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地块、高密度、高轨道”是当前我国新区常见的开发模式,但在规划建设时经常出现轨道资源无法充分利用、交通设施重复建设、街坊内部交通组织低效、地块开口和公交停靠站设置难以满足规范等交通问题。究其原因,是缺乏街坊层面一体化的统筹设计,使得整体交通系统在面临高强度交通需求的考验时短板凸显。论文在总结前海合作区各街坊规划建设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轨道周边土地性质重构+共享停车慢行设施+车行与人行组织一体化”的交通发展策略,弥补高强度、小地块交通资源紧张与局限,促进轨道物业价值最大发挥,提升街坊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小地块;街坊交通;一体化;共享
引言
“小地块、高密度、高轨道”是当前我国新区常见的规划理念和开发模式,强调小街区、人性化、公共出行,例如深圳前海合作区、深圳湾总部基地等片区等。但在规划建设时经常出现诸多交通系统问题。本文以深圳前海合作区为例,研究了在高强度开发地区街坊交通一体化的实施对策,为街坊交通的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
1 存在问题
1.1 轨道资源无法高效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一般包含车库、地下商业(含公共通道)、设备、轨道交通等。就某一宗用地而言,即便宗地贴近轨道站,指标上也一般同时配置上述功能,使得各宗地块商业资源分布分散,没有向轨道站点集聚,无法高效利用轨道交通带来的客流资源,街坊内整体商业价值得不到最大程度发挥,如图1所示。
1.2 交通设施重复建设
小尺度、高密度开发的城市街坊内一般会存在多家业主,由于缺乏全局角度的统筹,业主们为了保障各自地块交通的便利性,都会要求为每一个地块开设出入口及车库进出坡道,甚至会在本不具备开口条件的道路上强行开口,导致街坊交通设施的大量重复建设,造成交通能力冗余的同时还严重浪费了城市街坊宝贵的空间资源。
1.3 交通组织低效
首先,由于各地块业主在规划建设阶段缺乏一体化统筹,导致各地块开口普遍都向街坊内通过性高的干道“取捷径”,容易导致同一条路上因开口过多而使主线交通受阻、地块间对接口线性扭曲甚至“位置对冲”的情况,拉低了街坊整体交通的活力与效率。此外,由于公交停靠站的布设对于其距离交叉口的距离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在街坊小尺度开发和地块出入口分割的双重限制下,片区周边公交站点往往难以布局,大站台与多级子站台等规划理念更是无法实现。
其次,由于街坊层面缺乏骨干性的慢行通道,致使轨道交通的便利性被局限在站点周边的几处地块,无法依托慢行主廊道提高站点在街坊层面的可达性,弱化了轨道交通车站对街坊整体的交通导向作用,如图2。
第三,人车分离是交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在高密度开发的街坊格局内,由于多家业主的存在,设计的视角往往仅集中在本地块上,因此地块之间、街坊整体的人车流线很难彻底分离,降低交通效率的同时,更为街坊交通安全埋下隐患。
2 实施对策
2.1 围绕轨道站重构用地性质
TOD发展策略指出应给围绕轨道站点进行站城一体化的开发,在“高密度、高轨道”的开发模式中,轨道交通的导向作用对街坊商业价值的激活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围绕轨道站点在街坊层面对用地指标进行重构,将商业与办公类指标向更靠近轨道站出口的位置排布,将车库功能转移置换至距离较远的地块上。
2.2 地块交通资源共享互通
首先,必须做到停车位的共享,在街坊层面统筹停车配建指标。如2.1所述,地块的地下空间功能围绕轨道站重构后,部分地块的停车受到挤压,难以满足车辆停放需求,这就需要其他地块的车位向其开放、共享。
其次,必须做到坡道、出入口、车库间的联络道的共享。受限于路网格局小、空间资源紧张等因素,公交、出入口等资源必须互通共享,充分利用。街坊各个地块间应采用一体化开发的模式,通过地下车库的连通,充分利用有限的地块开口进行出入。一方面提升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释放街坊空间资源,优化整体交通组织。
再次,轨道及公交站点、地块主要开口等设施尽量沿街坊外围街道布设,不仅有利于车行交通组织,也能将到发车流截断至街坊外圈,净化内部交通,减少来自外部的穿越交通割裂街坊内部人行空间。
2.3 构建骨干明晰的立体步行系统
用地性质的重构、交通基础设施的共享必须要求在街坊层面构筑高度连通的慢行系统,这样才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相互“借道转换”。在地下层,构建与轨道接驳的地下骨干通道与发散通道,优化轨道车站与建筑物间的发散性与连通性;在地面层,完善步行通道网络,作为地下通道的补充和延伸;同时建筑物之间设置空中连廊;通过立体慢行组织将轨道车站出入口发散至多个,放大轨道资源,实现客流在轨道站与周边地块之间的快速集散。最后通过在纵向上设置衔接转换设施,形成地下、地面和地上一体化便捷成网的立体化步行通道网络。
3 应用实例
以前海合作区某街坊为例,该街坊总占地面积6.42公顷,建筑总面积达62.9万㎡,街坊共分为7个地块,交由7家不同业主进行开发建设,最小的一处地块开发面积不足5000㎡。街坊周边规划有城市轨道线一条,并沿街坊外侧干道设车站一座。
3.1 用地指标的重构
基于临近轨道站点的布局,对该街坊内各地块的用地类型进行合理解构与重组,所有地下商业指标全部分配至距离轨道站点最近的地块,将该区域的停车指标平衡至相邻地块,通过地下骨干通道和二层连廊,实现彼此功能的转换。
3.2 对外交通设施沿边布设,减少街坊内部的穿越交通
在街坊层面对整体的人行区域、车行区域进行重新设计与分区,人行区域以轨道站点为核心,紧密联系轨道与各地块;车行区域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如轨道、公交站点、主要干道等,尽可能沿街坊外侧分布,实现车行流线在街坊外缘疏解或尽快导向地下车库,避免外部穿越交通割裂人行区域。
3.3 共享地块交通资源,优化内部交通组织
协调街坊内的7家业主,整合有限的空间资源,基于效率优先的前提,提出共用进出口(仅开设4个对外开口)、共用停车位。同时对内部交通流线组织进行梳理及优化,使街坊内外各路段的交通均衡运行。
3.4 构成骨干明晰、层次分明、转换便捷的立体慢行系统
以轨道站点为核心,通过建立以地下为主、地面与空中为辅的立体慢行系统,形成便捷成网的人行通道网络。地下负一层构建“两横两纵”的步行主通道,衔接各地块塔楼与轨道站点,串联周边商业空间,是通勤与商业客流集散的主要通道;地面层根据道路、公共空间及商业集散点的布局,构筑“田”字型的慢行系统,在街坊内部设置环状连续慢行公共空间,串联地块与轨道;在地块塔楼建筑之间设置“L”型空中连廊,并在街坊内重要集散点配置纵向衔接设施共13处,真正实现便捷转换的街坊立体慢行网络。
4 结束语
在高密度开发地区,受土地资源紧张的制约,街坊交通一体化的实施策略不能受限于地块视角,而要更多地从街坊全局的角度来开展规划与设计,权衡与土地开发的关系;也需要注重轨道车站周边地块的用地性质以及用地指标的排布策略;其次,需要充分协调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发挥共享共赢的精神,做到交通资源集约高效地利用;最后,要重视立体化慢行系统在街坊交通中的纽带作用,以立体化、层次化的慢行系统激活街坊交通活力,带动街坊交通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R] 前海管理局
[2]张翠,周志炫.《基于TOD模式下地铁站点周边用地规划策略探析》[J].城市建筑 2015.
[3]郭巍,侯晓蕾.《TOD模式驱动下的城市步行空间设计策略》[J].风景园林 2015.05.0100.05
论文作者:田常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街坊论文; 地块论文; 交通论文; 轨道论文; 站点论文; 通道论文; 资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