产效率提高八、九倍,成本降低40%以上。同时,日本还研制成功使此项技术进一步完善的转炉未燃废气回收方法,并作为专利向美、英、澳、意等国出口。

(五)在引进技术中培养技术队伍。日本非常注重在引进技术中培养技术队伍。如日本造船厂不仅较早引进自动焊接与分段造船技术,而且推广中培训出一支水平较高的技术力量,使技术人员在数量与技术水平上都超出了当时的英国。这就为日本造船工业不久之后赶上并超过英国准备了重要条件。每引进一项新技术,都组织、培训一支迅速掌握、消化技术并使之工业化的队伍。这是日本实现引进技术目标的关键环节。

二、韩国经济起飞时期的技术引进政策

韩国的技术引进,根据自身条件和国际环境,闯出新的路子。

集中力量引进资金、设备、组装技术和高质零部件以发展出口导向的组装加工业。资金(外汇)方面,韩国没有象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为主,而是以借外债为主,只在个别行业搞合资企业;有了资金但要按期偿还,必须发展出口,于是韩国选择了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的道路,即先重点引进比较容易快速消化吸收的组装加工技术,对材料、零件、生产设备等需要费很长时间、很大力量才能消化吸收的技术则排后慢慢引进,而靠购进设备、材料和零件的方式解决,迅速形成了大量出口制成品的能力。这是一种最大程度发挥后发优势的战略。韩国陆续选定的重点发展的产业,绝大多数是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业,如纺织、轻工、服装、家电、造船等。

韩国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抓智力开发、形成低薪高质劳动大军。韩国工人工资一直比较低,据调查,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水平,1976年韩国只相当于日本的1/8,美国的1/11,直到1985年韩国仍为发达国家的1/7~1/10。韩国从停战后就认真抓教育,使劳动者的平均文化水平迅速提高。这样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了优势。

(二)技术引进与程序革新。韩国在技术发展中采用“技术引进+程序革新”的战略,60~70年代把主要技术力量投入技术革新上,重点抓工艺、质量和经营改革,使出口产品的成本不断下降、生产率不断提高。

(三)国产化的次序。在进口物资的国产化问题上,韩国没有急于求成、求全,采取先抓原材料国产化、再搞零部件国产化、最后解决生产国产化的宏观顺序。在60~70年代重点抓进口量很大的原材料国产化,主要是化纤和钢铁,在这两个产业的建设上,从规模经济的需要出发,韩国在其起步时就按外向型来设计和实施,结果很成功也颇具特色。

(四)抓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从60年代起,韩国政府下很大的力量抓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电力、交通(铁路、港口、高速公路、航空)、电讯等能力得以迅速发展,为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打下良好基础。

(五)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韩国抓紧时机,当较低附加值产业产品出口能力较强时,马上发展新的较高附加值的产业,实现出口产品不断升级,这是长期发展中实现宏观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抓时机、多方式增加外汇收入。韩国从60年代开始实行“出口第一主义”,不断抓住国际市场上的各种机会,以多种方式增加外汇收入。利用与美国、日本的政治同盟关系把产品迅速打入对方市场;建立出口加工区,发展综合商社体制;70年代中东国家大兴土木,韩国大力发展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1975~1984年间获得的工程承包额累计达735亿美元。80年代中期国际上出现油价、利息率、美元汇率下降的“三低”现象,韩国抓住机会使其出口额实现很大飞跃。

三、中国的技术引进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新中国40年来的技术引进,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前30年为一时期,近10余年为另一时期。

在80年代的技术引进新时期,对前苏联模式的最大突破是大量引入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大量人员国际交流;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低级引进方式长期主导。高外汇成本的设备引进,尤其成套设备引进,在中国一直作为占最大部分的引进方式。在工业基础基本建成后,没有及时地向中、高级引进方式转变。进入8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这种转变但仍显缓慢。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生产”体制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二是企业技术进步能力低下。新中国移植了前苏联经济模式,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大量国营企业只是接受政府有关部门行政指令的生产单位,缺乏吸收新技术的动力和能力,在国际市场上从事经济技术活动的能力尤为低下。80年代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在技术引进上,企业关心的是其项目获得上级行政机关的批准,然后用最省事的方式(也是外汇成本最高的方式)把上级批准的外汇额度花光,而不在乎是否“经济”——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适用的先进技术。

三是消化、吸收、改进、创新差。这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生产”体制问题的一种必然表现。一方面,企业科技力量薄弱,另一方面虽然建立了大批R&D机构,却热衷于“自主”发展,很少参与技术引进活动。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资金、组织等方面的体制保证都没有建成。

四是搜索、选择能力低。这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后果。中苏友好期间,苏联全力援建中国,从全局规划、产业安排到技术和设备的选定,中国接受的几乎都是现成的东西。中国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上,全球技术搜索和选择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锻炼,至今仍是薄弱环节。

五是内向型的管理体制。在国内各种各样的专门管理机构中,至今没有一个统管技术引进的机构,足可见其地位如何(我们只想说明技术引进的地位低,而不认为国家政府对技术引进进行全面的行政管理是必要的)。现存的管理体制对于把技术引进作为一种长期的、连续的重大活动,表现出不适应。

四、技术引进成功的基本条件及中国的战略

(一)技术引进成功要具备的条件

我们把一个国家具备较长期的和平安定、全力搞经济建设,作为一个前提条件来看待。那么,可以发现成功国家所具备的共同因素主要有:

一是与技术先进国有密切关系。首先技术圈,近代以来最重要的技术圈是英语技术圈,19世纪的美国受益于此;其次是政治圈,二战后的日本与美国的关系,50年代中国与前苏联的关系,都属此类。韩国则二者兼占。

二是非贸易型引进占较大比重。关键是大量的人员往来和交流。战后日本不断派出大量人员到世界各地去“拿”技术;韩国则利用与日本、美国的大量人员往来而获利非浅。后发国实现追赶必须做到以较小的代价而获得较多的技术(包括管理技术)。

三是高素质劳动力。主要指在全体劳动者的文化水平上,后发国起码要接近于技术领先国。19世纪的美国已略超过英国;前苏联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文化教育活动,到30年代其劳动者文化水平已不亚于欧美发达国家;日本更突出,在本世纪初已明显超过西方发达国;韩国的成功也非偶然,其文盲率1953年为78%,到1970年已降至10%。

四是重视消化改进创新。成功的技术引进远不是只将一部机器搬进来运转,它是一种充满创新的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才(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等)和资金才可能完成。成功的国家在其重点引进时期都把科技力量主要投入其中而非它处。美国、日本、韩国都是如此,30年代的苏联也做到了这一点。

五是扩大出口创汇。日本和韩国在战后都做到了“引进技术的数量同出口水平的提高成正比”。通过技术引进而实现追赶的过程,需要有较充足外汇以购入技术和设备;只有不断扩大出口才可能有较充足的外汇;只有不断努力使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才可能不断扩大出口而保持有较充足的外汇,但这就需要本国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

六是引进方式的适时升级。引进方式与总体效果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主导引进方式代表了不同的引进水平,并将导致不同的后果。当代的落后国必须使主导引进方式随其产业水平的发展,适时地从初级上升到中级,再适时地上升到高级,才可能获得成功。

(二)我国技术引进发展战略

⒈努力实现技术引进工作的根本转变:从高外汇成本的低级引进方式为主,向低外汇成本的中高级方式引进为主转变;从产业移植为主转变为引进技术改造企业为主;从以国家(政府)为主引进转变为以企业为主引进;从只注重引进转变为重视消化吸收改进。

⒉创造人才、智力引进的良好环境。中国与世界技术领先国的关系如果在未来10~20年内无巨大变化,中国要想加快追赶的步伐,只有改善国内状况,达到海外华人(尤其科技人员)能很愿意到中国来工作和居住才行。

⒊充分利用汉字技术圈形成与发展带来的机会。应在东亚地区采取更积极的开放政策和区域合作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只要在东亚地区保持着较高程度的开放,在今后10年里中国会“自然”地获得大量的技术(包括管理技术),从而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速度。

⒋重视农业技术引进。这是因为,中国人口多、农业的地位极为重要,农业技术发展的特点,即在各种产业技术中,农业技术是最适合于由国家政府获得(自行研制或引进)、再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推广的技术。所以,对中国来说引进农业技术将是效益最高的。

⒌重视培训环节。各种引进方式中的培训工作,包括派人到许多国家和在国内的培训,是吸收技术的关键环节。应该尽可能地增加此环节的投资比重,并积极吸引外商来华开办培训事业,如合办培训学校,促进外资公司办培训中心,等等。

⒍重视从“三资”企业中吸收技术。有效地从外资企业中吸收技术并在国内推广,是一个国家获取外国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在中国还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

标签:;  ;  

日韩技术引进政策与中国发展战略_外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