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吴 婧, 许佳贤, 郑逸芳

(福建农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福州 350002)

摘要: 基于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文化程度、政府政策、发展前景、子女就学等均显著正向影响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文化交流显著负向影响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社会环境、研发创新、申报项目、农业合作、公共住房等对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政策知晓度、制定实施细则以增强政策实施效能、拓宽工作思路以加强惠台生活保障等对策,以吸引更多台湾科技人才来闽就业、生活,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关键词: 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影响因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创业、学习、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40年来,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告台湾同胞书》所提出的许多政策主张都已变成现实,两岸交流成就显著。大陆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和最大岛外投资目的地。福建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份,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已从昔日对台前线变为繁荣发展的两岸交流合作前沿。2015年以来,福建省以出台一批政策、设立一批基地、搭建一批服务平台、建设一支辅导队伍等“四个一”为抓手,推进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吸引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学习以及生活。2018年3月,福建省“台商台胞服务年”活动正式启动,为贯彻落实国台办“31条措施”,福建省发布“66条实施意见”,其次地方政府先后推出“厦门60条”“莆田35条”“福州68条”“漳州35条”等。福建在深化闽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推动闽台同胞心灵契合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1 文献综述

“台海两岸问题”作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学者对其研究分析的角度涉及多层次多角度,其中涉及大国关系、政治、经济、两岸交流、法律、制度、民众影响力、历史考察、现状分析、未来展望等等[1],集中体现在政治生态、公共政策、文化氛围、经济融合等方面。在两岸政治生态方面:在台湾2 300万人口之中,青年人口占到总数的一半(参考台湾《统计年鉴》2016年),在此基础上,青年群体的公民投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台湾政局的走向,因而对两岸关系的融合推进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伴随台湾青年群体的成长以及参政意识的提高,其政治认知以及政治态度对台湾政治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间接影响到两岸关系[3]。在公共政策方面:大陆对台青年政策更多的从前期单向度制度设计与安排向政策性、公共性范畴转变,从前期的吸引与鼓励向台湾青年“愿意来”、“主动来”、“留得住”、“同发展”的政策模式转变[4];30年来,大陆对台出台实施不少优惠政策,但有些实际上却难以操作,一方面来自台湾部分政治势力对大陆单方面地严格抵制,另一方面,与大陆惠台政策存在“大门开,小门不开”、重制定轻落实的制度缺陷有关,导致台湾方面人才对大陆政策知晓度低、资源获取不易、退出机制不顺畅等问题,突出表现为身份瓶颈所导致的待遇差异[5];两岸青年群体在教育经历、生活经历、文化价值以及知识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台湾青年存在对大陆了解真实性不足,沟通交流不畅以及适应性较难等问题,因此,大陆方面需要重点关注新时期台湾青年思想动态变化以及其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并尽量确保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策贯彻实施中做到灵活细致[6]。在经济融合方面:两岸经济合作和融合发展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结果,既为台湾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创造良好环境,也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统一创造更多机遇[7];香港回归大陆后,凭借两地双向互动以及整合度高的经贸关系,为其作为较小经济体持续注入经济增长动力,实现香港跨越式的发展与进步,反观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的政策措施,使其在东亚经济区域圈中逐渐“边缘化”,在此,台湾当局应该正视海峡两岸关系,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提高两岸发展融合水平[8]。在文化氛围方面:近年来,由于台湾岛内部分政治势力群体的抹黑与排斥,台湾岛内青年群体对“台湾人”身份认同的比例持续升高,对两岸关系推进产生较大阻力,对此,两岸可以尝试建构“双重认同”来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通过不断培养建设两岸青年群体以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核心的“共同体”意识[9];两岸关系的和平推进,仅靠经济贸易方面的往来往往是杯水车薪,而是需要建构一个民族国家意义上的文化价值观念,凝聚共识,达到心灵契合,打造两岸命运共同体建设[10]

综上,国内外学者针对两岸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政治生态、公共政策、经济融合、文化认同等宏观层面,并且多为定性研究,具体到两岸人才间的就业、创业、学习与交流等微观实证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福建省落实“十三五”规划中“应凸显对台优势,将扩大推进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作为对台先行先试的重要抓手”为契机,通过对台湾科技人才来闽就业意愿相关统计数据的收集分析,全方位了解台湾科技人员对在闽学习交流、就业创业、生活保障等领域惠台政策的评价,探讨台湾科技人才来闽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细致了解台湾科技人才来闽就业、创业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两岸关系和平有序推进提供理论支撑和模式推广。

1.1一般资料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我院选取了80例胸外科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分成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均有40例。常规组是24例男性和16例女性,年龄16至72岁,平均(44.2±5.6)岁;低剂量组是28例男性和12例女性,年龄14至70岁,平均(42.3±5.7)岁。两组患者的普通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能进行对比分析。

2 数据来源及样本情况

2.1 数据来源

2018年6月5-6日,本课题组基于第十届海峡论坛在厦门召开的契机,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交流访谈的方式对参与本次会议中的部分台湾科技人员开展了来闽就业意愿调查。基于本研究需要,在剔除无效值和缺失值后,获得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调查问卷265份。

2.2 样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样本中,受访者的结构大体表现为(详见表1):一是性别方面,男性受访者182人,女性受访者83人,男女性别比例为7∶3;二是年龄方面,20岁以下受访者占受访者总数的比重为0.8%,20~29岁年龄段受访者比重为17.7%,30~39岁年龄段受访者比重为18.1%,40~49岁年龄段受访者比重为22.3%,50~59岁年龄段受访者比重为26.8%,60岁及以上受访者占比为14.3%;三是文化程度方面,以博士学历居多(占比40.8%),其次是大学本科或大专学历者(29.8%),再次是硕士学历者(25.7%),高中或中专或技校以下者较少(占比仅为3.8%);四是专业技术职称方面,以高级职称者居多(占比54.7%),其次是无职称者(18.5%),再次是中级职称者(19.6%),初级职称者较少(仅占比7.2%);五是在来闽工作意愿方面,愿意来闽工作的受访者占比为84.2%,不愿意来闽工作的受访者占比为15.8%。

表1 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统计表

3 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变量设置

根据研究目的将变量分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各变量的赋值和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结果

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包括愿意与不愿意等两个选项,并分别赋值为1和0。

本研究基于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3.2 模型构建

次仁,1970年7月生,男,藏族,西藏拉萨人,博士,西藏藏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药(藏药)方剂学,

(1)

式(1)中,p 表示台湾科技人员愿意来闽就业的概率,1-p 表示台湾科技人员不愿意来闽就业的概率,x i (i =1,2,…,n )为解释变量,即影响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b 0为常数项,b i (i =1,2,…,n )为待估系数。

2)福建对比台湾优势条件。政府政策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发展前景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社会环境对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4 实证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在估计模型之前,对各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各变量间的VIF(方差膨胀因子)均远小于10,均值为1.93,因而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在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表3)中,模型1、模型2、模型3为logit模型拟合得到的回归结果,模型4为Probit模型拟合得到的结果。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台湾科技人员来闽的就业意愿,面临着“愿意”与“不愿意”的二元选择,是一个0-1型二分类变量,因而采用概率模型比较理想。在回归分析中,Logit回归模型是研究定性变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有效分析工具。二元logit回归模型的具体形式为:

表3 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注:①******分别表示各变量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②标准误为稳健标准误;③N 表示样本数;④模型1中的“-”表示未使用福建对比台湾优势条件和政策吸引力进行logit模型回归,模型2中的“-”表示未使用政策吸引力进行logit模型回归。

利用c-MWNT-MNPs-LC-MS/MS方法对15个餐厨废弃油脂中大豆异黄酮类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每个样品测定三次,结果取平均值,并计算标准偏差,得到餐厨废弃油脂中大豆异黄酮类含量分布情况,见表4。

3)政策吸引力。模型3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政策吸引力后得到的回归分析结果,模型调整后的R 2为23.2%,其总体解释力相较于模型2有所提升。其中,在学习交流政策吸引力方面,文化交流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即继续深化闽台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对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工作、生活、学习的吸引力越弱,农业合作对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在生活保障政策吸引力方面,子女就学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即统筹安排台湾在闽同胞子女就学,解决其子女异地就学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生活以及学习,公共住房对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在就业创业政策吸引力方面的两个表征变量,即研发创新和申报项目对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均不显著。

当年,高河如何也想不透的道理,而今天他明白了。因为娟儿比小表姐更漂亮,更温柔,更会做家务。无论是家里的雇工,还是邻里街坊,口口称赞的都是娟儿,小表姐自然才会讨厌娟儿。

2)福建对比台湾优势条件。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福建对比台湾优势条件后得到的回归分析结果,模型调整后的R 2为18.2%,其总体解释力相较于模型1有所提升。其中,政府政策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即福建与台湾相比,福建优越的投资环境、创业环境、行政审批、税收政策、信贷支持、法律法规保障等政策,更能吸引台湾科技人才来闽就业;发展前景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台湾科技人才来闽就业意愿,即福建与台湾相比,福建良好的行业前景、收入水平、晋升机会、社会地位、价值实现等条件,是吸引台湾科技人才来闽就业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变量对台湾科技人才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5 结论与对策

5.1 结论

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个体特征变量、福建对比台湾优势条件、福建政策吸引力等三组。①个体特征变量。个体特征变量主要包括台湾科技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称等4个变量,且均以定类变量的形式加入模型。据统计,样本的分布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其中,性别的均值为0.687,表明多数被调查台湾科技人员为男性;年龄的均值为3.996,标准差为1.344,表明被调查台湾科技人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40岁年龄段,且年龄差异不大;文化程度的均值为3.034,表明被调查台湾科技人员大多为硕士文凭;专业技术职称的均值为3.106,表明被调查台湾科技人员大多具有中级技术职称。②福建对比台湾优势条件。优势条件主要归为政府政策、社会环境、发展前景等三个方面,其中,福建省政府政策优势主要是投资环境、创业环境、行政审批、税收政策、信贷支持、法律法规保障和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等七个变量的均值来表征;福建社会环境优势主要是教育质量、社会保险、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四个变量的均值来表征;福建发展前景优势主要是行业前景、收入水平、晋升机会、社会地位和价值实现等五个变量的均值来表征。优势条件的各个表征变量选项分为0或1,认为福建占优势则选择1,认为台湾占优势则选择0。③福建政策吸引力。福建政策吸引力主要归为就业创业、学习交流、生活保障等三个方面,其中,就业创业选取研发创新、申报项目两个变量来表征,研发创新通过“给与台资企业参与高科技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一定的奖励和设备补助”来测量,申报项目通过“优先支持在闽台资企业、台籍教师及其研发团队申报省级科技项目”来测量;学习交流选取农业合作、文化交流两个变量来表征,农业合作通过“继续鼓励和加大对台湾农民创业园、闽台农业合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来测量,文化交流通过“继续深化闽台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来测量;生活保障选取子女就学、公共住房两个变量来表征,子女就学通过“统筹安排台湾在闽同胞子女就学”来测量,公共住房通过“在台胞聚居区域提供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给台胞”来测量。政策吸引力的各个表征变量选项通过数字1-9:1分代表“没有任何吸引力”,9分代表“非常具有吸引力”。

无论自然基础条件再好,如果不会合理的开发和保护,长此以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乡村旅游虽然会给一个地方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如果不注重保护,就会出现一些负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特征变量。从模型1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文化程度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即台湾科技人员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来闽寻求就业机会,这与当前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两岸融合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台湾知识人才认识到大陆良好的市场就业、创业环境以及发展潜力,希望到大陆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称等对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则不显著。

1)个体特征变量。文化程度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称等对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均不显著。

本研究首先采用logit模型,并采取递进回归的方式,逐步加入三组解释变量分别得到3个递进回归模型,基于Logit模型可靠性、稳健性的考虑,从计量方法上对数据进行Probit模型的回归分析。Probit模型与Logit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各变量表现出的统计显著性均无明显差异,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稳健性。

3)政策吸引力。在学习交流政策吸引力方面,文化交流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农业合作对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在生活保障政策吸引力方面,子女就学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公共住房对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在就业创业政策吸引力方面,研发创新和申报项目对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的影响均不显著。

采用价值观作为效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纯粹能动行为倾向与社群行为倾向与各自对应的价值观显著正相关。删减题目之后,12题版本的纯粹能动与社群行为倾向与各自对应的能动和社群价值观的相关系数有所提高,与未删减题版本的相关系数达到0.95以上,表明了删题损失的信息较少。这些结果支持中文版的有效性。

5.2 对策

一方面,两岸政治生态和社会结构存在差异,导致台湾人才来大陆交流发展存在障碍;另一方面,大陆惠台政策存在重制定轻落实的制度缺失,台湾知识人才来大陆工作、学习、交流存在资源获取不易、退出机制不畅等方面问题和障碍。本研究立足于福建省全面启动“台商台胞服务年”活动,基于全面惠台政策背景下,考察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针对性、有效性的惠台政策,从政府扶持、政策支持、搭建平台、生活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为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学习、交流提供持续发展动力和长远经验。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度。广泛调动社会媒介参与对惠台政策的宣传报道,让广大在闽台胞,以及非在闽台胞都能了解到每一条惠台政策。建议通过召开台胞座谈会,利用微信公众号、传统媒体等宣传途径,面向台胞加大政策解读,让他们及时掌握并及时充分享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

2)制定实施细则,增强政策实施效能。一方面,要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真正把好的政策执行好。当前一些惠台措施无法真正惠及台胞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习惯于按经验办事,思想禁锢较多,遇到涉台事务便止步不前。另一方面,让台胞享受与大陆居民同等待遇需要政府引导、全社会共同推进。通过政策制定、宣传领导、贯彻落实,逐步实现台胞证与大陆居民身份证具有同等使用权限。

3)拓宽工作思路,加强惠台生活保障。一方面,协调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优良就业环境,一是加大引资引才力度。建议在台资、台企、台湾科技人才引进方面,将自贸区或经济特区的引资引才优惠力度扩大至全省范围,为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学习、交流提供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二是继续放宽市场准入范围。针对福建省发展基础较为薄弱,而台湾资源丰富的行业,可尝试逐步放开市场准入,例如可以允许台胞在闽以独立法人形式开设文化创意企业,开办职业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等。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同等待遇,增强台胞归属感与认同感。建议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问题的领域,进一步落实同等待遇政策,例如在个税征收上,可将在闽就业的台胞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扩大信用卡申办银行数量、放宽台胞外汇兑换额度、专门划拨部分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名校入学名额给予优秀台胞子女等,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就业创业环境以及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促进闽台融合发展、民心相通。

总体而言,无论是大陆出台的进一步扩大和放宽台湾居民发展创业的行业领域、地域范围及其经营条件等政策,还是福建省“台商台胞服务年”活动中的21条服务措施、地方政府优惠政策措施,在政策方面已为台胞大陆就业、创业、学习以及交流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组织协调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把好政策用好,把好措施落实,是当下彻底改变大陆对台政策重心由早期吸引、鼓励向“愿意来”、“主动来”、“留得住”、“同发展”并重政策模式的关键所在。

保健目标:预防初生乳猪腹泻;增强仔猪体质,提高成活率;预防细菌、病毒性的疾病发生;减少断奶时的各种应激;预防断奶后腹泻及呼吸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1] 范慧芳.台海两岸经济融合度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16.

[2] 盛九元.两岸青年创业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台海研究,2018(1):35-43.

[3] 孙云,庄皇伟.以“共同体”视角探析台湾青年认同问题[J].现代台湾研究,2015(3):23-28.

[4] 张宝蓉.从大陆对台青年政策看两岸青年交流发展——基于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J].台湾研究,2017(6):25-35.

[5] 单玉丽.台湾青年面临的就业问题以及来大陆创业就业的态势分析[J].现代台湾研究,2016(6):34-39.

[6] 刘澈元,刘方舟,梁颖.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之特点与深层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台湾四所高校1030个样本的问卷调查[J].开发研究,2016(5):159-164.

[7] 张冠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内涵与路径探讨[J].台湾研究,2017(4):1-8.

[8] 张远鹏.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海峡两岸经济的整合——从香港回归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谈起[J].学海,2007(6):170-174.

[9] 刘闻佳.试论文化交流对台湾民众政治认同的导正作用[J].长江论坛,2019(2):55-59.

[10] 唐桦.两岸青年持续合作的动力与机制[J].台湾研究集刊,2012(6):14-20.

Analysis of Taiwan ’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 ’s Willingness to Work in Fujia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U Jing, XU Jia-xian, ZHENG Yi-fa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this study uses the logit model and the Probit model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aiwan’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s willingness to work in Fujia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policy,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children’s schooling are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affecting the willingness of these Taiwanese;cultural exchange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se Taiwanese; the impacts of social environment,innovating,applying new project,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and public housing on these Taiwanese are not significant. Accordingly, it is proposed to increase publicity of policy to improve Taiwanese awareness, formulate concrete rule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broaden working methods to strengthen these Taiwanese life security and so on. And 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iwanese to work and live in Fujian, to promot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wo sides of Taiwan strait.

Key words :Taiwan’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willingness to work in Fujian;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 D675. 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 1807( 2019) 11- 0125- 06

收稿日期: 2019-07-17

基金项目: 福建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18FZB22)。

作者简介: 吴婧(1993—),女,湖北黄冈人,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许佳贤(1982—),男,福建晋江人,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郑逸芳(1960—),女,福建古田人,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农村公共治理。

标签:;  ;  ;  ;  

台湾科技人员来闽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