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_apec论文

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合作论文,战略目标论文,区域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并驾齐驱,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抗拒的潮流,并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世界上现有地区贸易协定194个,已经生效的有107个,其中1/3是1990-1994年间建立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参加了一个或几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它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日趋明显。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1980-2000年间,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国际贸易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绝大数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年均出口增长率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见表1)。

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促进区域内贸易的优先发展。如表2所示,1990-2000年,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区域内贸易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均维持较高的水平或有明显提高。

表1 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单位:%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8年 2000年

亚太经合组织 33.738.938.946.345.3 45.2

欧洲联盟 41.037.844.139.835.5 34.7

北美自由贸易区

16.617.416.216.818.4 18.9

东盟 3.9 3.9 4.3 6.3 6.1 6.6

南方共同市场 1.6 1.9 1.4 1.4 1.5 1.3

资料来源:WTO官方网站;《世界银行2000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P329。

中国现状:亟待推进

随着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有了明显的进展。这具体表现在:通过单边机制推动两岸四地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在政府的主导下,着力推进与东亚的合作,尤其是中国与东盟的"10+1"合作进程;加入APEC,积极参与功能性区域经济合作;利用地缘优势,积极与周边国家进行次区域经济合作。总体看来,以两岸四地为核心、以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和功能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为手段、以积极倡导与建立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为导向的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

尽管中国的对外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全球视角看,与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相比,我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缓慢,现状令人担忧。迄今为止,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尚未参加任何地区性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同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处于制度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外的、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之一。

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在世界GDP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有26个是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同盟的成员,只有4个国家或地区游离于自由贸易协定之外,它们分别是:日本、中国韩国和中国香港,其GDP世界排名分别为第2位、第7位、第13位和第23位。由于香港已经回归,所以实际上没有与他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只有中国、日本和韩国。

以发展的眼光看,今后国际经济关系将由国家之间的较量转向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角逐,由国家之间的谈判、协商逐步转变为区域组织之间的经济协调。在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的状态下,各国要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靠一国本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而需要组织排他性国际组织,以此为依托,扩大国际贸易,争夺国际市场。

在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迅猛发展和多边贸易体制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中国面临被区域组织边缘化的危险。游离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外的状况使中国不仅不能得到区域合作的利益,而且还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所以,无论是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还是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出发,我国都有必要参与或倡导成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并将其作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

表2 主要区域经合组织区内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 单位:%

1990年 1995年 1998年 2000年 1990-2000年均%变化

亚太经合组织 68.5 72.069.772.69

欧洲联盟 65.9 62.455.261.84

北美自由贸易区

41.4 46.251.756.0

11

东盟 18.9 24.320.423.7

13

南方共同市场 8.9 20.325.121.2

16

资料来源:WTO官方网站。

模式比较:可借鉴的经验

通过对现有模式的比较和分析,可以为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1.欧盟模式的经济条件基础分析

纵观四十余年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欧盟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它代表的是北北型水平分工模式,参加的成员都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成员间的经济差距较小、政治制度接近、文化和其他社会价值观念相似,这使得其成员国之间的主权让渡较为容易,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发展较快。

随着欧盟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深入,欧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贸易内向化趋势。90年代,欧盟区内贸易比重一直维持在60%以上的水平。欧盟成员之间经济实力相当,需求相似,产业结构互补,是欧盟区内贸易的比重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在区内贸易比重持续上升的同时,欧盟同区外的贸易量也呈现出绝对增长的态势(见表3)。可见,欧盟在发展区内贸易的同时,并不排斥外部市场的扩大。从理论上讲,这是因为欧盟成员在国际分工中的位次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需要其他不同的经济结构进行有效的互补。

2.北美模式的垂直分工成效评估

90年代以后,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使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突破了仅在经济水平相近的国家间形成的传统做法,出现了由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建立和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新模式。1994年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就是这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典型代表,它由美、加集团而来,在吸收墨西哥的基础上形成。

NAFTA成员在经济、贸易上有很大的互补性,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资金相对过剩和市场狭窄的问题,而且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NAFTA成立后,区内贸易规模有所扩大,三国间贸易额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美国从加拿大的进口,从1994年的1296亿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2416亿美元,增加了1120亿美元;美国从墨西哥的进口也从1994年的511亿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1490亿美元,净增979亿美元。同时,美国加拿大年的出口增幅也较大,增加了639亿美元。从相对增幅看,三国2000年相对于1994年的进出口增幅都在55个百分点以上,而墨西哥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增幅均达到了140%以上。可见,NAFTA的成立加速了成员国间的贸易集中度,使各国都有所受益,相对而言,墨西哥的受益程度最高。

当然,由于成员经济发展水平悬殊,政治、法律等社会环境不同,NAFTA的发展进程也非一帆风顺。1994年底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墨西哥为加盟NAFTA而付出的代价。不过,NAFTA的发展表明,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者不同规模的发达国家之间要比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近的国家之间进行一体化更为艰难,但是前者与后者相比却更有现实意义。在合作的过程中,只要坚持分阶段推进,以互惠合作为宗旨,落后国家量力而行、发达国家有所让步,垂直分工的模式也会取得较好的成效,成为双赢而非零和的关系。

3.亚太非体制合作模式的剖析

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亚太地区自发地进行了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开放的功能性区域经济合作实践,成立于1989年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这一实践的成果。

表3 欧盟区内外贸易的比重和增速

 单位:10亿美元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1990-2000年增幅(%)

区内出口980 12951392 42.0

区外出口529 756 859 62.4

区内出口比重(%) 64.9 63.1 61.8 -

区内进口982 1299 139642.2

区外进口577 735 966 67.4

区内进口比重(%) 63.0 63.8 59.1 -

资料来源:根据WTO官方网站整理计算。

功能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贸易、投资状况的进展最能反映其合作成效。图1表明,APEC区内贸易的比重一直呈现上升趋势,APEC成立前,其现有成员间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1979年为56.9%,1985年升至67.7%,1989年APEC成立后,这一比重又有所增长,到2000年达到72.6%。与此同时,IMF和联合国的报告表明,APEC形成后,其成员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引进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依赖也在增强。

APEC成员间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乃至经济水平、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它们各取所长,相互促进的基础,但同时也使成员间的相互认同十分艰难。经济合作所要求的规范性、约束性与APEC的松散性、灵活性;发达国家谋求经济优势的独占性、长久性与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发展机遇的公平性、经济发展进程的集约性之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这使APEC的前景不容乐观。在区域经济合作面临重重障碍的情况下,亚太地区又以次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开辟了另一条探索之路。在APEC范围内,成效最为明显的是东盟的柔—新—廖成长三角,和此后相继组建的一批次区域合作组织。

4.南南低层次水平分工模式的探索

与“北北”型经济合作组织进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南南”型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迅速产生但普遍停滞不前的局面。这一残酷的现实说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程度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在缺乏有效合作基础的条件下,简单模仿发达国家的封闭性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并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图1 APEC内部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

虽然困难重重,但近年来部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和南美部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为南南合作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经济合作基础。而且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依然存在较强的互补性,这为它们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相似、经济发展状况欠佳,以及成员国国家主权意识的过分膨胀等障碍仍将阻碍南南合作的进程,使南南合作的道路显得曲折坎坷。

对中国的启示

之一: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工程,涉及面广,参与成员的数量较多,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有步骤、有层次、由低到高逐步推进。在这方面,欧盟的经验值得借鉴。由于欧盟成员国都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加入的,相互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此加以保证,所以其成员在发生利益冲突时,倾向于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达成妥协。这使欧盟的一体化极为审慎,它的每一项协议、每一步推进都是各成员反复协商达成共识的结果。

之二: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合作途径

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当一些地区难以组建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时,相邻的国家和地区间,建立“增长三角”或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合作途径。90年代的亚太地区先后出现了若干增长三角,都取得了良好收效。就我国现实条件看,既要重视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及其发展,又要珍惜小的、局部的合作机会,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发展壮大自己。因此,中国应实行多样性原则,开展各种形式、各个领域、各种渠道的经济合作,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

之三: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区域经济融合度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效有直接联系

西欧国家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先行者,之所以起点较高、进展相对顺利,最根本原因是其成员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和区域经济融合度高。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很难有如此好的合作条件,这是其他地区长期处于初始合作阶段的原因所在。区域经济合作由低至高的发展与区域经济融合程度水平相适应,这反映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程度的调整。要达到区域经济合作的较高阶段,政府和超国家机构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和超国家机构的存在使民族国家的利益冲突在长期市场利益的基础上得到协调,同时也增加了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经济融合程度,从而确保合作进程的不断深化。

之四:由单一重心的模式向多元重心的模式过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就目前来看,只有美国凭借了多元的地缘优势,实施了多元重心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如图2所示,美国以1994年开始运转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为核心,为图在2005年向南扩张,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向西建立大西洋自由贸易区,向东主导亚太经合组织。多元重心模式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相一致,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我国应加以借鉴,以改变目前地缘经济重心单一的局面。

图2 美国多元重心模式

战略目标:构筑全球合作基础

在综合分析各种情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应该是:根植本土,加速两岸四地的合作进程;立足亚洲,谋求与周边国家形成区域或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突破疆界、跨越洲际,构筑全球合作网络。

具体而言,入世为中国取得非歧视性的正常贸易待遇扫清了障碍,以此为契机,中国应根植本土,加速两岸四地的合作进程,逐步创造条件,首先在大陆、港、澳、台之间做出类似自由贸易区的安排,实现优势互补,牵制东盟和日本,增加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讨价还价的筹码。这是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核心所在。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外在压力、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的内在动力,以及地缘、血缘的聚合力和大陆的改革开放的进程等因素,两岸四地及时构建机制性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两岸四地经济关系日趋紧密,依赖程度不断递增,互补合作区域进一步扩大的客观反映,而且是在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及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形势之下,两岸四地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亚洲是21世纪最具经济活力的大陆板块和经济实体,也是中国进行对外经济交往最重要和最有地缘优势的地区之一,所以亚洲是中国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心。但亚洲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性决定了亚洲难以在近期内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从目前的客观情况看,有着地缘、文化和经济便利条件的部分亚洲国家率先组成区域或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因此,我们有必要立足亚洲,谋求与周边国家形成区域或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参与和倡导组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过程中,中国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将东亚合作视为近期合作的重中之重,通过"10+1"和"10+3"机制,积极参与和推进东亚地区的合作进程;东北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近期内具有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趋向的一个热点地区,因此,我国应把东北亚当作最具潜力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地区,通过加快图们江三角洲的区域开发来带动和促进东北亚经济圈的繁荣;凭借西部地区地缘、族缘优势,同中亚、南亚等周边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目前,西北与中亚、西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已经起步,这将成为我国有效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不容低估的经济增长极。

短期内,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两种趋势将并行不悖。但长期看,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现有国际区域组织的逐步扩大和跨区域、跨洲际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将为实现经济全球化铺平道路。当前,北美与西欧以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为纽带;东亚与北美以APEC为桥梁;西欧与东亚以亚欧会议为渠道,形成了东亚、北美和西欧三大地区之间的相互交织的国际经济关系网络。因此,突破疆界、跨越洲际的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今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经济发展全局考虑,我国制定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规划时要具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在重点发展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组织的同进,也要注重借助各种国际性组织、非正式会议和现有的区域组织,构筑我国全球性的经济合作网络。从长期看,世界经济南弱北强的局面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因此,在选择我国全球性区域经济合作重点对象时,要把拥有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优势、在世界经济中居住导地位的发达国家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美国、欧盟和日本是中国现在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最重要的经贸伙伴,所以处理好与它们的合作对中国至关重要。可以考虑利用APEC加强中美之间的联系;通过东北亚、"10+3"以及APEC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来加强中日合作;借助于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亚欧会议,使中欧关系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模式选择:多元重心与多层次

综合考虑当前的宏、微观因素,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选择的具体内容如下:

1.采取不同层次的经济合作同时并举、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

由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三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也要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取次区域、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经济合作的同时并举、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见表4)。在发展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时,我们要力争做到:

图3 中国多元重心模式的构想

表4 我国不同层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构想

 类型特性

 可利用的组织

跨区域经济合作 全面性 WTO、IMF、世界银行和跨洲际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

重点性 东盟、APEC等

次区域经济合作 现实性 图们江、湄公河流域项目合作等

首先,要强调经济合作的全面性。这要求我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类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关系,以顺应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要突出区域合作重点。从地缘经济和实际情况的角度来看,我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心在亚太地区。最后,要照顾经济合作的现实性。在积极参与和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同时,还应在一些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暂不成熟、但可以在较小范围内强化经济合作的地区进行次区域经济合作。

2.顺应潮流,实现由单一重心模式向多元重心模式发展的转变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心十分单一,主要是以亚太地区为重心。为顺应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在立足亚太的同时,构筑自己的多元重心模式框架,实现由单一重心模式向多元重心模式发展的转变。

总体来说,如图3所示,我国应以两岸四地为核心,向东通过推动APEC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进程,加强与APEC成员间的经济合作,同时,通过"10+1"或"10+3"的深化,构建东亚区域合作的框架;向北进一步推动中亚五国和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进程,由优惠贸易安排和项目开发向更高层次过渡;向西借助亚欧会议加强中欧合作;向南凭借西部地区的地缘优势和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谋求与南亚地区合作协定的成员建立较为密切的经贸关系,为今后的合作奠定基础。

3.推动开放模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探寻共同利益的结合点

按照APEC和WTO的经验,组建任何层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总体思路都是相互开放市场,相互融合经济,共同发展,共同受益。这是因为开放的资源配置空间范围越广,可以利用的资源的种类越多,各国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共同利益的结合点就越大。而且,除了共同经济利益以外,开放性、非排他性的合作也与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因此,中国应积极推动并扩大开放模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不过,我们在推动开放模式的区域经济合作时,也要把握开放的度,因为即便是那些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也并非完全开放。所以,我国应该根据自己国情制定开放进程,掌握市场开放的主动权,处理好“以我为主”和“合作共赢”的关系,既适应保护自己又适度引进竞争,使我国产业充分利用过渡期孕育成长,进而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标签:;  ;  ;  ;  ;  ;  ;  

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_apec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